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陆军工兵学校概述
—— 1932 年8 月南京建校至1949 年12 月重庆起义

2021-11-27郁长军黄埔17工校5姜梦飞黄埔18工校8

黄埔 2021年1期
关键词:工兵普通班学生

郁长军(黄埔17 期、工校5 期) 姜梦飞(黄埔18 期、工校8 期)

一、南京建校与抗战实际密切结合

1931年,日寇发动九一八事变。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打响。当时中国陆军只有一个独立工兵团。为加紧整军备战,1932年8月16日,陆军工兵学校在南京光华门外创建,校长为林柏森少将(广东省蕉岭人,保定军校工兵科9期,日本高级军工学校高级班毕业)。1 935年起,蒋介石兼任校长,林柏森升为中将教育长。

该校开设的普通班,是将各部队保送之工兵军官培训成中级工兵人才,学期约一年,普通班的培训是该校的主要任务。后又开设要塞班,为要塞之设计施工培训急需人才,学期约10个月。又开设筑城、爆破、渡河等专业技术干部培训班。再成立教导营,培训各调整师工兵营干部军士,每期4个月,20个营的培训在一年半时间里完成。

1937年,因抗战部队急需工兵参谋,学校奉命派员参加作战,任务特别繁重。北战场沧保线、德石线阵地构筑工事之指导,交通道路之破坏工作;南战线吴福线及锡澄线工事搬运;江阴要塞及江防要地工事建设;首都附近之破坏准备,均由学校派员。普通班5期学员未毕业即全部派出,学校教官也派出到各部。独立工兵组织得到扩充,计独立工兵营35个,配属各集团军总部;独立工兵团6个,配属各战区长官部。待工校参战任务稍减,转为以教学为主。

二、湖南零陵建校前后的7年全盛时期

1937年日寇侵犯南京,工校迁至江西省清江,不久又迁至湖南零陵(永州)。因抗战需要,任务急增,编制逐步扩大。干部从每届毕业生中择优留校工作。设备逐步扩充,器材不断充实,作业实施及实习场所日渐完备。零陵古城,城西有潇水,便于渡河教学;城东为丘陵地,为筑城、爆破、测图、步兵连以下战术演练提供良好条件。至1944年林教育长调离,当时工校建制为:

(一)校部分设

1.教育处:处长邓树仁少将(广东开平人,保定军校8期工兵科,留学德国,专业工兵并对要塞工程专研,后调任陆军军官第一预备学校中将教育长)。

(1)教务股:股长唐智麟(广东人,黄埔军校6期,工校普通班毕业)。

(2)印刷所:负责全校教材供应。

主要技术各系:

筑城系,上校主任宋耀华。

爆破系,上校主任丁怀谦(安徽人,工校训练班普通班毕业)。

渡河系。

航道系。

战术系,少将主任洪达(保定军校毕业)。

各系教官都是校级军官。另有兵器、电机、数学等教官室。

2.研究处:处长朱萼楼少将(保定军校毕业),继任者为黎玉玺少将。该处设有翻译室,包括德、日、英、俄等语种。

3.总务处:处长曾由朱萼楼少将兼任。

(1)管理股:上校股长揭伯屏(湖南凤凰人,工校普通班毕业),后任倪隆万。另有会计室、军需室、军医室、军乐队、运输队等。

(2)器材股:上校股长张觐光,管理兵器和器材。

(二)校部直属单位

1.学员大队:上校队长徐广文,下设队附负责各班管理。下设:

(1)干部训练班:两个队,每队约70人。学员由陆军各工兵营连选送基层军官进行技术培训为主,学期半年。

(2)普通班:是工校主要培养目标,选军校工兵科毕业生,工作3年以上,中尉以上军官,培训约一年,每期约70人。该校共办普通班21期。1944年初,工校保送刘寿松、任启智、竹六逸、胡关键、喻广中、柴孟选、郁长军等7人参加该班学习深造。恰逢工校西迁,经广西、贵州,1945年春迁至重庆才毕业。这是最后一期。

