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综合管廊移动模板支架施工技术研究

2021-02-06陈古龙邱永钦

广东建材 2021年1期
关键词:钢模板倒角脚手架

陈古龙 邱永钦

(广州市第三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0 引言

随着箱体结构及综合管廊的发展,对现浇混凝土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从而对箱体结构的内支撑脚手架以及组合钢模板整体装配式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提高施工效率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传统的内支撑脚手架大多数采用安装一段浇筑一段、浇筑一段拆一段的工艺,反复搭拆内支撑脚手架。不断反复搭拆严重影响施工效率,增加人工、机械以及时间成本,无法满足工程要求。

地下综合管廊结构在结构尺寸上具有一致性,因此,采用同规格的模板即可施工。本工程综合管廊结构的标准节段长度是30m,若使用传统拆卸模板施工工艺,随着模板的周转次数逐渐增加,模板在倒运至下个工作面再组装的过程中产生了十分严重的消耗和破损,同时增加了机械成本和模板周转所产生的资金投入,并在此过程中将多种不定的因素进行结合。为了解决模板支架周转、倒运的问题,本文依托项目,提出了综合管廊钢模板及钢管支架移动施工方法,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主体结构施工中浇筑顶板时支撑系统的设置提供技术支持,减少模板支架的搭设时间,促使相应的施工作业可高效完成[1]。

1 工程概况

图1 综合管廊标准断面模板图(一般路段)

广花一级公路地下综合管廊及道路快捷化改造配套工程(K15+100~K18+300)项目,本工程综合管廊长3.2km,综合管廊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采用现浇施工,混凝土为C40 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P6,每30m 设置一道变形缝。主要结构设计为矩形三舱断面(2.5m 电力舱+4.4m 综合舱+2.0m 燃气舱)净宽共8.9m,管廊断面尺寸B×H=10.2m×4.6m。除出线舱、吊装口等上部结构外,内、外模板总工程量为13.088 万m2,内支撑架使用量可算出为10.8224 万m3,本工程综合管廊现浇段模板内支撑架系统施工使用量大。

在对管廊主体结构进行浇筑时,应分两步浇筑,即先浇筑底板、后浇筑侧板和顶板。这样做能够减少施工交接缝隙,尽可能保证管廊结构的整体性,从一定程度上也加强了管廊结构的抗渗透性功能,进而使管廊主体结构更加具有有效性和应用性[2]。

2 移动支撑架施工技术

2.1 设计制作移动成片式组合钢模板

已完成综合管廊主体结构第一个施工段,进入下一个施工段,完成下一个管廊主体施工段底板砼浇筑,完成侧墙钢筋绑扎,第一施工段管廊内外侧墙模板、倒角模板、顶模拆除及移动安装。内外侧墙模板拆除及移动安装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一般强度达到1.0MPa 左右方可拆除。侧模包括内模板及外模板,内模板截面尺寸为长×宽×厚=3.3m×1.5m×0.003m 含有工字钢及钢板纵横肋约300kg,外侧模板截面尺寸为长×宽×厚=4m×1.5m×0.003m 含有工字钢及钢板纵横肋约400kg。

具体步骤如下:

2.1.1 制作移动式成片内侧组合钢模板

在综合管廊现浇结构达到设计要求时,上一节施工段完成需进行下一节施工段浇筑时,先调节顶托与侧墙斜杆,使顶板模板脱离顶板,侧墙斜杆与侧墙间存在间隙,在支架与侧墙的间隙里安装手拉葫芦勾住内侧组合钢模板(2~3 块),2~3 块内侧组合钢模板利用钢筋穿孔连接成片,卸掉对拉螺栓,利用手拉葫芦移出成片的内侧模板安放在U 型托移动轮,如图2、图3。

组合钢模板移动到下一段管廊底板上时,存在较大的移动空间,自行制作两个三脚架移动轮,上面安放2吨手拉葫芦,通过手拉葫芦同时提升两侧钢模板安放在三脚架移动轮上,移动到下一个施工段。如图4、图5。

