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村低碳韧性发展的思考

2021-02-07李婧鲍文

安徽农学通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低碳经济

李婧 鲍文

摘 要:作为乡村振兴战略与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的一部分,我国农村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低碳韧性发展。但与城市相比,农村仍然缺乏足够的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要提升农村应对气候变化的有效性,实现低碳韧性发展,未来仍面临诸多挑战。乡村振兴背景下,国家不断增加对农村的投资,提供了现代高效的技术,促进农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出更多高质量就业机会,为探索农村低碳、适应气候变化的发展道路创造了良好环境。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低碳经济;韧性发展

中图分类号 F32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31(2021)01-0010-02

近年来,我国农村取得巨大的发展成就,但与城市一样,农村经济发展也必须考虑能源安全以及对气候变化造成的不利影响[1]。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战略都为农村发展提供了全方位支持,从而为农村创造了更多高质量的就业机会,各行业、各领域到农村投资,促进了农村低碳经济的发展,增强了其应对气候变化的抵御能力。尽管农村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与城市相比差距悬殊,但目前的排放量规模和增长速度意味着农村必须成为国家气候解决方案的一部分。

1 我国农村经济和环境面临的挑战

1.1 缺乏长期气候变化适应战略规划 我国农村地区普遍尚未制定长期气候变化适应战略规划。由于收入水平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以及应对气候变化及气象灾害的能力不足,农民尤其是山区及贫困地区的农民最容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农村地区适应气候变化乃至制定实施低碳韧性发展规划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

1.2 农村气候智能产品开发有限 农村气候智能产品开发成本很低,我国各地传统农村聚落就充分体现了适应气候变化的好处[2]。气候智能产品包括气候的自然影响和气象灾害区划图;气象灾害预警技术;气候智能农业及其监测、报告和核查方法和技术,以衡量其减排量和适应长期气候变化的能力。

1.3 低碳韧性发展的利益共享机制或风险分担机制还未形成 任何一个乡土产业向低碳产业转型都可能带来负面影响。在这个过程中,农村需要改变碳密集型及低效率的生产方式,提高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水平及能源利用效率,这在一定时期内会对当地经济造成不利影响。因此需要通过低碳发展带来的利益进行补偿和解决,政府及相关部门必须通过教育培训和低碳技术推广来减轻这些不利影响,让农村居民共享低碳韧性发展的经济成果,从而获得相关利益方的共同支持,共同促进低碳韧性发展。农业防灾减灾能力的提高也亟需相应风险分担机制的完善,如农业气象灾害保险机制[3]。

1.4 农村气候需求未得到有效满足 农村气候需求是指农村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所需的资源。为了更好地满足农村气候需求,提高满意度,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充分开发利用3种不同类型的气候融资。一是专用气候资金。此类资金是指政府为农村提供的专项资金,其目标即为实现低碳韧性发展,而专门的气候资金是以最大限度地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作为主要目标。二是与气候有关的资金。此类资金是指以气候友好的方式发展的投资。如一些公司在太阳能、风能、地热、水电、生物能等可再生能源及农村低碳产业发展的投资。三是政府支出,包括政府对气候友好型活动的预算,如提高气候适应力的气候智能农业、退耕还林换草、生态补偿的支出。

2 农村低碳韧性发展的机遇

2.1 乡村能源系统转型 首先,增加低碳能源,与煤炭、石油相比,天然气更加低碳;与化石能源相比,生物能、沼气、太阳能、水能、风能、潮汐能等可再生能源更加低碳,其中又以太阳能、水能、风能、潮汐能更加低碳。其次,减少矿物燃料在能源消耗中的份额,有利于农村能源的可持续性。最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单位产出的能源消耗,推广节能电器和提倡节能消费行为。

2.2 土地和生态系统转型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产业化发展转型,支持森林、草原、湿地保护,鼓励再造林和植树造林[5]。对于基本农田,发展节水农业,提高灌溉效率,提高粮食生产效率,做好田间管理,减少播种、收割等环节的损失。对于包括农民在内的广大群众,倡导减少食物浪费,以缓解土地使用压力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对于牧区或畜牧业,建立高效畜牧系统,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抵御极端天气。鼓励在农业生产中采用气候智能作物管理方法。

