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珍藏的《国防医学院毕业同学录》

2021-02-04单补生

黄埔 2021年1期
关键词:医科军医教官

单补生

丁亥初夏,笔者漫步书肆,偶得一册《国防医学院(大学部医科四十三期)毕业同学录》,1948年11月 出 版, 尺 寸242mm mm,棕色书衣,烫银精装,纸本92页,品相俱佳。内页文字类有:校长训词、校史、题词、教职员简历、前期及在校同学名录(医科48期,牙科7期,药科35期,大护1期,计4400余人)。图片类有:孙中山遗像、正副院长肖像、校景7帧、本届同学个人毕业照片40帧。

国防医学院(前身陆军军医学校)在清民时期是一所培养军医的医疗、救护及平、战时卫生勤务人材的学校,是中国军医教育的最高学府,与北平协和医学院、成都华西医学院、长沙湘雅医学院、申城上海医学院齐名,为五大医学中心之一。

/ 《国防医学院毕业同学录》及43 期学生毕业留影。

该校师资雄厚,阵容强大。教学教务主要负责人,多为国内外知名博士、专家、教授或名医,医理渊达,技艺精湛,学养深富,不乏著述。在教职员110余人学历中,除17人为本校各期毕业生外,其他一部分为毕业于不同的国家的归国留学生,例如:英国的皇家陆军军医学院、爱丁堡大学;法国的里昂中法大学、史都卡航空学校;德国的柏林大学、乌兹堡大学、福莱堡大学、海德堡大学、法兰克福医学院;奥地利的维也纳大学;美国的耶鲁大学、哈佛大学、纽约大学、爱荷华大学、芝加哥大学、明尼苏达大学、密执安大学、哥伦比亚大学、俄亥俄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军医学校、陆军勤务学校;日本的广岛文理科大学等。另一部分毕业于国内知名学院,例如:协和医学院、湘雅医学院、上海医学院、华西医学院、同德医学院、东南医学院、哈尔滨医科大学、中央大学、中山大学、金陵大学、复旦大学、交通大学、南开大学、燕京大学、北平大学、厦门大学、震旦大学、同济大学、东北大学、重庆大学、东吴大学;还有香港大学等。

/ 陆军军医学校38 周年纪念大会合影。

1931年,陆军军医学校奉令对新生实施6个月入伍训练,此后军医学校招收新生,均依此规定实施入伍训练。1933年5月,本校奉命迁南京后,军训部为各军事专科学校入伍训练统一起见,令中央陆军军官学校附设五校(军医、兽医、军需、兵工、测量)新生入伍生营,负责实施入伍训练。如军医学校医科(28期)药科(22期)录取新生68人,同时入营接受入伍教育,明了军医应服务军旅以为终身职志,不得中途改业而从事自由之业,违背国家培植军医人材之本旨。自1936年起,军医学校校长由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自兼,通用黄埔校训 亲爱精诚”,从而名正言顺归属黄埔系。

黄埔校史记载,黄埔、南京、成都三地校部军医处,历任处长学历非国外留学即军医出身。黄埔1至3期军医处处长为金诵盘,浙江嘉兴人,上海同济大学医科、日本仙台医科大学毕业。1918年在上海开办崇仁医院,有幸结识了孙中山先生,受三民主义思想影响,常以医院的收入资助革命党人,为此,孙中山为医院题写门匾 杏林翘楚”。1 924年,孙中山先生患病,经其治愈后,欣然题写 是医国手 横额相赠,并特邀其任黄埔军校军医处处长为 健 校服务。黄埔4至5期军医处处长为陈魏,浙江绍兴人,日本京都医科大学毕业。黄埔6至7、10至14期军医处处长为蒋士焘,江苏丹徒人,日本东京医科大学毕业,任职达7个期别,为时最长。黄埔8至9期军医处处长为卢致德,广东中山人,北京协和医学院、英国皇家陆军医学院毕业。黄埔17至19期军医处处长为韩云峰,河北盐山人,日本帝国大学军医学校毕业。黄埔20至23期军医处处长为白鑫,河北藁县人,军医学校18期毕业。

军医与黄埔军校的关系,犹如炮兵与炮,辎重兵与车辆,步兵与枪的关系。军医的敌人有二:一为荷枪实弹之真实敌人,二为令人染病削弱战斗力于无形之自然敌人。前者易于发觉,而后者每被疏忽,欲求军医业务之达成。军医的作业有二:一为预防,二为治疗。以军事术语言之,则前者为防御,后者为攻击。尤其在抗战中,军医工作人员的重要,决不亚于任何一支精锐部队。由此可见,在黄埔校史研究中,不可忽视对军医学校史料的收集研讨,以利融会贯通。

