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橼酸钾联合坦洛新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临床效果
2021-02-03钟江雅
钟江雅
作者单位: 414000 湖南省岳阳市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
输尿管结石是常见的泌尿外科疾病[1],输尿管下段结石发生率在输尿管结石中占比较高。直径<5 mm的结石自行排出率较高[2],故针对此类患者临床更推荐保守治疗,针对直径为5~10 mm的结石,临床采用α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在一定程度上可促进结石排出,手术治疗虽可取得较好的疗效,但存在一定的风险,且价格贵,故更适用于药物治疗失败或不适合药物治疗者。输尿管下段结石较常见的种类为草酸钙结石、尿酸结石,枸橼酸钾可使其溶解后排出体外。坦洛新是临床常用于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药物[3],但临床关于其与枸橼酸钾联合用药的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观察枸橼酸钾联合坦洛新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临床效果,旨在为临床选择更理想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5月-2019年4月湖南省岳阳市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接收的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47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23例。观察组男19例,女5例;年龄26~66(44.57±4.21)岁;病程5~16(7.60±1.42)d;左侧输尿管病变15例,右侧输尿管病变9例。对照组男18例,女5例;年龄24~65(44.52±4.18)岁;病程4~15(7.52±1.35)d;左侧输尿管病变13例,右侧输尿管病变10例。2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存在均衡性。患者均已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
1.2 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1)均经尿路平片、CT尿路造影、静脉肾盂造影等检查明确诊断为单侧输尿管下段结石,并符合《泌尿外科学》中的相关诊断标准;(2)结石直径5~10 mm;(3)意识清楚、认知功能正常的患者。排除标准:(1)存在双侧输尿管下路结石、多发性肾输尿管结石的患者;(2)存在输尿狭窄、输尿管手术史的患者;(3)存在肾功能不全、泌尿系统严重感染的患者;(4)存在肾脏重度积水、高钾血症的患者;(5)近期使用过α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或存在药物过敏反应的患者;(6)处于妊娠期、哺乳期的女性患者。
1.3 治疗方法 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左氧氟沙星(河南羚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56467)0.2 g口服,每天2次;中成药肾石通冲剂(哈尔滨美君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23023230)4 g口服,每天2次;消旋山莨菪碱片(天津太平洋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2020817)10 mg口服,每天3次。对照组加用盐酸坦洛新(江苏盛迪医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50391)0.4 mg口服,每天1次,连续治疗4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枸橼酸钾缓释片(苏州东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110139)1.08 g口服,每天3次。持续用药治疗4周。
1.4 观察指标与方法
1.4.1 结石排净率:随访4周,采用B超、CT检查复查2组患者的结石排出情况,计算结石排净率。
1.4.2 临床疗效:痊愈: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消失,结石排净,影像学检查显示无结石阴影,无肾积水、尿路梗阻情况,随访3个月无复发病例;有效: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体征稍有好转,影像学检查显示部分结石排出;无效: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无改善,结石未排出体外。总有效率=(痊愈+有效)/总例数×100%。
1.4.3 结石排净时间、疼痛评分及镇痛药物使用率:记录2组的结石排净时间;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2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程度,分值为0~10分,分值越低疼痛感越轻;计算2组镇痛药物使用率。
1.4.4 炎性因子:采集2组治疗前后空腹肘静脉血5 ml,经离心处理获得上清液,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酶联免疫吸附法对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IL-10进行测定。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
1.4.5 不良反应:比较2组患者用药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
2 结 果
2.1 结石排净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3 d、7 d时的结石排净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4 d、28 d时的结石排净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的结石排净率比较 [例(%)]
2.2 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83%,高于对照组的73.91%(χ2=4.452,P=0.035)。见表2。
表2 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例(%)]
2.3 结石排净时间、疼痛评分及镇痛药物使用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结石排净时间短于对照组,疼痛评分及镇痛药物使用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的结石排净时间、疼痛评分及镇痛药物使用率比较
2.4 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的血清CRP、IL-6及IL-1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CRP、IL-6及IL-10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4。
表4 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2.5 不良反应比较 用药期间,观察组患者出现头晕头痛1例,暂时性血压降低1例,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8.33%;对照组出现暂时性血压降低1例,腹部不适1例,血尿1例,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3.04%。2组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轻微,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74,P=0.601)。
3 讨 论
75%左右的输尿管结石为输尿管下段结石[4],且青壮年中多发,患者会出现肾绞痛、血尿等明显症状,还会引起梗阻及肾积水,对患者的肾脏造成损害[5],应积极治疗。直径<5 mm的输尿管下段结石具有较高的自行排出率,而直径为5~10 mm的输尿管下段结石则更适宜药物治疗[6],直径>10 mm的输尿管下段结石则推荐采用手术治疗。
坦洛新是一种高选择性的α受体阻滞剂[7],可阻断α1受体,对前列腺部尿道、膀胱颈α1受体起作用,可使结石排出通路中的各部分平滑肌松弛[8],有助于排出结石;坦洛新还可抑制平滑肌痉挛[9],促使输尿管蠕动幅度、频率、张力降低,进而降低输尿管壁段压力,增强尿液传输能力,促使输尿管中的结石向下运动;坦洛新可刺激膀胱三角区,起到解痉作用,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10],加快结石的排出速度。另外坦洛新的不良反应少,用药安全性高。
枸橼酸钾缓释片可碱化尿液,促使结石溶解,缩小结石直径,便于结石自行排出,提升结石排出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单用枸橼酸钾缓释片治疗的疗程较长,一般需要3个月或更长的时间才可获得良好的效果,同时基于对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疼痛、尿路感染、肾积水等因素的考虑,不能长期使用枸橼酸钾缓释片治疗,故限制了其在临床中的应用。
本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4 d、28 d时的结石排净率明显比对照组更高,临床总有效率与对照组进行比较显著更高,表明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结石排净率也在持续提高,坦洛新与枸橼酸钾联合应用的效果比单独采用坦洛新更加显著。观察组患者的结石排净时间短于对照组,疼痛评分及镇痛药物使用率均低于对照组;2组患者不良反应轻微,这是因为坦洛新联合枸橼酸钾可起到协同作用,枸橼酸钾可缩小结石直径,坦洛新可促进结石排出,具有一定的止痛效果,联合用药可有效缩短结石排净时间,提升结石排净率,且可有效缓解疼痛感,故可减少镇痛药物的使用次数。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CRP、IL-6及IL-10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在于,输尿管结石在排出过程中会导致输尿管出现机械损伤,引起早期炎性反应,而坦洛新联合枸橼酸钾可减少排石过程中的机械损伤,并起到保护肾脏的作用,故可减轻炎性反应。
综上所述,坦洛新联合枸橼酸钾应用于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治疗中的协同作用显著,可提升排石效果,减轻疼痛感和炎性反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