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自然缺失症”的家庭教育策略
2021-02-08王亚婷
王亚婷
[摘 要]调查研究发现,儿童“自然缺失症”在当代中国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其危害日益凸显,但尚未形成全方位的应对措施。家庭是儿童的第一课堂,家长应当建立正确的自然教育观,重视儿童自然教育,利用现有资源开展“亲自然”活动,把握儿童自然成长的规律和节奏,顺势而为,全力配合学校教育,采取积极的亲自然教育措施,预防或治愈儿童的“自然缺失症”。
[关键词]儿童;自然缺失症;家庭教育;亲自然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在享受便捷的同时,也被剥夺了与自然亲近的机会,特别是对于当下的儿童来说,如鲁迅文中“百草园”中的乐趣几乎已经遥不可及,而儿童对于自然的了解往往也只能通过手机和电脑屏幕来获得。2005年,美国学者理查德·洛夫的《林间最后的小孩:拯救自然缺失症儿童》(Last Child in the Woods: Saving Our Children from Nature-deficit Disorder)[1]出版。在书中,“自然缺失症”被描述为以下特征:一是对自然缺乏尊重,对动植物冷漠、恐惧、缺乏同情心;二是自然知识匮乏,不理解食物的来源,不认识家乡的植物;三是五感发育倒退;四是创造力、想象力下降;五是注意力不集中;六是近视、肥胖、体质弱;七是心理问题(如忧郁症、孤独症)增多。“自然缺失”让儿童的成长面临许多来自生理和心理方面的问题[2]。虽然这一社会现象已经开始得到人们的关注,相应的自然教育理论、法案、公益组织、森林学校等相继开展,但我国自然教育的发展还并不完善,需要家庭教育的参与者提高重视程度,呼吁非理性的教育观念变革,积极采取一系列有益于儿童的家庭“亲自然”活动,让儿童免疫于“自然缺失症”。
一、儿童“自然缺失症”的现状
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局的调查数据表明:2018年中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中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发病形势严峻,且低年龄段近视问题突出。在小学和初中阶段,近视率随着年级的升高快速增长[3]。科学研究证明,一个有利于生理与心理健康的作息时间安排是每周抽出7小时让儿童在户外尽情玩耍,平均每天抽出1小时与大自然亲近是预防近视的有效手段。但在中国,67%的学生每天户外活动时间不足2小时。盲目追求和过分强调成绩与技能培养的教育理念,导致很多儿童被剥夺了到公园、植物园等自然环境中玩耍的机会,曾经困扰西方儿童身心健康的“自然缺失”现象正在中国悄然蔓延。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去自然化的生活与“自然缺失症”已经成为全球化时代人类共同的现代病[4],生活在其中的儿童则是“自然缺失症”的最大受害者。预防和解决儿童“自然缺失症”的问题已刻不容缓。
二、家庭教育应对儿童“自然缺失症”的策略
自然教育是预防儿童“自然缺失症”的有效方法。最初,自然教育是指以十八世纪法国教育家卢梭“回归自然”为根基的自然教育观,强调对儿童“天性”的“尊重和释放”[5],鼓励儿童回归自然,在自然中学习、观察自然,释放天性,从而促进心智的健康发展。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对儿童的发展具有直接且显著的影响。因此,家长要认识到儿童亲近自然界的重要性,保障儿童拥有亲近自然的机会, 同时开展多种形式的亲子“亲自然”活动, 使儿童从接触和探索大自然中获益。
1.转变观念,价值重塑
家长首先应该尊重自然,主动认识大自然的规律和法则,教会孩子在大自然中的生存之道。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认为,2至7岁的儿童处于认知发展的前运算阶段,他们的认知特点是具体形象性,并不具备抽象的逻辑思维,过多的死记硬背和灌输教育只会限制幼儿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另外,过早地接触超出幼儿认知范围的知识,还有可能打击幼儿的自信心,或者导致幼儿的厌学情绪[6]。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说过:“我听过了,我就忘记了;我看见了,我就记得了;我做过了,我就理解了。”目前,很多教育者和家长过多地重视儿童智力的发展,割裂了儿童发展的整体性,造成了儿童其他方面的缺失。
已有研究表明,“自然缺失症”会导致儿童逐步失去对自然界学习和探索的兴趣,进而引发一系列问题。面对儿童的“自然缺失症”,家长首先要有正确的自然观,热爱大自然,减少碎片化的无用信息的干扰,和孩子一起远离手机,更多地阅读名著,到户外去亲近自然,用自己的自然情怀感染和引领孩子进入大自然这个更广阔的教室中学习,激发孩子热爱大自然的情怀,以及保护环境的责任心。同时家长要转变观念,认识到自然教育的重要性,尊重儿童自然成长的规律和对自然的需要,为孩子创造更多自然教育的机会。
2.学习借鉴,积极行动
随着家庭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很多专家和学者都总结了相关方面的优秀案例和先进经验。例如,一些家长为孩子购置了认识自然的卡片、图书、动画片以及提高孩子感官发展的玩具,和孩子一起走出房间感受真正的大自然。带着孩子到公园、动物园、植物园、自然博物馆、儿童博物馆等能够接近自然的教育场所,不仅能为儿童认识自然创造条件,还为满足儿童的社交需要提供了机会。但教育绝不是孤立和僵化教条的,父母在学习他人成功育儿经验的同时,还要结合自己家庭的实际情况,应时而变,以儿童为中心,充分利用周围大自然的一景一物,幫助孩子和大自然建立真实的情感联结,让大自然成为家庭教育的重要资源。
