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2021-02-03何兰姜卫兵宋居宇

农学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存在问题

何兰 姜卫兵 宋居宇

摘要:自200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发布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项目,中国学者们一直在探索适合中国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之路。回顾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上2006—2019年学者们发表的学术论文,对具有代表性的刊物上发表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归纳,结合部分实地考察的案例,阐述了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分析了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传统生产模式退变、生态系统退化、文化传承意识薄弱、申报资料欠妥等问题,最后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包括创新生产模式、激发文化创意内涵、完善相关文件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固然重要,但探索其可持续发展之路,才是让其一直生存下去的根本,而这条道路不仅需要各位学者的学术研究,更需要政府和实践家的资金、时间和实践的投入,需要各行各业的共同努力。

关键词: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策略;发展价值;存在问题

中图分类号:TU98文献标志码:A论文编号:cjas20191000239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ly Important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 in China

He Lan, Jiang Weibing, Song Juyu

(College of Horticulture,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5, Jiangsu, China)

Abstract: Since 2002, the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FAO) has released the‘Globally Important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GIAHS) project, Chinese scholars have been exploring a suitable way for th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hina’s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 This article summarized academic papers that scholars published on the periodical full-text database of CNKI between 2006 and 2019, in combination with some field trips, and expounded the three values of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a’s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 including economic value, ecological value and social value. In addition, the essay analyzed the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a’s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 such as regression of traditional production models, degradation of ecosystems, weak awareness of cultural heritage, and inadequate application materials. Finally, several strategies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ere introduced, for example innovative production models, stimulation of cultural creativity and improvement of related documents. Although the protection of China’s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 is important, exploring it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ath is the foundation for its continued survival. This path requires not only academic research by scholars but also the financial support from the government and practitioners, and needs the joint efforts of all walks of life.

Keywords: Nationally Important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 in China;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Development Values; Development Issues

0引言

1993年,歐洲学者Prentice在对遗产地的分类中,将“农业遗产”的概念定义为一种历史悠久、结构复杂的传统农业景观和农业耕作方式[1]。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毛泽东同志提出与“农业遗产”相关的指示,国内兴起了“整理祖国农业遗产”的口号[2]。200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发布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项目,认为它是农村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同进化和动态适应下所形成的独特的土地利用系统和农业景观,这种系统与景观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可以满足当地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需要,有利于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定义强调了GIAHS的活态性、动态性、适应性、复合性、可持续性等多种特点[3]。国内学者认为农业文化遗产概念广义上是指长期以来,与人类农事活动密切相关的重要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综合性遗存;狭义上,与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所提出的概念相契合,并认为农业文化遗产只是农业遗产的一部分[4]。

中国是农业大国,自2002年GIAHS项目公布以来,中国便积极响应,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开展国家级农业文化遗产评选、认定与保护的国家[5],目前中国拥有15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国内从2012年农业农村部部署开展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发掘工作开始,2015年8月28日,农业部发布了正式实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管理办法》,2016年4月5日发布了《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农业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的通知》,12月9日公布了408项具有潜在保护价值的农业生产系统。截至2019年,全国共认定了91个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其中,第一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19项(2013年5月9日);第二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0项(2014年6月12日);第三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3项(2015年10月12日);第四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產29项(2017年6月29日)。随着“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深入,各个领域的专家不断地从理论和实践上探索保护与发展工作。目前,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仍普遍面临着生产模式退化、劳动力不足、生态环境破坏、文化的丢失、管理欠缺等问题,相对其他遗产类型,农业文化遗产面临的不仅是如何保存,还有如何在现代农业发达的环境中“活下来”,并继续维持其生产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文化效益等。

笔者以2006—2019年发表在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的文献为基础,对具有代表性的刊物上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归纳,发现目前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研究方向大致分为历史演变过程、保护与发展、量化评价、分析与优化等,且刊登的杂志多为农业类。其中对于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研究多数以动态保护模式和可持续发展为主。动态性保护模式包含生物多样性保护、传统农耕技术保护、农业景观生态保护和文化景观保护等;可持续发展包含生态旅游发展、多功能农产品产业发展等。

