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书单”的文化传播学意义解读

2021-02-08毕耕屈自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1年1期
关键词:文化意义全民阅读

毕耕 屈自

摘 要: 近几年来,许多新闻媒体多次发布习近平总书记的“私人书单”“阅读宝典”“最全书单”。这些书单涵盖古今中外文史哲等各类书籍,既是习总书记勤奋好学的真实反映,同时也是民族精神与文化传统的生动体现。目前,在国家发布实施《全民阅读“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之际,运用文化传播学的理论与方法,分析探讨“习近平书单”的文化意义与传播功能,对于促进“全民阅读”的发展普及,无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启示意义。

关键词:习近平书单 文化意义 传播功能 全民阅读

自2014年以来,中国日报网、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中国青年网和《生命时报》《重庆晨报》等新闻媒体,多次发布习近平总书记的“私人书单”“阅读宝典”和“最全书单”。例如,2016年10月15日,人民网微信号刊登《别说太忙,习近平劝你多读书》一文,并附上一份“习近平书单”。这些书单一经发布之后,立即受到广大读者的热情追捧,同时也得到了出版社、书店的积极响应。目前,在国家发布实施《全民阅读“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之际,运用文化传播学的理论与方法,分析探讨“习近平书单”的文化意义与传播功能,对于促进“全民阅读”的发展普及,无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启示意义。

一、“笃信博学”:反映崇尚学习的人文传统

“习近平书单”所载书目众多,涵盖古今中外的文学、历史、哲学、政治、经济与科学等各类书籍,不仅囊括我国古代经史子集和现当代名篇佳作,而且还有古希腊、印度、美國、英国、法国、俄罗斯和意大利等国的历史文化名著。在中国文史书籍方面,既有《论语》 《老子》 《孟子》 《大学》等古代文化元典,也有《资治通鉴》《史记》《三国志》等历史著作,还有《诗经》《东坡乐府》《红楼梦》《人间词话》和鲁迅、柳青、路遥和贾平凹等人的文学作品。在国外书籍方面,包括美国的《老人与海》《瓦尔登湖》《汤姆叔叔的小屋》《草叶集》《百万英镑》《野性的呼唤》、苏俄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静静的顿河》《战争与和平》《怎么办?》、法国的《悲惨世界》《基度山伯爵》《包法利夫人》《茶花女》《羊脂球》、英国的莎士比亚戏剧和《简·爱》《圣女贞德》《鲁滨孙漂流记》《雾都孤儿》《双城记》、德国的《共产党宣言》《资本论》《浮士德》《阴谋与爱情》《单向度的人》,以及古希腊的《理想国》《政治学》等。“习近平书单”的来源主要是“夫子自述”,即根据习近平在各种场合提及和引述的书目,以及他发表电视讲话时画面上的书架存书整理而成。据人民网提供的最全书目统计,涵盖我国古今书籍57种、外国书籍123余种,作者超过150余人。

从上述篇目可以看出,习近平是一位兴趣广泛、博览群书的人,古今中外的文史哲著作均有涉猎,并且对中外文艺作品特别感兴趣。究其原因,主要与个人经历与生活环境有关。习近平曾回忆说:“我到农村插队后,给自己定了一个座右铭,先从修身开始。一物不知,深以为耻,便求知若渴。”a无论是在陕西插队、清华求学的艰苦岁月里,还是在从河北、福建、浙江到中央的繁忙政务中,习近平始终“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b。由于长期坚持阅读学习,他不仅收获了丰富的文化知识,而且还增强了个人修养,培养了人文情怀,锻炼了意志品质,从一个下乡知青逐步成长为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人。

《论语》云:“笃信好学”,“学而不厌”“敏而好学”c,都是强调做人要勤奋好学,积极进取。于是,崇尚读书、书香传家便成为千百年来社会公众普遍的文化心理与精神追求,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习近平书单”不仅仅是习总书记个人勤奋好学的真实反映,同时也是民族精神与文化传统的生动体现,并为当代人读书学习树立了光辉典范。

