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山村:滨海风情美如画 渔村岁月淳如诗
2021-02-08吴立高责任编辑胡珊
文/吴立高 责任编辑/胡珊
横山岛“海里游”,峡山村“村中游”,风情街“街上游”……阳光灿烂的冬日,宁海县强蛟镇峡山村风景如画。三五成群的游客徜徉在滨海渔村的美景中,恣意享受悠闲时光。以渔船、渔家、渔趣、渔俗等“渔味”为主题的体验游,通过文旅融合实力“圈粉”,不仅让人欣赏到秀丽的滨海风光,还领略到渔俗文化的独特魅力。
迈入“景区时代”的峡山村如鱼得水,村民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然而,几年前,落后的村庄面貌却是美丽乡村建设的“软肋”。2018年,强蛟镇启动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峡山村在镇政府指导下,深入实施“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工程,着力提升村级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短短几年时间,村庄脱胎换骨,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渔村”。
(上图) 峡山村村民正在晒鳗鲞。
(左图) 峡山村村民正在收割海带。
(右图) 峡山码头。
大井传说
峡山村,位于宁海北部,濒临宁海湾,建村历史可以溯到明朝。据史料记载,明洪武十七年(1384),尤氏始迁祖奉信国公汤和迁地之命,从临门寨(今象山县爵溪)迁至峡口。峡山村,曾用名“峡口”,因原峡口东西各有一岛,峡西称“西山”,峡东称“峡山”,村庄坐落于峡山,故名“峡山村”。据说,古时这里曾经出现海市蜃楼奇观,因此这片海域被称为“蜃海”。
在狭长的峡山老街,有一口井,很大,直径达到9.5米。以前山村百姓饮用水全靠这口井。据说,当年打井时挖到很深都没有一滴水渗出,而井底又被厚厚的岩石阻隔。几个凿井青年抡起大锤猛砸,岩石被打裂,清澈的泉水从岩层下涌出,顷刻就灌满了整个井池。大井旁有碑文:“峡山四面咸潮,水资贫乏……掘地取源,挖深一十五米……蓄泉千方有余。”现在由于家家都有了自来水,这口井已经不再使用。
大井旁边有一栋坐北朝南的木结构宅院,由于毗邻大井的缘故,名字倒也好记,叫“大井边道地”(道地本指可晾晒、堆放物品的空旷场地,文中指院落)。宅院不大,由东厢房和西厢房组成。整个建筑形制与格局保存完整。如今,老房子经过修缮变成“大井映象”渔文化馆,定期举办摄影、油画、鱼拓、船模等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峡山村的过去。
在“大井映像”渔文化馆,游客可以通过展出的历史照片、古船模等,了解强蛟镇的海洋和渔文化底蕴、当地民情风俗及文旅产业现状,也可以在馆内进行艺术交流,参加渔文化体验及创作等活动。该馆的成立为传承、整合、发展、繁荣当地渔文化搭建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使渔文化不仅停留在人们记忆中,也走出渔村。
古商贸道头
峡山老街为南北走向,街道不宽,有些路段还保留着原有的青石路。在曲折蜿蜒的巷道中穿行,目光所及处,时有旧窗、残墙伫立。尚存的门头上,精美的石雕清晰可见,依稀昭示当年的辉煌气派。如今,村内尚存有始建于明代的峡口庙和镇福庵,保存较好的老酒坊道地、新酒坊道地、新屋道地、三层楼道地、尤家道地等老院落,以及15口古井。
(左图) 大井边道地经过修缮变成“大井映象”渔文化展示馆。
(右图) 游客在横山岛游玩。
老酒坊道地,始建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光绪年间(1875—1908)进行过修缮,共有九间两弄,坐北朝南,为两层木结构楼房,呈“一”字形排列。院内道地狭长,全部用石板铺就,显示出当年的富足和兴盛。据说这户人家原先做酒和柴米生意,开有酿酒作坊,所以被称作“老酒坊”。因家业扩大,民国初年(1912年),这户人家又在老酒坊的西南角新建了一座宅院,当地人称为“新酒坊”。
新酒坊道地后侧曾是新酒坊道头(“道头”是宁海北乡方言,意思是码头)。据峡山村的老一辈人讲,新酒坊道头用石条铺设,一直延伸到海边,为峡山村旧时主要的商贸码头,当年水运颇为繁荣兴盛,码头商船直通上海,舟车往来,络绎不绝。如今新酒坊道地正在修缮中,即将以新面貌呈现在游客面前。
