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盐酸氨溴索不同给药方式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临床疗效比较

2021-02-03卢家雯钟文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1年16期
关键词:支气管炎雾化盐酸

卢家雯,钟文

作者单位: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山大学附属佛山医院药学部

慢性支气管炎指发生于支气管、气道黏膜及周围组织慢性非特异性炎性反应,可伴气道梗阻现象,增加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发生风险[1]。盐酸氨溴索为急慢性支气管炎临床常用药物,通过溶解黏痰、润滑呼吸道、恢复支气管纤毛运动,以改善临床症状[2-3]。盐酸氨溴索静脉给药、雾化吸入为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主要给药方式。相关研究表示,盐酸氨溴索静脉给药、雾化吸入治疗生物利用度及整体治疗有效率均有所差异[4]。本研究比较盐酸氨溴索不同给药方式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12月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山大学附属佛山医院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43)和对照组(n=43)。研究组男30例,女13例;年龄43~75(63.12±0.48)岁;慢性支气管炎病程2~25(5.96±1.13)年;急性发作病程1~6(3.62±0.46)d。对照组男29例,女14例;年龄45~71(63.01±0.51)岁;慢性支气管炎病程2~21(5.36±1.02)年;急性发作病程1~5(3.25±0.74)d。2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均符合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诊断标准[5];(2)X线胸片检查肺部伴有炎性浸润阴影;(3)治疗依从性良好,可完成治疗过程;(4)患者或家属对治疗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合并心肝肾严重功能障碍者;(2)伴肺不张、肺大泡、肺气肿、肺癌等肺部疾病者;(3)妊娠期及哺乳期者;(4)青光眼患者;(5)药物过敏者。

1.3 治疗方法 2组患者入院后均予以抗感染、镇咳、吸氧、控制合并症等基础治疗,伴严重通气障碍者予以机械辅助通气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盐酸氨溴索静脉注射,空腹状态下取盐酸氨溴索15 mg慢速静脉注射,每天2次。研究组给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盐酸氨溴索注射液15 mg加入生理盐水4 ml,使用氧驱动喷射雾化器吸入治疗,氧流量5 L/min,每次治疗15 min,每天2次。2组患者均持续治疗7 d。

1.4 观察指标与方法 (1)比较2组临床疗效;(2)比较2组咳嗽、咯痰、喘息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3)比较2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包括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吸峰值流速(PEF)、用力肺活量(FVC);(4)比较2组不良反应(皮疹、胃肠道反应)发生情况。

1.5 疗效评定标准[6]显效:治疗后患者肺啰音、咯痰、咳嗽等症状消失或显著缓解,影像学检查肺部阴影消失或缩小≥50%;有效:治疗后患者肺啰音、咯痰、咳嗽等症状有所改善,影像学检查肺部阴影缩小25%~50%;无效:未及以上标准。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2 结 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7%,高于对照组的86.05%(χ2=3.888,P=0.049)。见表1。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咳嗽、咯痰、喘息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研究组咳嗽、咯痰、喘息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咳嗽、咯痰、喘息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2.3 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2组FEV1、PEF、FV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FEV1、PEF、FVC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比较

2.4 不良反应比较 研究组治疗期间出现轻微胃肠不适1例,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33%(1/43);对照组治疗期间出现轻微胃肠不适2例、皮疹(停药后好转)1例,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98%(3/4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49,P=0.306)。

3 讨 论

慢性支气管炎发病原因与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吸入有害颗粒及气体相关,表现为咳嗽、咯痰、喘息等症状,急性发作期可伴肺部干、湿啰音,严重影响患者通气能力。盐酸氨溴索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常用祛痰药物,为呼吸道润滑祛痰药物,属溴已新第8个代谢产物,用药后可使气道表面形成活性物质,调节黏液性、浆液性物质分泌,抑制酸性黏多糖合成过程,改善气道黏液理化性质,多用于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支气管扩张、术后咳嗽困难等,通过缓解支气管梗阻,恢复支气管活性,以减少痰液黏附,增强患者气道防御能力,改善临床症状[7]。目前对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盐酸氨溴索主要给药方式包括静脉给药、雾化吸入,两种给药方式均具起效迅速、疗效理想等特点,但临床研究发现,两种给药方式存在疗效差异。

盐酸氨溴索静脉给药血药浓度可在短时间内达到峰值,在体内可持续作用9~10 h,效果显著,但静脉给药后药物达到肺部相对较少,且易增加全身性药物不良反应;长时间静脉给药会增加血管损伤,严重者可增加静脉炎发生风险,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雾化吸入为经气道直接给药方式,药物以氧气驱动方式直接作用于气道、支气管黏膜及肺部,增加局部药物浓度,可直接裂解支气管内痰液黏多糖蛋白纤维,降低痰液黏度,促进痰液咳出;可增加肺部表面活性物质及气道液体分泌能力,改善纤毛活力,增强异物清除能力,进而改善患者肺部通气能力,加速其体征恢复,因此更易获取显著疗效[8]。

本次研究结果发现,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考虑原因为,与静脉给药相比,雾化吸入对气道、支气管及肺部药物作用更直接,使治疗更具靶向性,局部高浓度药物可在短时间内缓解气道反应,加速气道痰液清除,改善肺部通气能力,改善肺动脉氧气循环,提升肺部、气道炎性反应清除能力,以减轻肺组织损伤,提升药物治疗效率及整体治疗效果,进而提升治疗有效率,缩短相关康复用时[9]。吴道首[10]发现,对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实施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有效率为96.43%,显著高于盐酸氨溴索静脉给药治疗的78.57%,与本次研究结果一致。本研究结果发现,研究组相关康复用时较对照组短,考虑原因为,虽然盐酸氨溴索静脉给药药物体内持续作用时间较长,但起效相对较慢;雾化吸入可在用药后短时间内迅速改善临床症状,短时间内有效缓解其肺部通气能力,增加器官细胞组织氧气循环,提升活力,可激活患者自身免疫机能,加强其新陈代谢能力,以清除炎性反应,促进其生理机能恢复,达到快速改善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治疗时间的效果。本次研究结果发现,治疗后,研究组FEV1、PEF、FVC均较对照组高,考虑原因为,除雾化吸入可快速改善临床症状外,本次研究采用氧驱动喷射雾化器吸入治疗,可在局部给药的同时,利用氧气流动压力机械性拓宽患者支气管内径,以缓解其气道梗阻现象;同时氧气流动可推动患者气道、肺部气流,改善患者肺部通气能力,降低患者二氧化碳潴留发生风险,可在药物治疗提升患者肺部功能恢复基础上,进一步改善器官组织氧气循环能力,恢复患者肺功能,以提升患者气道异物清除能力,提升治疗效果。本次研究结果发现,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相近,但研究组仍具微弱优势,考虑原因与雾化吸入对血药浓度影响较小相关,可降低全身性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综上所述,与静脉给药比较,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可提升临床疗效,缩短康复用时,改善患者肺功能指标,虽未能显著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但整体治疗效果较好,建议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支气管炎雾化盐酸
盐酸泄漏
慢性支气管炎中医辨证治疗体会
茶、饮、汁治疗冬季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的中医调护
远离支气管炎,轻松过冬
慢性咽炎雾化剂含漱治疗慢性咽炎的疗效观察
哪些情况需要雾化治疗?
雾化时需要注意什么?
合成盐酸芬戈莫德的工艺改进
盐酸安非他酮和盐酸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