农业文化遗产本身具有可持续性特征,先民的生态智慧让农业生产系统、自然环境系统和人居环境系统3个系统和谐共处,这也是它不同于其他遗产类型的重要特征。现在很多的生态设计、可持续设计灵感就来自于农业文化遗产的生态智慧。所以可持续发展是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根本追求。本研究就从可持续化视角来探讨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1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价值

李文华院士曾在《自然文化遗产保护的几个问题》的讲演中说到:“我国的‘农业文化遗产’历史悠久,在长期的实践经验中积累了很多有关经验。对现代的生态农业乃至环境保护等其他方面有很多的借鉴价值,保护这些‘农业文化遗产’对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意义。”[6]国内不同领域的研究学者对“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类型定义均有各自的见解,体现了“农业文化系统”的价值多样性。吴江洲等[7]、熊礼明等[8]主张农业文化遗产具有人文价值、观念价值、生物多样性价值和可持续发展价值,其中可持续发展价值又主要包括综合效益价值、人地和谐价值、生态伦理价值以及实践借鉴价值。刘启振等[9]将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归纳为8大类30小类,构建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将可持续发展价值归纳于社会价值。基于文献的总结归纳和思考,笔者将“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带来的价值总结为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

1.1经济价值

传统农业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最主要的价值就是其经济价值。(1)提供优质农产品,成为人们有机健康的食物来源。(2)用于进行对外贸易、商品交换的主要物产来源,使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得以有效运转。(3)其本身具备的旅游资源价值,包括其农作技术、生产景观、人文历史等。对“农业文化遗产”旅游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可实现遗产地经济效益的可持续提升;例如笔者调研的浙江湖州荻港村利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桑基鱼塘的蚕桑文化、生态餐饮、传统技艺、农耕技术、农事活动项目等旅游资源,在核心保护区外结合休闲度假旅游,提高了荻港村的经济收益,这些经济收益用于桑基鱼塘的进一步维护与管理。(4)其自身的生态系统包含着丰富的生物资源,随着游客对自然、农村、生态等方面的旅游需求猛烈增加,因生物资源的物种独特性,也能为遗产地带来经济收益。以农业文化遗产的农产经济为主要经济支柱,能带动当地的经济综合发展,提高遗产地的经济收益来源。

1.2生态价值

保护农业文化遗产的生态系统是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农业文化遗产的生态价值包括:(1)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如水土保持、净化环境、固碳释氧、病虫害的控制等;(2)生物多样性;(3)高效利用土地的空间、季节的时间并生产多样、多量农产的生态复合农(渔、牧)业系统。

刘某承等[10]对传统稻田和稻田养鱼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方面进行了比较,得出稻鱼共作系统在大气调节、营养物质保持、病虫害控制等方面大大优于一般农业生态系统。中国的农业文化遗产中利用植物的化感作用来减少植物病虫害的发生同时提高种植效益,对脆弱的环境是十分有益的。比如利用桑树的林下种植空间,种植芜菁、绿豆、小豆,十分利于桑树的生长并抑制病虫害的形成[11]。著名的红河哈尼森林-村寨-梯田-江河生态系统,自然降水落到地面形成地表径流,随着森林的截留,以溪流和泉水的方式流向村寨,供人们使用,同时梯田的层层叠落的格局使得山上携带泥沙的地表径流逐渐沉淀,保证了系统的水土保持功能。另一方面,村民生活产生的生活污水、牲畜粪便会通过渠沟流向梯田,在梯田生态系统中反复利用,最后流入河流,不仅肥沃了梯田的土壤,同时减少了对周围环境的污染,让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形成了自我净化的生态系统[12]。

农业文化遗产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了动植物遗传(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曾雄生[11]曾在世界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学术研讨会上发言中表示,农业文化遗产中人们通过种植不同的作物品种应对不同的自然灾害,同时可以减少对农药、化肥及灌溉的依赖,生物多样性是粮食安全的基础。

