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平台安全管理模式研究与实践
——以成都某研发平台为例
2021-02-03赵婵娟陈颖姣
林 玲,赵婵娟,陈颖姣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四川成都610041)
近年来,已有越来越多的科研院所开始建立科技创新平台。科技创新平台具有“新——研究对象新、快——研究变化快、多——流动研究人员多”等特点。在贯彻落实“依法治国”战略及《安全生产法》的背景下,结合科研创新平台发展的需要,探索建立“适应新形势下的安全管理模式——即要管得住,又不让安全管理成为科研探索的负担”已十分必要。
本文拟以建立成都某研发平台的安全管理制度为目标,探索科技创新平台的安全管理模式,为科研创新活动保驾护航。
1 国内科技创新平台安全管理现状
1.1 共性特点
科技创新平台的实验科目多、实验学生人数多、实验仪器设备多、实验室开放时间长、使用频率高,这些都给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提出挑战。每个科研院所实验室都有其特点,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点[1-2]:实验室多而分散,且相对独立,管理难度大;功能全,设备精良,拥有大批贵重精密仪器;拥有大量的化学药品、各种气体钢瓶等特种设备,存有多种易燃、易爆、有毒物质甚至是放射性物品;类别及项目多,实验条件复杂;实验过程产生的“三废”物质,过期或失效试剂、药品等,实际上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污染源;使用频繁,参与人员集中且流动性大。
1.2 安全管理组织架构
一般都分为3层:监管层、实施层、工作层。以高校实验室为例,其安全管理组织架构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部分[3]。
监管层:由学院领导、各系所负责人组成学院级管理委员会。其主要职责包括审议并决定安全相关文件和规章制度;部署和监督实验室安全健康工作。
实施层:包含各个实验室(团队)负责人、专职安全员、兼职安全员。其主要职责包括对本实验室的安全健康负总责;监督制定本实验室的安全规划,包括安全手册、逃生指南等;控制进入实验室的人员,当有未经过安全培训的人员进入实验室时,要安排本实验室的人员陪同,避免发生误伤;对新人员进行必要的实验室安全培训,重点强调本实验室特有的各种潜在安全危险,包括易燃易爆品、剧毒品、管制药品、高传染性致病性生物样品、辐射源等;购置并安装必要的、足量的安全设施,如洗眼器、安全淋浴、灭火器、急救药品;为实验室人员配置必要的防护用品,做到每人有一件实验服,防护眼镜的数量必须超过实验人数的一半。如果进行高爆炸性、高危险性的实验要为操作者配备防护面罩和相关的防护服、防毒面具等;要亲自监控实验室废物的排放,并对违规的废物排放负责。
工作层:包含实验人员、研究生。其职责为带头严格遵守实验安全规定;实验时必须穿戴好防护用品;要有丰富的安全经验;发生安全事故时,要意识到自己是最有安全经验的人,及时组织扑救。
2 成都某研发平台安全管理特点分析
成都某研发平台与高校理工科实验室比较相似,具有“流动研究人员多、研究变化快、研究对象新”等特点,具体分析如下:实验人员更替频繁,学生流动性大,安全背景各异;试剂使用种类、大功率高温电器、高压容器(含气体钢瓶)、仪器设备及大型精密仪器多;科研项目多样化,部分还涉及到其他学科,另外研究项目本身探索性强,研究过程不时改动调整,存在动态可变的危害风险,并可能存在未知的危害物质或操作;缺乏明确的实验室安全管理架构和各级安全职责;强调学术自由与个人自主,对安全管理的认识参差不齐;科研人员中存在一定的侥幸心理,认为严格管理是“没事找事,多此一举”;安全意识淡薄、疏忽大意、违规操作,易发生各类事故。
3 成都某研发平台安全管理模式
3.1 平台安全管理思路
分析国内高校及创新平台的特点,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结合现有的管理模式,提出适用于成都某研发平台的安全管理模式和组织架构。
该研发平台安全管理是以“安全责任制为核心,团队安全自主管理(PI制度)为基本模式,6S管理和危险源辨识为手段,结合危化品管控及采购白名单制度”,建立安全管理基本制度。
以安全责任制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责任,包括最高安全管委会、平台主任、各个 PI团队、实验人员、专兼职安全员的职责。明确三级教育管理,各个实验室相关责任人等所有要素。PI制度给团队负责人极大的自主管理权限,加大团队负责人的责任,团队负责人将对本团队所有事务负责。这样安全管理责任重心落到最懂本团队人员身上,可以极大地提高管理效率。专职安全员对中心领导负责,协助各团队领导人做好安全工作,带领各团队兼职安全员进行安全活动。