校史沿革

《国防医学院毕业同学录》中有关于校史的记载,现摘录整理如下:

/ 上海江湾国防医学院校门,1948 年于右任为国防医学院题写院名。

/ 抗战时期救护训练之一。

天津肇始(1902-1917):清光绪28年(1 902),时袁世凯督直,清廷因训练新军,以袁兼北洋练兵大臣,置北洋陆军六镇(师),一切设施效法日本,因鉴于军医事业之重要,乃创立本校,定名为北洋医学堂,于是年11月24日成立;假天津东门外浙江海运局为校址,委徐华清为总办,唐文源为监督,聘日人平贺津次郎为总教习,所有教员悉属日籍;自德日两国购买图书仪器,值银5万余两,修业年限定为4年,第1期招生40名,第2期20名,第3期50名,旋又附设防疫学堂,以日人古城梅溪董其事。

/ 抗战时期救护训练之二。

光 绪32年(1 906),本 校由陆军部军医司接收,更名为陆军军医学堂,在天津河北黄纬路自建校舍,添购图书,至是规模粗具。同年12月第1期学生毕业,适值彰德秋操,由平贺总教习指导率领全部学生编为卫生队,参加演习,博得各国来宾之赞许。光绪34年(1908),委英国留学生伍连德充本校帮办兼教习,并增设药科,修业年限定为3年,招收第1期学生18人。翌年,陆军部改订补官章程,略同今制,委日本留学生侯敏汶等人为本校教官,自是日籍教员合同期满者,已不再续聘,而代以归国之日本留学生。宣统3年(1 911),药科第1期毕业,医药二科毕业学生,均经派往南北各镇(师),充军医司药,各镇(师)之防疫、保健、救伤、疗疾等任务,均以之为基本干部。

1912年民国肇造,本校易名为陆军军医学校,徐华清辞总办职,李学瀛继任为校长,此时所有日籍教员已全部辞退,乃先后委日本留学生王宜、戴棣龄为教务长,本校毕业生黄传筰、日本士官毕业生胡百练为学监,并以日本留学毕业生张仲山、吴道益等及本校毕业生陈辉、林鸿等12人分任医科各科教官。聘意国军医马耐尼担任解剖实习教官。又以日本留学毕业生胡晴崖等及本校毕业生陈纯修等分任药科各科教官。全校学生按照陆军编制,分为4连,部派赵铎等分任连长。先是医科学生,假天津官医院为临床实习之所,自部颁教育纲领后,乃于校内设立附属医院,分科诊疗,以供学生实习,至此本校组织始臻完密,而于教学实验管训诸端均有长足之进步,为我国自办之唯一军医教育机关。1915年,李学瀛辞校长职,而由全绍清继任,时医科4期、药科3期学生招足7班,济济一堂,是为本校之发轫时代。未几,在校同学为联络毕业同学及砥砺学术,乃成立校友会。同时,学校先后派员出国攻研专科,以培养各科师资。1917年,绥远发生鼠疫,全校长奉命率同教官学生,组织防疫队驰往救护,劳绩并著,本校令誉乃远播塞外。

迁校北平(1918-1922):1918年12月,本校以30万巨款于北平东城北小街所建宏伟校舍及附属医院落成,乃全部由天津迁设北平。前派赴国外留学之各教授亦相继回国,人才济济,于是增设眼科、耳鼻喉科及军阵防疫研究科,以王连仲、沈玉桢、俞树棻分别主持。附属医院开办后,聘英人孔美格担任内科临床检查,留日学生金宝善担任细菌检查。时值欧战,我国为协约国之一,奉令收容德奥战俘,救治成绩,颇获各国人士之赞许。

1921年冬,东三省鼠疫流行,死亡枕藉,内务、陆军两部会调本校军阵防疫研究所主任俞树棻,奉命带领学生驰往防制,俞氏详细筹划,奋力工作,疯狂疫势,期月而告肃清,造成东亚防疫史上惊人之成就,友邦人士亦所称扬。继东北之后,山东桑树园鼠疫又作,俞氏复衔命往,未匝月疫势扑灭殆尽,当各方函电交驰争相祝颂之际,俞氏不幸竟以染疫身殉,此一代宗师赍志以殁,中外人士莫不为之悼惜,诚为我国学术界之巨大损失也,政府轸念俞氏之劳,除从优予恤外,并饬于桑园地方,勒石以旌其功。

