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音乐教研活动的创新实践
2021-02-07黄晓洁
摘 要:在初中音乐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才能更好地抓住学生的兴趣点,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就需要教师定期开展教研活动。但是在实际音乐教研的过程中,存在教研活动单一、教研效果具有局限性的问题,阻碍了教研活动的长远发展。因此,初中音乐教师需要对音乐教研活动进行创新,提高教研的有效性,进而提升初中音乐课堂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研活动;创新;实践
一、 引言
教研活动是教育行业中特有的活动形式,对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有着积极的影响。在进行音乐教研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自身对音乐的理解,结合实际教学情况,通过教师之间相互沟通交流,分析整理出可行性较高的音乐教学方式。在以往初中音乐教研过程中,教研活动的形式较为固定,教研内容有较大的随意性,导致教研活动流于形式化,教研效率比较低。因此,初中音乐教师需要对教研活动进行创新并不断完善,使其真正发挥教研的作用,为提升音乐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二、 教研活动的定义
教研在狭义上是指教师对教学活动的研究,广义上则是指教师对所有教育实践的研究。教学研究活动主要包括课题研究与问题研究,教研的范围比较广,内容呈现多样化,其中包括理论依据、教研目标以及操作程序和操作策略等模块组成,对教师组织教学活动有着积极的影响。教研活动在实际开展过程中,教师能够了解到其他教师的教学方法,取其精华进行融合吸收,从而制定适合本班学生的教学计划,实现多样化教学。在音乐教研过程中,学校要为教师制定教研主题,并构建良好的音乐教研模式,形成音乐学科教师互助的现象,这有利于提高教师参加教研的积极性,从而能够推动音乐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三、 初中音乐教研活动的现状
现阶段,在素质教育的影响下,人们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加大了对音、体、美等科目的重视程度。初中音乐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就需要提高对教研活动的认识,创新教研形式,才能达到高效教研的目的。因此,音乐教师只有了解初中音乐教研活动的现状,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创新与优化。当前初中音乐教研活动中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第一,教研活动缺乏特色。大部分初中音乐教师在教研过程中,延续了传统的教研形式。教研参与人员基本都是本校的音乐教师,教研活动围绕着教材与教学进度开展,再加上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经常参与观摩课与听评课,教师之间比较熟悉,很难形成特色教研活动。教研活动缺乏特色,教研内容与形式单一,导致音乐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兴趣较低,教研过程中的参与性差,也就无法达到音乐教研的目的。第二,教研活动的投入力度不够。在初中音乐教研过程中,部分学校并未创设专门的教研活动室,也没有投入相应的教研资金支持,导致教师在实际教研过程中无法获得良好的教研场所,教研的整体性较差,更无法对教研活动进行创新。第三,教师的教研意识较差。在初中音乐教研过程中,常见的教研模式中,教师生搬硬套教材内容,这种教研形式容易受到时间、空间和人员的限制,再加上部分教师的教研意识较差,认为只要上好自己的课就行,不需要对别人进行点评。这样就造成只有少部分教师愿意交流自己的想法,无法充分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使得教研活动枯燥乏味。长此以往,导致音乐教学效果停滞不前,教研活动也会形同虚设,失去了教研活动的本来目的。
四、 初中音乐教研活动的创新实践措施
(一)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
在制定音乐教研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根据教材计划设计与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教学主题,完善音乐教研的计划。同时,还要做好音乐教研小组学习计划,其中主要包括学习《音乐课程标准》、观看优质公开课视频、参加音乐教研专题讲座,以及地区教研活动听课等。通过与教师商讨制定可行性较高的教研计划,能够在教研实际开展时,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每位教师都要提出自己的教研观点,实现教师思维的碰撞,进而完成教研工作的创新。
(二)制定明确的教研主题
初中音乐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都有自己的特长,教师要明确自身的定位,主动发挥自身的特长,制定相应的教研主题。对初中年级的教研活动来说,教研的内容要具有一定的深度,才能适合学生的实际需求。比如,变声期唱歌教学方式、器乐教学与曲谱教学融合,以及在音乐教学中常见的教学问题:如何协调文化课与音乐课的矛盾、提高学生对音乐课的重视程度等。初中音乐教师在拟定相应的教研主题时,要学习扬长避短,发挥自身的长处,比如有的教师擅长舞蹈,有的教师擅长乐器,有的教师对声乐研究比较通透。对具有特长的教师,在拟定教研计划时要各尽其能,安排好器乐、声乐以及舞蹈的教研时间。这样不仅能让教师发挥自身的优势,还能调动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积极性,并且能够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从而能灵活应用到各自的音乐课题中。例如,对乐器教学有问题的教师,通过乐器主题教研活动,学会了简单的演奏方式,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实际教学中,提高了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转变传统的教研观念
