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赵鲁玉: 青岛第一位女共产党员

2021-02-07

青岛画报 2021年7期
关键词:青岛

胶澳德意志帝国邮局旧址,现为青岛邮电博物馆。二楼的照片墙上,有一张赵鲁玉的工作照,她身着白色工作服,头戴耳机,和同事王素芳站在一张花瓶桌旁,看起来文弱娴静的她,却是青岛第一位女共产党员、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献给了中国的革命事业。

赵鲁玉出身富贵之家,堪称名门闺秀,曾和秋瑾一样东渡日本留学,但她却并没有贪图锦衣玉食的生活,而是走上了革命道路,和穷凶极恶的反动派作斗争。最后在穷困潦倒、饥寒交迫中,因为一场本可以医治的肺病而失去生命。

赵鲁玉的青少年时代正值国家、民族多事之秋。赵鲁玉有兄妹四人,她排行老三,有两个哥哥和一个弟弟。年长赵鲁玉12岁的二哥赵太侔曾担任国立山东大学校长。赵太侔与山东同盟会负责人王乐平来往密切,赵鲁玉颇受其兄和王乐平的影响,使得孙中山的革命思想在她心里扎根。

追求进步 领导罢工

赵鲁玉,又名赵兰,1901年出生于山东省益都县(今青州市)徐家村,后随其父迁到城内青龙街居住。其父清末时期曾在聊城县衙当过钱谷师爷,相当于现在财政局的局长,家境较为宽裕。

青年时期,赵鲁玉曾去日本蚕丝学校读书,回国后在济南一教会医院当护士。1923年到青岛,在电话局当司机生。这期间,她结识了中共一大代表邓恩铭,开始接受党的教育。1924年9月,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0月担任团青岛地委宣传委员,年底转为中共党员。12月28日领导全局百余名电话司机生罢工一小时,要求当局增加工资、发放奖金。罢工胜利后,发动司机生成立女子进德会(即妇女工会)。

王乐平早年曾在济南创办“齐鲁通讯社”,销售进步书刊,与共产党人王尽美、邓恩铭等关系密切。通过王乐平,赵鲁玉结识了王尽美、邓恩铭等。在他们的影响下,赵鲁玉经常阅读进步书刊,如《新青年》等,思想日益进步。

1922年12月,北洋政府从日本侵略者手中收回青岛主权。胶澳电话局原来的日本司机生大多回了日本,人员告急,便对外招司机生。于是,赵鲁玉于1923年6月应聘进入电话局做了接线的司机生,后提拔为领班。

1923年至1924年间,在邓恩铭的指引下,赵鲁玉开始参加革命活动。1924年9月,经邓恩铭介绍,赵鲁玉加入了社会主义青年团,成为青岛早期革命者之一。10月,担任了团青岛地委候补委员,负责宣传工作。年底又转为中共党员,成为青岛最早的女性党员。在电话局内部,赵鲁玉借工作之便,悄悄地培养了不少工运骨干和团的干部。不仅如此,她还自己编印教材,步行十余里去四方工人夜校讲课。

北洋政府时期,电话局不断减薪,职工意见很大。有鉴于此,赵鲁玉根据党的指示,决定领导群众进行合情、合理、合法的斗争。她发动大家联名书写呈文,要求局长照规定加薪并发放奖金。这场罢工事件引起了上层的恼怒,该局长因此被免职。新局长到任后,企图推翻前任的承诺。赵鲁玉带领司机生又立即举行第二次罢工,并最终争取到此前承诺的薪资。

罢工的胜利,让大家的情绪受到极大的鼓舞,赵鲁玉根据党的指示,再接再厉,发动大家于1925年1月8日成立了“女子进德会”(即工会)。宗旨是:“联络感情,固结团体,以谋公务之竞进。”很快,这个组织就发展到会员104人,并订有会章,赵鲁玉任会长,成员中的积极分子有郭孟英、任颖贤、王雪婷、尹瑞馨等。这是青岛第一个女子团体,也是我党领导的第一个女工工会,更是全国邮电系统最早女子工会组织之一。这个组织的成立,对青岛的妇女运动,乃至整个青岛地区的工人运动,都影响深远。

斗争不懈 英年早逝

赵鲁玉领导的女子进德会成立之日,正逢王尽美在青岛宣传召开国民会议运动之时。赵鲁玉领导女子进德会积极配合了这一活动。1925年3月,青年团青岛地委进行改选,赵鲁玉被选为委员,负责妇女运动。

