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联合PBL在消化内科临床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2021-02-07韩玮

当代医学 2021年5期
关键词:实习医生消化内科

韩玮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安徽 合肥 230022)

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联合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为一种创新型教学方法[1],鉴于在多学科诊治基础上提出的多学科教学构架,可有效整合各个不同教研室的优势,以整体化、多方位模式,不断提升PBL的教学优势,使教学模式得到进一步延伸,以学生为中心,重点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更好的为医学事业提供高素质的医学人才[2]。消化内科疾病临床表现多样化,诊疗复杂且涉及多种学科,从既往教学模式来看,消化科疾病的教学内容丰富且复杂,需结合具体病例进行综合分析,传统的理论授课难以取得理想教学效果。基于此,本研究对MDT诊疗模式+PBL教学模式在消化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影响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8 年7 月至2018 年12 月在本院消化内科实习医生44 名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2 名。实验组男14 名,女8 名;年龄22~24岁,平均年龄(22.46±0.31)岁。对照组男15例,女7例;年龄22~25岁,平均年龄(22.28±0.59)岁。所有实习医生均告知本研究内容且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使用PPT授课,重点讲授消化内科有关知识点,讲解消化道疾病发病机理、临床症状情况、体征、诊断标准、治疗方案和预后内容,举例解析,临床实习病例进行讨论。

实验组首先建立MDT 专家团队,由消化内科病症涉及的多个学科专家组成,主要包括炎症性肠病MDT 专家团队,参加学科包括消化内科、病理科、胃肠外科、药剂科、CT 室、MRI 室、营养科;肝胆胰MDT 专家团队,参加学科包括消化内科、肝胆胰外科、传染科、病理科、CT 室、MRI 室,讨论会要求每个学科至少1 位专家参与;其次,采用“定时间、定地点和定专家”的工作方式,一般每周讨论1 次,病例均由临床一线工作的医师提出,要求实习医生在每次多学科综合诊治讨论前做以下准备:①深入病房,详细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制作幻灯片,汇报病例;②准备问题,包括患者的临床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等;③对每个病例自行查阅相关资料,掌握该病的最新研究进展;MDT 会诊完成诊断、制定治疗计划、规定治疗计划的完成科室和时间、阶段性疗效评估等。讨论后记录患者的病情诊断结果和相关的处理意见并对患者进行诊治随访。

1.3 评价标准 ①临床综合能力评价。对实习医生的理论考试成绩、临床实践能力、技能操作、文献阅读4个方面进行评价,理论考试以自制百分制消化内科试卷为主;临床实践能力以病患情况采集、问诊、临床诊断、治疗方法等内容为主;技能操作以消化内科需要必备基础技能掌握程度为主;文献阅读以自制文献查询和阅读能力调查表为主。②问卷调查:教学团队对实习医生综合素质考评:自制问卷,以4个维度调查内容以学习兴趣、自学能力、理论理解能力、临床思维能力,每个维度10 分,分值越高表明综合素质越高。③教学满意度评价:教学结束后学生匿名对教学模式进行满意度调查,分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3个方面。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 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综合能力比较 实习结束后,实验组理论考试成绩、临床实践能力、技能操作、文献阅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综合能力比较(,分)Table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comprehensive ability evalua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scores)

表1 两组临床综合能力比较(,分)Table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comprehensive ability evalua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scores)

组别实验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22 22理论考试成绩93.73±3.41 82.11±3.03 5.284 0.015临床实践能力89.57±2.57 80.45±3.14 5.371 0.013技能操作87.84±2.74 86.13±2.41 2.198 0.034文献阅读87.45±2.58 78.83±2.45 6.930 0.004

2.2 两组综合素质比较 实验组学习兴趣、自学能力、理论理解能力、临床思维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教学满意度比较 实验组实习医生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内科临床实习是医学生学习的重要环节,是医学院学生结束理论课程进入实践操作的必经过程,在医学教学中起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3]。因此,探索效果显著的内科临床实习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是从事消化内科学教学人员的研究重点[4]。相对于常规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实习医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综合能力提高较慢,对提高医学质量水平有较大挑战。

表2 两组综合素质比较(,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between the two groups(,scores)

表2 两组综合素质比较(,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between the two groups(,scores)

组别实验组(n=22)对照组(n=22)t值P值学习兴趣9.14±0.42 7.32±0.45 6.245 0.003自学能力9.44±0.35 8.12±0.24 5.524 0.011理论理解能力9.72±0.62 8.31±0.66 4.937 0.034临床思维能力9.13±0.24 7.85±0.52 6.113 0.005

表3 两组教学满意度比较[n(%)]Table 3 Comparison of teaching satisfac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PBL教学是一种基于问题的教学方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老师通过有针对性的帮助学生处理一些在临床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而不是照本宣科,可更快帮助学生建立临床思维,通过有的放矢地解答问题也反向提高了医者自身的临床应变能力[5]。PBL 教学较传统教学方法更具有优越性,但也有其劣势所在,包括教学方法、病例选择、规范实施等方面尚无规范、系统的研究;对教师的要求较高,不仅要有丰富的学科知识,且还要具有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病例的选取要求较高,如果不具有代表性或不能充分互动,那么授课效果也不尽人意[6]。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MDT)是以循证医学理念为引导,以患者为中心、多个学科共同参与诊疗,制订最适合的诊疗方案,是一种新型的诊疗模式[7]。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多学科交叉教学,指教学主体在科学分化的基础上,打破不同学科间的界线,多种学科或由不同的领域交叉渗透、相互结合、作用、互补、交流,使参与者的知识得到多重更新,结构得到改善,研究能力得到提高,创新性得到加强[8]。本研究结果显示,实习结束后,实验组理论考试成绩、临床实践能力、技能操作、文献阅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学习兴趣、自学能力、理论理解能力、临床思维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相对于采用常规“填鸭式”教学模式,MDT诊疗模式+PBL教学模式的成果对现有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建立了新的教学模式,使医学生在消化内科的临床学习中,主动性积极性进一步增强,由被动接受知识型转变为主动探索学习型,增强了学生的临床应用能力。

综上所述,MDT诊疗模式+PBL教学模式在消化内科临床教学中效果显著,实习医生的临床综合能力评价较高,学习质量、学习自主能力等均表现更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实习医生消化内科
“胃不舒服”未必都是消化问题
鼓励自己
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在临床教学的应用
思想准备
食物是怎么消化的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
胃为什么不会消化掉自己
PBL教学法在内科见习中的实践与思考
PBL教学法在中医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PBL与CTM在中医内科教学中联合应用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