2.3 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低碳发展的有利条件 一是技术活力。许多与农林牧副渔及其加工、运输、销售相关的气候友好型技术已发展成熟,其他技术如可再生能源开发与利用技术等也显示出同样潜力。二是产业效益。越来越多的资本青睐与农村绿色发展相关的投资机会,促进了相关产业的低碳化发展,在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同时也提升了农村相关产业防范气候风险的能力。三是创造就业的社会效益。农业生态游、农村健康养生养老,健全绿色智能农产品供应链,在农村新领域增加投资和创造就业机会等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也是各地农村追求低碳增长的动力。四是治理污染的外部效益。发展低碳经济要求乡镇企业采用先进技术,减少污染,既有利于改善人居环境,又能为减缓气候变化作出贡献。五是经验借鉴。在减缓气候变化、提高气象防灾减灾能力、促进经济增长等方面,西方发达国家已有几十年的经验可供借鉴。随着清洁发展机制的引进、气候变化适应型城市和社区建设[6]及气候智能农业的应用等,我国在低碳韧性发展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可为改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低碳韧性发展提供借鉴。

3 乡村振兴战略促进低碳韧性发展的对策建议

乡村振兴战略在产业兴旺方面坚持绿色引领,生态宜居方面倡导乡村自然资本加快增值,亟需制定和实施相关法规和政策,支持实体经济向低碳、气候适应能力强的投资方向转变,帮助有能力、有兴趣的投资者投资具有明显可持续性的绿色产品(并通过这些产品提高市场竞争优势),助力农村气候友好型产业投资的快速增长。

3.1 调整財政政策,支持农村低碳经济发展 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贫困地区合作创建绿色优质农产品原料基地,给予农产品精深加工更多税收减免,加大对创办农村产业融合项目、利用“互联网+”创新创业的扶持力度。

3.2 加强气候智能型项目的融资 社会各界对气候变化影响、技术发展以及投资的成本和效益缺乏了解,或缺乏绿色投资的知识和能力,再加上气候影响的不确定性,这些都严重阻碍了一些农村投资项目的融资。政府可通过专项经费支持投资新技术和新兴部门,创造新的经济活动,使受气候变化影响的社区受益,如为气候智能型农业发展提供资金或项目支持。

3.3 鼓励创新和技术转让 气候创新涉及开发支持气候行动的新产品、服务、技术和商业模式。政府可以建立专项基金鼓励回乡创业人员根据当地资源特色开发更有效、更廉价的绿色新技术,为中小微企业创新提供科研经费等支持,如对提供气候友好产品的中小微企业和早期技术提供支持。技术和商业模式的创新和转让可以在实现转型变革方面发挥关键作用。通过促进以更低成本、更高质量或更便利的方式提供低碳发展的商品和服务,农村地区可以更容易地转向低碳、有韧性的发展道路。短期内,一些创新就可能为农民带来好处,如开发抗旱种子;长期来看,气候创新及其刺激的新行业对于农村提供新的经济机会至关重要。

4 结语

农村面对气候变化较城市更加脆弱,发展低碳经济以减缓气候变化是农村理应作出的努力。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实现经济的韧性发展,农村的经济发展模式才能更持续。乡村振兴战略必须而且能够为农村提供低碳韧性发展全方位的支持。

参考文献

[1]鲍文.经济、能源、气候多目标约束下的中国战略抉择[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2):6-11.

[2]李洁,鲍文.循环经济视角的我国山区聚落演化机理与优化模式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1,38(15):212-215.

[3]鲍文,张恒.中国家庭农场发展的障碍及其路径选择[J].甘肃社会科学,2015(5):204-207.

[4]鲍文,卿凤.低碳经济与我国能源安全战略研究[J].甘肃科技纵横,2013(4):4-6.

[5]鲍文.生态产业化与退耕还林还草[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0(3):54-55.

[6]鲍文.气候变化适应型城市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名城,2020(3):4-9.

(责编:徐世红)

猜你喜欢

乡村振兴战略低碳经济
“党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基层治理创新
浅谈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认识和思考
低碳经济的理论的基础及经济学价值研究
基于新能源视角江西低碳经济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