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材料专家陈肖虎:三十三年磨一剑,寸心报得三春晖

2021-02-05吴悦月

大众科学 2021年12期
关键词:触媒贵州大学赤泥

吴悦月

姓名:陈肖虎

贵州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教授,2019年贵州省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之一。毕业留校从业33年,迄今为止主持国家及省部重大科研攻关与示范项目50多项,发表学术论文410篇,申请国内外专利120余项;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7项等多种奖项。

“在元素周期表108种元素中,我在碘回收方面做出一点贡献,我很骄傲并且也感到自豪。”刚刚获得贵州省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陈肖虎对记者说。“谦逊且自信”是陈肖虎给记者的第一印象:一身笔挺的西装,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脱去实验室白大褂的陈肖虎少了些做科研的严肃,多了些人师的谦和。

贵州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教授陈肖虎是贵州大学教授,贵州省核心专家,贵州省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我今年也是65岁了,但是身体非常棒、精力也充分,希望多让我们老年领军型人才多发挥余热、多做贡献。”陈肖虎说。

“在我的科研观念里,科研一定要讲性价比。一定要去找到成本的曲线和回收率的曲线当中的两个交汇点。”陈肖虎说,其实自己的思路很简单,不为科研而科研,以产业化为目标,用最低的成本以达到最大的经济效益。

秉持“性价比的理念”,早在2011年,陈肖虎和团队就把高性能低汞触媒研发这技术难点作为研究攻关重点,2013年1月,贵州银星汞业公司低汞触媒7000吨的生产线正式投产,为公司节省7000万至一亿的生产成本。

“我是我们贵州省自己培养的工程技术人才,理当为这片土地奉献我的一切。”

陈肖虎认为,科研工作必须开展到企业,一定要下沉到基层,去到一线,实实在在地了解企业的需求,这样才能把科研做实做透,带着这种科研理念,陈肖虎把自己的实验室建在了企业里。“我一年差不多有半年的时间是呆在企业,我的实验室就在那里。”陈肖虎说。

十年磨一剑。在无数次的研究攻关之下,“磷矿半生碘回收新技术”这一剑正式踏上历史舞台,首创的磷矿伴生碘资源回收产业化新技术在瓮福(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磷肥厂成功产业化运用,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从磷矿中工业化回收碘的国家。从“碘缺乏”到“碘富足”,陈肖虎这一仗让中国不再来受制外国。“不用怕,我们中国有!”陈肖虎自豪地说。

对于陈肖虎而言,最开心的事莫过于他的研究创新能给企业带来能耗最小化,经济效益最大化,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陈肖虎的科研方向一直致力于从“无”到“有”,从“有”到“优”这样螺旋式上升的攻关过程。

“磷石膏渣、赤泥渣和锰渣一直制约我省工业发展,下一步的科研计划打算去攻克这三种物质。”陈肖虎说,目前,陈肖虎和团队针对贵州工业布局,提出的“磷石膏渣、赤泥渣资源化利用新技术”创新工艺路線,采用酸性的磷石膏与碱性的赤泥渣为原料,“以渣治渣”回收氧化铝。

“一个人的一生应该是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陈肖虎说,回顾33年的科研生涯,他一直用保尔?柯察金的话激励自己,并且始终如一。

猜你喜欢

触媒贵州大学赤泥
贵州大学 喀斯特区耕地地力提升与培育团队 王小利 课题组
林木病理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以贵州大学林学专业为例
拜耳法赤泥底流与烧结法赤泥滤饼混合预处理试验
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简则
赤泥制备新型燃煤脱硫剂工业应用
低汞触媒在电石法聚氯乙烯生产中的应用
电石法聚氯乙烯氯化汞触媒消耗评估方法
电石法聚氯乙烯中低汞触媒的应用
赤泥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对铜离子的吸附性能
粉煤灰-赤泥复合絮凝剂PAFC的除磷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