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培育未来产业“浙”样干
2021-02-07信文田诗佳
信文|宋 婷 田诗佳
采取更加精准务实的举措,强化全局性谋划、系统性培育,高站位构建统帅体系、大手笔畅通创新链、超常规深化要素链、大智慧画好治理圈,加快推动浙江省未来产业创新发展、规模发展
未来产业是以前沿科技为基础、未来需求为导向,尚处于孕育或成长阶段但具备成长为主导产业潜力的产业领域,是科技创新的集中体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雏形。浙江省高度重视未来产业发展,着力布局未来产业创新策源地,积极探索未来技术攻关机制,加快培育未来产业先导区和“新星”产业群,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效。未来,笔者建议采取更加精准务实的举措,强化全局性谋划、系统性培育,高站位构建统帅体系、大手笔畅通创新链、超常规深化要素链、大智慧画好治理圈,加快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规模发展,为制造强国建设贡献更多浙江力量。
围绕培育战略科技力量,加快推进新型实验室体系建设,之江、良渚、西湖、湖畔、甬江、瓯江6家省实验室启动建设。
全省总体布局,各地差异化切入
浙江省委、省政府把未来产业发展放在中长期竞争力的战略高度进行总体谋划,在“十四五”规划中提出,“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超前布局发展第三代半导体、类脑芯片、柔性电子、量子信息、物联网等未来产业,加快建设未来产业先导区”。省内各地在全省总体布局的基础上,寻求差异化切入口,杭州、宁波等地均出台了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指导意见、发展规划。
布局未来技术创新策源地。面对浙江一直以来基础创新薄弱的短板,举全省之力高规格规划建设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打造为面向世界、引领未来、服务全国、带动全省的未来技术创新策源地。围绕培育战略科技力量,加快推进新型实验室体系建设,之江、良渚、西湖、湖畔、甬江、瓯江6家省实验室启动建设。围绕深化产学研合作,深入实施引进大院名校共建创新载体战略,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等支持机制不断完善,新引进共建中法航空大学、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浙江研究院等一批高端载体,创新资源进一步集聚。
积极探索未来技术攻关机制。面向全球未来科技竞争、产业竞争焦点,实施尖峰、尖兵、领雁、领航四大计划,将80%以上的资源配置到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新材料三大领域。建立关键核心技术清单动态梳理工作机制,聚焦六大重点领域梳理两批200项左右关键核心技术,综合运用择优委托、竞争性分配等方式合力攻关,50%以上的省级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集中在数字经济和生命健康领域。
打造未来产业先导区。借鉴国家支持建设人工智能、车联网等新兴领域先导区的做法,浙江省加快研究制定未来产业先导区建设实施方案,聚焦人工智能、区块链、北斗、第三代半导体等重点方向,计划面向全省培育区域集聚型、网络协同型两种类型的30个左右未来产业先导区,加大财政扶持和金融支持,完善容错激励机制,赋予地方更多自主权,给予企业更大支持,给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更多便利,推动产业跨界融合,丰富技术应用场景。
培育百亿级“新星”产业群。运用集群化发展思路,加快推进前沿科技和未来需求产业化,培育一批面向未来高成长市场、深耕细分行业的“新星”产业群,按照“一集群一创新中心”“一集群一冠军企业”“一集群一基金”的思路,加快推进“新星”产业群发展壮大。
创业创新较活跃,多领域取得标志性成果
近年来,浙江省通过积极布局未来产业创新策源地、探索未来技术攻关机制、加快培育未来产业先导区和“新星”产业群等措施和做法,在未来产业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效。
截至2021年3月,浙江省未来产业领域共有注册企业15633家、有专利活动企业120家。其中人工智能、前沿新材料、柔性电子等细分领域创新活跃。2017年至2019年,人工智能、柔性电子等10个未来产业细分领域新增专利474件,主要分布在环杭州湾地区。从未来产业的大类来看,未来信息技术类专利的占比为62.9%,未来先进材料类专利的占比为19.6%。从细分领域看,人工智能专利有158件,占比32.0%;前沿新材料专利有97件,占比19.6%;柔性电子专利有71件,占比14.4%。
此外,在未来产业领域,浙江形成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在人工智能领域,杭州、德清获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海康威视“视频感知”入选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在区块链领域,浙江拥有全国首个区块链产业园区;截至2020年底,共有备案企业77家,数量位居全国前三,趣链科技、数秦科技、云象网络、复杂美等企业初具全国影响力。在量子通信领域,据企查查数据显示,截止到2021年3月底,浙江共有注册企业106家,多于上海(54家)、江苏(89家)、安徽(98家);2020年12月,全球首条量子保密通信商用干线——“沪杭干线(浙江段)”正式开通。在类脑计算领域,浙江大学联合之江实验室共同研制成功了国际上神经元规模最大、国内首台基于自主知识产权的类脑计算机。在第三代半导体领域,6英寸碳化硅衬底及外延片、碳化硅基氮化镓外延片已进入客户认证阶段。
孵化培育未来产业,三大问题需重点关注
孵化培育未来产业任重道远,尤其需要加强科技自强自立能力、科技金融服务能力和包容审慎监管能力。
浙江省高度重视未来产业发展,着力布局未来产业创新策源地,积极探索未来技术攻关机制,加快培育未来产业先导区和“新星”产业群,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效。
首先,科技自强自立能力有待增强。一是浙江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布局不足,国家级科研院所、实验室、重大科学装置布局相对较少,基础性、原创性、引领性的科技创新成果不足,公共服务平台等资源相较于北上广地区不足。二是由于未来产业的发展的不可预测性,当前对未来产业的预判能力有所欠缺,导致对未来产业的应用场景挖掘力度不够。三是高精尖、领军型、大师级人才不多,培育孵化未来产业的根基不够扎实。
