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承启精制思变求新

2021-02-08董潇

时尚北京 2021年2期
关键词:玉石首饰行业协会

董潇

由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自然资源部珠宝玉石首饰管理中心(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政府主办,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传统首饰艺术品委员会、《中国宝石》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市金银珠宝创意产业协会承办,深圳市黄金珠宝首饰行业协会、深圳市珠宝首饰设计师协会、柔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水贝珠宝集团协办,周大福珠宝冠名支持的2020“天工精制”首届高峰论坛在深圳市罗湖区隆重举办。

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毕立君,原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正司级巡视员、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传统首饰艺术品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秘书长屈盛瑞,自然资源部珠宝玉石首饰管理中心(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党支部副书记梁振杰,原故宫博物院副院长陈丽华,中国收藏家协会副会长、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传统首饰艺术品委员会顾问岳峰,水贝珠宝集团董事长卢礼杭,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象牙雕刻代表传承人李春珂,周大福珠宝金行商品管理部总经理韦剑锋,深圳市萃华珠宝首饰有限公司设计总监、萃华花丝镶嵌与錾刻技艺第四代负责人郭夷锬等领导、嘉宾出席了本届论坛。出席本次活动的还有来自各院校的专家、学者以及国内知名珠宝企业负责人和设计师。

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毕立君 探讨非遗的传承、创新与发展更好地拉动珠宝行业的发展

行无止境,任重道远。习近平主席曾多次强调要坚持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珠宝行业的转型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届论坛的主题“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传承、创新、共享与发展”,正是探讨如何将珠宝行业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同非遗的保护发展更好地融合在一起,使非遗的传承、创新与发展更好地拉动珠宝行业的发展。

我们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历史的参与者,更是历史的创造者。希望能够通过论坛打造良好的业内研讨生态圈,集思广益,共谋发展!

自然资源部珠宝玉石首饰管理中心(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党委副书记

梁振杰 珠宝行业肩负着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责任与使命

“非遗”的传统技艺与匠心不断延续,支撑、推动着这一古老文明与文化的发展。传承与创新既是中华文化自信的象征,也是新时代珠宝人的责任与使命。新时代珠宝人要把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好、利用好。一是向国外学习,从异域文化中汲取营养;二是向传统学习,从本土文化中汲取精华;三是向广大人民群众学习,从劳动文化中汲取灵感。

自然资源部珠宝玉石首饰管理中心(NGTC)在深入学习、理解和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数字化、智能化、品牌化、国际化”的发展方向,和“管理一流、技术一流、服务一流、文化一流”的战略目标,以珠宝科研、标准化、检测技术为核心科技力量,以宣传推广珠宝先进文化为手段,推进珠宝文化非遗事业和珠宝文化消费高质量发展。

原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正司级巡视员、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第二届传统首饰艺术品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秘书长

屈盛瑞 保护、传承、创新与发展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历史的国家,勤劳的中华各族人民在历史的长河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遗产和多姿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遗产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中华文明以五千年之璀璨文化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皆因所创造的璀璨文化深深影響了世界文化的发展。随着非遗保护工作的深入推进、当代社会文化经济的蓬勃发展,中国的非遗保护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见人见物见生活”和“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等非遗保护理念深入人心,保护和传承手段与时俱进,非遗在创新创业、精准扶贫、文化与旅游融合、民族自信和国家软实力提升等方面的作用日益显著。民众的文化自觉和非遗保护意识日益高涨,包括传统首饰艺术品技艺的传承、创新与发展。在中国珠宝协会和中国传统首饰艺术品协会的高度重视下,中国传统首饰艺术品创新发展、艺术品市场焕发出蓬勃的生机,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的文化繁荣与发展和我国的经济建设,为满足人民大众的文化生活需求、走向世界做出了贡献。

原故宫博物院副院长

陈丽华 故宫文化融入当代生活

故宫文创产品秉承“把故宫文化带回家”的理念,与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方式相结合,与故宫学术研究成果、故宫藏品及其文化信息相结合,实现非遗的“活态传承”。