1925年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青岛日商纱厂18000余名工人举行了三次总同盟大罢工,掀起青岛历史上第一次工运高潮。5月29日,日本帝国主义和军阀镇压了第二次罢工,造成了震惊中外的“青岛惨案”。第二天,上海又发生了英帝国主义残杀中国工人的“五卅惨案”。五卅反帝运动席卷全国。

青沪相继发生惨案后,为了援助受难和失业工人,青岛党组织发动社会各界进行支持援助。进德会的成员在赵鲁玉的领导下,深入街头巷尾,揭露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罪行,宣传抵制英、日货。她们一面讲演,一面募捐,自己也慷慨解囊。

赵鲁玉在工作上精益求精,还懂日语,出色的工作能力为她从事地下工作提供了很好的职业掩护。她凭借高超的技艺搞监听,为党领导罢工提供了许多有益情报。一次,她监听到反动当局要逮捕罢工领导人邓恩铭的消息,立即通知邓恩铭,使他及时躲避了这次危险。但是,反动当局也觉察到赵鲁玉的革命活动,1925年7月,电话局随便找了个借口开除了赵鲁玉。

1925年8月,邓恩铭调山东地委任地委书记,赵鲁玉也调往济南,在地委做妇女工作。她到一家教会医院当护士,以此为掩护开展革命工作。11月7日,山东地委在筹备纪念十月革命节活动时,由于交通员不慎,被敌探跟踪,致使邓恩铭、赵鲁玉等8人被捕。由于事先串好了口供,赵鲁玉等3名女同志在遭到关押28天后被释放。

1926年春夏之交,赵鲁玉回到青岛,被党安排到沧口工业区从事工运。她化名赵兰,与共产党员赵豫璋以兄妹相称,住在离沧口不远的晓翁村。这段时间,赵鲁玉生活十分艰苦。他们没有正式职业,党内又不发活动经费,二人生活全靠打零工和党内同志的零星接济。有一段时间,赵豫璋在附近农村小学兼课,每月只有3、5元的收入,这笔钱还要买油墨、蜡纸、印传单,他们不得不挖野菜充饥。即便如此,他们始终保持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他们常常饿着肚子,深夜刻蜡版,印传单,然后赶在天亮前,把传单散发出去。

这年冬,因叛徒出卖,赵鲁玉、赵豫璋双双被捕。他们顶住敌人的淫威,只承认是失业工人,没有暴露党内身份。敌人没有掌握证据,无法定罪,只得在1927年初将他们取保释放。

出狱后,赵鲁玉与赵豫璋结为夫妇。他们在沧口待不下去,便到东镇活动。后在中共党员徐子兴、王景瑞的资助下,开了一家缝纫铺,以此为掩护开展工作。当时他们生活十分困顿,冬天御寒仅有一床棉被,王景瑞提出要接济他们。赵鲁玉笑笑说:“贫困能磨練人的意志!”谢绝了同志的好意。

大革命失败后,革命处于低潮。一些意志薄弱者开始脱党。赵鲁玉之兄赵畸也来信劝妹妹脱离共产党,并保证在各方面予以照顾。赵鲁玉置之不理。此后,兄妹因政见不同,老死不相往来。

1928年底、1929年初,王复元、王用章兄弟相继叛变,搜罗叛徒,组织“捕共队”,破坏党的组织。党中央指示,凡二王认识的同志,原则上都要离开山东。赵鲁玉、赵豫璋都是老党员,王复元对他们非常熟悉。不得已,他们出走大连,此后又去了哈尔滨。1929年到1932年间,赵鲁玉、赵豫璋先后两次回青岛寻找党组织,均未如愿。从此,他们与党失去联系。

青岛解放后,曾经有一则《寻人启事》刊登在了东北的报纸上,这则启事是在寻找一位共产党员,她叫赵鲁玉,50岁左右,身材瘦小,鹅蛋脸……让登启事的党组织成员失望的是,报社没有接到赵鲁玉的相关信息。

后来经多方寻访才知道,在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前夕,赵鲁玉就在东北患了肺病,因经济困难,生活拮据,无钱医治,病逝于哈尔滨,享年只有37岁。

猜你喜欢

青岛
130年,一座城的蜕变
冬日青岛的漫游符号
黑白
青岛啊,青岛
兄弟,我劝你别想灌醉一个青岛人
恋恋·青岛
A Psychological Analysis on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Elizabeth in Pride and Prejudice
美丽的青岛
青岛,20度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