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云冲上国内前二,任正非却踩下刹车
2021-02-05孙冰
孙冰
任正非
中國软件产业博览会上华为云技术展台
2020年,成立仅3年的华为云增速惊人,不仅创造了云计算“大厂”的最快增长纪录,还在市场份额上超过腾讯云,冲进中国前二,仅次于阿里云。
但是,任正非却在近日举行的企业业务及云业务汇报会上给华为云“踩下刹车”,他要求要聚焦战略重点,继续做减法,收缩企业业务战线,“一定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不能面面俱到”。
“不能简单采取阿里、亚马逊……一样的道路,他们有用不完的美国股市的钱,我们没有那么多钱。”任正非说。
在任正非看来,在全球范围内,从一个传统硬件先进公司转型为软件先进公司的成功例子还没有,这意味着华为的困难是可以想象的。“华为云不是我们传统硬件设备的领先优势,开发产品并销售产品,而是华为面向客户商业模式的改变,即由卖产品改变为卖云服务。”他说。
由“硬”变“软”,华为和任正非能成功吗?
华为云三年冲到国内第二,增速问鼎全球
在云计算领域,华为出发得确实晚了些。
阿里云成立于2009年,从零起步走到了“国内第一,全球第三”,在国内是遥遥领先的第一名,一度将“市场占有率超过第二至五名总和”写进了广告语。来自阿里巴巴财报的数据显示,2020财年(2019年4月至2020年3月底),阿里云年营收为400.16亿元,同比增速为62%。
而腾讯云也经历了10年的演进和布局,尤其是在2018年9月开始的腾讯重大战略转型中,由于在腾讯向产业互联网演进中承担重任,腾讯云被提升为战略核心业务。来自腾讯财报的数据显示,2019年,腾讯云全年营收突破170亿元,增速达到87%。
而华为云是在2017年才宣告成立的,而且是在一片质疑声中。一方面,华为入局太晚,云计算业务有很明显的排他性,对于后来者来说,追赶不易;另一方面,很多人认为华为是一家擅长硬件制造的公司,缺乏做软件和服务的基因,转型艰难。
但是,华为云还是在成立3年之后,从行业第二阵营中脱颖而出,冲到国内Top 2。
来自国际著名市场研究机构Canalys发布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报告显示,华为云的市场份额第一季度为14.1%,第二季度为15.5%,第三季度又提升至16.2%,连续3个季度排名中国公有云市场Top 2。此外,2020年,华为云也创造了云计算“大厂”的最快增长纪录,前三季度增速均超过200%。
而从全球角度来看,另外一家权威分析机构Gartner的最新报告显示,2019年华为云增速高达222.2%,全球最快。
根据华为云披露官方数据,目前华为云已上线220多个云服务和210多个解决方案,在全球23个地理区域运营45个可用区,汇聚了超过160万的开发者和近2万合作伙伴。
华为云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增长迅猛,依旧和华为一贯的舍得为技术研发做投入密不可分。早在2018年,华为在云计算领域的专利数就让人眼前一亮。来自全球专利统计权威机构、德国专利数据公司IPlytics的数据显示,全球拥有云计算专利最多的前十大公司中,中国仅有华为一家上榜,排名第八。
“极限生存”下,华为云成华为第四极
2020年1月,华为进行了组织架构的重大调整,最受瞩目的就是将原来的Cloud & AI BU升级为Cloud & AI BG,云和计算业务成为运营商业务、企业业务和消费者业务之后的集团第四大BG,共同构成华为四大核心业务。
华为云原本归属于华为企业业务,此番属于独立后再次升格,可见对其的重视。
云服务分为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而云服务的产业链主要分为IaaS(基础架构即服务)、PaaS(平台即服务)和SaaS(软件即服务)三个层面。简单比喻的话,IaaS是高速公路,PaaS是跑在上面的车辆,而SaaS是车辆中运输的人员与货物。
而华为云可以提供上述“大全套”,并针对不同行业和不同企业的特点和需求,提供不同的产品、服务和方案的组合。