(3)要塞班:入学必须经普通班毕业,学习要塞工程为主的设计及施工,每期20名学员,共办5期。每期学习10个月。其中第3期因军事急需,直接从普通班学员中挑选学员。

2.学生大队:因抗战急需基层军官,由黄埔军校委托各特种兵学校代训各科学生。自1937年底起代训自14期至18期共5期,军校工兵科学生5期计2321人(抗战胜利后,在重庆接收第六分校学生约300人未计在内,为军校19期学生,属工校学生9期)。

(1)第1队(大队):中校队长黄德馨(湖北人,黄埔军校5期),队附姜翼龙(黄埔军校6期)。黄德馨调升后,继任中校队长,下辖4个连队,驻零陵中学原址。

第1连:少校连长孙连盈(山东人,黄埔军校7期),至第18期时由赵明天少校继任。

第2连:少校连长龚坤荣(江苏崇明人,黄埔军校8期),第二任为余赐三中校,第三任为陶延少校。

第3连:少校连(队)长倪隆万(湖北人,工校普通班毕业),第二任何钟俊少校,第三任张止静少校。

第4连:上尉连长周继周,继任为陈文辉少校。

(2)第2队(大队):上校大队长李乐中(山东人,黄埔军校4期),继任大队长唐智麟(广东人,黄埔军校毕业),各队连干部略。

学生大队是由黄埔军校委托工校代训工兵科学生,详细情况如下:

第14期(工校学生1期):学生大都是沿海大城市退至武汉等地的大学或高等工业专科学生,编为甲班。另招收高、初中学生编为乙班。由教导2营负责教育和管理。当时教员大部外调参加抗战,学生管理由该营连排长担任,实行管教合一,课堂与野外作业结合。为适应战场需要,缩短教育时间,只以工兵技术教育为主。

1938年初,接收山东教导团的学生进行教育。这批学生素质较好,同时划为14期学生(工校学生2期),毕业时一部升入普通班深造,同时有多人留校工作。

第15期(工校学生3期):由工校接收桂林第六分校,昆明第五分校部分学生至毕业。

第16期(工校学生4期):1939年3月间,据说该期学生部分是战干团的学生。因部队急需,缩短为半年教学。后来又从各部队调回工校补训,以保证学生质量。

第17期:属军校第29总队工兵科第1队学生,1939年11月入校。原定学习3年,因战场急需改为一年半。该期学生在江、浙、皖、湘、粤各省入学,入伍时间为半年。经选改,重新编队。郁长军这时就编在第1连(队),连长孙东屏(山东人),排长是张慕凯(江苏人)、阮锡魁(山东人)、沈端生(湖南人)、钟汝轼(广东人),都是第14期毕业生。至1941年5月15日毕业留校工作。同连有曾奇才、任启智、赖复生、邓惠中等,共留校25人。该队属工校学生5期。

该期第2队(大队)学生(工校学生6期)迟几个月进校,教育时间仍为一年半,毕业时有20人留校。

第18期:第2大队进校3个月,排为工校学生7期。第1大队于1941年10月接收军训部入伍生1团一个大队来校学习,住零陵中学原址,编为工校学生8期,属黄埔军校第18期独立第7大队。从入伍生团至军校学生毕业累计在校两年7个月。

以上学生队的教育班长都是从练习营军士中选拔深造,自然成为该期黄埔军校学生。姜梦飞原名姜熊,即为1943年8月毕业的该工校代训黄埔军校第18期学生(原工校学生8期,即第1大队第2队学生)。

3.教导团:团长(1944年)为崔克俭少将(保定军校工兵科毕业)。后还有少将团长权**(作者年事已高,只记得团长姓权)。

第1营:上校营长徐广文(后调学员大队长)。

第2营:上校营长揭伯屏(后调校部管理股长)。

第3营:上校营长刘伟华(共产党地下党员,1948年任上海市城防工程处参谋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筹建南京工程兵学校)。

工校建校时就成立教导营,到零陵后,各部队均需军士一级工兵人才,教导团扩建,下辖3个营,每营4个连,接收各工兵部队军士,接受3-5个月教育,以技术作业为主,结业后仍回原单位工作。