1922年冬,全校长升任教育部次长,戴棣龄递升为本校校长。1923年至1925年,国事蜩螗,战乱时起。先后有张用魁、张修爵、梁文志诸氏相继掌校,多皆以政局动荡之影响,致主持者不克有所建树。1926年陈辉升任校长,亦因经费困难,校务渐弛,难复旧观。至1928年春,陈辞职,由鲁景文继任,当局曾有将天津海军军医学校归并本校之议,终以时局变化,其事遂寝。

1928年夏,国民政府奠都南京,鲁校长辞职,校务乏人负责,由校组织委员会以维持之,推教务长张仲山为临时主席,维持现状。至秋季,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派员接收,而委张主席为校长,改订编制及教育计划,修业年限,医科自18期起增为5年,药科自14期起增为4年,并增设医药补习班各一,招收非正式医药学院毕业之优秀现职军医及司药人员,施以适当训练而增强其技术。该班先后毕业者,计有医科2期、药科1期,此数期学生毕业后服务社会,颇著成绩。迨张仲山校长去职,郝子华、杨懋、戴棣龄相继任校长,皆以政局影响,经费无着,难能施展。1930年冬,政局奠定后,部委前校长陈辉回任,乃着手整理,是为本校复兴时代。

/ 抗战时期,陆军卫生勤务训练所主任林可胜在海外募捐得来大批救护车辆,率同投效之华侨,赴缅甸协同英美联军对日作战。

/ 抗战时期,军医学校卫生勤务学系主任李旭初、卫生勤务训练所主任林可胜、军医学校教育长张建、军医署委员严智钟(由左至右)合影。

1931年春,陆海空军总司令部设军医监部,派委员姜文熙点收本校各部财产,呈部备案,嗣因总司令部撤销,军医监部同时结束,本校乃改隶军政部。是年,陆军军医学校奉令对新生实施6个月入伍训练;此后军医学校招收新生,均依此规定实施入伍训练。1932年夏,陈辉校长调任军医司长,部委严智钟接任校长。

/ 抗战时期救护训练之三。

中兴南京(1933-1937):1933年5月,本校奉令迁移南京,指定以汉府街第二陆军医院及复成桥旧江苏工业专门学校为校址。自1934年夏季起,奉命修业年限又恢复医科4年、药科3年制,医科自26期、药科自19期起实施。是年12月1日,本校拨归军事委员会军医设计监理委员会管辖;未几,严智钟校长去职,而由该会主任委员刘瑞恒兼任校长,沈克非为教育长,对于教育行政多所更张,大有另奠新基之势。1935年8月,军医设计监理委员会与军政部军医司合并组织军医署,直辖于军事委员会,而以刘瑞恒为署长。自1936年起,本校校长由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中正自兼,以刘瑞恒署长为教育长,扩大规模,作大调整,简称军医学校,自此本校乃进入中兴时代。1937年4月,刘瑞恒教育长去职,蒋校长乃委广东军医学校校长张建为教育长,旋张建奉命兼任军医署长,于军医业务及军医教育,乃得具体之改进。

张建教育长莅任后,即承前任之宏模遗规,复以其历年从事教育之经验,励精图治,锐意革新。斯时本校修业年限,又改为医科5年、药科4年,校务蒸蒸日上。惜未几“七七”事变发生,一切设施不能如愿完成,实为憾事。是时为求军医之质量并重以适合战时需要计,1937年秋,呈准设立军医预备团于南京,由张建教育长自兼主任,以招考军医司药速成学生,并先后成立第1、2分团于西安、邵阳,以广育人才。

抗战转徙(1937-1945):“七七”抗日战火既燃,沪战亦相继爆发,南京不无威胁,本校奉命迁广州,同时改隶于军政部。仓促间道,经平汉粤汉辗转到达广州,暂假广东军医学校校舍之一部为校址,并奉命接收广东军医学校改为广州分校,以教育长兼主任,于是两校合并上课,而就第4路军总医院实习焉。