农业文化遗产中很多都是生态复合农(渔、牧)业系统,比如著名的稻鱼鸭系统就是利用了鱼、鸭、水稻的互利共生机制,互相促进生物的健康生长[13]。江苏兴化垛田系统是集田垛、水系、菜、鱼、林为一体的小型农业生态圈,高效利用地形空间,不浪费任何的资源,不生产任何多余的垃圾,让各个生态系统互利共生,和谐发展。

1.3社会价值

农业文化遗产的社会价值主要指系统的生态智慧、人地和谐思想和社会习俗的形成、传承和传播,以及农耕(牧)技术体系的形成、示范、传承和传播等。

由于古代人交通、信息的不便,所有的智慧都与赖以生存的土地有关,每一个农业生产系统都是人与自然、田地和谐共处的佳作。例如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江苏兴化垛田景观,历史上战争和洪水同时侵蚀着这片土地,但是智慧的先民并没有放弃对这片土地的开垦,将原本战争后此地沟壑纵横、支离破碎的土地,转化成能对抗洪水侵袭的新的农业生产模式。正是先人的生态智慧,因势而就,才成就了今天的兴化垛田[14]。随着当代社会人与环境的矛盾日益显现,人们开始意识到传统生态智慧的重要性,农业文化遗产因地制宜、相生相克、人地和谐的哲学思想被其他行业广泛地借鉴与学习,例如景观设计、城市设计、乡村城镇规划乃至建筑设计等。此外,体验式地旅游让更多人接触到农业文化遗产,会让人们不自觉地感受并传承遗产丰富的社会习俗文化和农耕技术等。随着传统农业的智慧被大量的宣传与继承,这种生态智慧所创造的复合生态系统模式也渐渐地被现代农业、林业的种植系统模式成功借鉴。

2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随着21世纪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经济变革,农村产业结构的重整,农业文化遗产作为一种一直发挥着生产作用的“活态遗产”,也面临着传统生产模式退变、传统农业生态系统退化、农耕文化逐渐消失、规划文件不完善等问题。

2.1传统生产模式退变,生产力效益低下

农业文化遗产最重要的功能是生产功能。农业文化遗产正是一种传统的低耗、高效的农业循环生态模式。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变革、产业结构的调整,所有的农业文化遗产无不面临着传统生产模式的退变、生产能力不足、效益低下等问题。这是由社会、经济结构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2.1.1社会经济结构变化的影响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一种自我循环的经济生态,也是支撑农业文化遗产可持续性的重要条件。现代化经济的变革直接破坏了农民与土地不可分割的关系基础,农民对土地的保护意识不强,同时不满足于传统生产模式带来的收益,开始摒弃祖辈传承下来的生产方式、生产设施、生产组织模式。例如笔者在调研过程中发现浙江湖州桑基鱼塘,随着农民对经济增收的需求日益增涨,很多地区普遍重视鱼塘养殖而轻视基面的种植,基塘系统由原来的最大化实现经济和生态效益的基塘比6:4逐渐演变为现在基塘比3:7或2:8。导致基塘系统普遍存在基崩塘浅、泥沙淤塘、病害增多、生态恶化、产量下降的问题,传统的桑基鱼塘生产模式正在逐渐消失。福建福州茉莉花茶种植系统因很多花农对传统种植方式的忽略,选种、耕地、栽培、施肥、管理、修剪、采摘和加工等各个环节都没有足够重视,导致茉莉花的制成品较粗糙,失去核心竞争力。

随着现代化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全世界都在面临着城市化加速的问题,年轻一代的知识層面提升,乡村的人口急剧下降,劳动力的价值提高,农业文化遗产依托人力进行的传统生产方式深受这一社会结构变化的影响。日本、韩国的农业文化遗产都面临着农村人口流失的问题。日本于2014年提出“乡村、人口与产业重塑”的主题,目的是通过农业文化遗产地所具有的独特的农业生态、文化等特征,创造具有个性的区域社区,希望通过积极的措施改变日本乡村人口不断下降和城市人口不断增长的趋势[15]。随着乡村振兴政策的提出,中国也推行了一系列的措施吸引年轻人才回到乡村。虽然各国都努力采取措施,但是乡村人口流失是不争的事实。乡村社区劳动力的转移导致农民对土地实现传统的精耕细作方式已逐渐变得不可能,同时会导致遗产传统知识的丢失和土地的退化。

