APP下载

从新世纪文学作品走近王阳明

2021-02-08卢富清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1年1期
关键词:新世纪文学作品

摘 要: 为推动阳明心学研究的发展,促进阳明文化在青年一代中传播,2020阳明心学大会组委会和绍兴文理学院隆重举办了“走近王阳明——首届全国大学生知行合一传习论坛”。此次论坛共收到大学生论文96篇,与以往研讨会集中于王阳明本体思想相比,本次会议论文中有关新世纪王阳明题材文学作品的研究较为丰富,所收到的论文数量占到会议全部论文的三分之一以上。众多大学生将研究视野集中于王阳明题材戏剧、王阳明题材小说和王阳明传记文学,这为王阳明研究开掘了一片较为新颖的研究领域。

关键词:阳明文化 新世纪 文学作品 王阳明形象

为推动阳明心学研究的发展,促进阳明文化在青年一代中传播,2020年10月30日至11月1日,2020阳明心学大会组委会和绍兴文理学院隆重举办了“走近王阳明——首届全国大学生知行合一传习论坛”。此次论坛共收到论文96篇,与以往研讨会集中于王阳明本体思想相比,本次会议论文中有关王阳明题材文学作品的研究较为丰富,所收到的论文数量占到会议全部论文的三分之一(29篇)。众多大学生将研究视野集中于王阳明题材戏剧、王阳明题材小说和王阳明传记作品,这为王阳明研究开掘了一片较为新颖的研究领域。众多王阳明题材戏剧、王阳明题材小说和王阳明传记,因其通俗的文学语言、生动的人物形象和出色的艺术特色,在推动阳明文化传播和走向大众化方面有着独特的价值,值得进一步展开研究。

一、从戏剧艺术走近王阳明

戏剧因其受众广泛、可呈现性强,在推动阳明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目前,全国范围内诞生的王阳明题材戏剧共有十余部,其中戏曲类的有贵州省京剧院的京剧《王阳明龙场悟道》、余姚市姚剧保护传承中心的姚剧《王阳明》、绍兴小百花越剧团的越剧《王阳明》、福建省平和县潮剧传承保护中心的潮剧《漳南战役》等;话剧类的则有贵州师范大学创排的话剧《王阳明》、贵州话剧团与浙江省话剧团联合创排的话剧《此心光明》、苏州文化艺术中心创排的本土话剧《王阳明下山》、江西省话剧团创排的话剧《阳明三夜》、绍兴文理学院创排的话剧《千古一圣王阳明》和宁波财经学院创排的话剧《大儒王阳明——龙场悟道》。这些剧作在注重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相统一的同时,再现了王阳明的圣人形象,也传播了王阳明的心学思想。本次论坛共收到王阳明题材戏剧研究论文11篇,研究内容涵盖上述全部剧作。

长期以来,由于王阳明题材的文艺作品少之又少,使得普通民众缺少了解王阳明的渠道。这导致了人们对王阳明及其心学思想知之甚少,甚至王阳明故乡绍兴和余姚也是如此。新世纪以来,随着“阳明热”的升温,文艺界也掀起了一股“阳明风”,阳明行迹地诞生了多部王阳明题材的地方戏曲,为当地民众了解王阳明提供了一个渠道,也推动了阳明文化在地域范围内的传播。在多部王阳明题材戏曲中,这些作品多关注王阳明人格完善的过程和“良知”学说,并在反映其文治武功的过程中展现出他对自身品格的坚守,从而塑造出一个知行合一的行动儒者形象。