在新课改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更加明确了音乐的重要性,对音乐教研活动有着积极的影响。这就需要音乐教师主动转变教研思想,打破传统教研的方式,推陈出新完善教研活动模式。首先,要遵循整体性与系统性,并且在教研活动中将学生看作教研的核心,不断提升自身的乐理知识与文学经验,从而能够实现灵活的应用;其次,音乐教研活动的开展需要结合课程目标与教学计划,树立正确的目标观,从指挥能力、音乐情感以及社会属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从而保证教研活动能够符合学生发展的需求,推动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最后,教研活动在开展过程中,学校要提供一定的支持,开展一对一帮扶活动,老教师带新教师,能够发现新教师的不足之处,进行针对性的指导,这样有利于更快提升新教师的能力。
(四)开展交流互动型的教研活动
音樂教研活动在实际开展过程中,需要注重教研形式的多样化,使教师乐于参与教研活动。在众多教研形式中,交流互动的形式受到了广泛好评,教师的接受程度高,教研效果也得到了明显提升。互动交流型的教研模式是由主讲教师进行阐述,随后其他教师发表不同的观点,再相互讨论与交流,分析总结出优质的解决方案,从而促进教师教学的效率。例如,在讨论“提高学生对音乐的重视程度”时,有教师反映一些学生在音乐课堂中,不重视音乐课程,经常忘记带乐器,导致课堂教学进度受到阻碍,整体的教学效率较差。针对这一问题,其他教师积极提出自己的看法,并确定了解决方案,可以让本班班主任教师在班会中进行强调,并与学生进行谈心,了解学生内心的想法,从而提高学生对音乐的重视程度,培养对音乐的喜爱。在进行教研的过程中,只有教师积极发言,才能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提高整体的教学水平。
(五)同课异构型教研活动
同课异构型的教研活动是指教师的教学内容相同,但是教学方法与环节存在区别,每个教师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特点和情况确定具体的上课形式,随后根据学生的课堂状态,进行评课的教研活动形式。这种教研活动的优点在于能够了解不同音乐教师上课的优缺点,通过吸取别人的优点,充实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而确保教研的有效性。同时在教研的过程中,还能激发教师的内在潜能,音乐课内容一致的情况下,教师会专心研究教材,挖掘教材的知识点,丰富自己的课堂,从而能把优质的音乐课堂展现给大家。在此过程中,教师相互学习对方的长处,督促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教研能力,从而使学校的整体音乐教学水平显著提升。
(六)微课型教研活动
在现代教学领域中,互联网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微课是新型的教学模式,主要是指教师利用微视频的形式讲解知识点,方便学生进行观看与学习。在开展教研活动时,教师也可以融合微视频,每位音乐教师利用10分钟的時间讲解一个知识点,制作成微视频,在教研时相互传阅。其他教师在观看视频时,要记录好讲解的优点与不足之处,并在探讨过程中提出自己的看法,相互督促与进步。通过微视频教研方式,能够更好地适应现阶段教研的需求,形成教学资源,帮助音乐教师完善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从而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
(七)教研创新与实践相结合
初中音乐教师教研活动的开展,最终目的是落实到实际教学中,提高音乐课堂的教学效果。首先,教师在确定教学内容之前,需要了解学生对音乐课堂教学的意见与建议,判断学生对音乐教材是否感兴趣。只有学生的兴趣高,才能主动地探索与学习,从而实现高效的音乐课堂。首先,教师与学校都要意识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研内容要围绕着学生开展,服务于学生,将学生的需求放到第一位;其次,在教研过程中要研究教材内容,确保符合学生年龄段的发展需求;最后,教师还可以在教研中融合特色课程,将创新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音乐的乐趣,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教研活动是学校提高教师教学质量的途径,对教师自身的发展也有积极的影响。学校要加大对教研活动开展的力度,引导音乐教师之间主动交流,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并且组建教研团队,为教师提供多样化的教研途径,定期开展学术交流,培养优秀的音乐教师人才。
(八)单一学段教研活动与多学段教研活动相结合
初中音乐教师在开展教研活动时,对象基本都为初中学段音乐教师,整个研讨的对象也都为初中音乐课堂或者初中学生。其实在“大单元教学”背景下,我们可以尝试将单一的学段教研活动与多学段教研活动相结合。也就是除了跟初中学段教师一同教研活动,也可以与小学音乐教师、高中音乐教师一起进行教研活动,让各学段的音乐教师不但对本学段的知识内容及学生有所研究,对其他学段也有所了解,这样能更加有力地贯彻“大单元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其实教学就是一个不断巩固求知的过程,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以往学过的知识点,进行教学会更利于新知识的掌握。再结合今后会遇到的相关知识,来确定现阶段知识点需掌握的程度。这完全可以通过单一学段教研活动与多学段教研活动相结合的教研活动方式来达成。
五、 结语
综上所述,音乐教研活动的开展,能够提高音乐教学的质量,因此需要提高对教研活动的重视程度,创新教研活动形式,确保音乐教师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研活动。这就需要从教师的实际需求出发,引导教师转变教研观念与形式,通过交流互动型、同课异构型以及微课型等不同的模式开展教研活动,使教师在参与教研活动中,吸取别人的长处,内化为自己的特点,推陈出新,使学生在接受音乐熏陶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音乐素养,从而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毓茜.教师专业发展视野下的中小学音乐教研活动模式研究[J].文化月刊,2021(6):152-153.
[2]张桂秋,刘鸿亮.烟台市初中音乐优质课比赛暨教研活动剪影[J].音乐天地,2015(12):66.
[3]方玲.备·晒·议:教研三步曲的变奏探索——一次教研活动引发的思考[J].中小学音乐教育,2019(9):18-21.
[4]何贞彦,沈慧凯.深耕 细作 不辍——基于“联校式”音乐教研的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策略[J].中国音乐教育,2019(9):18-21.
作者简介:
黄晓洁,江苏省常州市,常州市武进区横林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