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跗骨窦入路和跟骨锁定钢板外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价值研究
2021-02-07张飞
张飞
(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江西 赣州 341000)
跟骨骨折是常见的骨科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生率,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有关数据显示,跟骨骨折在全身骨折患者中超过2%,发病率较高[1]。跟骨骨折常见于青壮年,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现如今,社会不断发展,医疗水平逐渐提高,对跟骨骨折治疗方案提出新的要求。在临床中多采用跟骨锁定钢板外固定术治疗方案,但是跟骨覆盖质量较差,且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导致治疗难度增加[2]。因此,在跗骨窦入路的基础上实施跟骨锁定钢板外固定治疗方案,可满足患者的实际需求,治疗效果显著,应用范围较广。本研究选取本院2017年4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84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跗骨窦入路、跟骨锁定钢板外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4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84 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0 例,女24例;年龄28~61岁,平均(49.25±11.36)岁;致伤原因:高处坠落39 例,交通伤45 例。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①符合跟骨关节内骨折诊断标准;②临床资料完整;③患者治疗依从性较高;④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精神障碍者;②合并严重器质性病变者;③临床资料不完整者;④中途退出研究者。
1.2 方法 实施跗骨窦入路、跟骨锁定钢板外固定治疗方案,具有内容包括:①术前准备,入院后,给予患者石膏托外固定,抬高患肢,实施脱水消肿治疗方案。术前,利用CT和X线片扫描患者跟骨侧位,重建三维影像[3]。②术中方法,取患者侧卧体位,实施全身麻醉,放置气囊止血带。在外踝尖到跖骨基底方向做切口,长度4~5 cm,锐性分离腓骨肌腱实,并向下牵引跟骨外侧壁,剥离趾短伸肌,切开关节囊,同时清理血肿软组织,显露距下关节、跟骨外侧壁[4]。利用骨刀从骨折线翘起塌陷关节面骨块,保持关节面平整,利用克氏针进行固定。在患者跟骨结节放置斯氏针,将其横行钻入,向后牵引斯氏针纠正跟骨塌陷处,恢复跟骨的正常高度及长度。在跟骨外侧和内侧进行挤压和锤击,恢复外侧壁平整,通过皮顺跟骨,利用克氏针进行暂时固定[5]。复位C 型臂X 线机至跟骨轴,选择合适的跟骨钢板,保证钢板螺钉位置。首先固定跗骨窦切口需要置入的螺钉,其余螺钉在钢板的辅助下固定,利用尖刀片拧入并固定螺钉[6]。然后修复趾短伸肌,最后缝合皮肤,留置引流管进行引流。③术后处理,术后1~2 d,拔除引流管,服用头孢呋辛每天1 次,术后2 d 实施踝关节锻炼,术后14 d 可拆线。术后定期复查,利用X 线片检查,术后2 个月可扶拐杖行走,在完全愈合后才可行走[7]。
1.3 观察指标 ①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利用科室自制的量表进行评价,主要分为:精神状态、生理功能、情感职能及社会功能等,分值为100 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越好[8]。②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跟骨感染、跟后垫痛、跟腱无力、神经嵌压及足外翻畸形等。③治疗效果,根据不同治疗程度分为:显效、有效及无效。显效:指患者在治疗后足部功能评分>85分;有效:指患者治疗后足部功能分值为60~84分;无效:指患者治疗后的足部评分<60分[9]。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④足部功能,主要分为:疼痛、外观、功能及活动度等。分值为25分,分数越高表示足部功能越好[1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比较 治疗后,患者精神状态、生理功能、情感职能及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见表1。
表1 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比较(,分)
表1 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比较(,分)
社会功能59.33±7.23 77.16±4.69 18.962 0.000组别治疗前治疗后t值P值例数84 84精神状态48.39±6.74 63.54±4.11 17.589 0.000生理功能51.33±5.36 72.83±3.22 31.514 0.000情感职能43.18±6.08 65.28±3.05 29.777 0.000
2.2 并发症发生情况 治疗后,仅发生跟腱无力1例,跟后垫痛1 例,跟骨感染、神经嵌压及足外翻畸形发生例数均为0,并发症发生率仅为2.38%。
2.3 治疗效果分析 治疗后,显效26 例(30.95%),有效51例(60.71%),无效7 例(8.33%),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效果显著。
2.4 足部功能评分比较 治疗前,患者疼痛评分为(38.46±3.41)分、外观评分为(13.06±0.29)分、功能评分为(15.66±0.85)分及活动度评分为(16.44±0.91)分;治疗后,患者疼痛评分为(23.22±3.62)分、外观评分为(21.89±0.37)分、功能评分为(22.48±1.06)分及活动度评分为(23.23±0.41)分,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足部功能明显好转(P<0.05)。
3 讨论
垂直暴力是导致跟骨骨折的重要原因,大部分骨折患者均为关节内骨折。维持关节平整,恢复根骨高度是治疗的主要目的。在实际治疗过程中,存在较多问题,如肌力不平衡、后足变宽及跟骨关节炎等,甚至出现不同程度的残疾,因此,需提高跟骨关节面恢复的重视程度,从而保证治疗效果。针对移位跟骨骨折患者多采用手术治疗方案,主要包括:锁定钢板外固定、支架外固定及切开复位内固定等。切开复位内固定方式虽具有一定效果,但切口大,软组织剥离较广,术后易出现感染、坏死等并发症。支架外固定方法属于微创手术,但手术医师要求较高。实施跗骨窦入路、跟骨锁定钢板外固定治疗方案,能在直视下进行解剖复位,对后关节面具有稳定作用,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应用范围较广。在复位过程中,挤压骨外侧壁,有助于缩小骨损区域,具有较强的支撑作用,加上钢板固定稳定性较好。通过随访可发现,患者在术后的骨折愈合速度加快,很大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实施跗骨窦入路、跟骨锁定钢板外固定治疗方案,充分发挥其优势,患者无需植骨,影像学评估满意度较高。利用跗骨窦入路、跟骨锁定钢板外固定治疗,能弥补传统手术方式的不足,在术后3个月内可取出固定钢板,患者无需再次住院,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现今,为进一步提高跟骨骨折治疗效果,对跗骨窦入路、跟骨锁定钢板外固定治疗方案进行深入研究,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借鉴价值。本研究样本量较少,仍需进一步观察跟骨骨折患者的手术适应证及康复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患者精神状态、生理功能、情感职能及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仅为2.38%;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效果明显;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足部功能明显好转。
综上所述,采用跗骨窦入路、跟骨锁定钢板外固定治疗跟骨骨折患者的复位效果较好,术后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