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比较视域下中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价值及实现路径解析
2021-02-05
(石河子大学体育学院 新疆 石河子 832000)
1、现阶段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价值解析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竞技体育实行的是地市—省—国家三级训练网模式,概称“举国体制”,这个竞技体育训练系统和教育系统互相独立。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美国实行小学—中学—大学一体的“体教结合”模式,竞技体育是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改革开放加快步伐,体育界积极探索新型经济体制下的竞技体育发展模式,借鉴美国的普通高校模式顺理成章,中国普通高校试办高水平运动队在这种逻辑推理下应运而生。
张春合认为大学办高水平运动队体现出人文价值、社会价值、自然价值3个方面。其中人文价值体现在促进广大青少年健康生活、通过个体对规则的适应而提高其现代化、通过比赛过程中的拼搏、合作、公平等精神促进人的道德伦理;社会价值体现在其教育价值和政治价值;自然价值体现为满足人类在大自然中健康生存的基本功能,比如竞争。这种分析显然不以高水平运动队的竞技体育价值或者说政治价值为侧重,而是通盘考虑。
关于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和学校体育之间的关系,有学者认为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这种竞技体育形式不仅能更好地完成竞技体育的“育人价值”,服务竞技体育,并且对于提高学校的声誉是一种十分经济有效的手段,同时能够促进学校体育的发展。
综上研究,本文认为,在中国现阶段,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价值可以概括为教育价值、政治价值和经济价值3个方面,具体阐释如下表。
表1 现阶段中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价值
2、中美高校竞技体育显性价值差异对比分析
首先我们应该明确,价值是事务的主客体之间的特殊关系,属于关系范畴,必须在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才能显现出来,在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时候我们才说客体产生了价值。比如说,教育具有巨大的价值,但人参与教育并不是教育价值的展示,只有通过所受教育使人的某种需要得到了满足的时候,教育才发挥出了它的价值。下文以竞技体育的教育价值、政治价值和经济价值为比较内容,具体说明中美高校竞技体育显性价值的差异。
表2 中美高校竞技体育显性教育价值比较
在运动员个体的成熟度方面,中美双方都有各自优秀的高校竞技体育人才,但是众所周知,中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所培养的顶尖竞技人才数量少。在促进中小学体育发展、引领高校学校体育发展方面,中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显然还处于劣势,只能作为中学少数优秀体育人才的备选出路,但凡能够顺利完成文化教育的学生以及家长都不愿意冒险进入竞技体育圈。美国大学竞技体育则非常成熟地展示了高校竞技体育的基础教育价值,使竞技体育完美地融入教育体系中,并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现在不仅有庞大的基础人才规模,并且成为大众认可的获得高等教育的途径。在社会层面,美国高校体育运动队获得了全社会的关注,中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则还处在国家队所代表的职业体育的阴影中,其对人民大众的教育价值无从谈起。
中国竞技体育成绩斐然,但是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贡献不大,现今,北大、清华等著名高校的校运动队正在成为学校品牌建设的闪光点,其他大部分校运动队仍然处于所在学校的学术研究之阴影下,不受学校重视。美国高校竞技体育发展的最初动力就是“为校争光”,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以吸引优质生源并募集发展资金。大批学生运动员在奥运赛场上为国争光,实现了竞技体育的政治价值。
表3 中美高校竞技体育显性政治价值比较
表4 中美高校竞技体育显性经济价值比较
表4反映出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中最弱的一环,其自身发展高度依赖国家行政拨款,体育产业的发展仍然刚刚起步,这种情况下,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经济价值亟待发掘。然而美国学校竞技体育的经济价值发挥的淋漓尽致,作者访学的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有专门的部门负责学校高水平运动项目的市场营销、赛事品牌建立与保护、赛事推广与宣传、媒体合作、对外售票等,目前年度经济效益超过9500万美元,且商业开发还有不小发展空间。总之,中美高校竞技体育的经济价值开发差异巨大。
3、中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价值实现路径
3.1、提高竞技水平,创造品牌效应
竞技水平的提高离不开运动员和教练员的合力。提高运动员的竞赛奖励和精神鼓励以增强他们训练的决心;给他们延长学制,或者在竞赛间歇期间提供补课,以使他们能够安心训练又不耽误学习。同时,提高教练员的经济待遇,对水平高的优秀教练员提供国内外定期学习和培训,把训练成绩与高校职称晋升挂钩,使教练员能够安心训练。
总之,想尽办法提高竞技水平是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第一要务,中美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对比分析中发现,竞技水平始终是高水平运动队的立足之本。在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之间就是要争名次、夺冠军、赛出名气、创成品牌。创建品牌效应才能提高学校知名度,才能增强学校凝聚力,才能吸引学校体育的追随参与,才能吸引企业投资,才能促进校运动队的健康稳定发展,才能为竞技体育储备合格人才。
(1)深度融合体育与教育系统,加强竞技体育对学校体育和群众体育的引领作用。
中国高水平运动队是仿照美国现行运动员培养模式而生,就是要做到体育向教育的靠拢,这不仅解决竞技体育运动员文化水平过低,运动生涯结束后无法较好地融入社会生产活动的问题,而且对于学校体育和群众体育的发展起到引领作用,是一举两得,是竞技体育发展的必经之路。然而目前来看,这个融合问题并未妥善解决,大多数高校还是竞技体育和公共体育分家,高水平运动队的发展仍然局限于体育学院和竞技体育圈。
要做到体育与教育的完美结合,首先应该扩大高水平运动员的选材范围,吸引文化成绩较好又有运动才能的中学生加入高校竞技体育的行列,高校对有体育特长的考生降分录取到各专业,高等教育期间通过提供奖学金、延长学制等政策使学生运动员能调整竞赛和学习的矛盾。至于“以训为主”还是“以学为主”,这需要教练员和管理层做好部署安排,日常训练讲究“学训结合”,竞赛前期讲究“训大于学”,竞赛间歇期讲究“学大于训”,集训和补课都应该根据学生运动员的需要安排;其次,高校要做好高水平运动队发展的目标定位,要根据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来制定科学的发展方案。
(2)加强体育协会的协调作用,实现竞技体育的经济价值。
学校体育和群众体育乃至体育产业的发展都和高水平运动队的引领息息相关,但是这些价值的实现需要专业的部门组织负责,需要充分发挥高校竞技体育协会的作用,根据各高校运动队的现状和优势进行分级,分别组织相应的校际联赛,扩大竞技体育在学校体育和群众体育中的影响力。
我国有全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和各省市大学生体育协会,但是组织管理机构不健全,协会领导很多由教育部、体育局领导兼任,难以有新的建树。我国应该完善大学生体育协会的管理机构和规章制度,并且放手让他依托市场、自我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