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在水果冷链供应链中的应用*
2021-02-05王晓丹沈思强
王晓丹,沈思强
(1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广州 510640)(2 广州市果树科学研究所)
大数据亦称巨量资料,指的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及多样化的信息资产,可在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时间范围内被选择、管理并整合成为帮助决策者进行战略规划的资讯及信息[1-2]。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数据作为其中的一部分,被广泛应用到一些高新技术产业,也已经深入到包括农业在内的各个行业[3]。根据农业的产业链条划分,目前农业大数据主要集中在农业资源与环境、农业生产、农业市场及农业管理等领域[4]。农业大数据是农业不可或缺的支持,也必将成为农业现代化的助推器[5]。将大数据融入到农产品冷链物流中,不仅可以高效整合物流资源,降低供应链各环节企业的物流成本,还有利于搭建农产品流通平台,保障农产品的配送质量[6]。2014 年,国家就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冷链运输物流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加强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先进信息技术在冷链运输物流领域的应用。2020 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也指出,要依托现有资源建设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加快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智慧气象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水果冷链供应链是农产品冷链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优化供应链,对保障果品质量安全至关重要。探究大数据在我国水果冷链供应链中的应用,以此提出针对性发展建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冷链物流及大数据应用
1.1 冷链物流的定义
冷链物流一般指冷藏或冷冻类食品在生产、贮藏、运输及销售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的新鲜和质量,减少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7]。冷链物流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供应链各环节之间的高度协调、高效运作。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和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升,对水果的品质和新鲜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水果冷链物流也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作为一个食品消费大国,水果冷链物流在我国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1.2 水果冷链物流的产生
我国长期以来就是水果生产大国,苹果、柑橘、梨等果树产量均居世界首位。据FAO 数据(表1),近年来,水果总产量由2003 年的1.48 亿t 提高到了2018 年的2.44 亿t,占世界总产量的比重由23.87%提高到了28.07%。苹果、柑橘和梨的产量及所占比重整体呈增长趋势,至2018 年,苹果、柑橘和梨的产量分别达到0.39 亿t、0.42 亿t 和0.16亿t,占世界总产量的比重分别为45.55%、27.49%和68.24%。由于新鲜水果含水量高、湿度大,易腐烂变质,常温贮藏时间较短,我国果蔬的产后流通损耗率为20%~30%[8]。同时,我国水果流通规模较大,除了出口至其他各国以外,在国内的流通量非常大。冷链物流有利于减少水果产后损失,带动水果随季节均衡销售和促进农民增收。因此,我国果树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需要冷链物流的支持。
表1 2003—2018 年我国主要水果产量及所占世界产量的比重
1.3 水果冷链物流对大数据应用的需求
近年来,随着生鲜电商平台的大量涌现,尽管有RFID、GPS 等技术为支撑,仅冷链物流单一业态已经无法满足消费者对生鲜农产品品质保障的更高要求,因此冷链物流融入大数据分析的多业态模式应运而生。
水果作为重要的生鲜农产品之一,其冷链供应链对大数据应用的需求尤为突出。一方面,水果配送条件极为苛刻,光照、温度、湿度等细微变化将直接影响果实品质及腐损率,而基于海量实时反馈的大数据分析能不断优化配送环境,直至最佳。另一方面,因大部分水果产地局限于小范围地区,导致配送距离较远,而基于路径优化的大数据分析能将水果快速、准确地送达目的地,以确保水果品质几乎不变。此外,水果冷链供应链的后台操作、人员调配及运营管理等环节的大数据应用,还将带来溢出效益及工作效率的进一步提高。