以6S管理为手段规范实验室的安全管理,6S管理可以让实验室布局整齐,人员修养提升,将隐患扼杀在萌芽中。由科研团队对实验工艺、设备、材料、反应过程等进行预先的隐患评估,以及在实验过程中对突发事件进行应急处理,可以让员工对危险进行判断和处理。通过危化品管控制度,严格平台的危险品、易制毒品和剧毒品管控。同时,通过采购白名单制度确保科研团队的自主与高效。
最终形成传统的管理和 PI制度的整合,达到高效、安全的实验室运行管理状态。图 1为该研发平台的主要安全管理内容。
图1 平台安全管理内容Fig.1 Contents of safety management
3.2 安全责任制
安全责任制是平台最根本的安全保证,是所有规章制度建立的核心。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其具体内容应包括:
①通过安全责任制规范平台三级安全管理体系,明确“平台中心管委会、主任、团队负责人、员工、平台专职安全员、团队兼职安全员”的安全生产责任,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原则实行安全生产分层负责、分级控制。
②平台中心管委会是系统安全生产工作的决策机构,负责平台系统安全生产的归口管理。
③各科研团队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并按照全员安全管理的原则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组织保证体系,贯彻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对平台安全生产负责。
3.3 团队安全自主管理(PI制度)
该平台在安全管理中实行“开放、流动、协作、竞争”的 O-PI(Optimized-PI)Co-PI(Cooperation-PI)负责制。科研团队是平台安全管理的实施和责任主体,PI是团队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团队应建立具体的实验室管理制度,并施行实验室小白板制,明确每天的实验主要内容及注意事项。
实行团队安全自主管理的同时,平台中心应负责公共区域和共享设备的安全管理。平台中心对共享设备施行“预约、授权”使用,并对共享设备组织进行辨识及等级划分,一般仪器组织制定操作说明书,员工阅读后即可使用;较危险的仪器,在阅读操作说明书的同时,对首次使用的员工还应有专人指导;对于危险类的仪器,实行专人操作。
3.4 平台中心6S管理制度建立
为保证研发平台保持“安全舒适、整洁清爽的工作环境”,将推行实验室6S管理,并以此建立员工的良好职业习惯,保证实验室安全运行。制定了《平台6S管理实施细则》并配套6S检查表,使该项工作有据可依,也便于执行和检查。
整理(SEIRI)——要与不要,一留一弃。将工作场所的任何物品区分为有必要和没有必要的,除了有必要的留下来,其他的都清理掉。目的:腾出空间,空间活用,防止误用。
整顿(SEITON)——科学布局,取用快捷。把留下来的必须用的物品依规定位置摆放,并放置整齐加以标识。目的:工作场所一目了然,缩减寻找物品的时间。
清扫(SEISO)——清除垃圾,美化环境。将工作场所内看得见与看不见的地方清扫干净,保持工作场所干净、亮丽。目的:减少工业伤害。
清洁(SEIKETSU)——形成制度,贯彻到底。经常保持环境外在美观的状态。目的:创造明朗环境,维持上面3S成果。
安全(SECURITY)——安全操作,生命第一。重视成员安全教育,每时每刻都有安全第一观念,防范于未然。目的:建立起安全生产的环境,所有的工作应建立在安全的前提下。
素养(SHITSUKE)——养成习惯,以人为本。每位成员养成良好的习惯,并按规则做事,培养积极主动的精神(也称习惯性)。
3.5 危险源辨识及采购白名单
科研团队应定期对实验室进行危险源辨识并提出管控和应急措施,PI负责审核,平台中心进行备案与监督实施。
团队还应对采用的实验方法进行论证,并经 PI审核,如实验过程较为复杂难以辨识的可提交中心,由平台中心组织相关专家协助研究论证。在此,实验方法主要是指“试剂—过程(压力、温度、毒性)—产物”等。
平台实行 PI制,使 PI在原材料、试剂等的采购方面拥有了一定的自主权,保证了科研的高效与便捷。但由于供货商的管理问题,导致部分危险品采购、保管和使用失控。平台中心对现使用的 500余种原材料、试剂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进行辨识,建立了《材料采购白名单》,共涵盖 433种原材料和试剂。白名单内的团队可自行按已有流程安排采购。由于危险品、易制毒品和剧毒品有极其严格的采购流程,因此白名单以外的由平台中心进行辨识是否属于“三品”,并按国家相关规定进行统一采购。
4 结 论
针对创新平台具有“新——研究对象新、快——研究变化快、多——流动研究人员多”等特点,通过安全责任制、团队自主管理、现场6S管理、危险源辨识及采购白名单、现场小白板等手段,建立了该研发平台安全管理系列制度,以期保证平台的安全、平稳运行,同时也可供类似平台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