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三五”时期我国图书馆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研究回顾与展望*

2021-02-03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1年2期
关键词:十三五图书馆数字

刘 溪 温 泉

(中国国家图书馆 北京 100081)

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内涵、新阵地和新空间,是利用信息技术拓展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传播范围的重要途径。2019年《公共数字文化工程融合创新发展实施方案》发布后,“将原来的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统称为公共数字文化工程。”公共数字文化工程的实施,有效推动了图书馆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开展网络互联互通、资源共建共享以及服务转型升级等。“十三五”时期是推进公共数字文化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研究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发展现状对图书馆转变资源组织形式、拓展服务渠道、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贴近服务群体等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对图书馆业界整体掌握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进展具有现实意义。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概况

1.1 数据来源

为充分了解“十三五”时期我国图书馆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研究现状,本文以CNKI期刊数据库为数据源,在“主题”检索条件中以“图书馆服务”或含“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或含“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服务”或含“共享工程服务”或含“公共电子阅览室服务”进行检索,条件设置为“模糊检索”,时间段为“从2016年到不限年”,来源类型设置为“核心期刊”和“CSSCI”。从检索结果中剔除通知、通告、新闻等非学术性文献以及不相关文献内容后,获得有效文献1 625篇。本文以此为数据进行内容分析。

1.2 研究概况

通过文献阅读法等对图书馆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后,发现国内研究现状主要体现出“人、资源、技术、渠道、机制”五个因素特征,内容集中在关注“人”的需求、聚焦“资源”的利用、借力“技术”的加持、拓展“渠道”的形态、探索“机制”的创新五个研究方向。在每个重点主题下,又有具体的热点关联内容。研究主题内容框架如表1所示。

表1 研究主题内容框架

2 研究主题

2.1 关注“人”的需求

在关注“人”的需求上,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特殊群体服务和精准供给两个方面,探讨如何针对不同群众需求,为其提供精准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服务思想。

2.1.1 特殊群体服务研究

《文化部“十三五”时期公共数字文化建设规划》对加大贫困地区和特殊群体服务力度提出了明确要求。特殊群体服务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也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研究对象几乎涵盖了所有特殊群体,包括少年儿童、老年人、残障人士、农民工、留守人员,以及老少边穷等欠发达地区群众。其中以研究少年儿童服务以及欠发达地区群众服务者居多。少年儿童服务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少儿阅读服务模式、创新实践、国外研究启示等。其中陈宇基于S-O-R模型,构建公共图书馆少儿阅读服务模式[1];南春娟以国家图书馆少儿馆为例,研究利用全媒体技术对少儿阅读服务进行升级改造[2]等。欠发达地区群众服务研究内容主要涉及文化精准扶贫机制研究、实践研究、效能评价研究等。其中黄辉开展精准脱贫战略下的图书馆文化扶贫精准识别、帮扶与机制创新研究[3]。魏大威等人从网络连通、推送资源、搭建平台、人才培训等方面介绍推广工程开展数字文化帮扶的工作实践[4]。吴江等人建立了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效能评价指标体系[5]。

2.1.2 精准供给研究

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精准供给”是指供给侧与需求侧的高度吻合,实现满足公众真实需求的精准供给是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供给侧的目标导向。其研究内容主要涉及供给策略研究、实现路径及机制研究等。其中巫志南认为公共文化服务精准化的核心问题在于有效利用有限的资源[6]。完颜邓邓等人以湖南省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供给为例,提出融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精准分析公众需求[7]。姜雯昱等人总结三大数字文化工程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精准化供给的实践成果,提出扩大数字化服务资源规模、优化供给内容与供给形式和载体等对策[8]。

2.2 聚焦“资源”的利用

在聚焦“资源”的利用上,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知识服务和数字人文两个方面,探讨在“互联网+”环境下,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提供的服务内容,体现对资源的深层挖掘、专业服务与智能推送。

