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是灯
2021-02-04彭学明
关于好书和阅读,我讲几个故事,来证明好书和阅读的作用、力量和意义。
第一个故事,是关于一个乡村少年在阅读中成长的故事。曾经有一个大山深处的孩子,由于父母离异,母亲改嫁,家境又特别贫寒而从小就被人瞧不起,老受同伴欺负。可是,他有一个平凡而伟大的母亲。母亲深知读书的意义,再苦再穷,都要供他读书。他也特别爱读书,放学后,除了帮母亲干农活、做家务,就是看书。常常是一边煮饭一边读书,甚至是一边走路一边看书,看书看得不是饭菜烧煳了,就是人撞到树干上了。为此还挨过母亲的打。母亲很形象地称他书痨病,也担心他看书看傻了。是什么书那么吸引他呢?全是他那个年代的文学书。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牛虻》《静静的顿河》《战争与和平》《李自成》《林海雪原》《红岩》《野火春风斗古城》《苦菜花》《青春之歌》《青春万岁》《金光大道》《艳阳天》《山乡巨变》《暴风骤雨》《创业史》《红旗谱》等,当时流行的所有文学经典,他几乎都看了。他就读的山村小学没有那么多书,是每次跟着母亲赶集时,步行80多公里山路,从县城图书馆借的。这些书,使他很孤独的童年少年不再孤独。书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是他的朋友,都跟他对话。他也不再闭塞,因为每一本书都为他打开了一个世界。在那样一个不完整的家庭里,和一个备受屈辱的环境里长大的孩子,可能会自暴自弃废了自己,也可能怨天尤人滑下深渊。但他没有。书中那些平凡人物的美好心灵和那些英雄人物的崇高品格,不知不觉地影响了他的人生、锻造了他的人格、塑造了他的品性。他觉得这个世界没有亏待他,即便这个世界吻他以痛,他还给这个世界的依然是歌。他靠着自己坚实的奋斗和真诚的做人,从一个山村少年,一步一步走到了北京,成了一名受人尊敬的作家,成了一名全国人大代表。这个山村少年,就是我——彭学明。所以,好书是灯,文学是灯,好的文学作品更是灯。它能在你人生孤独时陪伴你,在你人生幽暗时照亮你,在逆境时鼓舞你,在你野蛮生长时塑造你。
第二个故事,是关于宁夏西吉县两个农民作者阅读中的自我改变的。2008年,我还是中国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副主任时,我去了一趟西海固。宁夏的西海固,那里自然条件十分恶劣,是联合国界定的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西海固有一个县叫西吉县,40多万人口。我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县,每个机关单位、每个乡镇,甚至每个学校、每个企业,都成立有文学艺术协会,并且都是单位一、二把手,是文学艺术协会负责人,都有独立的办公室,给每个会员都建有档案。更让我惊奇的是,这个盛产马铃薯被农业部授予马铃薯之乡的西吉县,居然每个村寨活跃着一批文学爱好者和创作者!他们白天在庄稼地里种马铃薯、刨马铃薯,晚上就在家里“种”诗歌散文和小说、“刨”文字和文学!在这里,我真正看到和明白了文学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看到和明白了文学的根的意义。一个叫王建国的农民,腿部有残疾,常常自卑,但是,他爱读书,爱写诗歌。他每天除了下地劳动,就是看书、写诗。他最喜欢的诗歌是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和臧克家的《有的人》。他看书摘抄的好句子厚厚十来本。写的诗歌也是厚厚几十本。他三间房子的里里外外都贴满了他的诗。更为奇观的是,每逢赶集的日子,都会把他的诗歌贴在门板上,然后把门板卸下来,用板车拉着门板拉着一门板的诗,去集市上给大家朗读!开始有人说他是疯子,嘲笑他,看他的笑话,慢慢地,人们尊重他、敬重他,争相看他的诗、读他的诗。同村的人,也以他为荣,每逢赶集就帮他卸门板、拉门板,然后在集市上帮他招呼读者。他说,文学让他找到了自尊、找到了荣光、找到了价值。