二、“明道救世”:折射读书学习的社会功用

无论古今中外,读书学习都被视为修身立德的根本和建功立业的基础。我国古代先贤对于读书的实用价值与社会功能,均有广泛而深刻的论述。孔子教导弟子云:“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d欧阳修强调说“: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e顾炎武认为“:君子之为学也,以明道也,以救世也。”f尽管古人也曾极力宣扬“学而优则仕”和“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g,但根本目的还是激励人们刻苦学习,强调通过读书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实现人生的价值目标。对于读书的文化价值与现实意义,习近平明确指出:“要坚持在读书学习中把握人生道理、领悟人生真谛、体会人生价值、实践人生追求,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h这段看似平常的话语,却揭示出习近平对读书的重要性的深刻认知。作为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不仅自己如饥似渴地勤奋读书,而且还经常勉励广大党员干部、青年学生和社会各界要爱读书、读好书和善读书。他强调,只要对读书产生浓厚兴趣,就可以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学一阵”为“学一生”,在学习中增长才干和提升能力,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全球化、市场化与信息化时代已经来临,知识与信息呈爆炸式增长,读书学习变得日益重要。一日不学习就会落伍,就会被时代所淘汰。“习近平书单”的重要意义,不仅是对千百年来传统读书观念的继承与发展,而且是对读书学习的价值功能的认同与肯定,同时也是对当下流行的“读书无用论”的否定与批判。

三、“诗书传家”:强调民族文化的传承意义

习近平酷爱中国传统文化,经常阅读古代文献典籍,不断丰富传统文化底蕴,努力汲取精神营养。他说:“老子、孔子、墨子、孟子、庄子等中国诸子百家学说至今仍然具有世界性的文化意义。”i老子主张“道法自然”,孔子宣扬“仁者爱人”,墨子强调“兼爱”“非攻”,孟子提出“君轻民贵”,庄子主张“天人合一”,这些传统的思想文化观念,至今仍然具有不可磨灭的价值,同时也对世界文化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

在“习近平书单”中,诸子百家、经史子集等都名列其中,说明习近平对古代文史典籍都很熟悉,尤其对古典诗词更是偏爱有加。《人民日报》社组织编写的两册《习近平用典》,从他的几百篇讲话和文章中,选出最能体现其治国理政理念的283个典故加以解释说明,从中可以看出习近平对传统文化的熟稔程度与灵活运用。习近平在曲阜参观孔子研究院时,对《孔子家语通解》和《论语诠解》表示出浓厚的兴趣。这条新闻引起媒体和公众的强烈关注与解读,两本书也因而“一夜畅销”。

通过对古代文史典籍的阅读学习,习近平不仅对传统文化有了深刻的理解,而且对如何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有了明确的认知,并提出了一些真知灼见。他认为,优秀传统文化是道德修养的“好教材”,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他要求领导干部多读古代文化典籍,经常接受传统文化熏陶。他还对目前中小学教育重外文、轻中文的倾向表示担忧,强调语文课应该多学古诗文经典。因此,通过“习近平书单”可以看出,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思想观念与文化传统,必须通过读书学习来加以传承,并在实践中发扬光大。

四、“海纳百川”:展现胸怀世界的文明风范

在“习近平书单”中,除了我国古代文史典籍之外,还有古希腊、印度、欧美等国大量的历史文化名著,这充分反映出习近平立足中华、胸怀世界的宏大气魄与文明风范。以“海纳百川”的包容精神,以持之以恒的努力坚持,通过广泛阅读国外名著来汲取世界文明的营养,这是习近平读书的另一大特色。据报道,由于喜欢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习近平在两次访问古巴期间,先后来到海明威当年生活的地方,感受海明威写作时的精神状态和创作氛围,以便增强对作品的理解与认知。

自鸦片战争以来,西方列强以“船坚炮利”敲开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导致西方文化如洪水决堤般汹涌而入。五四新文化运动旗帜鲜明地打出了“民主”“科学”的旗号,“全盘西化”演变成一股重要的思想潮流,鲁迅甚至主张“不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j尽管“不看中国书”的说法已经遭到当今流行的“国学热”的彻底否定,但“多看外国书”仍然是非常正确的选择。习近平曾回忆说,年轻时读车尔尼雪夫斯基的《怎么办?》,心中引起了很大的震动。在农村插队时,来回走了30里路去借阅《浮士德》。由此可以看出,习近平对世界文化的深切向往与精神世界的不懈追求。