2.2.1 知识服务研究

图书馆是基于知识内容的知识服务平台。有关“知识服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内涵定义、实现路径、构建模式等方面。张晓林[9]、戴广珠[10]认为应大力推进知识内容的开放获取。谭影虹指出实现知识服务需要建设数据密集型知识服务系统[11]。曾子明等人提出了构建面向读者的智慧图书馆嵌入式知识服务模式,实现读者、资源、图书馆的互联互通[12]。

2.2.2 数字人文研究

随着数据分析能力的增强及用图像技术模拟和复原能力的提升,数字人文便应运而生[13]。由于数字图书馆带来先知先觉,图书情报领域理所当然地成为数字人文最早的基础设施建设者[14]。有关“数字人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内外应用实践与启示等方面。其中,尹益民研究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图书馆数字人文中心运行情况[15]。夏翠娟等人以上海图书馆“名人手稿档案库”为例,总结面向知识服务的图书馆数字人文项目的建设过程[16]。

2.3 借力“技术”的加持

在借力“技术”的加持上,新兴技术在公共数字文化服务领域的应用实践是当前的研究热点,内容主要集中在使能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网络技术:区块链、云服务、关联数据等;信息可视化技术: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多个方面。探讨新技术对公共文化服务机构革新的影响,体现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不仅是知识提供者,还可以是创意孵化的技术提供者。

2.3.1 使能技术研究

人工智能在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服务应用主要体现在:智能识别、智能处理、智能服务等方面。其中,吴建中提出图书馆可以借力人工智能在加大自然语言检索研究、提升内容的智能分析能力、探索提升图书馆服务效能的研究与实践三个方面有所作为[17]。茆意宏认为人工智能在数字资源处理与服务方面将产生更大的变革[18]。王世伟提出人工智能将带来图书馆与文献资源、人力资源、读者用户、服务空间的重塑[19]。大数据在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服务应用主要体现在:提供精准的数据辅助决策[20]、构建基于用户画像的个性化智慧服务[21]等方面。

2.3.2 网络技术研究

借助区块链去中心化、高度信任、可追溯性、开放性等特点,区块链在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服务应用主要体现在:自动记录服务[22]、保护读者个人信息[23]、数字版权保护[24]等方面。云服务在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服务应用主要体现在:用户感知、资源服务、数字馆建设等方面。李文川等人[25]及陈则谦[26]提出公共数字文化云服务是一种新型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模式。关联数据在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服务应用主要体现在:数据整合服务[27]、数字人文建设[28]、个性化智能服务[29]等方面。

2.3.3 信息可视化技术研究

虚拟现实在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服务方面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资源虚拟应用、沉浸式体验等方面。其中,吴才唤指出VR技术可以有效优化真人图书[30]。王文韬等人认为虚拟现实在图书馆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虚拟图书馆构建、馆藏资源展示、智慧图书馆建设、信息与用户服务创新等方面[31]。增强现实在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服务方面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智能书架、可视化信息检索服务、数字课程服务等方面。其中,胡国强等人认为增强现实的特点在于虚实空间的一致性结合以及实时交互[32]。廖宇峰[33]、肖玥[34]基于AR技术特性,提出其在图书馆的创新应用主要包括个性化阅读指导服务、资源利用模式、个性化借阅,以及虚拟参考咨询、文创产品开发等。

2.4 拓展“渠道”的形态

在拓展“渠道”的形态上,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智慧服务、空间再造、移动应用、O2O、MOOC五个方面,探讨在“互联网+”环境下,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服务的不同形态,体现其形态在不断发生改变,但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内核一直未变,始终致力于满足人民群众各类文化生活需求。

2.4.1 智慧服务研究

智慧服务是智慧形态的核心,由“智慧机构”所提供的智慧服务将具有场所泛在化、空间虚拟化、手段智能化、内容知识化、体验满意化等特点[35]。目前对“智慧服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智慧服务模式、智慧图书馆构建等方面。其中,柳益君等人认为智慧服务的核心服务模式包括智慧性的群体知识共享、知识推荐和推送、知识导航和图书馆业务优化[36]。夏立新等人提出通过图书馆“资源”“人”“空间”三大核心要素的融合来激活智慧服务的思路,提出智慧图书馆服务构建模式[37]。