2 我国水果冷链供应链发展现状
我国现代果蔬冷链物流技术起步于20 世纪80年代,至今发展还比较缓慢,国际竞争力较弱,与水果生产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9]。2017 年,我国果蔬的冷链流通率为22%,冷藏运输率为35%[10],而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易腐食品冷链流通率为95%~98%,冷藏运输率也已超过90%,差距较大。
2.1 基础设施落后
完备的冷链基础设施是保障水果跨地域流通的关键,目前我国各项冷链设施还比较落后,这也是制约水果流通率和运输率低的主要原因。2015—2019 年,我国冷库的总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019年,冷库总量约6 053 万t,新增库容814.5 万t,但与实际需求量差距较大。从冷藏车的数目来看,区域差异比较明显。2017 年,华东、华南、华中和华北地区的冷藏车分别为2.68 万、1.40 万、1.62 万、1.10 万辆,而西北、西南和东北地区分别为0.22 万、0.27 万、0.17 万辆。目前,我国已有的冷藏容量仅占货物需求的20%~30%,商用的冷藏库主要集中在农产品资源较集中的区域或经济较发达的地区[11]。
2.2 冷链供应链体系不健全
冷链供应链是通过最大化的标准化和集约化来降低成本、实现利润的。目前,我国水果冷链供应链的体系还不够健全。一方面,缺乏系统规范化的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化体系不够健全甚至缺失。如冷链供应链各环节温度调控和产品质量检测标准缺失,无法保障水果品质,降低了产品价值。另一方面,各物流企业之间缺乏交流和合作,导致冷链技术和资源利用率低,增加了冷链物流成本。
2.3 冷链信息化程度低
水果的冷链物流不仅需要科学有效的保鲜措施,更需要快速响应消费市场动态的信息系统,以满足冷链物流时效性高的特点。目前,我国冷链物流还未建立起统一的信息化系统,信息的不对称导致水果的供需矛盾,长期以来,极易造成水果“滞销”。解决线上和线下的信息交流是化解供需矛盾的关键所在。
3 大数据在水果冷链供应链中的应用
随着我们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各行业都在转变生产方式,种植业也是如此。大数据以及互联网元素的应用,让水果的冷链物流供应链有了更多优化的空间,这也是现阶段破解我国水果冷链物流发展缓慢的重要途径之一。
3.1 利用大数据进行果品质量安全控制
水果冷链物流不仅要提升运输效率,还要保障物流过程中果品的质量及安全。利用物联网、智能追溯等技术,收集水果生产数据源。在果品进入冷藏仓库时,再利用射频识别技术根据RFID 标签携带的全部产品信息,监控果品的贮存环境。以此为依据建立农产品质量和安全信息数据库,从而将水果生产信息和物流信息相关联,构建一体化的信息链。以陕西省苹果为例,该省苹果产业规模大,市场化程度高,具有应用大数据的基础。2019 年初,国家级苹果产业大数据中心落户陕西省。目前,苹果产业大数据平台已覆盖了苹果生产资料投入到贸易等全产业链环节,能够实现对苹果种植的精准化管理,提高果品质量。通过该平台也能够对陕西省苹果进行品牌认证和质量分级,及时剔除不合格产品,保障冷链流通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同时,利用区块链技术可解决品牌认证的数据可信问题,快速提升品牌价值[12]。陕西省也将建设苹果数字试验站和智慧果园,对果库进行数字化改造,实现生产智能化、管理高效化、经营网络化和服务多元化。
3.2 利用大数据优化仓储
仓储物流是冷链物流运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随着物流的智能化发展,大数据技术在仓储物流中的作用也日益凸显。依据大数据及其他先进的科学技术构建的农产品仓储物流管理系统,极大地促进了农产品一体化的发展。这一系统能够实现对物流信息的快速检索和上传,为物流整体的运作提供技术支持,不仅工作效率高,还有效节省了企业物流环节中的运作成本。京东物流在2014 年就开始打造冷链物流体系,2018 年正式完成京东冷链的建设,主要专注于生鲜和医药。目前依托冷链仓储网、冷链运输网和冷链配送网“三位一体”的综合冷链服务能力,通过构建社会化冷链协同网络,搭建了全流程、全场景的一站式服务平台,实现了商家与消费终端的准确交付。
3.3 利用大数据优化水果物流运输
利用GPS 技术、车载移动终端构建水果智能运输系统,实现对冷藏车辆的配送和动态管理,从而提升物流效率,减少浪费。在果品配送之前,建立包括载重、容量、贮存条件等信息在内的冷藏车辆数据系统。在此基础上,将每辆车与对应的司机相关联,进行“一对一”匹配,通过车辆与司机身份的绑定,能够为果品运输安全提供一定的保障,也为物流企业降低了运营风险。在配送中,利用GPS定位和可视化技术对冷链运输中车辆的位置、运行速度、运行轨迹及人员进行远程监控,为物流企业进行车辆调度和指挥提供及时有效的反馈信息。
贵州省是全国大数据创新创业的“试验田”,为加快实施智慧农业工程,该省积极推进物联网、大数据、3S 技术等信息技术的融合及在农业全产业链中的应用,农业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并充分运用大数据,加快冷链信息平台建设。通过指导遵铁物流集团建成并运营冷链流通监控平台,与“全国农产品冷链流通监控平台”实现数据共享,推动市场冷储农产品调配数据化。以修文县的猕猴桃为例,过去一直受易软易腐、不耐贮藏的困扰。但目前,通过大数据调度“冷链运输体系”,72 h 内就能将猕猴桃运送至北京、上海等地。从黔北现代物流新城物流大数据中心的显示屏上,就可以看到猕猴桃从采摘到消费者手中的全过程。