在上述十余部戏剧中,这些戏剧主要从王阳明精神成长的舞台呈现、文治武功的戏剧再现、心学思想的艺术阐释方面出发,展现了王阳明传奇的人生经历,生动再现了王阳明的“圣人形象”。这些剧作中,由于编剧对王阳明形象有不同的理解,或因戏剧主题需要,使得不同戏剧中的王阳明形象产生了细微的差别。但是,这些剧作在历史真实和创作个性的平衡中,使得“戏剧的王阳明”和“历史的王阳明”最大限度地契合,将一个立体饱满、生动鲜活的王阳明艺术形象呈现在观众面前,激发了观众了解、学习阳明心学的热情。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绍兴文理学院大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大型原创话剧《千古一圣王阳明》自创排以来,受到了包括《中国艺术报》在内的十几家媒体的公开报道,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的反响。绍兴文理学院在创排话剧《千古一圣王阳明》过程中,以作品创排为契机,大力推进阳明文化思想研习实践,并以剧本研讨为平台,积极开展阳明文化研究。在作品创排、剧本研讨过程中,大学生主动学习阳明文化、研究阳明文化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被充分带动,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话剧上演后,在校园内产生了轰动效应。正是编排话剧这一创新举措,让王阳明“活”了起来,推动了阳明文化在校园内的传播,拉近了大学生同阳明先生的距離,并受到了阳明思想的熏陶,从而起到了良好的育人效果。

二、从小说作品走近王阳明

中国历史上的传奇小说,往往以历史人物为原型,对其形象进行二次加工,以增强故事的趣味性和可读性。通过这种方式,能拉近该历史人物与普通读者的距离,扩大该人物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的《皇明大儒王阳明先生出身靖乱录》(下文简称《靖乱录》)是现存最早的一部王阳明题材小说。此后随着阳明心学在中华大地式微,王阳明题材的文学作品渐趋枯竭。进入新时期尤其是新世纪以来,伴随着“阳明热”的出现,文艺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多部王阳明题材的小说。本次大学生论坛收到王阳明题材小说研究论文11篇,研究作品包括冯梦龙《靖乱录》、袁仁琮《王阳明》、许葆云《王阳明三部曲》、赵柏田《王阳明——让良知自由》、王程强《王阳明三部曲》、路勇《心之悟:王阳明龙场悟道》。这些作品或是聚焦王阳明事功的某一方面,或是对王阳明波澜壮阔的人生展开了全景式的叙述,为不同年龄层、不同社会阶层的读者从不同角度认识了解王阳明提供了便利,对推动阳明文化传播有着深远的意义。

在新世纪王阳明题材小说中,为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一些小说家采用了不同的艺术手法来增强小说的可读性和艺术性。如在《心之悟:王阳明龙场悟道》中,作家路勇将各个情境下王阳明的心理状态刻画出来,以王阳明的心理成长来推动叙事。又如在小说《王阳明——让良知自由》中,作家赵柏田非常注重小说的叙述策略和叙事技巧,在小说创作中,将第一视角和上帝视角交错、心理独白与自我独白结合、回忆叙事与抒情笔调交织,让读者感到耳目一新的同时很快便能拉近与王阳明的距离,走进王阳明波澜壮阔的人生。上述小说因其出色的艺术特色,让读者更有力地接受了阳明文化,取得了较好的传播效应。

在王阳明题材小说创作中,虽然史料相同,但由于受到作者切入角度、知识储备、文化修养等因素的影响,不同作品中的王阳明形象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别。本次论坛所收关于王阳明题材小说研究的论文中,大学生便敏锐地捕捉到了不同作品中王阳明形象塑造的不同,并做了论述和分析。例如谢盈盈(绍兴文理学院)认为《王阳明全传》中的王阳明有儒将的形象气质、长于谋略、英勇善战,且致良知、广施教化;田月林(绍兴文理学院)认为许葆云《王阳明三部曲》中的王阳明是狂者、儒将和师者。可以看到,众多王阳明题材的小说中,王阳明形象特征虽然不尽相同,但具有知行合一的儒者、“三不朽者”等共同的形象交叉点。而这些交叉点,为读者从不同角度还原历史上真实的王阳明提供了观察视角,也让王阳明的形象更加立体、饱满和鲜活。

三、从文学传记走近王阳明

与小说不同,传记文学对历史真实的要求更为严格,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作家文学创作上的自由发挥。但在另一方面,历史真实的严格要求并未束缚作者对历史事件的解读角度和传记书写中的切入角度,也允许作家在细节上进行合理虚构,这又为作家的文学创作提供了灵活的空间。正是由于灵活空间的存在,往往使得同一传主在不同传记中所呈现出的形象各有特色。在目前出版的多部王阳明传记中,正是因为上述差异,使得不同传记中的王阳明形象不尽相同,为读者从不同角度了解王阳明提供了参考。本次论坛收到王阳明传记研究论文7篇,研究作品包括董平的《传奇王阳明》、度阴山的《知行合一王阳明》、杨东标的《此心光明:王阳明传》、郦波的《五百年来王阳明》、王程强的《厉害了!王阳明》和梅寒的《知行合一:王阳明传》等。

