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古诗文情感体会的教学策略
2021-02-04陆益
陆益
内容摘要:传统的古诗文教学主要采用直接借助注释插图,发挥想象的方法来解读文本,学生对于诗中表达的情感往往浮于表面。本文以部编版五下第四单元第九课古诗三首之《从军行》的教学方法为例,谈谈古诗文情感体会的三大教学策略,即:互文阅读助理解、抓住诗眼入诗境、知人论时品诗情。
关键词:古诗文 教学策略 从军行 情感体会
学习古诗文,不仅要在诵读时读懂读通有节奏,还要理解古诗的内容,体会作者在诗中蕴含的情感。其中,关于情感体会的教学,大多数教师都侧重于让学生借助注释和插图,逐字逐句翻译,接着连贯地翻译成一个小短文,然后从中体会作者的情感,最后教师总结归纳。这样的教学方式,完成了教学目标,但是存在两个问题:一是直接给出字词注释,忽视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学生缺少对文本的自我解读;二是逐字逐句的翻译容易让人觉得枯燥,也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积极性。不如另辟蹊径,尝试采用以下几种教学策略:
一.互文阅读助理解
互文,是古诗文中常见的一种修辞,指的是两句话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相互影响,互相补充。其实文本和文本之间也是有互文性的,也是互为参照的,解读此,也是在解读彼。因此,对古诗文的细读绝对不是打碎,切割,将整首古诗分割成每一句,每个字去剖析,而是将一首古诗作为一个整体去审视,放在一类古诗中去阅读。这样的互文阅读更有助于学生唤醒旧知,掌握新知,高效地建立属于自己的知识资料库。
互文阅读的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同背景的互文阅读。教师可以将所教授的古诗和同时代背景下的其他古诗放在一起阅读,从而让学生对当时的时代风貌有更广阔深厚的了解,同时也拓展了学生的古诗文积累。
部编版五下语文课本中选取了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中的第四首,全文是:“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历史记载,吐蕃自唐高宗时期打败唐属国吐谷浑后,便占领了青海一带,从此骚乱不断,唐玄宗在位期间,其面临的边境袭扰主要来自西北的吐蕃和突厥,这两个国家屡次联合进攻唐朝领土,唐玄宗派兵从玉门关出发,并在吐蕃和突厥间建立孤城进行抗击。开元年间,国力强盛,封建社会发展到了顶峰,百姓的激昂奋发的精神状态表现得尤为明显,体现在战争方面,大部分的长安少年都有着一腔保家卫国,求取功名的热血。再加上,戍守边疆,击退吐蕃的侵扰,本就是一场正义之战,因此,在时代的影响下,戍守边疆的战士们满怀着杀敌报国的万丈豪情,忠君爱国的思想高涨。
为了帮助学生了解当时投笔从戎的风气,体会《从军行》中蕴含的精忠报国的万丈豪情,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知识积累,恰当地引用同时代背景下的古诗,如杨炯的“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王维的“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城。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岑参的“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丈夫一英雄。”那么学生自然而然地会想到王昌龄正是处于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怀着一腔热血,出塞复入塞后有感而发,创作了《从军行》组诗。可以说,该诗中透露出的昂扬奋发的感情基调,既是自己开阔胸襟和一心为国的性格体现,也是盛唐时期的风气导致。
2.同主题的互文阅读。教师还可以将《从军行》和其他的边塞诗放在一起阅读,体会《从军行》(其四)独特的风格来。如金昌绪的《春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是以思婦的口吻,批判战争给百姓带来的苦难;杜甫的《兵车行》: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则是在悲痛地表达战争的残酷;高适的《燕歌行》: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更是写尽了战士与思妇之苦。又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道出了边塞奇异壮丽的美景,极具浪漫色彩。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表达的是送别友人时依依惜别的情绪。卢纶的《塞下曲》四首(其二):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是对将军的英勇的夸赞。可见,虽同为边塞诗,但是表达的思绪各不相同,或悲凉,或浪漫,或昂扬,或不舍,或思念……在互文阅读中,学生更能够体会《从军行》(其四)的雄壮来。
