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刘柏龄的养生之道
2021-02-04荆墨
荆墨
国医大师刘柏龄,是20世纪中国接骨学最高成就奖获得者。虽然已步入耄耋之年,但他思维敏捷,身体硬朗,步履稳健,丝毫不逊色于年轻人。现在,94岁高龄的他,依然有精力出诊、讲学、开会、出差。问其养生之道,“事事如棋,让一步不会亏我;心田似海,纳百川方能容人”的回答,体现出一位老中医的宽阔胸襟。
刘柏龄认为养生保持良好的心态,就要正确地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如今社会飞速发展,物质利益诱惑着许多人,刘柏龄对此看得很开。他说,只要吃饱穿暖,其他东西都是多余的。他不羡慕别人的高档名车、富贵豪宅,以自己简单的方式生活着、工作着。他提出,遇事要不激动,不急躁,保持镇定、乐观的良好心态,这对身体大有好处。
刘柏龄将心胸宽广、不斤斤计较放在养生的重要位置。20世纪60年代初,他全家刚到长春,条件有限,生活较为拮据。他却感到满足,虽然生活清苦,但苦中有乐。他说,中医将人的“心”视为“君主之官”,心具有调节情绪的作用,对全身脏腑功能起着重要的决定性作用。
刘柏龄的饮食习惯是早餐吃饱,午餐吃好,晚餐吃少。他认为应什么都吃,营养才全面。都说老年人应该少吃肉,因为其中脂肪多、胆固醇高等。可是刘柏龄每天都离不开肉,只是吃得不多。他还喜欢吃鱼,尤其是鱼头,同时再吃些别的蔬菜、水果搭配着,所以吃得非常健康。他说,自己能喝酒,年轻时一顿能喝半斤。如今上了年纪,就要控制酒量,肉也吃得少一些。
刘柏龄几十年如一日,坚持每天早晨5点多钟起床,然后到外面散步,呼吸新鲜空气。30分钟后回房间,吃过牛奶、馒头等早餐后,7点半乘车上班。中午,吃米饭或面食,再加上鱼或肉以及蔬菜等,保证营养均衡。晚饭常喝粥。之后,看看电视节目,有时再看一会儿书,一般在晚上11点以前入睡。根据自己的年龄和身体状况,他不断调整作息时间,量力而行,尽量不让自己累着。一直到现在,虽然90多岁高龄,但体检各项指标都非常好。
除了经常散步之外,适当用脑也是他运动的一部分。刘柏龄的观点是,老年人多看书读报,多提笔写字,可刺激脑细胞,使其经常处于兴奋状态,可以避免老年性痴呆。他平时除了看书、医病、做学问外,就再也没有别的爱好了。下班回家后,他最大的爱好还是看书。在读书中,淡泊宁静,感受美好的人生。
刘柏龄看重事业,也看重家庭。他说,老年人儿女绕膝、含饴弄孙是一大乐事,尽享天伦对健康长寿很有帮助。刘柏龄常举行家庭宴会,老老少少聚在一起,谈工作,谈生活,谈家庭,非常热闹。大家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鼓励,忧烦之事得以化解,愉快之情大家分享,四世同堂,其乐融融。
刘柏龄常说,人到晚年,一定不要闲着,生活安逸不等于饱食终日。要不辞辛劳,量力做一些事情,让自己的生活充实起来。因为他的心态总是处于平和状态,所以,即便有烦心事,他也要强迫自己在睡觉前尽量忘掉。忘得快是心静,心静则顺,心靜如水,无忧无虑,澄清洁净,养心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