峡山村党总支书记尤建振告诉笔者,村里对老街宅院已有规划,打算对保存较好、有人文价值的几个清代四合院进行整体修缮,将其中一部分作为渔文化的展示基地,另一部分用作民宿开发,促进乡村振兴,推动共同富裕。
尤氏宗祠
除了老宅院,在峡山村,还有一处在2007年被列为宁海县第三批文物保护点的古建筑,即尤氏宗祠。让人称奇的是,宗祠门口挂的匾额上写的是“尢氏宗祠”,其中的“尢”少了一点。
“我们的始祖是周文王第十子聃季载后裔。聃季载在周朝时被封为‘司空’,由于辅佐周武王稳固政权有功,他的子孙被封在沈国。初为侯国,周厉王时被贬为子国,后来称‘沈子国’。其子孙遂以国名命姓,称沈氏。”峡山尤氏研究会会长尤来友告诉笔者,“到五代十国时期,沈氏先祖沈诚随‘开闽三王’之一王审知到福建。王审知建立闽国后,由于沈氏辅佐有功,故将女儿嫁与沈诚。因‘沈’与王审知名字中的‘审’同音,为避讳,沈氏族人便将姓氏中的‘沈’字去水为‘尢’,‘尢’姓因此流传下来。”
据《尤氏祠堂记》记载,峡山尤氏宗祠建于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当时规模较小。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设廊庑和戏台。至道光元年(1821年),又增造廊庑等设施,规模进一步扩大。民国十八年(1929年),宗祠曾经历过一次大修,2004年又重新进行了修缮。
现存的宗祠坐东朝西,硬山顶,四合院布局,由仪门、戏台、勾连廊、南厢房、北厢房和正殿组成。正殿为单檐平房,面阔五开间,前廊檐施卷棚。南北厢房均为单檐楼房,面阔三间一弄。门楼明间通过勾连廊与正殿相连,勾连廊下设戏台。戏台面阔4.6米,进深4.5米,高1.4米。台内横匾上书“人监台”,南北两门上书“归去”“来兮”。藻井为螺旋状造型,色彩艳丽,较为精美。正殿上方悬挂“云松堂”匾额。正中厅柱两侧挂有一对楹联:“五世三登宰辅,弈朝累掌丝纶”,传说这是宋度宗有感尤氏人才辈出所题,以示褒奖。
滨海风情街
从宗祠旁的小路走出去,不用太久就到了颇具现代感的滨海风情街。年轻的姑娘们坐在海边的网红咖啡馆拍照,碧海蓝天下渔船码头依然热闹喧嚣。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旅游产业成为振兴峡山村的重要一环。这两年,峡山村先后获评省3A级景区村庄、省非遗旅游景区、中国传统村落,迈入“景区时代”。
依海而生,向海而兴,峡山村把“绿水青山”的生态优势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发展优势,引导村民“上岸”发展现代休闲渔业,开发赶海、赏岛、吃渔家宴等一批海上特色体验项目,走出一条渔旅融合的新路子。全村2000余户村民吃上“旅游饭”,尽享旅游发展带来的红利。
“鱼、蟹、贝、螺全部搬上桌,现捕现捞现煮,吃的就是一个鲜,其他地方吃不到。”透骨新鲜的渔家宴是经营休闲渔船的村民魏海吉招徕八方游客的“撒手锏”。“每逢节假日渔家宴都特别火爆,需要提前好几天预定。旺季的时候一天能赚四五千,一年下来平均每月能赚2万元。”魏海吉高兴地说道。不单是魏海吉,村民尤善义将自家靠海的房子重新装修后,做起民宿生意,每逢节假日一房难求。渔嫂尤青莲开起渔村特产店,专营风鳗、鱼鲞、海苔等海产品,一年下来能挣近20万元……
2021年1至11月,峡山村接待各地游客超过20万人次,村民人均年收入达到4.8万余元,切切实实享受到乡村旅游带来的红利。“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挖掘峡山村优质的海滩岛屿资源,穿点成线,连线成片,做活‘山海大景区’文章,探索建立三产融合发展机制,不断催生旅游新业态,延伸旅游产业链。”尤建振信心满满地表示。■
小贴士
怎么去:导航“峡山村”自驾前往,峡山码头有免费停车位。或者坐高铁至宁海站,转乘858公交(宁海—峡山)到达。
吃什么:宁海湾特色小海鲜,可提前预约休闲渔船船餐。
玩什么:海上游,乘坐休闲渔船(限12人)游览横山岛景区,途中可以欣赏海景以及体验拉蟹笼捕鱼的乐趣;村中游,游览“中国十大最美湿地场馆”海洋生物博物馆、“大井映象”渔文化馆、滨海风情街以及峡山古渔村。
住哪里:“蜃海湾”、静程海舍、海香苑、玉清家、环球大酒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