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达比加群酯联合阿司匹林在非瓣膜性房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评价

2021-02-05董赫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年2期
关键词:瓣膜房颤实验组

董赫

非瓣膜性房颤是指患者心房出现无规律搏动并对患者心脏血液输出量造成影响,进而造成血液在患者心房中淤积,可引发血栓、中风等症状,会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影响[1]。病情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患者出现昏厥或死亡,对患者的生活和生命造成了严重的威胁。目前临床中对于非瓣膜性房颤的治疗主要通过药物治疗的方式,但是由于临床药物较多,部分药物不良反应比较多,会对患者造成严重的伤害[2]。常用药物包括胺碘酮、华法林、达比加群酯等。如何有效用药在能够确保疗效的同时降低患者出现不良症状的几率是当前治疗非瓣膜性房颤的用药热点。研究报道属于非肽类直接凝血酶抑制剂的达比加群酯可以通过口服方式治疗非瓣膜性房颤并取得较好临床效果。该药物作用机制在于在患者体内能够转化为和凝血酶纤维蛋白结合的受体并阻断凝血过程最后形血栓的步骤。该药物安全性较高,不会与目前临床常见药物及食物出现用药禁忌反应,但肝肾功能不全及80 周岁以上老年患者服药时应注意观察效果。在患者服用该药物进行凝血治疗时,能够提供有效稳定的凝血效果,且不用对患者凝血功能行持续检测。本研究探究对非瓣膜性房颤患者采用达比加群酯治疗的临床效果,具体情况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 年1 月~2019 年1 月期间在本院进行医治的120 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 例。实验组男32 例,女28 例;年龄37~81 岁,平均年龄(69.70±11.31)岁。对照组男22 例,女38 例;年龄39~82 岁,平均年龄(68.50±10.17)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排除标准 排除治疗依从性差、存在言语心智异常或沟通障碍的患者;排除有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凝血功能障碍、出血性疾病或血液类疾病、传染病、肿瘤、精神或神经类疾病、循环功能障碍、消化系统异常的患者;排除有用药过敏史、手术禁忌证或患者家属对本次治疗方式无异议的患者。

1.3方法

1.3.1对照组 患者采取常规抗凝治疗,用胺碘酮及华法林药物治疗,盐酸胺碘酮注射液[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30036,规格:3 ml∶0.15 g],首次注射剂量为150 mg,之后的6 h 内以1 mg/min 的速度持续滴注,然后根据患者适应情况酌情减少使用量,维持滴注24 h。之后改为服用盐酸胺碘酮片[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3254,规格:0.2 g],2 次/d,1 片/次,连续用药2 周后根据患者情况酌情加减用药剂量。华法林钠片(上海上药信谊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2123,规格:2.5 mg),口服,1 次/d,为了避免对患者造成冲击治疗[3],在第1~3 天给予患者3~4 mg/d,在3 d 后给予患者2.5~5.0 mg/d,使患者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保持在2~3 之间。

1.3.2实验组 患者采用达比加群酯联合阿司匹林进行治疗,达比加群酯胶囊(上海勃林格殷格翰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71036,规格:150 mg)口服,150 mg/次,2 次/d。阿司匹林肠溶片(呼伦贝尔康益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5020766,规格:0.3 g),口服,100 mg/次,1 次/d。

1.4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两组患者能按照医嘱按时服药并在30 d 后接受疗效评价。①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判定标准:显效:房颤完全消失;有效:房颤有所缓解;无效:症状无变化甚至加重,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②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不良反应包括腹泻、恶心呕吐、死亡。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 [n,n(%)]

表2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n,n(%)]

3 讨论

非瓣膜性房颤是临床上老年患者的常见心脏疾病之一,是指患者心房出现无规律且明显过快的搏动但与患者心室无关的症状,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导致该病患者有逐年递增的趋势[4,5]。该疾病会进一步刺激患者心脏,并促使患者患上其他心脑血管并发症,对该病进行有效的治疗对患者及家属至关重要,临床上一般采用抗凝药物进行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致残及死亡率,能够有效缓解患者房颤症状,对患者可起到良好作用[6-8]。属于Ⅲ类多通道阻滞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胺碘酮能够抑制心肌细胞胞内钾离子向外流出,具有扩张动脉,减少心肌耗氧的功效,但是临床效果并不理想。有关学者认为,达比加群酯的临床效果更佳。达比加群酯具有稳定的抗凝效果,同时较少发生药物相互作用,无药物食物相互作用,无需常规进行凝血功能监测或剂量调整。阿司匹林属于抗血小板聚集类的药物,其主要功效是抗血小板凝聚,具有显著疗效[9,10],在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的治疗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效果,同时治疗效果显著。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治疗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时采用达比加群酯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方案能取得疗效高且安全性高的临床价值,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瓣膜房颤实验组
高分子介入瓣植入,是创新也是颠覆
遮光处理对微藻繁殖及其水质指标的影响
防压疮被架在心脏瓣膜置换手术中的应用分析
脂肪酸与心房颤动相关性研究进展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效果
房颤别不当回事儿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烂”在心里
预防房颤有九“招”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