图2 侧墙与支架之间的模板移动形式

图3 U 型托轴承移动轮

图4 三脚架移动轮

图5 三脚架移动轮安放手拉葫芦提升移动钢模板

2.1.2 制作移动式外侧组合钢模板

安装手拉葫芦勾住成片外侧钢模板(2~3 块)的孔洞,卸掉对拉螺栓,利用手拉葫芦移出外侧模板安放在U 型托移动轮,移动到下一节施工段中,可参考图2。

2.1.3 顶板模板及倒角模板搬运

倒角模板采用组合钢模板,截面尺寸长×宽×宽×厚=1.5m×0.3m×0.3m×0.003m,延长度方向有肋约65kg。用手拉葫芦勾住倒角模板,卸掉对拉螺栓,旋转斜杆(剪刀撑)的顶托至离开倒角模板,利用手拉葫芦提升倒角模板安放到底板上,通过人工搬运至安装位置。顶板模板采用15mm 覆面木胶合板,可以人工安装拆卸,顶模板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75%后方可拆除支架,先旋转顶托至离开顶板,防止内支撑支架顶起时碰到顶板阻止移动,顶板模板(15mm 覆面木胶合板)落到侧楞上,妨碍移动的侧楞和顶模板移开。

2.2 制作移动式成套内支撑脚手架

本工程综合管廊主体结构30m 为一段施工缝,搭设内支撑脚手架高3.8m,综合管廊共三舱,分别为电力舱、综合舱、燃气舱,净空宽度分别为2.5m、4.4m、2m。以综合舱内支撑脚手架30m×4.4m×3.8m(长×宽×高)为例,进行按长度方向分段试验顶推,直到人工推进移动内支撑脚手架为止。

移动内支撑脚手架主要设备包括脚手架、U 型托轴承移动轮和千斤顶。在综合管廊现浇结构达到设计要求时,上一节施工段施工完需进行下一节施工段浇筑时,先调节顶托与侧墙斜杆,使顶板模板脱离顶板,侧墙斜杆与侧墙间留有间隙,内、外侧组合钢模板及倒角模板已移动安装到下一节施工段。然后用千斤顶顶起脚手架安装至U 型托轴承移动轮,如图6、图7,再将脚手架整体移动到下一节施工点即可,不需要频繁安、拆脚手架,减少了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本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易于推广使用。

图6 型托轴承移动轮斜视图

图7 U 型托轴承移动轮立面图

综合管廊标准施工段内支撑脚手架系统截面最大为综合舱长×宽×高=30m×4.4m×3.8m,按一个施工段30m 长度方向分5 段、3 段,分别截面为6m×4.4m×3.8m、12m×4.4m×3.8m 来试顶推,通过试顶推得出6m×4.4m×3.8m 可通过千斤顶顶起内支撑,且更利于人工推动内支撑脚手架移动到下一节施工段。如图8。

图8 综合管廊综合舱内支撑脚手架千斤顶顶起安放在U 型托轴承移动轮

3 结论

该技术减少了内支撑脚手架重复安拆工作量,解决了内支撑脚手架大、重量重、不易移动的困难,有效解决了因安装拆卸脚手架导致工序搭接不紧凑的问题,并且能够大大提高工作效率,缩短工期。该技术提高了综合管廊主体结构现浇砼施工的工作效率,施工质量效果好,对于解决同类综合管廊主体结构施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钢模板倒角脚手架
仰斜式挡墙单侧钢模板安装工艺探究
建筑工程中的玻璃钢模板施工研究
全钢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及其安装方法
探讨BIM技术在悬挑式脚手架工程中应用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施工特点及难点探讨
超高大截面矩形独立柱组合钢模的应用
机械设计与制造中的零件倒角初探
机械设计与制造中的零件倒角初探
钢底模在沉箱预制中的应用
助建脚手架 写作显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