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舞蹈教育对大学生审美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2021-02-03王帆

大观 2021年12期
关键词:审美能力创新能力

王帆

摘 要:校园舞蹈艺术的种类多种多样,可这些舞蹈具有娱乐、陶冶情操、强身健体等功能,在培养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了更好地发挥舞蹈教育的价值,让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分析了校园舞蹈艺术的种类与功能,并对校园舞蹈艺术教育在大学生审美与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进行探析。

关键词:校园舞蹈;审美能力;创新能力

校园舞蹈艺术涉及民族舞蹈、习俗舞蹈、社交舞蹈、体育舞蹈、现代舞蹈、等多个方面[1]。在现代的校园舞蹈艺术教育中,不仅要注重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还需要当代大学生具有较高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校园舞蹈艺术教育在大学生审美与创新能力培养中具有培养大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感知能力、想象力的作用,对于提升当代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具有重要意义[2]。因此,广大教师一定要在实际教学中深入分析校园舞蹈艺术教育对学生审美、创新能力提高的作用,进而更好地发挥其价值,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完善学生的人格。

一、校园舞蹈艺术的种类与功能

(一)校园舞蹈艺术的种类

舞蹈是利用人体的动作来表达人们的情感与思想的一种艺术,其中结合了音乐、节奏、表情、动作等要素,呈现给人们动态的、直观的艺术表演。舞蹈的种类多种多样,可以根据其现实的功能分为生活舞蹈和艺术舞蹈两种。生活舞蹈是根据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需要进行的,这种舞蹈可以让人们广泛参与,参与门槛较低,基本可以视为零门槛。比如从某种生活习俗演变出来的习俗舞蹈,从宗教中衍生出来的祭祀舞蹈,增进人与人之间交流的社交类舞蹈,以强身健体为主要目的的体育舞蹈,等等。艺术舞蹈同样源于生活,但是其对现实生活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升华,专业性与技术性都更强,一般需要由专业舞者进行表演。

(二)校园舞蹈艺术的功能

校园舞蹈艺术通过动态化、艺术化的表演,使学生心情愉悦,并且能够使学生在舞蹈艺术活动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促进自己的身心健康发展,使大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在校园中学生通过参与校园舞蹈艺术活动,可以自娱自乐,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与内心世界,也可以通过表演传达一定的信息和情感,还可以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除此之外,还能带给欣赏者美好的视觉体验,使欣赏者的心情更加轻松愉悦。

二、校園舞蹈艺术教育在大学生审美

和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作用

(一)通过校园舞蹈艺术教学提高大学生的观察能力

对舞蹈动作、舞蹈作品与现实生活的观察是实现舞蹈作品创新的前提。任何舞蹈的创新都有一定的基点,或是从生活中观察来的灵感,或是在观察舞蹈动作时让自己的舞蹈技能得到提高,一切都离不开观察。在舞蹈教育中有意识地引导大学生去观察生活中的现象、舞蹈动作,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并对各种现象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从而使学生把握不同事物的特点并且能够在舞蹈中精确地展现出来,把握住舞蹈的要领[3]。在学习舞蹈动作时,学生一定要对教师的动作进行细致的观察,不同的舞蹈风格、不同的舞蹈动作具有不一样的特点,只有把握住动作要领才能够让每一个动作变得标准化、规范化。比如中国舞蹈中的俯、拧、冲、踢、扭、仰、云手、穿掌、风摆柳等动作,芭蕾舞中的蹲、伸、绷等动作都有不同的标准,只有掌握好动作要领才能高质量地完成这些动作,使舞蹈动作完美地呈现出来,便于观众理解和感受,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在对舞蹈动作进行细致的观察后,才能够明白自己的动作乃至整个舞蹈的缺点在哪里,从而做出改进,使自己的舞蹈更加完美。

(二)通过校园舞蹈艺术教学提高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校园舞蹈艺术教育不仅要教会学生舞蹈动作,还需要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与技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创新能力。舞蹈艺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中国的传统舞蹈、民族舞蹈、现代舞、芭蕾舞等不同舞种背后的文化、历史背景等进行详细深入的讲解,让学生能够了解不同舞种的审美特点。比如现代的民族舞,其主要特点是律动性、抒情性、动态性与虚拟性,这些艺术特征造就了现代民族舞的艺术美。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要从舞种的起源开始讲起,让学生真切地知道这种艺术的历史,从而对这种舞有更深刻的了解,然后对不同的舞蹈动作进行深入剖析,锻炼独到的舞蹈思维。然后认真探讨当下民族舞的特性,通过探讨可以得知当下民族舞的核心就是律动性,而律动性是通过不同的律动力样式来实现的,或弱,或强,或柔,或刚,或弛,或张,或涩,或畅,动作随着音乐节奏的变换而变换,在不同的节奏中表达出不同的情绪与状态,使得动作有一定的律动性。我国比较经典的民族舞剧目如朝鲜族《长鼓舞》、蒙古族《盅碗舞》、藏族《母亲》等都十分讲究舞蹈的律动性,而且在律动中表现出了各民族舞蹈的典型特点。在对这些作品进行赏析时,需要对作品的构思、立意、情感表达、动作表现等进行思考,从而提升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在思考中捕获灵感,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创新能力。

