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下马克思国际政治思想的启示分析
2021-02-04田园
田园
【摘要】马克思国际政治思想是了解国际政治本质、揭露“国际政治秘密”的金钥匙,是引领全世界无产阶级团结合作、构建全新国际政治体系的方法论。马克思国际政治思想包括战争理论、国际主义理论、民族国家理论、殖民主义理论,具有阶级性、时代性、历史性以及社会性特征。全球一体化时代局势更加复杂,我国要在深刻理解马克思国际政治思想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其思想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马克思国际政治思想;国际政治体系;启示
国际政治产生于国家交往过程中,其内容是繁杂多样的,涉及经济发展、政策制定、国家关系、战争本质等。马克思基于历史唯物主义对国际政治发展的客观规律进行了揭示,认为工业革命是国际政治形成的重要推力,而资产阶级作为工业革命的发起者,在追求更大利益的过程中使国际政治进一步复杂化。马克思国际政治思想是提升无产阶级知识水平以及丰富其斗争策略的重要指导,而在新的时代,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仍在继续,只不过斗争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生力军,要基于时代发展进一步理解和运用马克思国际政治思想,进而为推动国际政治更好发展贡献力量。
一、马克思国际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战争理论
在人类历史发展中,战争会不间断性爆发。马克思在总结战争爆发的原因时,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是战争爆发的本质原因。生产力的发展与提升推动了社会进步,但同时也让社会产生了阶级差异,比如奴隶社会产生了奴隶主与奴隶、封建社会产生了地主和农民、资本主义社会产生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只要阶级差异存在,剥削压迫就不会消失,战争爆发只是时间问题。无论是国家内部战争还是对外战争,本质上都是为了维护阶级利益,比如在资本主义国家,当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剥削压迫愈演愈烈时,无产阶级会“揭竿而起”进行反抗,资产阶级会进行残酷镇压。国家之间的战争也不是无缘无故的,而是有着深刻原因。很多战争看似是为了争夺利益,本质上却是统治阶级缓解国内反抗态势、实行进一步殖民掠夺的政策需要。在马克思战争理论中,战争与政治是紧密相连的关系,并且战前的剥削制度在进入战时状态后不仅不会减弱,还会被进一步加强。这提醒被压迫阶级不能被表象所迷惑,而是要坚定本阶级的利益诉求。
(二)国际主义理论
马克思提出国际主义的目的是推动无产阶级国际联合,通过相互协助实现无产阶级的世界革命,从而为推翻资产阶级的剥削压迫奠定坚实基础。随着无产阶级的觉醒,资本主义国家开始通过结盟的方式合力镇压无产阶级,即使有的国家相互之间存在利益冲突,也会暂时将其搁置一边。除此之外,资本主义国家还采取了一系列具有分化作用的殖民政策,目的是让无产阶级内部出现对立与矛盾,从而弱化无产阶级的斗争力度。在马克思国际主义理论中,明确指出无产阶级要深刻认识本阶级利益的共同性,从而揭露资产阶级剥削压迫的本质。在现实生活中,民族主义通常会与国际主义相背离,尤其是极端狭隘与膨胀的民族主义更是影响巨大。马克思在谈到民族主义时,认为追求民族平等、民族独立以及相关民族利益是民族主义的核心追求,这一点与国际主义是相通的,但是追求民族主义不能建立在危害其他民族的基础上,否则就是狭隘的民族主义,就是剥削压迫的变体。马克思国际主义理论指明了无产阶级的奋斗方向,即消灭一切剥削和压迫,实现真正的平等与和谐,也就是社会主义的终极形态——共产主义。
(三)民族国家理论
民族与国家本来是相互分离的,民族是人类发展中由有着共同文化认同的群体组成,国家则是统治阶级管理“治下之民”机器与工具。民族国家指的是一个或几个民族为国民主体的国家。在民族国家中,统治阶级需要平衡各个阶级的利益关系,目的是实现国家的平稳发展,但是现实情况却并非如此,比如在资本主义国家,居于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通常为了追求自身利益而不惜损害其他阶级利益,从而导致国家政权成为资产阶级的“私有领地”。国际政治是在国家交往中形成的,当国家展现出不平等、充满剥削的特征时,国际政治体系也会逐渐具有这一特征。无产阶级要改变自身地位、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新国家时,需要彻底打破资本主义国家原有体系,通过重新规划国家政权来打造新的局面。马克思民族国家理论指出,由资产阶级把控的民族国家是产生现代战争与国际冲突的根源,会阻碍世界和平的实现。
(四)殖民主义理论
马克思认为殖民主义是资本主义的衍生物,是资产阶级为了追求更大利益而采取的扩张手段。工业革命之后,西方国家的生产力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国民生产总值直线上升,国力愈发强盛。但是在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西方国家本土资源已经不能满足资产阶级攫取更多利益的要求,再加上科学技术水平的进一步增强,西方国家开始向外部扩张。大航海时代是西方国家实行殖民政策的开端。在这一时代,那些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成为西方国家的开辟目标,除了大肆掠取资源和获得高额剩余价值外,西方国家还将这些被开发国家归于自己管理。在这些殖民地区,殖民主义者残酷压榨,并血腥镇压因不堪重负而起来反抗的当地民众。殖民主义成为资本主义国家更快发展的支撑,但殖民地区却因此蒙受灾难。马克思殖民主义理论进一步阐明了资产阶级剥削压迫的本质,具体到国际政治体系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交往方式会让该体系丧失公平性、平等性以及人文性,从而让强弱差距进一步拉大。要想改变这种局势,只有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彻底消灭剥削和压迫,从而为构建自由、平等、博爱的全球合作体系奠定基础。
