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基本乐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

2021-02-03任莉娜

大观 2021年12期
关键词:音乐素养音乐教学

摘 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音乐艺术教育逐渐受到重视。在高校的课程设置当中,基本乐理课程是音乐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在音乐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我国高校基本乐理课程在教学方面的改革,分析现阶段基本乐理课程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系列有效的教学改革策略,对培养高素质音乐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基本乐理课程;音乐教学;音乐素养

基本乐理课程是高校音乐专业理论学习的基础课程,对于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培养更多高素质的音乐专业人才,能够提高我国的文化影响力。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我国对于音乐教育事业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同时很多院校都开设了音乐相关课程,对学生进行基础乐理知识的教学。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这些学校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需要针对问题不断进行改进与创新。

一、高校音乐专业教学现状

首先,目前很多高校的音乐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比较相似。在学生进入学校之后,学校一般会安排相应的课程,教授学生基本的乐理知识,之后再培养学生在音乐实践方面的能力。高校的音乐教师大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按照原有的教学计划,教授学生基础的乐理知识,讲解音乐专业相关的内容。这样的教学方式会使很多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忽视对于基本乐理知识的学习。

其次,一些高校学生的专业水平参差不齐。不少高校音乐专业的招生范围广泛,不仅包括普通高中的学生,还有一部分是中专院校的学生,这些学生对于音乐的掌握程度是不同的。大多数学生在进入高校之前掌握的音乐理论知识比较少,音乐能力比较薄弱,水平参差不齐,甚至有一些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性不是很高。因此,音乐专业学生的音乐水平有着明显的两极分化现象,这也是目前高校音乐专业教学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

再次,部分教师采用的教学模式较为传统。高校音乐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强调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識的灌输。在进入大学之前,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只能是通过书本,但在进入大学之后,学生的学习方式就不仅限于书本。学生对于大学的课程有一定的期待,如果教师还一味地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会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削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长此以往将不利于音乐专业学生的发展。

最后,基本乐理课程的教学内容比较单一。基本乐理课程偏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一些教师在教学中照本宣科,过于关注理论知识的传授,没有与相关课程进行很好的衔接,忽略课程之间的关联性,这些都是高校音乐专业基本乐理知识教学的薄弱环节,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基本乐理课程的重要性

基本乐理课程对学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乐感

开设基本乐理相关课程有助于培养学生在音乐方面的乐感。学生在进行专业音乐理论知识学习时,要对音乐相关知识有一定的掌握,并对音乐有一定的感知能力,这样有助于其在今后的学习当中将这种感觉转化为能力。高校开设相关的基本乐理课程,可以帮助学生培养乐感,为其之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有助于学生掌握扎实的乐理知识,为专业学习奠定基础

高校开设基本乐理知识的相关课程,有助于学生掌握基本的乐理知识,为其今后音乐学习奠定基础。很多学生在进入高校之前对于乐理知识的掌握较少,在进入高校之后,自身又缺乏一定的自控能力,往往不太重视对乐理知识的学习。因此,注重对学生基本乐理知识的教学可以扎实学生的基础知识,为其之后的专业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而使学生在学习中有更大的进步。

(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力

音乐艺术素质和综合素养对于高校音乐专业的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基本乐理课程的相关知识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培养音乐创造力。许多学生在进入高校之后,对于音乐课程本身有很大的兴趣,学习积极性较高,这个时候是培养学生的关键时期。对基本乐理相关知识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对音乐有更深入的了解,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发掘自身潜力,提高自身的音乐创造力。因此对于高校来说,学生基本乐理知识的掌握十分重要,基本乐理相关课程的开设也十分必要。

三、高校基本乐理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开展乐理基础知识的教学,高校应该结合相应的时代背景,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在原有教学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改革和创新。同时也要适应学生的需求,让基本乐理知识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学生,为学生之后音乐专业知识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改革与创新。

(一)要做到因材施教

高校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根据学生的发展特点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做到因材施教,寓教于乐。针对学生音乐知识掌握存在差异性的问题,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引导基础好的学生掌握更多的理论知识,同时加强对于基础差的学生的辅导。教师在课上要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教师还可以讲授多层次的教学内容,满足不同学生的多元化需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打开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为其之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采用互动式的教学方式

目前,大多数教师在基本乐理知识的教学中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而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处于比较被动的状态,导致其在上课时注意力容易涣散。因此教师应该调整教学方式,开展互动式教学。教师在基本乐理课程的教学中,要多与学生交流沟通,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同时教师可以创设相应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学习条件,充分利用多媒体,将枯燥的乐理知识转化为生动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基本乐理知识。音乐专业的学生,自身性格一般比较活泼开朗,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用互动式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分组,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探索相关的理论知识。小组学习的形式可以促进学生的进步成长,同时丰富音乐教学的形式。

(三)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有效结合其他相关课程

基本乐理课程的相关设置要根据教师的队伍特点进行。一些高校音乐理论课程的教师队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此各大高校应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鼓励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尤其是对教师学历及专业能力要有更高的要求。高校要优化教师的队伍结构,对教师进行定期的培训,引导老教师带动新教师,同时引导老教师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此外,教师也要积极参加校内外的相关培训,不断提升自身素养。同时高校也要建立完善的奖惩机制,激励教师提升教学质量。基本乐理课程是音乐专业最为基础的一门理论课程,对后期音乐课程的学习十分重要。因此高校可以将基本乐理知识课程与其他相关课程进行有效结合,将理论知识同实践有效融合。理论知识的学习较为枯燥,而实践性的课程可以增强课程的趣味性,二者结合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

作为高校音乐课程的组成部分,基本乐理课程十分重要。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基本乐理课程的教学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因此要对其进行改革与创新。高校要在原有的教学基础上结合时代背景,将高新技术引入教学模式,不断创新,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张素霞.探讨基础乐理的教学改革[J].明日风尚,2018(15):322.

[2]王维.高校音乐乐理教学的创新思考[J].戏剧之家,2016(18):222.

[3]牛艺.高师基本乐理教学现状及应对策略[J].北方音乐,2010(11):62-63.

[4]赵庆华.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整合课程的教学研究[J].黄河之声,2020(19):122-123.

[5]梁莹.SPOC在职业本科学前教育教学中的实践探索:以基本乐理课程为例[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20):158-160.

作者简介:

任莉娜,硕士,遵义师范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音乐理论、音乐教育。

猜你喜欢

音乐素养音乐教学
向音乐老师学习
高校钢琴教育中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有效途径分析
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究
谈幼儿音乐素养的培养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多媒体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试论普通高等学校高中学生的专业音乐审美的培养
音乐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浅析
中等专业学校音乐欣赏教学研究
多元融合打造音乐戏曲教学崭新课型探究
民歌融入音乐课的教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