2.1.2现代化农业技术的冲击因传统的农业文化遗产不以经济效益至上,注重与环境的和谐共处,若仍保持传统生态的耕作方式,且维护原有的生态格局,必然不能高效地进行生产管理,其生产效益也比不上现代农业规模化生产。传统农业的生产效率、农业设施的竞争能力、系统的抗灾害能力都满足不了现代化农业生产的需求,他们必然会逐渐走向没落[16]。

2.2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降低

生态环境是农业文化遗产不同于其他传统农业的根本条件,因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化是农业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但中国的大部分农业文化遗产都面临着生态环境退化的风险。

2.2.1全球气候变化的生态影响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等环境问题,洪水、干旱、地震、火灾和虫害疾病等自然灾害日益变得严重,农业文化遗产本身也面临着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降低、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威胁。

2.2.2农民现代化生产技术干预的生态影响现代经济至上的思想,同样波及到农业。一些遗产地生产区域,为了提高生产效益开始摒弃传统的生产循环模式,例如将原来用动物的粪便或者动植物的残体作为天然生态肥料渐渐改变成农药化肥的使用,这将大大破坏农业文化遗产重要的生态环境,对生物多样性有极大的威胁。

2.2.3旅游开发带来的生态影响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的最大的原因,往往是旅游开发带来的一系列问题。(1)大量游客的不文明行为会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如古树名木的破坏、河流水质的污染、农田庄稼的随意践踏等行为。(2)客流量会带来外来物种的入侵,这对当地的农作物品种和生物多样性都会造成危害。(3)经济带来的效益让当地村民忽略农业的生产管理,专注于旅游业的开发。例如甘肃什川古梨园农业文化遗产为了吸引游客,不限制车辆的进出,在旅游旺季有多达上万辆的车辆进出。游客对于农业文化遗产生态知识的匮乏会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同时据研究表明光化学烟雾能使树木枯死、农作物大量减产,在这般情形之下,什川的生态环境破坏会导致梨园原始生态系统失衡。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果农开始放弃务农,无心管理梨园,同时农民缺乏经营管理的经验,最终会造成病虫害加重、树势衰弱、古梨树每况愈下,古法技艺也随之消失[17]。另外著名的哈尼梯田文化遗产,近年来随着游客和客栈的增多,用水量增加,原本流到梯田的水被分散或减少,有的田块出现旱化现象[18]。很多遗产都面临着这样的问题,一旦游客承载量被打破,整个生态系统的物质与能量的传输平衡会受到相应影响,这很有可能对遗产的生态系统造成不可修复的破坏。

2.3文化传承意识薄弱,农耕文化逐渐消失

每一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都依托特色农业生产系统,衍生出许多特色文化、民俗文化。对于农业文化遗产而言,体现在其所特有的精神价值。但随着乡土社会关系的瓦解,年轻一代逐渐忘记并摒弃繁琐浓重的乡村文化礼节。文化在无外界推力的情况下,大都面临着传承困难的问题。

在对较为知名的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和云南红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统农业文化遗产等遗产地的调研中,笔者发现其旅游开发较为成熟,相关部门结合旅游资源开展了一系列关于生态教育、文化传承、农耕体验的研学活动,不仅让外地游客能够深入了解当地的文化特色,同时又增强了当地农民的文化自信。但很多其他的农业文化遗产由于旅游规划部门缺乏对文化的深度挖掘,存在着对文化的原真性受损、遗产与遗产地的联系不够密切、当地居民文化认同感低等问题。

浙江湖州南浔荻港村作为桑基鱼塘农业文化遗产传承地,在旅游景区利用鱼的形态、文字符号等打造与之相关的渔文化景墙、雕塑等景观小品,还打造“荻港渔汤饭”等餐饮文化、民宿文化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等,但与蚕桑文化的旅游体验活动结合较少,不能突出桑基鱼塘的整体生产模式特色,外界组织的力量过于强大,与内部系统的自组织力量脱离。