二、马克思国际政治思想的特征
(一)阶级性
阶级性是马克思国际政治思想的基本特征,是马克思诸多理论的根本出发点。政治会涉及到权力,而权力与阶级密切相关。统治阶级掌握着“生杀大权”,会为了维护本阶级利益而对被统治阶级进行剥削压榨。这样一来,阶级对立会更加凸显,而且这种对立态势不仅在国内存在,也同样存在于国际交往中,比如资本主义国家会联合起来镇压无产阶级反抗,因此国际政治具有阶级属性是必然的。正因如此,國际政治中才会有持续不断的权力斗争,斗争双方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斗争方式升级后会以革命形式表现出来,主要包括国内革命和世界革命两种形式。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是马克思国际政治思想的两大主体,之所以能上升到国际政治层面,原因在于两个阶级均具有“国际性”,比如资产阶级想方设法建立全球性资本主义体系,目的是获得更大利益以及把控世界发展走向;无产阶级则是致力于通过革命方式推翻资产阶级统治,消除一切剥削和压迫,建立自由平等的社会。
(二)时代性
马克思国际政治思想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其中的诸多论证均是在深刻考察时代发展形势后做出的。马克思所处的时代资本主义正在如火如荼地发展,但是马克思却从繁华表面看到了背后的危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多个方面领先于全球,这也是国际政治体系中以资本主义生产和交往方式为主的原因。马克思认识到资本主义国家内部有着激烈的阶级矛盾,这一矛盾又会通过生产与交往方式渗透进国际政治体系中。阶级矛盾在国内与国际层面的不断扩大会促进无产阶级进行国际联合,从而使其成为推翻资本主义体系、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主导力量。马克思之所以做出这样的结论,与马克思深入认识资本主义本质有着直接关联。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社会充满剥削和压迫,由此导致的阶级矛盾会愈演愈烈,资本主义社会必将走向灭亡,这是私有制社会逃脱不掉的命运。也许在某一段时间或者某一个国家会对此做出改良,但是这并不能代表时代特征。马克思国际政治思想时代性特征充分贴合唯物辩证法,即看待任何事物不能采用静止、片面的态度,而是要通过动态、整体的方式实现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的目的。
(三)历史性
马克思国际政治思想的历史性特征主要表现在对国际政治体系行为的认识上,包括阶级、国家、国际体系等。阶级的历史性是由阶级的产生与变化决定的。阶级产生于生产力提升过程中。生产力的提升促进了社会进步,为人类文明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但同时也促进了阶级的产生。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通过剥削无产阶级获得利益,这决定了两个阶级必定产生阶级矛盾,当矛盾日益激化时,阶级斗争便不可避免。阶级斗争的结束建立在阶级消亡的基础上,这是阶级历史性的一种体现。国家也不是天生就存在的,而是产生于私有制出现后。国家代表的是统治阶级利益,而在资本主义产生之前,国家之间并没有太多交集,等到资本主义国家成立后,由于殖民政策的广泛实行,促进了整体性世界联系形成。在这一基础上,很多国家开始具备对外行为能力,国际政治体系也由此开始发挥作用。国际体系是资本主义的衍生物。资产阶级为了获得更多利益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建立市场,从而让更多国家采用资本主义方式进行发展。资本主义方式最突出的特征是开放互动,改变了原先闭关自守状态,为形成整体性国际体系奠定了基础。
(四)社会性
政治与社会具有密切关联,所有的政治形式产生于社会发展中,因此会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马克思国际政治思想的社会性表现在研究内容的社会意义,具体包括国家的社会性、霸权的社会性等。国家产生于社会文明之中,如果社会还未开化,国家就不能存在。社会文明形成的标志是“市民社会”,即社会关系与社会组织的成形。从更深层面分析,社会关系与社会组织本质上是具体的“人”在发挥作用,这反映出马克思国际政治观不仅注重人本关怀,而且还表明“人”是国家发展与进步的本质主体。马克思认为国家能持续存在,一方面是因为国家会主动接受先进生产方式的引领,另一方面则是国家的社会性所决定的。霸权的社会性表现为霸权主义也需要社会基础的支撑。从古至今,很多霸权国家在实行霸权行径时并不是“毫无顾忌”,而是要建立在一定的社会基础上,比如俄国在向外扩张时打着为其他民族“谋解放”的口号,目的就是获得国际社会的支持。在国际政治体系中,霸权国家除了会千方百计寻求国际社会支持外,还会将本国社会意识美化后在世界范围内传播。马克思国际政治思想承认霸权的形成要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上,但同时也要依赖社会基础,如果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上声名狼藉,霸权行徑便难以成行。
三、新时代下马克思国际政治思想的启示
(一)独立自主与对外开放