4.练习营:工校初建时只有一个队,到零陵后扩建为营,下辖4个连。招收初中毕业的学生,在校学习3年,结业后分配到各工兵部队当班长。成绩优秀的可分在军校工兵科各学生大队当教育班长。

工校设有政治部,少将主任贺醒汉。1945年前后改为新闻处,上校处长徐良麟(湖南岳阳人),负责全校政治教育。各连队设有政治指导员,担任政治及国内外形势教育。

工校是一所技术兵科的专科学校。学员大队和教导团都不讲授步兵教育,教学以工兵专业技术实际操作为主。学员大队由校部各系教官任教,教导团由各连、排长任教。自接收黄埔军校委托代训工兵科学生起,在入伍生阶段实施步兵连以下的教育,升入学生阶段以工兵专业教育为主。四大主要科目为筑城、爆破、渡河、坑道,其他为测绘、制图、战术等,都由队连排干部担任教育,并由校部各系教官支援教学,做到管理和教育,理论学习与实习相结合,使学员离校后能胜任本职工作,做好步兵的开路先锋。

组建独立的工兵团(营)是工校的重要任务。抗战初期全国只有一个工兵团,至1939年发展到5个团,1940年又建立第6团(派第1学生队队长黄德馨为上校团长),1941年5月又成立第7、8、9、10团(派第2学生队队长李乐中为上校团长。第10团到印度进行美式重工程机械装备,配合美军工兵部队,在驻印军支持下,建成中印史迪威公路通到云南边境)。这些独立团(营)的干部训练、装备配置等统一由工校林柏森教育长负责完成。

林柏森于1944年调离工校,专任军训部工兵监,随同的汪敬熙、郑学燧、张慕凯、张武林、管伯英等5人,都是第14期代训的黄埔军校学生,在1945年被美国西点军校录取。回国后,汪敬熙、郑学燧任中国军事代表团何应钦上将团长的随从参谋兼翻译。汪敬熙去台湾后升至陆军上将。1946年,林柏森调任联勤总部工程署长,后任陆军总部参谋长、副总司令,1960年冬病逝于台湾,享年64岁。

自工校1932年创建至1944年西迁,林柏森教育长历经12年为国贡献,培养毕业学员8848人,军校学生2321人,军士10802人;组建独立工兵团10个,独立工兵营35个。其对工校创建及发展的贡献,几乎与整个抗日战争全过程相对应,可谓建功至伟。

三、西迁重庆重建时期

1944年,蒋介石不再兼任各军事院校校长职,原 陆军工兵学校 取消 陆军 二字,工兵学校校长改由原工兵监廖行端中将担任(云南昆明人)。少将教育处长邓树仁外调,新任教育长黄德馨未到任,黄埔军校委托代训19期学生未进校,只有21期普通班学员已开学。这时,衡阳失守,日寇沿湘桂线南进,工校被迫沿黔桂线西迁。历次增添的器材、设备、兵器都已装上列车,但无机车牵运,全部损失在各火车站上。

1944年冬撤至贵州省炉山县,教职员工星散,只有21期普通班上课。学生第1大队大队长姜翼龙上校外调组建独立工兵第19团。但是驻在贵阳的原第13军向工校要工兵人才支援美式装备的使用,工校派出14期章伯禄,15期阮学李,18期吴雯、沙玉华、汪秀成、项苏生、姜熊等人。

1945年春,工校迁至重庆红糟坊,新校址只能安排校本部和学员队,其他各部均住巴县。

1945年日寇投降。9月中旬,最后一期普通班21期毕业。工校保送的7人中,郁长军、雷定发、宋孟达,派在校部教务股工作,其余4人在学员队工作。全校教官、助教此时均无任务,由少将教育长黄德馨组织开展俄语学习,由翻译室教官任教,直到1946年9月结束。

在重庆时期,只在抗战胜利后接收黄埔军校第六分校学生300人,为军校第19期学生(工校学生9期),1 946年10月毕业。

四、蚌埠南兵营工兵学校按美式教育新建时期

抗战胜利,国民政府回迁南京。工校在光华门外旧址已由中央警官学校使用,乃决定迁安徽省蚌埠市南兵营,按美式教育新制创建新的工兵学校。1947年前后逐步创建,在南京市内设办事处。在此期间,有两件大事值得介绍。