2.4申报资料欠缺考虑,后期管理制度不完善

2013年7月2日印发《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申报书编写导则》及《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规划编写导则》,是农业文化遗产得以有效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很多农业文化遗产申请时,就存在着对现状了解不深入、具体保护与发展措施不明确、规划编制缺乏多学科与地方参与、缺乏系统区域性的整体规划、基层的意愿没有在规划文件中确切的表达等问题[19]。详细的保护发展规划文件中,多简单照搬,大致从保护范围、生态保护、文化保护、景观保护、产业管理等方面进行概念性阐述,缺乏与遗产地结合的系统性规划文件,忽略遗产地承载旅游发展的能力,并常常忽略社区的发展和农民的利益。在韩国经认定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或韩国重要渔业文化遗产,所在地政府需要在1年内提交详细的保护与管理计划,包括遗产地规划、金融投资计划、合作计划等[20]。国内的一些遗产在申报认定后,地方政府的管理机构级别低下,后期保护发展规划落地性差,难免有心无力。前期的保护与发展规划文件如若不全面,就会造成农业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存在实施困难、指导错误等问题。

3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不断生长的过程,不同于与其他遗产,它强调人适应自然和社会的发展而形成的农业生产系统,保护乡村生态环境,继承农业文化传统,让农业文化遗产能免遭破败与衰落,同时让现代农业或其他领域能从中获得可持续的农业生产经验和科学原理,并能够向其他地方推广。在笔者对兴化垛田世界农业文化遗产的研究中发现,兴化垛田曾经在战争和洪水的双重打击下演变出特有的生产系统模式,但在遭遇到社会经济变革后,传统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瓦解,遺产地东旺村顺应市场的需求,改种经济作物,为提高冬季的土地利用价值种植油菜,形成如今的油菜垛田景观,为后来的旅游业创造了审美基础。珠江三角洲区域的桑基鱼塘生态系统,在清代以前养鱼、种桑之间尚未形成联系紧密的生态链,后来广州成为唯一的生丝出口港,才刺激了广东地区桑基鱼塘生态系统的形成。传统的农业文化遗产不仅需要保护,更需要可持续性发展。

3.1创新生产模式,延长产业链结构

农业文化遗产说到底是以农业生产为依托的遗产模式,生产必定要带来经济效益,但如今的大部分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正面临着生产效益低下、逐渐被现代农业取代的风险。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中,应创新生产模式,从生产、宣传、包装、运输再到营销,实现规模化。依托农业文化遗产的有机生态品牌,提升产品的内在质量,塑造遗产地特色农产品牌,延长产业链结构,最终形成可实行的创新模式。

3.1.1探索新的高效低耗的生产模式笔者去浙江湖州南浔区云豪家庭农场调研,是一家致力于桑基鱼塘系统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的农场,其创始人探索出来的“跑道养鱼法”和立体式、机械化养蚕法的生产效益比传统的要高出约2倍的收益。另外,除了桑基鱼塘,南浔区和湖州市的吴兴区还创造性地发展了油基鱼塘、菜基鱼塘、果基鱼塘等新的生产模式。湖州沿用传统高效低耗的生态循环理念,引入现代化机械减少劳动力的投入,降低成本,实现高收益的创新模式是企业家与研究学者需要共同探索形成的,值得其他地区的农业文化遗产深入学习并不断探索。

3.1.2探索特色农产品产业链模式农业文化遗产的旅游资源,还包括其衍生出的辅助旅游资源,除在传统的生产模式上创新,还需要完善其特色产业链,增收农民受益。日本提出农业“六次产业”的概念,实际就是将一产与食品加工、农产品流通、农业服务业、休闲农业等农村二三产业融合,并注重地域制造,从而将农业增加值更多地留在农村[21]。

(1)提升一产品质,认证生态有机产品。农业文化遗产的农产品不同于一般农产品,其根本特征是有机生态,是生产可持续性的基础保障。产品的研发需要在此基础上与相关高校专业团队合作,根据遗产的自然气候条件和先天农作物资源,研发出更高品质的农产品,打造其地理标志产品,即具有法律意义的土特产[22]。

