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深远意义

2021-02-08唐振兴

养生大世界 2021年1期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老龄化养老

唐振兴

2020年11月3日,新华社受权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明确提出: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和互助性养老,支持家庭承担养老功能,培育养老新业态,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健全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十四五”期间,全国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将从轻度老龄化迈入中度老龄化,养老健康服务面临更大的挑战和考验。“十四五”规划建议紧紧围绕人民群众的需求来展开,始终把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把增进民生福祉、改善人民生活品质当作国家的大事,提出了一些重点要求和重大举措。这些优势是我们在国际风云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人口老龄化是世界性问题,需要全面系统解决,这一国家战略对于国家社会发展具有长远影响,与我们每个家庭、个人的生活都密切相关。

一、积极应对老龄化将促进建立完善的国家社会公共政策体系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是一项战略性、全局性、综合性的工程,必须充分调动政府、市场、社会、家庭和老年人的积极性,形成积极应对、全民行动的新态势。要有适合中国国情的政策法规,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养老制度准备,建立包括养老经济储备制度、养老管理与规划制度、养老服务制度與标准规范、养老服务与产业支持制度等,为养老服务提供制度保障。还需要有完善的社会应对机制,有社会公众的法律遵守,更要求得到维护和实现社会治理的公平正义。

《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指出,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体现,也是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我国的基本国情。人口老龄化对经济运行全领域、社会建设各环节、社会文化多方面乃至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都具有深远影响,挑战与机遇并存。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应强化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法治环境,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构建家庭支持体系,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形成老年人、家庭、社会、政府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实现上述内容和目标就要更加发挥政府作用,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政府要在制定政策规划、保基本、兜底线、提供基本养老服务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减轻全社会对人口老龄化、对养老预期的焦虑,着力增强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积极应对老龄化要有积极的思想和行动

在“健康中国”的国家战略背景下,实现从“以疾病治疗为中心”到“以健康促进为中心”的转变。要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政策和行动来应对人口老龄化,明确前进方向,凝聚社会共识,把短期、中期、长期发展目标衔接、协调、统一起来,增强战略一致性。无论是实现“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还是实现2035年远景目标,关键是要练好内功,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着力办好自己的事情。要有备而老,行动坚定不移,不能有消极应付的态度;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目标,不断适应渐老的过程,加强对身体功能衰退的认知、对健康知识的不断学习、对社会地位变化的不断调适。个人应该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根据个人的年龄、资源拥有状况,做出资产配置计划;根据家庭成员的收入水平、健康状况等进行资产组合,合理分配,进而保障平稳地度过老年生活,安享晚年。全生命周期的养老准备对家庭来说至关重要。涉及老年人的经济支持和包括未来老年人养老经济准备,为养老生活提供相对充分的经济保障,也为满足未来的养老需求进行积极性、前瞻性的经济积累。

三、积极应对老龄化要有必要的创新支持

老年人群体在健康状况、知识水平、支付能力等方面有差异,但越是处境困难的老年人,越是需要社会各界给以支持。现阶段养老服务重点是解决最困难、最需要帮助的4千万失能失智老年人照护上。同时,高龄老人赡养问题也应该高度关注,要在满足活力老人多样化、个性化、人性化的老龄用品供给基础上,加快科技创新,并提高老龄用品的有效供给,特别是方便老年人衣食住行使用的产品供给。进一步针对新时代老年群体的精神文化娱乐休闲需求来开发市场、培育消费需求。建立相应的协调推进机制,细化措施,确保任务落实到位。督促各地明确时间表、路线图,确保各项工作措施做实做细、落实到位,为老年人提供更周全、更贴心、更直接的便利化服务。加强开发老龄人力资源,比如针对我国超过4成的独居老人,应该加强预防跌倒知识的普及和智能看护系统的推广应用。在疫情常态化后,帮助老年人快速融入线上线下社会生活,尽力帮助老年人。对于那些没有家人、邻居帮助的老年人,发挥社区养老健康中心的作用,满足活力老人精神慰藉和精神生活需求。在高质量的生活内容上下功夫,让老年人收获物质和精神上的自足、自信、自强。

四、积极应对老龄化要有共融、共建、共享意识

随着社会发展,老年人社会参与的需求在提高,就要保护和激发老年人的生命潜能。要摆脱年龄歧视,让老年人为国家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长期以来,广大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退而不休,余热生辉,积极投身到关心下一代工作中来,把培养青少年成为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作为自己的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以政治、经验、威望、亲情、时空优势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老年人和青少年的共融是相互影响、互利共赢的,社会和谐需要深化互信、包容、合作、共赢的关系,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理念,这不仅对于战胜疫情至关重要,而且是社会发展、共同繁荣的重要保障。

实现中国梦,就是坚持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共同致力于社会繁荣进步。养老健康服务其实是朝阳产业,有清晰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人才需求,为年轻人创造了机会,人与人交往更加密切;让孩子们成长得更好、中青年工作得更好、老年人生活得更好。以老带幼、以幼敬老,打造更加和谐和睦的社会环境,让人民过上更加安宁富足的生活,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猜你喜欢

人口老龄化老龄化养老
健康老龄化十年,聚焦骨质疏松症
世界人口老龄化之住房问题
养生不是养老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
养老之要在于“安”
内蒙古地区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
健康老龄化与养医结合
应对老龄化 中法共同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