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人才+”模式助力党建促脱贫
2021-02-05陈义剑
□ 陈义剑
车桥镇义门村黑木耳产业基地
近年来,德安县聚焦脱贫攻坚,充分挖掘农村乡土人才资源,探索构建“乡土人才+”模式,在“引入端”使劲,在“本土端”发力,引导乡土人才服务基层,带动发展产业,拓宽致富路子,为全县“精准扶贫”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乡土人才+农村党员”打造脱贫攻坚“领头雁”
“想致富,就要跟着‘德国’种葡萄。”德安县聂桥镇梓坊村脱贫户陈炎平满脸洋溢着笑容,打趣地说到。陈炎平所说的“德国”,是村里葡萄产业的带头人,也是远近闻名的“葡萄大王”,陈炎平在他的带领下种了三年葡萄,已经成功脱贫。
从2003年的3亩葡萄地到如今的20亩产业园,富裕起来的陈德国创办葡萄合作社,发展200余名村民入社,葡萄种植面积超1000亩,全村80%的村民因种植葡萄增收致富,解决了36名贫困户的就业问题,2019年葡萄年产值达1260万元,成为了村里的支柱产业。
陈德国的产业发展之路,离不开村“两委”的支持与配合。村党支部也不断对他进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的基本知识教育,积极引导他向党组织靠拢。2016年6月,陈德国郑重地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在组织的考察培养下,2019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成为一名党员之后,我身上更多了一份责任,感谢组织对我的培养和信任,带领更多群众脱贫致富就是我的目标。”谈起责任和发展,陈德国充满了自信。
德安县通过实施“把乡土人才培育成党员、将党员培育成乡土人才”工程,注重乡土人才与农村党员互促共融,将乡土人才资源转化为脱贫攻坚资源。近年来,该县将乡村“田秀才”“土专家”“小老板”及回乡创业青年等各类能人建立10108人的乡土人才库,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入党积极分子65名,把34名致富能手发展成党员。
陈德国在村“两委”的帮助下,盖起了温室连体大棚
“乡土人才+村级党组织”培育脱贫攻坚“生力军”
被列为全省“十三五”贫困村的邹桥乡石门村党组织联合致富带头人何东风坚持以“种好一片莲子、兴起一个产业、带动一批农户、致富一方百姓”为目标,全力推动太空莲产业发展。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采取农户负责种植、合作社负责加工、销售、推广的产业“一条龙”经营模式,已形成1000亩种植规模,年产莲子万斤,产值300万元,带动农户200多户,人均收入5000余元,带动8户贫困户脱贫奔康,全村贫困发生率从15.56%降至1.41%。成立的莲子加工合作社,不仅让莲子加工从纯手工发展到机器代工,带动20户贫困户在家门口就业。
在高塘乡长垅村,党支部书记汤恒文联合乡土人才带头组织全村4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成立了蚕桑合作社,成立长龙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以“公司+合作社+贫困户”合作经营的方式,打造贫困群众增收产业链。截至目前,已累计投入资金70余万元,流转土地700余亩,成功种植桑树500余亩共计10万余株,已吸纳贫困户15人直接就业,累计发放工资17万元。
为发挥乡土人才在农村发展的技术核心优势,德安县村级党组织以乡土人才为主打造农村“双高双带”型创业能人帮扶团队,深入15个乡镇场联系产业示范基地55个、项目21个、协会120个、联系群众2878户,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79名,开展惠农政策宣讲和实用技术培训39场次600多人次,解答农作物种植养护、病虫害防治、农药施用知识等问题300多个,有力支持了脱贫攻坚和乡村产业振兴。
“乡土人才+驻村工作队”建强脱贫攻坚“主心骨”
开展驻村工作以来,江西省高速集团驻车桥镇义门村扶贫工作队与村“两委”干部一道共同谋划脱贫规划,认真细致地开展实地摸底调查,走遍全村11个村民小组,虚心请教乡土人才、种殖户、党员,邀请专业技术人员现场测量和论证,召开群众会议40余次,访问村民200余户,走访1000余人次,大胆尝试“党建+平台+产业合作社”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成立了东塘河食用菌合作社、“心连心”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黑木耳、光伏发电、农副产品、苗木四大产业,光伏发电产业所得收入全部用于35户贫困户分红,户均增收1500-2000元,黑木耳、苗木、农副产品购销所获收入全部作为村级集体收入。同时,培养村组干部4人,培养“双带”型村组干部2人,发展了新党员2人、培养入党积极分子2人。
高塘乡长龙村党支部书记汤恒文带头发展桑蚕产业
脱贫户陈炎平种植的葡萄喜获丰收
乡土人才扶贫帮困送技术
德安县发挥乡土人才与地域优势,与驻村工作队相互配合,不断激发脱贫攻坚内生动力。先后选派83名驻村第一书记、4个贫困村驻村工作队、79个连心强基工作组与乡土人才组成“结对帮带小队”,鼓励乡土人才结合岗位职责在重点帮助教育扶贫、就业扶贫、项目扶贫等帮带作用,每位乡土人才每年帮带7-8户群众,引导本土人才到社区、车间、农村等一线服务500余人次,1921名贫困人口实现就业,3104户8794人实现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