其次,科技金融服务有待增强。一是针对高科技行业的社会投融资模式有待健全,对于科技型企业和新兴科技产品的估值模型有待探索及完善,部分科技含量高、市场爆发性强的创新型产品由于未能得到及时融资而被扼杀于萌芽状态。二是科技金融投融资人才紧缺,缺乏既懂专业技术又懂金融的复合型人才,对未来产业的认知有待提升。三是针对未来产业的创新创业保险模式有待进一步开发和推广,虽然杭州、宁波率先推出“科研保”“创客保”“科创E保”等保险产品,但其运行模式仍在探索阶段。
最后,包容审慎监管能力有待增强。一是政策监管、法律法规和行业通用标准制定滞后于产业实际,对前沿领域项目初创阶段的失败容错政策与监管机制有待完善。二是科研机构行政体系、监管制度有待理顺,对科研人员的绩效激励机制有待探索。三是科技成果与产业存在较多脱节现象,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目标的部分联盟当前仍比较松散,难以形成合力,科技创新项目产业化通道不够通畅。
基于以上浙江省孵化培育未来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笔者认为,今后五年到十年,是未来产业从想象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从技术创新迈向产业创新、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应用的关键期。要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全局性谋划未来产业、系统性培育未来产业,高站位、大手笔、超常规、大智慧探索形成未来产业的培育模式与路径。
“四全面”构建统帅体系,“双刃剑”管控治理圈
深刻把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筹构建由未来产业的识别体系、实施体系、支撑体系等构成的统帅体系。
一是构建未来产业“识别体系”。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产业适配性三大原则,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经济主战场、国家重大需求、人民生命健康,整合优化科技创新资源,精准识别一批未来产业发展重点领域,着力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国防建设的现实问题。二是构建未来产业“实施体系”。尽快出台关于未来产业培育发展的指导意见以及分行业发展规划,构建“战略研究—规划部署—任务布局—组织实施”的有效衔接机制,凝聚各方共识,形成强大系统合力。三是构建未来产业“支撑体系”。把握未来产业长周期、原创性、颠覆性等特征,在竞争择优的基础上,支持杭州、宁波、嘉兴等优势地区积极探索有区域特色的未来产业发展路径,营造“百鸟齐鸣、百花争放”的支撑体系。
顺应未来产业创新发展大势,综合运用政治、法律、财政等大智慧,画好精密智控、靶向智惠、整体智治的监管圈。一是画好精密智控的监管圈。大力倡导“监管沙盒”制度,提升未来产业创新监管与发展质效在底层逻辑、长期演变的内在统一性、自洽性。切实提高“科研造假”成本,建立黑名单制度,推动科研诚信从单纯依靠道德约束,向道德约束和监管惩处并重转变。二是画好靶向智惠的服务圈。秉承生态/平台思维,积极营造健康竞争的环境,避免无序竞争和过度竞争。三是画好整体智治的感知圈。以数据供应链为纽带,加快政府、院校、企业等多元数据融合应用,推动数据“懂业务”“守规则”“有价值”“闯市场”“架桥梁”,实现资源要素的高效配置和经济社会的高效协同。加快形成一套制度化的“专家咨询与论证体系”,定期交流、共同学习,不断提高政府和各类机构的科研发展论证能力,确保有潜力的“创新苗头”不被扼杀在摇篮里。
“双向联动”畅通创新,“多元投入”深化要素
在区块链领域,浙江拥有全国首个区块链产业园区。截至2020年底,园区共有备案企业77家,数量位居全国前三,趣链科技、数秦科技、云象网络、复杂美等企业初具全国影响力。
强化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双向联动,大手笔提升创新载体能级,大规模集聚战略科技力量,切实加快未来技术实现点上积累、面上攻关、系统突破。一是探索前沿性原创性科学问题发现和提出机制。完善颠覆性和非共识性研究的遴选和支持机制,持续扶持一批对具有战略性和全局性意义的基础交叉领域研究,创造未来技术发展机遇,推动科技关键领域的自主式发展、跨越式发展、可持续发展,努力实现更多从“从0到1”的突破。二是构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机制。发挥政府作为重大科技创新组织者作用,以健全实验室体系为主体,加快搭建跨学科、大协作、高强度的协同创新基础平台,全面梳理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脑科学、生物育种等前沿领域亟需攻克的关键核心技术和产品目录。三是优化创新环境。高水平推进全省乃至长三角统筹的科技大市场建设,迭代优化网上技术市场体系,推进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大学科技园、高新区等全链条的创新孵化载体建设,推动多元化科技型创新创业。加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保护,引导各类创新主体加强布局,以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激发全社会创新潜能。
叠加放大政府、科研院所、企业等多元投入优势,在较短时期、有限范围内,以超常规的举措强化全要素投入。一是超常规培养未来产业紧缺人才。实施未来人才培养行动,聚焦关键领域核心技术,组织“双一流”建设高校和一流企业(院所),统筹一流学科、一流师资、一流平台等资源,以超常规方式加快培养一批紧缺人才。二是超常规力度加大财税支持。要以超常规力度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加快建立未来产业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探索设立政企联动的未来产业引导专项基金,专项用于支持核心技术攻关、优势企业引育、重大科技产业项目建设等。三是发挥金融撬动效应。综合运用创投引导、贷款贴息、风险补偿、保费补贴等方式,发掘科技创新的市场价值,力争形成覆盖未来产业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