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外有山”教学实践
2021-02-07姚尔峰
“山外有山”是浙美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的内容。教材要求通过欣赏感受生活中的山水之美,了解山水画的艺术特点,笔者突破常规,没有让学生用中国画的用笔、用墨方法来表现一幅有韵味的山水画作品,而是通过尝试浸染法,通过靛蓝染布,让学生感悟山水画的意境美。
从孔子的“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开始,中国人便已经沉浸在东方的自然景观中。青砖黛瓦,乌衣白巷,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山水如画,到处都散发着中国的生态魅力,经过璀璨的历史、流淌的文化、深厚的底蕴和深远内涵的洗礼,勾勒出中国独有的印象意境之美。
为了让孩子们能更深入地感受独特的东方美学,笔者在单元教学设计第一环节以课前自学和课内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开展。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欣赏祖国山川和走访家乡山水,让学生走进生活,亲临自然,初步感知山水文化,这样有助于课堂教学的进一步开展,使学生懂得艺术与生活的关系。
1.祖国山水美景赏析
祖国地域辽阔,山川地貌更是千姿百态。笔者选用了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人民币,让学生体会到原来常见的物品中竟然蕴藏着精美的图案,这些图案也正是学生所知道的祖国山水景色。美无处不在,细心的孩子会更留意生活中的事物。
体会、感受是为解决问题而做的铺垫,采用学生熟悉的事物,是为了遵循先易后难的教学规律。创作山水作品,首先要了解不同地域的山水在形和色上的区别。笔者选取了几组典型的图片,让学生比较南北不同的风格,并用线条进行辅助,学生能清晰地感受到不同地域山川的起伏变化。北方的山雄伟、挺拔,气势磅礴;南方的山苍翠、秀丽,连绵起伏。
2.家乡山水美景赏析
为贴近生活,笔者主张将学生引入家乡当地的山川美景中。当一幅幅熟悉的画面展现在学生眼前时,学生会想起与家人一起爬山、泛舟游玩的情景。因此笔者选取了达蓬山、栲栳山等慈溪本地有名的山川图片。欣赏时让学生了解远处和近处山的区别,为的是表现山水画中的层次感。通过观察,学生们都能发现远处的山比较模糊,近处的比较清晰,从颜色上看远处比较淡,近处比较深,层峦叠翠,极富美感。
美好的景象绝不拘泥于自然之中。古人借水墨描绘山水意境,染布工艺也通过各种奇思妙想将这些山水搬到现实生活当中。
靛蓝染布工艺是我国传统的一种民间非遗手工艺。这里的靛蓝原料是蓝草,由马蓝、蓼蓝通过特殊程序制作而成,使用时加入一些辅料将蓝色还原成绿色便可着色。笔者之所以選择这种材料,一是染料渗入到布上后,由于与空气接触,染料由黄绿色变成蓝色,且能通过颜色叠加而变深,展现出青绿色调,二是蓝草的种植、采摘、晒蓝取蓝、制成染料、养蓝等工序中洋溢着生活气息,能透露出做事用心、用情的品质,对美术作品的创作情怀亦是如此。
学生通过了解蓝染的寓意和特殊的性质,学会用靛蓝染料进行创作。蓝色的染料、白色的布,蓝色象征着淡泊、纯净,白色象征着真诚、朴素,让学生由衷地喜欢上蓝白色。学生利用蓝染来创作山水画,形成独特的青绿色调,进而体会蓝色的寓意、蓝色的意境,明白创作与生活息息相关(图1、图2)。
作品采用白色棉布和靛蓝染料用浸染的方法进行创作。本课的难点在于浸染时,浸的方向、角度、位置、时间都能影响画面的效果。
1.分析材料,巧用特性
棉布质地柔软,控制不当就染不出想要的图案,甚至画面会坍塌,需要把布在绷紧和松弛中进行调节。
传统中国山水画分远、中、近三个层次,多用墨色变化处理画面的虚实关系。靛蓝染料具有反复浸泡后颜色变深的特性,浸染法就要利用这种特性。浸入时不同的角度和方向表现出山的大小和高低,形成层次感;浸入的位置则是对画面的构图;以浸入时间和次数调节颜色深浅,以此来实现山水画中平远、高远、深远三远之势。