3.4 利用大数据实现果品信息的实时动态反馈
冷链物流对水果的温度、湿度、光照等有着严格的要求,这些因素对保证水果的品质至关重要。如何保障果品在运输过程中始终处于低温状态,是整个冷链体系的重点与难点。传统的冷藏车无法实现对果品在运输中的情况进行实时监控。通过在物流车辆内安装温度、湿度传感器和光照传感器,及时将相关信息传送至控制中心,就能够根据实时情况作出调整,达到降低果品损耗的目的。截至2017年底,山东省有80%以上的冷链物流企业在冷库、冷藏车等冷链设施中安装了温湿度传感器、记录仪等监控设备,所有温湿度信息实现了在山东省级农产品冷链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实时监控[13]。其中,山东中凯兴业贸易公司应用的是远距离多式联运、城配DCTS 系统等新型冷链设备及运输模式,在不开箱的情况下,根据不同保温需求调节温度,依温度感应器自动稳定箱内温度[14]。
3.5 利用大数据推动冷库果品精准化销售
利用大数据技术可实现对全国水果价格、成本以及市场供需开展动态监测,进行供需匹配,可避免因供需失衡和价格剧烈波动导致市场混乱,实现冷库与市场的有效对接。利用大数据技术还可了解客户的行为和反馈,深刻理解客户的需求,根据所获取的信息不断调整不同果品的方向,制定科学的销售策略。不断推进目标市场的精确定位、销售价格的精确评估和销售数量的精确预报。
4 大数据背景下水果冷链供应链发展建议
4.1 重视顶层设计
大数据时代,水果冷链物流的发展离不开农业部门、质检部门、交通运输部门和互联网各行业的协调与合作[15]。因此,各地区需要统筹规划,建立政府-行业协会-龙头企业相联动的机制,促进各种运输方式和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和发展。
4.2 加强水果冷链供应链基础设施建设
冷链物流水平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现代农业综合效益最大化的有效载体[16]。大数据的应用也是建立在完备的供应链基础之上的,因此,加快冷链供应链基础设施建设是当务之急。一方面,加快冷库的建设,尤其是西部、偏远山区和贫困区域。在这方面,政府可提供一定的财政和技术支持,可通过设立农村物流发展专项资金,并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到农村冷链物流领域,适度扩大对农村物流用地、用电等政策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加大对铁路、公路、航运等冷链运输设施和冷藏车、冷藏箱等冷链设备的投入,确保冷链运输的可能性。
4.3 做好大数据收集工作
完备的数据存储是进行利用高新技术的前提,也是建立水果质量可追溯体系的必然要求。因此,必须积极做好水果从生产、包装、仓储、运输到销售等环节的数据搜集工作,构成果品的生产、仓储、销售、流通和服务的一个全生命周期管理。
4.4 培养和引进高科技人才
人才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基础,为乡村振兴提供内在动力[17]。由于大数据本身有较高的科技水平和技术含量,对人才的要求也相对较高,既需要掌握生产知识、物流知识,还需要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因此应当加强这类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一方面,高等教育应该注重加强水果冷链物流、农产品存储、电子商务、互联网技术等领域人才的培养,为冷链物流的现代化发展储备人力资源。另一方面,应重视对直接参与水果冷链物流的公司职员、农民、货运司机等进行专业化技术培训,内容包括水果保鲜知识、信息技术利用、数据分析和设备维护等。同时,还可引进国外高技术人才,为大数据在我国冷链物流中的应用提供帮助,以实现资源的共享。
5 展 望
2018 年以来,国家出台了多项政策提及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不仅在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发展目标、冷链运输行业标准以及冷链物流供应链体系建设等方面给予了指导,也在行业下游产业相关政策中对冷链物流产业建设提出了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加上我国水果产量的快速增长和消费升级,水果冷链物流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信息以数据的形式呈现在我们面前,将为冷链物流的发展提供科学的依据。各地区应紧紧抓住这一机遇,积极搭建水果流通平台,充分利用好大数据时代的优势,全面保障果品的配送质量和配送效率,建立高效、全面、科学的果品物流体系。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产业振兴,水果冷链供应链的建设对助推乡村振兴,带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同样至关重要。相信,在大数据的推动下,我国果业现代化的未来前景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