在传记创作中,传记作家同样采用丰富的艺术手法来建构王阳明的艺术形象。在王程强的传记书写中,他将传主王阳明的文学形象建构处理为三个阶段:“学为圣贤”“龙场悟道”“我心良知”。在三个不同的阶段,王程强对传主王阳明形象刻画的着墨点又有侧重:在第一个阶段,为读者展示了王阳明的一部分私生活;在第二阶段,着重展现王阳明心性的改变;在第三个阶段,通过书信及与弟子的交往侧面建构王阳明的文学形象。王程强正是在尊重历史真实的同时又进行了细节上合理的艺术想象,最终将王阳明的艺术形象完美建构。而在畅销书《知行合一王阳明》中,度阴山借鉴了中国传统小说创作的“传奇叙事”模式,在人物塑造中运用多种表现手法,成功实现了学术性、思想性和可读性的统一,取得了“卖座”和“叫好”双丰收的佳绩。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大众文化的广泛传播,一些带有商业倾向的传记文学纷纷涌现,传记文学的市场化和大众化使传记家们渴望打开传主的‘心扉让读者去认识和感悟”a。这一点在杨东标传记《此心光明:王阳明传》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以文字为载体的传记则是作者、人物与读者间的一次灵魂对话”b。在塑造王阳明这一“三不朽者”人物形象时,杨东标经常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以期达到与王阳明心灵上的接通。于是在传记中,王阳明的内心会犹豫、会痛苦、会挣扎、会悲哀、会欢喜……总而言之,传记中的王阳明拥有普通人的一切心理活动和情感,这样的处理手法拉近了传主与读者的距离,让读者与传主产生了精神上的共鸣。也正是在对人物心理的细腻刻画中,王阳明的形象跃然纸上。

跟小说中不同作家笔下的人物形象有差别一样,传记中的王阳明形象同样存在差异。在论坛论文中,王琼(绍兴文理学院)认为杨东标笔下的王阳明是“真三不朽者”,林成龍(绍兴文理学院)认为度阴山笔下的王阳明是心学大师、军事奇才,徐依楠(绍兴文理学院)认为梅寒笔下的王阳明是儒将、心学大师。不同传记中的王阳明形象同样具有“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特征,这为读者还原“传记的王阳明”到“历史的王阳明”提供了便利。

四、结语

众多王阳明题材戏剧的上演、小说及传记的出版,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阳明心学多在文人书斋中传播的现象,为普通读者了解王阳明及其心学思想提供了载体。戏剧、小说、传记中的王阳明形象虽然与历史的王阳明有一定出入,但为民众了解王阳明提供了重要的渠道,在各种形象特征交叉中,“历史的王阳明”也完整地呈现在读者的脑海中。

(指导老师:卓光平)

a 李军:《当前传记文学特点分析》,《科教文汇》2008年第8期,第231页。

b 王琼:《“真三不朽”者王阳明——读杨东标〈此心光明:王阳明传〉》,《名作欣赏》2020年第14期,第10页。

基金项目: 本文系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如何让传统文化‘活起来——基于新世纪以来浙江阳明文化传播的考察”(202010349025)的阶段性成果

作 者: 卢富清,绍兴文理学院人文学院学生,绍兴文理学院阳明剧社成员。

编 辑: 赵红玉 E-mail: zhaohongyu69@126.com

猜你喜欢

新世纪文学作品
我们为什么要文学
我们为什么要文学
针对文学作品赏析中的语言角度分析
新世纪都有哪些日本科学家获得自然科学诺奖
文学作品与电影文学作品间的对比分析
文学作品与数学
酷图爆语(5)
新世纪以来中国国家博物馆入藏商周青铜器集粹
文学作品与数学
一对苹果开价8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