如云南哈尼梯田的稻米,通过科学检测,证明传统种植的红米基因多样性非常丰富,且基因稳定不退化,营养价值极高。由于红米对生长环境、耕作方式较为严格,相关部门选取一块核心区,建立数万亩有机红米种植地,采用近原始的耕种方式,施农家肥,引用山泉水灌溉,属原生态农作物,口感软糯,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被列入有机产品认证。另外打造出的特色品牌还有青田鱼干、宣化葡萄、安溪铁观音、云南普洱茶、福州茉莉花茶等。

(2)特色产品深加工,提升产品附加值。以生产为依托,拓展产品深加工,衍生出富有当地文化特色的产品,在包装上多挖掘当地文化精神,打造自己特有的文化符号,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云南哈尼梯田传统的粗加工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人对食品的需求。伴随着现代化的机械加工设备,红米保留了胚芽的营养,还逐渐衍生出了系列产品,如红米代餐粉、红米饼、红米酒、红米洗护用品等。

兴化垛田以“垛田香葱”“垛田芋头”等为主导产品的脱水蔬菜已打进了英国、日本、韩国、中国香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缺乏对特色产品进行进一步深加工。根据哈尼梯田的经验,应与二产融合,打造一系列的垛田产品,比如芋头做成各种零食,如芋头干、芋头味冰淇淋、糖果,薯粉等,提升产品附加值。另外深化垛田特色蔬菜品牌,结合“漂浮在水上的农田”这一特色,打造统一的垛田蔬菜商标,从宣传到包装赋予当地文化内涵,形成大的区域性品牌效应。

(3)与三产融合,盘活整个产业链。农业文化遗产在遭受到社会经济的变革之后,必须探索融入市场经济的新出路,与第三产业融合可以大大提高产品的收益。农业文化遗产多存在于乡村,交通不便捷、消息不灵通导致销量低。随着电商产业逐渐走入乡村,相关部门应大力发展并完善农产品流通业,并建设特色产品展示与销售中心和线上平台。

例如云南哈尼梯田红米处于深山中,因为交通和物流的限制销量一直不佳。部分地区引入电商,建设线下商城、微信公众平台、全员微小店、分销代理等电商服务平台。并将梯田文化融入包装设计中,通过电商平台将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大大提高了红米的销量。

生态旅游发展是农业文化遗产动态保护和适应管理的重要举措。在旅游资源评价的前提下,依托当地的自然生态资源、民俗文化特色等,合理开发集观光休闲、娱乐度假、医疗养生、科普教育于一体的农业文化遗产多功能生态旅游体。许多遗产地的旅游产业大都通过自组织的力量发展形成,易出现系统的不稳定性、旅游产品单一、体验性不足、重游率低下等问题。外力组织力量的介入有利于促进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产业的稳步快速发展,当然外界的开发需要遵循所在地政府发布的生态旅游规划文件,在保护生态格局的前提下,设计合理的旅游路線,以遗产的特色产品、特色文化为依托,发展与之相关的遗产博物馆、特色餐饮、特色文创产品、特色艺术、特色景观、特色民宿、特色体验文化节等,盘活产业链上的所有产品,带来农产品的市场经济收入。三产的带动不仅带来遗产地服务业的发展,吸引外来游客在本地的消费,同时会吸引果商和观光游客,拓展农产品对外的销售渠道。

比如东旺村的兴化千岛景区,旅游模式单一,仅仅停留在观光体验上,对其保护应该深入挖掘油菜花特色,发展与之相关的特色餐饮,开发油菜花特色文创产品、油菜花特色艺术(瓷器、画作、插画艺术)、特色景观、特色民宿、特色体验文化节等。总之,依托农业文化遗产资源,与三产融合,建立集农产品生产、加工、物流、电商、休闲观光旅游、特色产品销售等为一体产业集群[18],盘活整个产业链。

