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读上的个人超越

2021-02-04岸晓风

风流一代·青春 2021年1期
关键词:伦理学康德著作

岸晓风

《康德伦理学:解读、研究与启示》

作者:邓晓芒

出版社:文津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9月

前些年,有人对中外一些名校图书馆的借阅榜进行了统计对比,发现借阅前几名的书,国内大学多是《平凡的世界》《围城》《明朝那些事儿》以及古典四大名著等,国外大学则是《柏拉图》《理想国》《君主论》等著作。这体现了中西方之间的一种阅读差别,即国人更加习惯于感性和形象思维,而西方则更加注重理性和逻辑思维。这里不探究孰优孰劣,但是从阅读的志趣来说,如果在博览群书的基础上,可以精读甚至“啃下”几本经典作品,能够让阅读更加有质量,也是一件与阅读本身同样快乐的事情。

这就要说到当代哲学家邓晓芒教授的《康德伦理学:解读、研究与启示》。这是一本研究康德哲学的书,虽然康德哲学是出了名的晦涩难懂,但邓晓芒犹如“庖丁解牛”,将其精髓和脉络一一呈现在读者面前。更重要的是,在解读过程中,作者教给了读者几种超越自我的阅读“利器”,可谓倾囊相授、用心良苦。

一是在阅读过程中要灌注“记忆力”。中国的古典小说大多善于塑造人物,比如《水浒传》,虽然有一百零八将,但形象各异、个性不一,读者可以通过形象思维很好地将他们印在脑海里。但是假设《水浒传》是一本哲学书,108条好汉是108个哲学概念……这就需要有专注的记忆力。在读康德的书时,要尽可能记得他说过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用词,在理解后文的内容时,要经常性回顾前面的内容。可以说,阅读康德的著作本身就是对记忆力的一种训练,如果能坚持下来,对于休闲阅读、快餐阅读会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二是在阅读过程中要融入“批判力”。康德哲学是以批判而闻名于世的,其普遍意义在于,对人们进行启蒙的基础上,交给每个人一件锋利无比的思想武器,让他们学会开展纯粹理性的批判,对任何哪怕是天经地义的事情都采取批判的眼光,不盲从,而是要问一个为什么,问一个何以可能。从更加广泛的角度来看,康德的伦理学、道德哲学的基点都是建立在人的自由意识上的,不是为了相信上帝的教义或者某个圣人的教导而遵守道德,而是出于自己理性的一贯性遵守道德。他的道德学说唤起了人的理性自觉,让人们意识到理性才是人的本质。同样,在当前阅读融入了互联网、信息化等因素的前提下,如何在大数据的信息推送中保持独立的思考,如何在层层的迷雾中甄别信息的真假,都需要时刻保持一种批判意识。

三是在阅读过程中要用好“逻辑力”。读康德的著作,没有一定的逻辑能力是不可想象的。有的人把整本《纯粹理性批判》抄下来,有的读过几十遍,但是仍然似懂非懂。他们其实缺少的就是逻辑理解能力。书中指出,如果精读康德的“三大批判”,会惊异于康德从头至尾保持一个论题不走样,有时候似乎有所偏离,但一会儿又回到了原来的论题。康德的思维方式就是这种严格逻辑方式发挥到极致的产物。由于心中有坚强的逻辑支撑,他不怕走得更遠,这往往使那些缺乏逻辑训练的人跟不上他的节奏,丢失了逻辑线索。但是即使有阅读上的难度,人们仍然乐此不疲,因为它使读者有明显的收获。也正因为如此,读康德的著作,在今天仍然是中国读者最好的思维训练方式。

(编辑 邢多多1048572239@qq.com)

猜你喜欢

伦理学康德著作
阅读理解两篇
秒变戏精
试论儒家和道家著作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画家的数学著作
康德调钟
漫画
第三届全国生命伦理学学术会议将于山东大学召开
伦理学发展面临的挑战、困境和出路
计算机伦理学的历史与逻辑追问
康德的时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