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桃大王”龙友华:让猕猴桃深深刻上贵州印记
2021-02-05吴悦月
吴悦月
姓名:龙友华
职务:贵州大学农产品质量安全学科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猕猴桃科技创新联盟常务理事,中国园艺学会猕猴桃分会常务理事。
专长特长:主要从事猕猴桃栽培及有害生物防控研究,主持和参与国家、省级科研项目20多项,横向科研项目30多项,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0多项,实用新型专利20多项,发表研究论文100多篇。
“龙教授,自从用了新的种植方法,产量提升了约一倍!”石硐镇猕猴桃种植基地负责人兴奋地对龙友华说。12月初,龙友华来到息烽县石硐镇猕猴桃种植基地查看高枝牵引技术种植的猕猴桃,基地负责人告诉龙友华,今年猕猴桃增产增收,果农将实实在在的效益揣进了荷包。
2004年,修文县猕猴桃由于受市场管理及溃疡病影响,种植面积从50000亩骤减到8000多亩,果农们损失严重,当地猕猴桃产业停滞不前。
专业对口,同时又是一名高校教师,修文县科技局有关负责人焦急地找到他,希望龙友华能解决这一技术难题。
当时,年仅34岁的龙友华因为“太年轻”遭到了当地果农的质疑,硬着头皮,也得上。
溃疡病堪称猕猴桃的“癌症”,且传染性极强,截至目前,还没有一种药物可以完全治愈,只能在栽种培育时做好防护工作。面对眼前的难题,龙友华团队没有退缩,几人分工合作,检查发病情况、请教业界专家、查阅相关资料,通过修建避雨设施、适期冬剪、树干防护、地面覆盖等方法终于让溃疡病在树群中停止传染,也因此救回了许多正在生长的树苗。经此事件,当地的果农们对年轻的专家开始转变看法,也越来越信服科学种植的方法。龙友华也重新审视自己的专业,下决心调整方向,专攻猕猴桃种植的研究。
“不少农户家里都是靠种植猕猴桃为生,他们不懂营销,也不会研究市场,基本上都是自己背到集市上卖。大家都对发展猕猴桃产业没有信心。”在深入研究后龙友华发现,自己不能只盯着病虫害防治的工作,还要帮助农户们让猕猴桃产业提质增效,真正壮大起来。
于是,龙友华频繁带队前往基地考察,摸清状况,从病虫害防治到栽培技术的开发,从品种的选育到后期的贮藏保鲜,他与团队分工合作,事事亲力亲为。经过深入调查、细致分析后,龙友华向修文县相关单位提交了一份调研报告,当地根据这份报告开始着手改造老果园。
2008年,改造成效显著,猕猴桃产业扶贫的效果也日渐凸显。修文猕猴桃开始在市场上走俏,这样的变化引来当地政府的高度关注,开始集中精力发展猕猴桃产业,龙友华团队也因此在当地设立了扶贫示范点和实验室,开启了与猕猴桃产业的“长跑”。
2009年,在龙友华及其团队努力下,省扶贫办下发400万资金用于修文猕猴桃老果园的基础设施改造和其它工作,修文县猕猴桃迎来了产业发展的“第一桶金”。此后,龙友华团队不断升级技术,在专业团队的指导下,修文猕猴桃产业越来越壮大,从原来8000多亩发展到现在16.7万亩,年产值近20亿元,跃居全国第四位。修文猕猴桃已成为贵州猕猴桃产业领头羊,带动当地20000多贫困户脱贫致富。龙友华的猕猴桃专家团队也不断扩大,从原先的3人扩大到如今的20余人,团队成了果农们的“智囊团”,龙友华也被农户们起了个外号,叫“猕猴桃大王”。
2013年,因想在科研方面获得更大提升,42岁的龙友华考上贵州大学农学院的博士。从抗拒专业到博士学位的攻读,龙友华花了20多年的时间去寻找农学专业的现实意义。
如今,他的答案写在了长势喜人的猕猴桃树上、越来越甜的果子上,还有全省88个县市区的田间地头上。龙友华的科研之路是走在路上的、印在大地上的,他的“实验室”建在了农田里,他的半个家也在猕猴桃基地上。丰富的农村实践经验,让他的课堂也有十分“接地气”的特色。
在田地里学习,在实践中成长,除了教好书本上的知识,龙友华提倡把课堂搬到野外去,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用在大地上。
同时,龙友华认为自己也是不断向大地请教的人,在不断和农户打交道的过程中,自己也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东西。“围着农民转、带着农民干、做给农民看、帮着农民赚。”这是贵州大学农学院助农团队的口号,龙友华作为其中一员,当然也不能掉队。
多年來,龙友华一直致力于给果农们免费培训,花心思用最通俗的语言和直观的图片教大家做好防护,保护树苗成长。而成就这一切的最大动力,都来自于农户对于好日子的渴望。
现在,贵州猕猴桃产业发展势头正旺,产品远销国外,品牌也越做越强。但龙友华觉得现在还不是歇息的时候,他还要继续追赶,继续奔跑,如何助力全省猕猴桃产业提质增效,如何在科研上取得突破,都是当下龙友华团队需要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