一是在1946年10月,由联勤总部成立南京汤山联勤学校教官训练班。入学条件是已取得二等学历,上尉军衔,军龄5年以上,由各学校(如工程兵、军医、财会、韬重兵等)组织考试,及格者保送入学。该班主任由黄维将军兼任。美国军校毕业的陈简中少将任教务长。全班分4个队。工校派出上校处长余赐三为副大队长,上校教务股长唐智麟任第1队队长,上校叶在青担任副队长,上校倪隆万担任区队长。参加受训的有上校教官鄂凤荣、刑宏之,中校王咸宜,少校教官邹今睿、刘建迁、李聘三、蔡祖箴、黄克元、魏再生、陈传纲、张先翼、李镇美,上尉助教徐希霖、任启智、刘寿松、柴孟选、竹六逸、胡关键、郁长军等人,和其他学校受训人员合并成立第1队。教育内容和方法按照德、日军事教育法,管理方面,包括编制、教材、教具、人事管理、器材筹给等,按照美国后勤军事学校的管理方法进行管理。发给学生参考书40余种,学生在短短9个月内无法读完。经讨论决定采取自主阅读、分组研讨并寄出总结材料的方式学习。9个月内只由英军顾问上过两次课。至1947年8月,工校受训人员组织到上海参观虹桥机场、火力发电厂、自来水厂等。又到杭州参观钱塘江大铁桥和苋桥飞机场。参观返校后于9月3日结业,转到蚌埠新校址另行调配工作。

二是工校接收工兵工程重机械装训处,改为工兵工程重机械训练班,地址在南京中山门外侯家塘。上校班主任段海鹏,中校主任教官张盛林(浙江嘉兴人,黄埔军校14期,工校普通班、要塞班毕业,留学美国军校,返校任教)。该班分设学员队和军士队。因设备关系,两个队错开招收学员和军士。学员队共办5期。该班设平路机组、推土机组、空气压缩机组,还学习抽水机、操舟机等,设有维修车间。学习时间5-6个月。1948年2月,工校保送陈伯玉、张嘉雷、郁长军3人入该班学习,结业后留该班执教。

1947年10月1日以后,在蚌埠的工兵学校按美式后勤学校的编制教育与管理和教育方法,结合原有编制进行改组。

校长仍由廖行端中将担任。原教育长黄德馨已调工程署任职。改调在沈阳担任东北保安长官部工兵指挥部李乐中少将回校任教育长,姜熊作为随从副官随调回校工作。

校本部第一处上校处长余赐三负责人事档案。第二处上校处长唐智麟负责教材、教具、教育用品。第三处上校处长郭子烈负责器材筹给、保管和供应。总务处上校处长倪隆万负责全校一切事务。

校部教育系统设:工程工兵系,包括筑城和营造,中校主任教官张慕凯,当时已成立营造工兵团担任营房建筑。工程机械工兵系,中校主任教官张盛林,设置在南京侯家塘工程重机械班内,原训练班职责不变。其他各系及研究处、新闻处等仍按原建制不变。

工校在蚌埠约一年半时间,主要筹建初级班第1期学员大队。该班相当于过去工校主办的普通班,由各部队保送军校毕业工作两年以上在职工兵军官培训。该班设两个队约300人参训。与抗战时期不同,此时的同学们经常看民主刊物,关心时事演变。1948年年初开学几个月后,就因领导开除、迫害学生引起大罢课,罢课获得胜利。一个多月后又因迫害、开除学生举行第二次大罢课,罢课期间只有一个同学(工校第7期学生)坐在教室内,其余都睡在寝室。校方派练习营包围学生宿舍,架起机枪,由队长带人宣读逮捕名单,用棕绳捆绑学员约8人(内有姜熊,其为地下民盟成员,由民盟中委吴晗同志个别联系),押送大铁桥南侧第八绥靖区军法处看守所,后转至校内禁闭室。最后国防部来宣读命令,说学生 实行罢课要挟,实开军事院校之先例。本应严惩,姑念参加抗战辛劳,特从轻发落,开除学籍,送回原单位管制 姜熊是工校保送的学员,即交校研究处工兵杂志社看管。郁长军回忆宿舍被搜查的情景:“因我的日记及各处来信放在通铺枕头下,宣读逮捕名单时,被邻床的18期同学任汉升拿走。受三司会审时因无证据,我只以 做好人,做好事 应对。这位同学成了我的救命恩人。”以后该班同学转至南京接受工程重机械培训后结业,以后未再开办。而计划的高级班学员大队则未提上议事日程而夭折。