中国收藏家协会副会长、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传统首饰艺术品委员会顾问

岳峰 挑战与机遇

要认真了解当今消费者对文化情感的真正需求,挖掘传统文化元素,创作出属于新时代的珠宝首饰品牌,将“中国品牌”发扬光大。

水贝珠宝集团董事长

卢礼杭 世界文化 中国表达

水贝立足珠宝产业,聚焦珠宝文化,传承中国文化,传播世界文化。并提出了3大产业平台升级战略—“数字+创意”、“平台+生态”、“文化+时尚”,以时代的发展姿态,迎接时代的命题。珠宝+文化产业以及珠宝产品具有传播网络化、消费个性化、产品价值化、设计定制化、时尚潮流化等特点,符合广大消费群体的消费习惯。随着数字技术以及文化时尚产业的广泛普及和消费潮流的形成,水贝珠宝产业将聚集文化+时尚、文化+潮流、文化+服务、文化+旅行、文化+跨界等模式的创新,构建后疫情时代的产业与经济新增长模式。

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毕立君、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春珂、周大福珠宝金行商品管理部总经理韦剑锋、萃华花丝镶嵌与錾刻技艺第四代负责人郭夷锬就非遗的“保护、传承、创新、共享与发展”进行了探讨。一致认为传承传统技艺,离不开手艺人的坚守。在传承与创新中应该坚持传统工艺与当代文化相融合,结合当下潮流媒介推广传播,让更多的年轻人关注、了解和喜爱传统文化与技艺,通过多种方式开拓思维,讲求可持续发展。

周大福珠宝金行

商品管理部总经理

韦剑锋:我认为工艺和文化完美结合,虽然可以得到优秀的产品,但这是不够的。我们最终的目的还是需要工艺与文化得到很好地传承,所以你必须用当下的消费者能够接触到的方式。我们利用品牌的推广团队在社交媒体上,包括抖音、小红书,知乎等等,专门去宣传关于传统工艺和文化的内容。让大家了解传统的元素,了解什么是传统的工艺,哪些方面值得我们去学习。同时品牌设计师设计的产品,更多的选择当下年轻人可以接受的形象,以此来缩小与年轻人的距离感,时尚并且能够被接受的同时,把他们自己内心深处的一些深入血脉的感觉表现出来,这就是我们想做的,也是一直在做的。

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毕立君:创新需要加入现代人的文化理念和审美情趣,再加以改造和创新,使非遗的产品更加适合新一代市场消费群体的需求。把灿烂的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下去是这个时代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而非遗的传承是我们这个行业必须要做的,是我们肩负的责任和使命。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李春珂: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承载着國人的情怀和纪念。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传承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刚结束的中国国际珠宝展上正德东奇艺术中心的展位上展出了几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作品,反响热烈。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运用传统工艺的珠宝作品在市场上是非常有需求的,同时也再次证明传统美术工艺在珠宝首饰行业有着广阔的前景。

萃华花丝镶嵌与錾刻技艺

第四代负责人

郭夷锬:保护和传承是创新的前提,如果没有根基的话,更谈不上去创新。现在社会的发展,我认为各行各业之间的壁垒都在逐渐地弱化,不同的品牌之间在过去更多的是各自发展,而现在更多的开始了彼此之间地跨行业合作,大家都希望能够把自己相对来说优势的理念或者技术进行分享,这些都是为了将来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我更在意的是怎么样用创新的方式来表达非遗的产品,就如同故宫文创一样被大家所接受,是因为它从博物馆里走出来,然后走进你的生活。我也希望我们的非遗产品能够被越来越多的普通消费者所喜爱、购买,让它能够真正地去影响改变大家的生活。

猜你喜欢

玉石首饰行业协会
河北省保险中介行业协会
玉,石之美
首饰,是身体的告白
广东省铸造行业协会十周年会庆暨第四届理事会就职典礼成功举行
宝石首饰系列
宝石首饰系列
摇摆的玉石 律动的心
世界上最会摇摆的天然玉石
春秋时期玉石器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