3.顺势而为,共享自然
要释放儿童的天性,激发其自身潜能,促进其独立、自由、个性化地发展,必须要遵循儿童的成长规律,顺势而为。家长可以陪伴孩子在街道旁、在庭院中、在山林中探寻,观察季节变换中植物的特点;到菜地中观察蔬菜的生长规律,观察阳光与水分对蔬菜的影响;指导孩子去菜市场买菜,参与做菜的全程,从买、摘、洗到煮、拌、炒、端,真实而充满正能量地参与每一个环节,这不仅能够帮助幼儿锻炼思维能力、动手能力,还能培养他们不怕困难的精神,感受劳动的快乐和自豪。家长可以带着孩子春天研究杨树,夏天捕捉萤火虫,秋天采枫叶,冬天滑冰;带着孩子观察各种植物,真实感受季节变化,赞叹大自然的神奇,让孩子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自由生长。还可以带孩子去乡间田野,去认识野花、树木、鸟类、石头、蘑菇、昆虫等,让孩子真实地感受农作物生长的环境,体验乡间农民的生活,从而引导孩子热爱生命、保护环境、珍惜粮食的意识。孩子在自然中玩耍,不仅可以强健体魄,还能探究并发现自然的神奇和美妙,进而达到身心愉悦。
父母还可以带领儿童去户外画画,引导孩子到美丽的田野中寻找创作的灵感,感受自然的美好;也可以固定地点,探索植物、河流、湖水的变化,通过地图的指引,感受祖国从南到北不同的季节变化,培养孩子积极探索、富于冒险、勇敢坚韧的品质;还可以在家里养一些小动物,比如小乌龟、小鱼、小兔子,指导孩子照料、观察它们的习性;也可以种植花草,教他们观察和记录、写日记。孩子是喜欢探索大自然的,因为在那里他们可以找到岩石、杂草和昆虫,这样的环境才是孩子们向往的神秘所在。丰富多彩的亲子“亲自然”活动不仅能让孩子感受到真正的快乐,同时也能增进家庭的幸福感。此外,家长还可以和孩子一起玩沙子、种植、挖野菜、摘果子、钓鱼、跳跃、奔跑等,和孩子一起释放天性,分享和发现自然的神奇和美,一起探究自然的秘密。
4.家校配合,共促发展
幼儿未来进入小学,学习内容的抽象性会提高。如果儿童自身缺乏对于大自然美好景物的真实感受,将很难真正理解语文课本中的诗情画意,难以从读书中获得真正的快乐。例如,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课文《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中描述到: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小朋友对秋天美景的欣喜和欢快的情绪感染了我们,但是只有当你带着孩子去寻找“金黄色的小巴掌”的时候,那些描写景物的语言才会生动起来,孩子们才会真正为之激动兴奋,实现灵性的生长。在学习描写自然风光的古诗和课文时,父母也应该配合教学内容带着孩子去感受自然,看到碧绿的湖水中游动的天鹅,孩子们就会领悟“红掌拨清波”的美妙,看到暮春时节的柳树,孩子们自然就会理解“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意境。所以,家长要善于把户外学习和学科学习融合,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进行知识点的衔接和整合,注意和孩子的学科同步开展丰富多彩的家庭活动,如爬山、游泳、滑雪、放风筝、垂钓、垒沙包、采摘,让孩子在行走中学习,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此外,家长还可以充分利用各地的人文景观和历史文化资源优势,“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依据孩子学习的进度和要求,借助传统经典文化的脉络,带领孩子了解各地的风土人情,感受人文与自然的和谐,增强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
三、结语
大自然是人类的母亲,更是孩子们成长的乐园,对于儿童的健康成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家庭教育参与者应带领孩子开展一系列的亲自然活动,与孩子共同体验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妙,教会儿童发现和明白大自然中蕴含的教育意义,并在体验过程中逐渐培养孩子的野外生存能力、独立自主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综合素养,助力儿童未来更好地生存与发展。
参考文献
[1]付文中.论自然对儿童的重要影响[J].鄱阳湖学刊,2019(3):73-82,127.
[2]诸葛阳,付戈.学龄前儿童公共自然教育空间展示探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4(8):25-28.
[3]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任务非常艰巨[J].少年儿童研究,2019(5):80.
[4]华菁.加强自然教育,让孩子远离自然缺失症——对家乡青少年自然缺失症及自然教育状况的微调研[J].《青年与社会》,2019-07-15.
[5]自然教育:我们与德国差的不只是一片森林[J].当代教育家,2019(1):54-57.
[6]王彦君.卢梭《爱弥儿》中的自然教育思想对学前教育的启示[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2):10-11.
(責任编辑 姚力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