1948年底淮海战役爆发,人民解放军南进,工校搬出蚌埠南逃。

五、工校南逃经南京、零陵,西搬重庆迎接解放

1949年初,工校搬至南京光华门外原址。短期停留后,又南迁至零陵。郁长军奉命回校。3月,军官训练班第3队由少校队长蔡祖箴率领,由上海完成城防任务后回校,郁长军担任区队长,学术课由校部各系教官任教,6月间学员结业。此时上海、南京已解放,学校已无教学任务。器材库存登记造册工作移交给工兵独立第8团,全校向柳州撤退。此前动员家乡尚未解放地区官兵可申请自愿离职,可发给三个月生活费,喻广中即提出回原籍湖南武冈。此时大江南北相继解放。

少将教育长李乐中率领一批人向南宁方向撤退,不久南宁解放。

中将校长廖行端率领大部分人先退至遵义原步兵学校之北。不久,解放军进贵州,工校乃迁至重庆小龙坎一带。

11月下旬,廖行端校长召集官兵讲话,当时重庆已陷入混乱状态。会后廖行端带领丁怀谦、余赐三、邹秉仁、蔡祖箴、田绍启、邓志中等人退向成都,大部分人员滞留重庆,由少将朱萼楼、上校徐良麟负责管理。

11月29日上午,朱处长认为全校人员住得太分散,征得覃家岗中心学校同意,拨部分校舍安顿工校人员,命警卫连集中枪枝弹药封存等待起义。

30日凌晨,未闻枪声,人民解放军已进入市区,通过小龙坎、覃家岗整齐有序地沿公路向歌乐山方向进军。原工校人员登高挥手致意。

12月初,重庆市军管会工程处派军代表组织学习。经一个多月政治学习,第一批参加解放军特纵部队的有张慕凯、丁伯容、汪禄宝、雷定发、郁长军、黄承楷、熊乃昌、周作麒等8人。

1950年4月,原工校大部分人员参加解放军。朱萼楼、叶在青、倪隆万、徐广文、郭子烈、秦钟秀、隋陨桢、李化南、刘明祺、胡增福、任启智、沈国盛、赵宝刚、许卉鑫、金国苗等,在四川邛崃市成立了一个教员队。

1950年冬,按国家计划修筑成渝铁路。工兵部队从支援司令部中分离,另成立工兵司令部和所属部队担负修铁路任务,原工校参军人员作统一分配。张慕凯、汪禄宝、雷定发、赵宝刚、黄承楷、郁长军等分在司直参谋处、车管处服务。调徐文广到北京工程司令部。朱萼楼、叶在青、倪隆万、郭子烈等4人到南京军事学院任教。金国苗调高级步兵学校任教。其余分到各工兵团任工兵教员。去成都的丁怀谦任工兵司顾问。邹秉仁在文化教育部门效力。

解放军南京工程兵学校在南京光华门外旧址举办,原工校教导团第3营营长刘伟华上校奉命筹备。招聘一批原工校的教员任教,有黄凤丹、邹今詹、高敦岱、刘建亚、卞又新、高敏轮、徐希霖、焦峻、汪介春等。

1957年获悉,工校校长廖行端到成都后即转机去昆明,参加卢汉领导的云南起义,后调北京工程兵总部任顾问。原工校学生第1大队大队长姜翼龙领导的独立工兵19团也在成都起义。

猜你喜欢

工兵普通班学生
“破境”而出,向上生长
神奇的工兵铲
工兵猪
赶不走的学生
“工兵”老马有啥排雷妙招?
若想成功,就别把路堵上
面向普通班的尖子生培养策略探究
学生写话
聪明的学生等
Brag about Father老爸有多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