1938年5月1日于湖南长沙成立陆军卫生勤务训练所(主任林可胜)有教务处之编制。是年秋,日寇侵犯华南之企图日益明显,本、分两校全部迁往广西,择定桂林、大墟、阳朔三地为校址。相安约半载,抗战第二期开始,桂林已进为军事争夺目标,敌机狂施轰炸,本校于是呈准迁黔,而以广州分校之部,迁设西安,改称第一分校,任滕书同为主任,择西郊强华村为校址,城内东门为附属医院。第一分校为西北有志军医事业之青年辟一途径,负笈就学者,甚为踊跃,加之主持得人,纵横捭阖,使校务蒸蒸日上,颇得西北人士之颂扬,为本校生色不少。本校则择定安顺县贵西大营为校址,流离转徙,至此始告安定,于是广罗教学人材,充实设备,先后成立附属医院、药品制造研究所、牙科、血清疫苗制造研究所、营养研究所等机构,校务日有进境。1939年云南军医学校,改隶本校称第二分校,假昆明圆通山忠烈祠为校址,以周明齐为主任。1940年周去职,由景凌霸接任。本校鉴于时代之需要,为培养健全之军医司药干部之起见,于1941年6月呈准续办军医司药补习班,考选现职军医司药,修业年限仍仿前制为2年。同年4月,举办军医司药研究班。7月,军医司药专修科继之成立,至是医药二科训练之机构,乃愈臻完美。

1943年敌焰益炽,当其据长沙,破衡阳,造成黔南事变之际,贵州震荡,本校为策安全计,彼时曾将一部分重要器材,移诸安顺西北之普定县,后以敌人在太平洋节节败退,黔南攻势已成尾声,本校得以安堵如常。1 944年春,经呈准改本科为大学部,授予学士学位;补习班为专科部,而与原成立之研究部及专修科合成为四大体制焉。后复以本校各科系研究学术之风均极浓厚,乃集志同道合之士,成立中华医学会分会、中国药学会分会及中国化学会分会于校内。

抵沪变迁(1947-1949):抗战胜利后,学校为求进步计,乃于1946年派第一分校滕主任,及本校资深教官多人赴美考察,同时选拔优秀助教数十人赴美进修。是年6月,第二分校编并本校,同时奉命复员,于1947年春全部到达上海江湾,斯时第一分校亦相继到达,南北相聚,其乐融融。复员期中,其困难繁多,而课程之进度,一本既定,逐步为坛,未尝稍辍,此应感佩学校当局之贤明处也。

1947年5月,学校奉国防部令改组,合并陆军卫生勤务训练所,更名为国防医学院,由军医署长林可胜兼任院长,张建、卢致德副之,配合建国建军之需要,图能与国内外之一流医学院相并列,盖有划时代之庞大计划。在教育单位方面,包括医科、药科、牙科、护理科等;在研究单位方面,包括卫生实验院、博览馆、图书馆、卫生装备研究所等;在示范业务单位方面,包括上海总医院、卫生器材总库及卫生营等,本原有之组织扩充增设之,期于数十年后,优秀之卫生人员得以布满于国防军中,且为和平时期,推进民众卫生业务不可漠视之潜力焉!

1949年春,本校迁至台北水源地。是年5月上海解放,军事管制委员会派员进驻江湾区五角场原国民党国防医学院,接管了该院校舍和国民党联勤第二总医院的全部设备及院长等工作人员400余人。1951年7月,定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该校自1902年建校至1949年迁台止,47年来,尤其是在抗日战争中,培养出大批医务药务人才,许多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成为医药卫生部门的骨干,遍及祖国各地,为祖国建设做出了贡献。