另一个震撼我的农民作者,叫康鹏飞,也是西吉县的。他说,他曾经是一个混社会的小流氓、小混混,成天带着一帮子不三不四的人偷摸扒窃、打打杀杀。有一次他路过一个书店,走了很远,又返回书店,干什么?想偷书店的东西。他说,他偷惯了,一天不偷他心慌、手痒,那天没有可下手偷的,他只好去偷书,偷了去卖。你们猜他偷的什么书?是一部当下经典。是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偷来了,他没有马上去卖,而是想,居然偷了,也看看,写的什么。他说,他脑壳那天不知道怎么搭错了神经,居然想看看写的什么。结果,他一看就入迷了,就欲罢不能了。他说书中的每一位人物都深深吸引了他,都像写的自己身边的人和事,写的父老乡亲和自己。他说,孙少平、孙少安俩兄弟比自己还苦,为什么他们那么励志、向上、向善、向好,而我为什么这么堕落、这么丑陋、这么可恶?他说第一次照见了自己,照见了自己的灵魂,他一下子如梦初醒。他说,我再不能这样了,我得像孙少平、孙少安学习,做一个好人。于是,他真的慢慢地改变,也开始喜欢看书,并学着写书,你们猜他后来改变成什么样了?他不但发表作品出版作品、成了宁夏有影响的农民作家,还办了一个公益网站,经常为大家做公益做好事!成了宁夏十大道德模范!这就是好书的力量、文学的力量!好的书籍和文学作品不但可以洞察自己、照见灵魂,还可以以文化人、点亮人生。
第三个故事,是关于吸毒女和杀人犯在阅读中救赎的。2011年10月,当我的长篇散文《娘》发表和出版后,全国掀起了“读《娘》书、颂母爱、感母恩”的热潮,很多单位和学校、企业都是人手一册《娘》,很多单位和学校甚至组织大家读《娘》,甚至不少省市县领导干部中心组学习时,都学《娘》,并要求大家写心得体会,开展读《娘》征文活动。我的老家湖南湘西还专门以《娘》为蓝本,正在打造一个以母爱和孝道为主题的娘主题公园。十年了,这部书一直畅销,一直是文坛和社会热议的话题,并且由国内到国外的热销和反响。美国、俄罗斯、日本、阿拉伯等国家都翻译出版了《娘》,并销量很好。仅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出版的哈萨克文版就加印了两次,发行了20000册,并做了1000册精装本。《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数百家媒体宣传报道了《娘》,中央电视台在党的十八大献礼片中推介了《娘》,新华社更是先后7次重磅推荐了《娘》。其实,我只是在书中真实地写了母爱的平凡与崇高、弱小与伟大,真实地写了自己怎么没有读懂母亲、读懂母爱,从而做出了种种愧对、伤害母亲的事情,呼吁大家不要像我一样,以自以为是的爱、自以为是的孝去对待父母,而要多站在父母的角度去理解父母、孝敬父母。我是真实地以一个孽子和逆子的形象展示在世人面前的。没想到的是,读者从我母亲身上的母爱感受到了自己母亲的母爱,找到了自己种种对不起父母、亏欠父母的事,引起了共情与共鸣、反思与反省、纠错与纠正。我这里举两个特别个案的例子。
一个是关于吸毒女的。湖南花垣县有一位24岁的女青年,她原本有一個幸福的家庭。2005年,她的父亲患上癌症,花光了家中所有的钱物也没有治好,终于2007年去世。她母亲悲痛万分,天天以泪洗面,而她则厌学、厌世、厌母亲。她恨母亲为了救治父亲把家里的房子都卖了以至于她居无定所、寄人篱下。她染上吸毒。叔叔劝她,她就把叔叔女儿丢进水缸,想淹死她。一天下午,社区党支部书记给她送了本《娘》,叫她认真看看,碍于社区支部书记的多次催问她看了没,只好硬着头皮看了,从下午三点一直看到次日三点。她说,读完后,深深被《娘》震撼和感动,深感愧对活着的母亲和去世的父亲,愧对所有关心帮助她的亲人和朋友。于是,连夜跑到舅舅家,真心认错,并主动去戒毒所戒毒去了。
另一个是关于杀人犯的。四个哥们去歌厅唱歌,结果与他人发生了冲突,其中有一人掏出一把枪把对方的一个人打死了。四个哥们都讲义气,订立攻守同盟,不说是谁打的,于是四个人全部被关起来了。关了八年。《娘》出版后,监狱的干警把这本书买了十多本给服刑人员读。其中有一个姓石的人读了这本书以后,主动跑过去与干警坦白说自己是凶手的。干警特别震惊,为什么八年都没有坦白,现在坦白了?他说读了《娘》这本书,书里的每一个故事都让他感动,让他深受教育。他说,我已经开枪杀死了人,已经害了人,这三个兄弟已经为了我坐了八年的牢,如果他们的父母因为看不见他们而死了,自己又犯了一条人命。我看到了报道以后特别感动,专门到了监狱去看这个犯人。那个犯人说自己就是被枪毙了,也安心了、踏实了、能睡好觉了,再也不用背负罪孽而度日如年,自己本该死,不能再让几个兄弟跟着吃苦、受委屈。我当时感动得泪水一下子就流出来了。我做梦都没想到《娘》一书能够如此震撼人心、教育世人。
所以,让我们阅读吧。阅读增长知识,改变命运。国家和社会因阅读而进步和文明。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创作联络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