仅仅在2019年,华为就连续发布了服务器芯片鲲鹏920、AI计算处理器昇腾910,并基于此推出弹性云服务器、裸金属服务器、云手机、云游戏管理平台和智能云操作系统。一年之内,华为从芯片、服务器等硬件产品到云服务、解决方案,迅速完善了全套云计算的生态布局。
在目前华为的主要业务板块中,消费者业务无疑是最大的“现金牛”。2019年,其在华为整体营收中的占比超过50%。但随着美国一轮又一轮的制裁和打压,特别是芯片“断供”,消费者业务压力巨大,前景非常不明朗。
而运营商业务受各国政策和政府态度影响比较大,在当前美国不断对其“盟友”施压的态势下,发展也很艰难。
这意味着在“极限生存”下,华为需要把更多目光聚焦在企业业务和云业务上。虽然目前,这两块业务在华为整体营收中占比还比较小,但却是最具想象空间的部分,尤其在5G时代。
因为5G时代本身最大的特点就是万物互联,并不仅仅局限于智能手机一个场景。5G技术更广阔和更主要的应用场景之一,就是在工业互联网领域。华为肯定希望凭借在5G上的领先技术和众多专利,去下一盘更大的“棋”。
2020年底,任正非曾屡次登上新闻热搜,从到山西考察全国首座5G煤矿,到去湖南湘钢调研“5G+智慧天车”。外界已经普遍将其解读为华为在加码企业业务和云服务的强烈信号。
华为的“大招”:只做让万物生长的“黑土地”
“上云”是近年来需求越来越旺盛的产业方向,尤其是在疫情之下,云计算行业更是被按下了加速键。无论是大型企业,还是中小企业,抑或是政府部门,都希望加速数字化和智能化,而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出行、智能制造、智慧政务等诸多场景,都产生了大量需求。
来自全球知名数据机构IDC的分析报告显示,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全球以云为中心的IT转换,预计到2024年,全球整体云计算产业规模将达1万亿美元。而2020年上半年,中国公有云服务整体市场规模(IaaS/PaaS/SaaS)达到84亿美元,同比增长51%。
前景和“钱景”都十分诱人。那么,面对如此机会和诱惑,在任正非的规划中,华为云将如何发展?重点在哪里?
“我们只能做一個支撑平台,即‘黑土地,让上面生长出各种个性化应用。我们要做自己能做的事,不要去包打天下,把别人的活给做了,做得很粗糙,也做不好,最后我们就没有战斗力和竞争力。”任正非表示。
任正非的这番观点来自2020年11月4日他在企业业务及云业务汇报会上的讲话,华为近日将其对外公开。这篇讲话签发时还顺带一个按语:“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任总属不太懂的一家。他经过较长时间的调研、访谈,提出了一些粗浅的看法,抛出一块‘粗砖,供探讨、批评、参考。”
任正非强调:要深入去理解支持万物生长的云需要什么样的“黑土地”?“黑土地”应具备哪些条件才能让万物生长?
“黑土地”这个词是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发明的,是华为云在2018年7月提出的一个概念,意为华为云是可供千万家公司种“庄稼”的“黑土地”。
“将来所有应用都会长在云土地上,但现在还不是,如何建成‘黑土地是我们努力的任务,应一步一步来。”任正非说,“我们现在讨论的是如何抓住政企数字化的机遇,在互联网、政企两个赛道上都获得更好的发展,达到世界领先。”
以工业互联网为例,任正非认为,它的本质首先是工业,比如航空、汽车、交通、钢铁、煤矿等;第二层是联接,全部电子工程就是为了联接产业;第三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又分为数据、算法、算力和Know-How。
“数据是客户的;有的算法是与合作伙伴合作做的;Know-How是行业、企业他们数十年的摸索积累与千万次验证,反复建模留下的理论与经验的结晶。这是我们最不熟悉的,我们能做的主要是算力这一部分。”任正非说。
任正非表示,华为必须构建卖云服务的能力及支持面向客户提供云服务的运营、运维能力,也要将本身30年的网络积累做成云服务市场独有的优势,开创更大的空间,构建差异化特色。
“我们全力以赴抓应用生态建设,没有应用,华为云就可能死掉。要建立客户喜欢的‘黑土地,让伙伴生态生机勃勃,保证软件能扎到根,避免被切断的风险。”任正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