无论是在开会、演讲之际,还是在接受媒介采访等诸多场合,习近平曾数次谈到阅读世界优秀文化名著的深刻体会与感悟。例如,在索契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时,他详细地列举出普希金、果戈理、莱蒙托夫、屠格涅夫等11位俄罗斯作家的名字,同时流露出对俄罗斯文化的喜爱之情。在巴黎出席中法建交50周年的纪念大会上,习近平发表讲话说:“我青年时代就对法国文化抱有浓厚興趣,法国的历史、哲学、文学、艺术深深吸引着我。”k他随后列举出孟德斯鸠、伏尔泰、巴尔扎克、雨果等19位著名思想家和作家的名字,并表达阅读这名家著作后对人类社会、历史与文化的认知与思考。在习近平看来,阅读世界文化名著不仅可以加深对世界各民族的了解与认知,增进对不同历史文化的理解与尊重,而且还有利于汲取世界文明的丰富营养,促进中国与世界的文化交流与和平发展。

五、“书香中国”:引领国民阅读的重要标杆

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2018年4月发布的《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的综合阅读率为80.3%,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73%,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66本,人均电子书阅读量为3.12本。l虽然阅读人口与人均数量均有所增长,但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巨大差异。世界人均读书量排名前5位的国家是:俄罗斯55本,以色列50本,德国47本,日本45本,奥地利43本。美国CEO人均年阅读量105万字,中国的企业家人均年阅读量5.7万字。m这说明,由于平时不注重阅读学习,导致全体国民文化科技素质普遍较低,进而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文明程度的提高。

为了彻底改变这种现状,国家特地制定和颁布了《全民阅读“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并在全社会进行宣传、推广和实施。《规划》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入开展全民阅读对于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n要把这一规划目标变成现实,必须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大力开展“书香中国”系列活动,并通过大众传媒的广泛宣传,营造全民阅读的良好氛围,促进全民阅读活动真正走进千家万户。

由此可见,“习近平书单”的文化意义与传播功能,就是在于通过向全社会公开展示习近平的阅读书目,生动再现和广泛传播一个大国领导人数十年如一日勤奋读书的故事,并以此树立一个光辉的榜样和重要的标杆,引导全社会形成好读书、会读书、读好书的社会风气,从而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科技素质。习近平的读书精神与读书之道,也必将启发、教育和影响更多的人热爱读书,进而促进和推动全民阅读不断掀起新的热潮。

abh 余亦青:《习近平的读书生活》,《生命时报》2016年3月4日。

cd孔丘:《论语》,济南出版社2016年版,第76页,第63页。

e 徐雁:《全国阅读推广手册》,海天出版社2011年版,第330页。

f 〔明〕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98页。

g 李寅生:《中国古典诗文精品读本(下)》,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3年版,第384页。

ik习近平:《在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3月29日。

j鲁迅:《青年必读书》,《京报》1925年2月21日。

l 魏玉山、徐升国:《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主要发现》,《出版发行研究》2018年第5期。

m 哪些国家最爱读书?[EB/OL].http://www.sohu.com.2017-07-21

n 全民阅读“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EB/OL].http://www. xinhuanet.com.2016-12-27

基金项目: 本文系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农家书屋与全民阅读研究”(2662016PY083)的阶段性成果

作 者: 毕耕,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教授兼中华文化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屈自,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传播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编 辑: 张晴 E-mail: zqmz0601@163.com

猜你喜欢

文化意义全民阅读
全民阅读背景下高职学生党员党性修养培养研究
新媒体时代高职大学生践行“全民阅读”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复合型文化场所:实体书店的立体化转变
做一个全民阅读时代的“悦”读人
高校内应对综艺活动教学研究
中美国家形象广告视觉文化意义的二元差异
关于《奥赛罗》戏剧文化意义的思考
论书评的意义及其独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