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边村特色产业实现村集体经济增长和贫困户增收双赢
2021-02-05吴维纲
□ 吴维纲
贫困户在百香果基地里采摘百香果
眼下,黎川县洵口镇皮边村百香果基地一个个绿油油的百香果挂满了枝头,贫困户正在地里忙着采摘丰收的果实。这是江西省政协驻村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皮边村发展特色产业取得的喜人成果。通过发展食用菌、瓜蒌、百香果、烤烟和乡村旅游五大扶贫支柱产业该村实现了村集体经济增长和贫困户增收双赢。
皮边村位于武夷山脚下,有户籍人口2000多人,村里的青壮年劳动力大部分外出务工,而留守村里的大部分人为老人和儿童。村民以种植水稻、食用菌、林木业等为主要收入来源。以前村里每年除了有几万元的烟叶税为村集体经济的主要经济收入,没有其他的经济来源,基本上是一个“空壳村”。
皮边村作为“十三五”省级贫困村如何改变“一穷二白”的状况,是摆在省政协驻村工作队面前的重要课题。经过多方调研分析,驻村工作队帮助村里制定出了一套切合实际的解决方案,充分发挥“一村一公司”的平台效益,整合资源、合理布局多种产业。为了给村集体经济注入活力,给贫困户脱贫增收搭建新的平台和渠道,省政协驻村工作队通过引进有资金、有发展潜力的农业开发公司,大力发展特色种养殖产业,贫困户通过土地出租、务工和分红纷纷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正在地里忙着采摘百香果的贫困户黄水霞高兴地说:“自从村里发展扶贫产业,我家的15亩土地出租每年租金收入3900元,在地里干农活工资收入将近2万元,一年增加收入将近3万多元。”。贫困户危建根身体残疾,妻子早年病逝,独自一人抚养两个女儿,过去靠吃低保,种稻谷生活。2020年通过在瓜蒌扶贫产业基地务工,工资收入近2万多元。他激动地说:“我虽然残疾,但一般农活都能干,过去农闲时在家里闲着没事干,现在我除了自主发展产业,政府每年还发给产业奖补资金,空闲时间就到村里的瓜蒌、百香果扶贫产业基地务工,一年到头忙个不停。原来家里一年的收入只有几千元,去年我家三口人人均收入达到1万多元,今年更有信心增收2万元,有了省政协驻村工作队的帮扶,我们贫困户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梦想一定能实现!”
贫苦户在地里采摘瓜蒌
与此同时,皮边村通过媒体广泛宣传黎川“第一党支部”“洵口姊妹瀑布”和皮阁老历史文化故事等红色、绿色、古色旅游资源,使皮边村旅游产业风生水起。今年,前来该村旅游观光采风的游客达到2万多人次。旅游产业的兴起,不仅使皮边村人气兴旺,而且带动了黑木耳、茶树菇、瓜蒌、百香果、土鸡等旅游特色农产品的销售,共销售旅游特色农产品80多万元。现在,皮边村33户贫困户全部加入了瓜蒌、百香果、食用菌、蜜桔等专业种植合作社,每年户均分红2000元左右。贫困户人均年收入由3000元增长到13423元。
通过发展特色产业,皮边村将闲置的土地流转,使村集体经济通过土地出租增加收入,目前村里流转土地1000多亩,每年增加集体收入2万元。同时村里将食用菌扶贫产业基地整体出租承包,积极协调省政协1%基金用于食用菌基地发展壮大,扶持资金18万元入股到合作社,每年租金收入5万元,2020年入股分红增收23万元。为了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协调了省财政厅300万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助推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资金,购买固定资产,每年租金收入将近6万元。此外,还争取到县级10万元用于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资金入股聚源果业有限公司,每年分红1万元,光伏扶贫收益4.3万元,烤烟返税4.6万元。经过多方努力,2020年皮边村村集体收入达到50多万元,彻底甩掉了“空壳村”落后的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