2.自主体验,探索新知
笔者为了激发兴趣展示了一幅实物作品,让学生近距离欣赏、触摸,比较这件作品与以往所接触的作品有何不同。学生通过比较发现材料是布,但对于制作方法都不确定,认为是印的或是用笔画的。当笔者告诉学生这是用布直接浸染出来的时候,都露出了不可思议的表情,学生的内心产生了浓厚的好奇心。
(1)初步体验
凭着这份好奇心,笔者邀请一位学生一起合作示范。学生上台示范时小心翼翼,生怕把布弄脏不敢下手,笔者就先在布的一边染了一座山,并捏住布上端两角绷平竖着,双手一高一低,把低的一边慢慢浸入染料中,然后双手左右调整方向,染出斜的一座山。接着,学生轻松地在另一端染出了另一座山,一幅像模像样的作品呈现在大家面前,大家都惊叹不已。
(2)深入探究
问题1:如何在刚才的基础上再染一座高度不同的山呢?一位学生大胆上台来示范。他将布放松弛,由底部先浸入,慢慢将布放平且双手靠拢让布的接触面尽可能缩小,停顿几秒待染上颜色后取出,这样中间的位置就出现了上小下大的一座山峰。在这两次的体验中,教师要向学生讲解棉布的特性:将布放倒后如果太松弛,山的形状就会散,绷太紧就不容易浸入造型,松紧度要在实际中把握。
问题2:如何染出有层次感的群山呢?这里就要用到靛蓝染料多次浸染颜色变深的特性。笔者在刚才学生示范的作品基础上,把近景的山再次浸入染料,停留数秒后取出,待染料接触空气氧化后,被再次浸染的部位颜色就变得更深了,孩子们也发出了惊叹的声音。示范中问题设置层层递进,从怎么染到染出层次感,无形中让学生体会到了角度、方向的重要性,结合染料的特性便能染出深浅不一的群山(图3至图6)。
美术创作追求创意,如果布面浸染方式单一,作品难免千篇一律。笔者从两方面来解决此问题。
一是采用巧折的方法增加染布的趣味性和创意。笔者将事先对折好的布让学生浸染,学生浸染后打开,展现出山水倒影的效果,如果有规律地染还会产生近大远小的透视效果,像极了桂林山水,原来巧妙的方法能轻而易举地染出奇妙的图案。折叠的方法有很多,例如折成正方形、三角形等。但是有些重复折叠与单次折叠后效果相似,且重复折叠后,染色位置难以预测,而且容易错位。折叠只是辅助办法,过于复杂的折叠方法不适合制作。笔者认为在介绍拓展方法時要把握一个度,不然会适得其反(图5至图10)。
二是提供形状多样的布面来丰富构图形式,如圆形、扇形等。用不同形状的布面构图表现出气势磅礴的北方山川和连绵起伏的南方山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的形状来创作。
4.感受文化,巧留空白
感受非遗文化最具生命力的色彩,让学生们充满对生活的热爱。笔者选择一些作品供学生欣赏,其价值不仅在于艺术成就和技法高低,更是在于所体现出来的生活气息和劳动人民的生命力,在于帮助培养非遗艺术的欣赏者和理解者。在欣赏的同时让学生懂得布面留白的作用,创作时要强调不宜染得太满,并注意染的位置,巧妙留白,这与中国画中的留白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可以增加画面的韵味和想象的空间。
进一步引导学生体会人们对民间染布的喜爱之情。用靛蓝染布制作出的精美且富有寓意的图案,都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情感表达。每一件作品都是一个故事,民间艺人为什么喜欢用蓝?在设计时又是怎样的心境?这些值得思考的问题会趋使学生继续学习和探究。
本着艺术服务生活的原则,拓展靛蓝染布的衍生作品也是极具意义的。如学生用自己创作的染布制作桌布,体现作品的实用性。除此之外还有靠枕、香囊、杯垫、手拎袋、衣服等生活用品,这些作为拓展延伸的教学内容,可以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艺术源于生活,又为生活服务的特点。
作者简介:姚尔峰,浙江省宁波慈溪市白沙学校,一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