我国的近代发展史是一段“屈辱史”。外国列强凭借他们的坚船利炮对我国大肆入侵,试图将我国变成他们的殖民地。在民族危亡时刻,无数仁人志士开始了图强救国历程,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赶走了侵略者,消灭了在百姓头上作威作福的军阀,建立了新中国。救国之路曲折艰难,救国思想也是多种多样,有曲线救国、变法救国等,但是这些思想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对当时的政府存有幻想。根据马克思国际政治思想,要想推翻剥削压迫,必须经过暴力革命。中国共产党清晰地认识到了这一点,因此坚定地与一切反动派斗争到底。我国能够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是共产党正确领导的结果。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一边夯实自身实力,一边构建外交体系。改革开放政策为我国进入国际社会提供了支撑,也让我国的经济发展步入正轨,并在四十年后成为国际上不可忽视的经济大国。在全球局势愈加复杂的今天,我国仍旧要坚持独立自主与对外开放的发展策略,只有这样才能在国际上占据重要地位,从而发挥大国应有作用。
(二)维护和平与反对霸权
当前,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在不断提升,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好的社会主义国家。按照马克思国际政治思想,无产阶级只有团结在一起共同推翻资产阶级统治,才能为构建新的国际政治体系奠定基础。从本质上分析,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是无法调和的,终究要“决一雌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双方要无时无刻进行斗争。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一方面要坚守这一社会体制,另一方面要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和平共处一直是我国坚持的国际政治战略。这一战略不仅表明了我国抵制侵略行径、营造国际和平局势的态度,还传达出我国反对霸权、绝不搞霸权主义的决心。在当前局势下,我国要以大国姿态引领国际政治体系向自由、平等、和谐的方向发展,对他国的霸权主义行径坚决抵制,同时也要做到绝不干涉他国内政,绝不以大欺小、仗势欺人。
(三)发展自身与国际团结
只有自身强大才能在国际社会具有发言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获得了良好的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逐渐成长为令世界各国都必须重新审视的国家。在这样的情况下,国际社会开始对中国的快速崛起有所担心,害怕中国在愈发强大后成为新的霸权国家,而那些老牌强国更是借助这一国际舆论对中国采取制裁措施,目的在于遏制中国发展以及巩固自身的霸权地位。我国要想揭露这些老牌强国的阴谋以及向国际社会表明绝对不搞霸权主义的态度,一方面要与老牌强国针锋相对,通过“以彼之道还施彼身”进行对抗,另一方面则要做好国际团结工作,通过一系列平等互惠政策增强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往来。
(四)意志统一与求同存异
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引领意识形态、实现意志统一的重要举措。在全球一体化局势下,外来文化大肆渗透造成了意识形态危机,如果对其放任自流,则会对社会主义根基带来严重影响。我国一方面要采取措施缓解意识形态危机,另一方面还要在“求同存异”原则上与他国建立良好关系。因为完全抵制外来文化会极大削弱我国的国际影响力,从而阻碍全新国际政治体系的构建进程。我国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国度,应该对本国文化具有足够的自信心,不能因为外来文化渗入而整日忧心忡忡、因噎废食,但同时也不能掉以轻心,麻痹大意,而是要通过积极的文化建设、传统文化传承等措施提升本土文化的影响力。意志统一与求同存异并不矛盾,这是文化多元化时代应该秉持的基本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在国际社会进一步站稳脚跟,并向全世界展示本土民族文化的魅力。
四、结语
马克思国际政治思想深刻阐述了国际政治体系的形成过程以及诸多影响因素,明确指出资本主义生产与交往方式是形成国际社会的主要动因。资产阶级剥削压迫属性决定了国际政治体系的不平等与不自由,想要改变这种局面需要依靠无产阶级的国际联合,而后通过世界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统治。马克思国际政治思想带来的启示是深刻的,是我国制定发展战略的重要指导思想,但我国对其并不能全盘接收,而是要结合时代发展要求做出辩证性判断。
参考文献:
[1]徐德斌.馬克思国际政治思想及其当代启示——基于对《共产党宣言》的考察[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2):12-23.
[2]郭福燕.赫鲁晓夫政治思想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9.
[3]钟晓雅.国际环境影响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9.
[4]门洪华.从中国特色到中国学派——关于中国国际政治理论建构的思考[J]. 国际观察,2016(02):1-13.
[5]刘洋.毛泽东国际政治理论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6.
[6]鞠丽华.政治传播视域下当代中国国家政治安全维护问题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9.
[7]刘笑阳.海洋强国战略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16.
[8]王春英.新葛兰西国际关系批判理论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6.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