派系之争

军医学校自清末创建以来,学生中父子、兄弟、亲朋先后同学毕业者不在少数,因此形成军医学校师生、同学之间的关系至为密切,互相援引照顾。北洋医学堂时,招收的第1、2期学生多系在同文馆学习外文者;而第2期学生多为八旗子弟,又称第2期为旗班。因当时的人多数不愿上洋学堂,故由八旗贵胄中选拔子弟入学,如那丹珠就是被选送到医科第2期学习的,与其子沙林芳(医科17期)、沙林藻(医科22),父子三人均先后毕业于该校。又如军医教官黄石岭之子黄琦(医科12期)、黄绎(医科17期),梁后波之子梁国治,陈辉之子陈家谋等,亦先后在该校学习。形成这种情况有以下几种原因:一是军医学校是公费,可以减轻家中经济负担;二是毕业后工作有保障;三是毕业后开业行医可以名利双收;四是学校有熟人可以照顾,考取比较容易。当时,各省军队的军医,除由陆军军医学校分配外,也有自行招聘军医的。如由美国教会设立的沈阳盛京医大、长沙的湘雅医大、山东的齐鲁医大、成都的西南大学医科,由日本设立的沈阳南满医大、山东医专,以及由我国政府办的浙江医专、河北医大、北京医大等医学院校的毕业生,都有参加军队为军医的。但是,在国民党军队中的军医主要为陆军军医学校、江西医专、浙江医专等校的毕业生,而东北军军队中的军医多为南满医大及军医学校的学生。因此,军医在当时有德日派与英美派之分。北伐之后,国民革命军中的军医,多为浙江医专毕业生,因此军医学校与浙江医专毕业生在军队中又形成了两个派系,明争暗斗,扩充自己的势力。1946年国防部军医署成立后,署长职和署内较高的职位亦多为 浙江医专系 所把持占据。不过当时的国防医学院是由军医系 主持教学教务,从如下教职员表可见一斑:

副院长张建,广东人,医科15期,德国柏林大学医学博士。

视察室主任王永安,河北人,医科10期。

行政部副主任罗泽霖,药科17期。

行政部第4组组长张奕栋,浙江人,药科17期。

教务部第1课课长冯冠华,南京人,医科27期。

第3课课长兼军医行政学教官徐步安,江西人,医科16期。

生理学教官诸相尧,贵州人,医科24期。

生理学教官卢振东,河北人,医科26期。

病理学教官陈履告,浙江人,医科24期。

细菌学教官戴佛香,广东人,医科31期。

军阵外科学教官郑宝琦,河北人,医科24期。

耳鼻喉科学教官董民声,浙江人,医科27期。

医师伦理教官钱岳年,江苏人,医科28期。

公共卫生学教官张禹罕,广东人,医科26期。

公共卫生学教官赵坚白,辽宁人,医科27期。

流行病学教官张求精,河北人,医科27期。

学生总队总队长徐省三,湖北人,医科24期。

陈诚治疗

1948年7月中旬,南京《和平日报》刊登一篇报道,国防医院负责人谈陈辞修将军治疗经过”,内容如下:

陈诚将军为国宜勤,旧患十二指肠溃疡,迄无根治机会,最近乞假在沪国防医学院就医,已逾月余。据该院负责人称:陈将军于1943年12月指挥滇缅战役,因操劳过度,忽发呕血,经医诊断及X 光检查,即认为系十二指肠溃疡。其后,于1945年、1947年相继以操劳过度,屡见大便隐血,且每次复发,出血程度至为严重,甚有昏迷失眠情事,虽经一再休养及采用饮食疗法,复增服阿米精(Amigen)等,5 年之间,终以任事繁剧,时逾时发,迄未根治。上(6)月4日,进入本院配属之上海总医院,接受详尽检查,并由本院邀请沪上内外专科及北平协和医学院娄克斯氏(Lukes)等,于8日开会详加研讨,9日忠议陈氏,认为今后欲胜繁巨工作,厥推手术治疗可予最大之希望,舍此皆非根治之策,经陈氏考虑后,10日晨即断然接受手术治疗,1 2日由该院外科教授张先林博士等,施行胃之次全截术,当于十二指肠前侧距幽门约一公分处,发现星状病痕三个,此盖以往溃疡愈合所留之遗迹,经截除并施行胃肠吻合术,历时4小时半始毕。手术期间及手术后一般状况非常良好,至18日体温正常,20日拆去缝合线,切口愈合,是日下午即可行走,此后一般状况日见进步,饮食加增,精神愉快,一如往日;仅有时失眠,腹部稍感膨胀而已。7月8日行手术后之胃部X 光检查,结果良好,吻合处机能正常,胃部无停滞现象,现体重逐渐恢复。惟医嘱仍须继续休养4至6个月云。据悉:近来军医人才及治疗技术,由于林可胜博士之领导,日臻进步,尤以全国各地联勤总部之各总医院之治疗水准,大见提高。观乎陈氏之信任,且确具极高之效率,诚为将士福音。

猜你喜欢

医科军医教官
新医科背景下医学院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实践研究
军医
我的军医爸爸
动物入学也军训
开放式创新性实验教学在医科生科研思维培 养中的应用
中国是什么时候开始有军医的?
福尔摩斯·住院病人(上)
医者难自医
医者难自医
教官之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