(三)通过校园舞蹈艺术教学提高大学生的感知能力

舞蹈艺术源于现实生活,其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现实,同时又对现实生活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升华。在展现形体艺术的过程中,也展现出了舞者的思想和感情,大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情感共鸣,使大学生的感知力得到提高,进而提升审美和创新能力。在舞蹈艺术中不同的动作代表的人物情感、性格、思想都是不同的。比如舞蹈家阿依吐拉的代表作《摘葡萄》,源于现实生活中的摘葡萄,展现的是维吾尔族姑娘来到葡萄园辛勤劳动,把葡萄架上熟了的葡萄摘下来的场景,舞者用不同的情绪和动作来表现品尝葡萄,观众通过舞蹈演员生动、细腻的表情动作了解葡萄的“酸”与“甜”,让人感同身受。另外,学生可以结合舞蹈动作对现实生活展开想象。很多舞蹈动作都是从现实生活中衍生出来的,在欣赏舞蹈艺术作品时可以对舞者的动作展开想象,想象这些动作是如何从日常生活中提炼出来,又是通过怎样的设计增加舞蹈动作的美感。在民族舞蹈中,有很多表现中国早期的生产生活状况的作品,其中有插秧的动作、采茶的动作、骑马的动作、挑水的动作,再结合各地区的服饰,能够体现不同区域的民族风格。因此,大学生可以根据不同民族的舞蹈动作来想象不同民族的生活环境和地理环境,从而提高感知力,为创新舞蹈艺术奠定基础。

(四)通过校园舞蹈艺术教学提高大学生的想象能力

想象是创新的基本途径,是对现有认知进行加工的一个过程。舞蹈的编排也是一个想象力不断发挥作用的过程。要实现舞蹈的独创性,就要不断开发想象力。通过舞蹈艺术教育,可以为大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可供想象的环境,观赏者可以通过舞者的动作对舞者所表现的情感与故事进行想象。在舞蹈实践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循序渐进的引导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感知力,对舞蹈时的姿态、动作、表情等展开合理想象,使舞蹈作品更加具有可欣赏性。比如《飞天》这一作品,编导根据敦煌壁画中的飞仙,模仿飞仙各式各样的舞蹈姿态。作品中各位“仙女”通过或动或静的动作让缎带飘动如飞,再配以灯光和音乐,好像带领观众进入了宇宙之中,具有很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而且能够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并且让人回味悠长。还有《唐宫夜宴》这部作品,主创人员通过婀娜多姿的舞姿将大唐盛世的传统文化形象很好地呈现在舞台上,这部作品中也充分展现了我国的历史文化、传统服饰、妆容等内容,具有极高的欣赏价值。因此,在校园舞蹈艺术教学中,要基于生活,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才能实现创新。

总之,在人类历史演变的过程中,出现了多种多样的舞蹈,这些舞蹈的功能各不相同。校园舞蹈艺术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具有愉悦身心、强身健体、陶冶情操的功能,在提高大学生审美和创新能力的过程中,也有提高大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感知力与想象力的作用,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很大的积极意义。因此,高校教师要加强对舞蹈理论知识、技能与舞蹈作品的讲解和演示,不断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水平,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高立雄.如何实现高校校园舞蹈艺术教育:评《舞蹈:作为艺术教育(套装上下册)》[J].新闻与写作,2016(9):120.

[2]赵艺凡.徐湘 开创江苏两地高校艺术教育谱写清新奋进校园心曲:记江南大学人文学院音乐与舞蹈一级学科带头人、教授、硕士生导师[J].音乐大观,2014(3):4-5.

[3]解放军艺术学院舞蹈系.我院舞蹈系赴北京三所高校举办“高雅艺术进校园”系列演出活动[J].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14(1):75.

作者单位:

邵阳学院音乐舞蹈学院

猜你喜欢

审美能力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如何在高中美术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谈高中美术鉴赏教育中审美价值的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艺术体操教学中提高审美能力的途径探索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
个性化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