3.同作者的互文阅读。教师还可以将《从军行》(其四)和王昌龄的其他诗句放在一起阅读,加深理解。如《从军行》(其一):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从军行》(其二):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琵琶羌笛是边塞的产物,王昌龄写出了边塞的风情,也写出了边塞征夫不尽的乡愁。
又如《从军行》(其五):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情绪又由之前的悲凉转为了豪迈激昂。可见王昌龄当时的情感是丰富的,这首诗既是对保家卫国的戍边战士的歌颂,也是对他们代马依风、狐死首丘的强烈思乡之情的理解与同情,同时也表明了时代和平的愿望。这一丰富的情感交织,如果不联系王昌龄的其他诗歌,是无法体会出来的。
4.同意象的互文阅读。《从军行》(其四)中有几个意象,如“玉门关”,玉门关是唐朝边疆与中原地区连接的纽带,在诗歌中,也常被赋予通往桑梓之地的特殊含义。此诗中,戍边战士遥望玉门关,不仅说明了孤城与玉门关之间的距离遥远,也说明了战士们内心孤寂,觉得归乡遥遥无期,饱含思乡之意。为了帮助学生加深这一情感的理解,教师可以向学生补充王之涣的《凉州词》(其一);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同样运用了“玉门关”这一意象,写出了征夫不得还乡的离愁怨情。
还有“楼兰”这一意象,指代的是“杀敌立功”,教师可以引用李白的《塞下曲六首》: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来帮助学生理解《从军行》(其四)中战士渴望上战场杀敌立功的豪情。
二.抓住诗眼入诗境
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只需要抓住“诗眼”或几个关键词,就能让学生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达到纲举目张的效果。如颈联“黄沙百战穿金甲”中的“百战”、“穿”体现了战争的漫长频繁,敌人的彪悍和战斗的艰难。
磨破的是战士们的金甲,磨不破的是战士们精忠报国的心。尾联“不破楼兰终不还”中两个“不”字,运用了双重否定,说明只有破了楼兰才归还,体现了在时代的影响下,战士们满怀着杀敌报国的万丈豪情。但是长期的荒凉的边疆生活又使得他们倍感凄凉,思乡之情油然而生。一个“终”字既体现了战士们的保家卫国的决心,也体现了他们对“不破楼兰”则终究不能回归故里的幽怨。两种情感相互交织,奠定了整首诗歌哀喜交织的感情基调。这种复义的方式,深刻地揭示了戍边将士复杂的心理活动,使得古诗中的人物形象趋于丰满,更显真实,充满人性魅力。
三.知人论时品诗情
为了了解诗歌中蕴含的情感,对当时作者所处的生活环境,社会风气,地理风貌等方面的了解也必不可少。这首诗包含了青海湖、祁连雪山、孤城、玉门关四个地名,在唐朝,这四个地方分别位于哪里,这也是在教学中不可规避的一个问题。教师可以查找相关的地图资料,比如有关唐代疆域的地图。通过查看《唐代地图疆域叠加》,可以知晓,玉门关距离青海湖有657.29公里,青海湖距祁连山脉有1364.01公里,祁连山脉距玉门关有1150.11公里。
可见,青海湖、雪山、玉门关三者的地理位置相去甚远,诗歌的前两句并非是实写,作者有过两次出塞的经历,他通过想象,将三地的风光自然巧妙地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意象场,为我们营造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苍茫的边塞图,气势宏大,也渲染了战争一触即发的紧张氛围,也为后两句抒发情感做铺垫。那首联中的“暗”字也就好理解了。作者并非是亲眼看见青海湖上空的云彩遮罩,使得北方的祁连雪山暗了下来,而是指战士们由于长期戍守在西北荒漠的孤城中,心情暗淡,蕴含着久戍不归的愁怨。
这首诗也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细细品味战士们内心心理活动的起伏变化,或矛盾,或彷徨,或激昂,或平静,耐人寻味。教师在教學前一定离不开前期的知识储备。
参考文献
[1]罗勤勤.把握主旨 找准着力点 发挥想象——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古诗三首》教学思考[J].小学教学参考,2020(07):4-5.
[2]李颀.《古从军行》[J].古典文学知识,2020(01):124.
[3]李颀.古从军行[J].河北水利,2019(12):24.
[4]刘燕.精芒外隐,意味无穷——论王昌龄《从军行》其四的双重审美意蕴[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9,28(04):53-58.
[5]蒋寅.说杨炯《从军行》[J].语文月刊,2019(04):58-59.
(作者单位:江苏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