3.2提升文化内涵,激发文化创造力

农业文化遗产衍生的民俗文化是一种集生活、生态、生产、生存为一体的民间本土文化,它生产的生态农产品也应具备文化内涵。随着现代文化的冲击,传统民间文化面临着传承的衰败甚至消失。农业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就是要在“内生”的传统民间文化和“外生”的文化冲击之间寻找新的平衡点,传承传统文化,激发文化新的创造力,使文化不断生长。农业文化遗产丰富的文化内涵,随着人们对事物所蕴含的文化精神、艺术性等不断地追求,文创产品开始赢来新的市场。在日本,许多遗产地会以农业文化遗产为基底创意产品设计,建立特色品牌,发展多功能农业及加工业发展。将传统的乡土智慧、农耕技艺与现代的文化创意思维结合,打造遗产地专属品牌,它使场地文化更易于被人接受和感知,保护传统技艺文化的同时,使遗产的经济效应大大增值,也丰富了旅游的业态形式,只有在公众的需求中,文化才能被更好地传承、发扬,才会让文化真正的“活”下来。

如江苏泰兴古银杏栽培系统,调研中发现景区有古银杏公园、银杏生态园、古银杏园、梅花岛、世外桃源、百年银杏园、柏树林、春花园等,另外还有朗桥、仙脉河、隐桥、复兴庵、古镇文化水街、官河古韵、徳卿塔、月亮湾等众多人文景观[23],但在游客体验上,忽略了银杏文化的嵌入。当地的生产产业也日渐凋零,笔者调研时正值白果盛产时节,然而白果几乎无人采摘,当地人说游客稀少,白果价格便宜也无人购买,采摘制作费根本回不了本。导致白果腐烂无人清理,古银杏栽培生产系统逐渐凋敝。

在旅游开发上,泰兴应以古老的银杏文化为基底,结合当地的银杏文化习俗,开发相关的旅游文创产品及开展一系列的项目活动。例如当地的银杏餐饮习惯,可以结合文创设计银杏白果、银杏茶、银杏糕点等食品,将两年一度的银杏文化节增为一年一度,另外也可与企业合作,在节假日开展以银杏为主题的各项文化活动,比如摄影、书画、美食、采摘节等。在完善当地旅游设施时,也一定要结合银杏特色,丰富游人文化参与性体验。将银杏文化融入每一项建设中,例如设计银杏文化主题雕塑、吉祥物、景观小品等。多引入一些以银杏文化为基底的银杏民宿、银杏主题餐厅、银杏文化创意博物馆、银杏创意手工坊等,外来的创意文化与当地的民间文化融合,丰富业态的同时,加深游客的文化特色之旅。

3.3完善区域规划文件,遗产与遗产地协同发展

3.3.1加强区域景观生态规划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保存工作主要由农业农村部统筹,具体由各省市的农业部和农业厅管辖[24]。但是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工作,还需要其他科研部门与农林部门以及各行各业的协同参与。大多数农业文化遗产的发展不考虑区域性景观生态规划,为了扩大效益,忽略遗产的生态系统,或者忽略乡村本身的发展,这样政策下的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只是表面的,时间久了就会出现缺乏管理、人才流失、产量低下等问题。所以需加强区域景观生态规划,并从大环境上考虑产业的发展。区域景观生态规划包括城乡生态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区域产业结构与发展规划、农业空间布局[25]、乡村景观规划等。

3.3.2与乡村振兴战略规划融合2018年7月第五届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会议主题为“保护与乡村振兴”,开始出现与乡村振兴区域化发展相结合的研究,但研究领域局限于农史学、地理、生态学、农学等领域,内容涉及遗产地的旅游资源、产业融合、乡土文化方面,缺乏区域性规划设计层面的研究领域。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大都位于贫困地区,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优美的自然景观,但同时面临着基础设施破旧、交通不便等问题,且很多地方的旅游业以农家乐、采摘园、农庄、观光园生态园等形式发展。如果不依托乡村振兴战略、区域统筹规划的条件下农业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很难向未来化发展。且旅游发展规划如果没有与遗产地相关规划结合开展,很容易对遗产地造成破坏。应从规划编制的角度实现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和遗产地发展共贏。

例如在乡村振兴战略语境下,内蒙古的敖汉旱作农业系统为乡村环境的改善带来了先机,推动生态宜居的环境建设,增添乡村的公共服务设施,保护乡村的民俗文化[26],这些乡村振兴措施也给农业文化系统带来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农业文化遗产和遗产地共同发展、共同促进,才是可持续发展之路。

4结语

中国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历史悠久,至今仍有许多在发挥着重要功能。农业文化遗产是一种新的遗产类型,它不仅涉及系统本身,还关系到三农、乡村振兴等问题,因此其保护的过程应是动态的、可持续的[27],需要内生力量和外生力量的共同参与和配合。笔者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农业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任重而道远。随着农业文化遗产广泛宣传和各类重大会议的召开,已经有越来越多领域共同参与这项工作,它的历史和文化也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也是当今社会可持续背景下的必然走向。

参考文献

[1]PrenticeR.TourismandHeritageAttraction[M].London: Routledge,1993:39.

[2]李根蟠.农史学科发展与“农业遗产”概念的演进[J].中国农史, 2011(3):121-128.

[3]闵庆文,孙业红.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特点与保护要求[J].资源科学,2009(6):914-918.

[4]熊礼明,李映辉.农业文化遗产概念探讨——与闵庆文等学者的商榷[J].长沙大学学报,2011(4):19-21.

[5]廖丹凤.日本大分县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经验及其启示[J].农学学报,2019,9(1):62-64.

[6]闵庆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需要建立多方参与机制[J].古今农业,2006(3):116-119.

[7]吴江洲,李映辉,熊礼明.中国农业文化遗产的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2,28(9):302-306.

[8]熊礼明,李映辉.农业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价值与策略探讨[J].求索,2012(5):159-161.

[9]刘启振,王思明,胡以涛.略论农业文化遗产价值类型划分及评价体系[J].古今农业,2015(1):75-83.

[10]刘某承.稻田养鱼与常规稻田耕作模式的综合效益比较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8,18(1):164-169.

[11]骆世明.传统农业中的化感现象观察与利用[A].见:胡泽学.世界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学术研讨会综述[C].北京:中国农业博物馆研究部,2010(3):99-106.

[12]吴明鑫,朱鹏.世界遗产视野下哈尼梯田文化景观内涵及品质评价[J].云南开放大学学报,2017,19(4):36-41.

[13]滕榕.基于稻鱼鸭系统的农业景观生态保护策略——以侗族聚居区为例[J].建筑与文化,2019(2):139-140.

[14]卢勇.江苏兴化地区垛田的起源及其价值初探[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2):132-136.

[15]张永勋,焦雯珺.日本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J].世界农业,2017,3(22):139-142.

[16]贺志华,胡亮,张一凡.农业现代化下的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策略探析[A].见: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时代,协同規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论文集[C].青岛:青岛出版社,2013:191-198.

[17]宋宁艳,卫丽.甘肃什川古梨园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策略研究[J].古今农业,2018(2):97-103.

[18]张灿强,沈贵银.农业文化遗产的多功能价值及其产业融合发展途径探讨[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3(2):128-133.

[19]闵庆文.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申报中的问题与建议[J].遗产与保护研究,2019,4(1):8-11.

[20]杨伦,闵庆文.韩国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经验[J].世界农业, 2017(2):4-8.

[21]崔振东.日本农业的六次产业化及启示[J].农业经济,2010(12):6-8

[22]乌丙安,孙庆忠.农业文化研究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乌丙安教授访谈录[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9(1):28-44.

[23]江海燕.银杏文化及其旅游开发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 2015.

[24]李文华,孙庆忠.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国际视野与中国实践——李文华院士访谈录[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 32(1):70-84.

[25]汲晓辉.湖州“桑基鱼塘”农业景观现状及更新策略分析[J].小城镇建设,2009(3):91-93,104.

[26]张怀予.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业文化遗产开发——基于敖汉旱作农业系统的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9(9):46-49.

[27]闵庆文,张碧天.中国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研究进展[J].农学学报,2018,8(1):221-228.

猜你喜欢

可持续发展存在问题
医院门诊一卡通收费信息化发展研究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瞬变电磁在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江苏省出口产品结构优化升级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