2.4.2 空间再造研究

在“互联网+”的全球趋势之下,图书馆在内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正在改变原来的模样[38]。图书馆作为一种空间的价值得到重新定义[39]。目前对“空间再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空间再造概念与实践、国外创新启示等方面。其中,王筱雯等人认为人工智能时代图书馆空间的变革方向就是智能空间[40]。许桂菊以新加坡图书馆空间再造为例,分析阅读空间设计成功的要素包括营造人文环境、注重用户体验、开放性发展性设计等[41]。

2.4.3 移动应用研究

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获取信息、接受服务的习惯正在发生改变,以移动互联网思维为服务指导的交互性移动应用,给予用户较好的移动互联体验[42]。移动应用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研究主要集中在微服务、移动阅读服务、移动服务应用研究等方面。其中,赵一洁等人根据互联网+环境下读者信息需求的特点,建立基于移动客户端的图书馆微服务系统[43]。陈明通过对比超星移动阅读平台、咪咕阅读、掌阅等营利性以及图书馆领域的移动阅读客户端的使用体验,提出开展移动阅读服务的建议[44]。

2.4.4 O2O研究

O2O作为一种成熟的商业模式已被广泛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O2O模式在公共数字文化服务领域的模式创新与应用研究方面。其中,邸春姝等人强调微信是O2O实施的关键渠道[45]。王跃虎提出利用O2O模式对图书馆传统服务的完整流程进行重新构造,实现读者和图书馆的双向关联[46]。涂世文等人认为“线上线下相结合”服务模式可以简化公共图书馆服务流程[47]。

2.4.5 MOOC研究

MOOC在国内的大规模利用可追溯至2013年,彼时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相继推出网络课程。目前对MOOC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高校图书馆,内容涉及信息素养教育研究、信息服务创新研究等。其中,崔博雅认为MOOC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融合了最新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技术[48]。邓李君等人认为图书馆具有MOOC运动助推者、资源整理评价者、信息素养培训者、学习空间提供者、在线参考咨询员、版权管理者等角色[49]。

2.5 探索“机制”的创新

在探索“机制”的创新上,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社会力量参与机制、人才保障机制、绩效评估机制三个方面,探讨运行机制创新是保障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有序开展的基础,体现通过探索服务机制创新,增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活力。

2.5.1 社会力量参与机制研究

《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文化部“十三五”时期公共数字文化建设规划》等明确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数字文化建设。从研究内容来看,主要研究热点在社会公众参与、志愿者服务、PPP模式、跨界合作、众包众筹五个方面,讨论从技术、资金、宣传、服务的层面与社会力量合作,以获取技术与资金支持、扩大宣传、举办服务活动与共建服务项目等。

社会公众参与是公众利用有效的信息交流渠道,积极向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表达自身意愿和诉求,并对其行为进行反馈和影响的过程。有助于缓解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供给和公众文化需求之间的矛盾[50]。志愿者服务的开展可以丰富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其中公民参与公共文化志愿服务的三种主要形式,即社会教育、专业服务和辅助管理等[51]。PPP模式即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目前已较为广泛运用,研究主要集中在应用领域。包括在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应用[52],以及在公共数字文化服务[53]中的应用等。跨界合作是通过用户思维、开放协作分享思维、知识整合思维、社会化思维等“互联网+”思维,跨出传统服务边界,与不同行业、领域合作,寻求服务的创新点[54]。众包众筹实现了文化管理、服务工作与现代科技手段的紧密结合。近些年,国内图书馆已将众包、众筹模式引入公共文化管理与服务中。例如,上海图书馆晚清民国时期报刊全文数字化加工和服务众包项目等[55]。

2.5.2 人才保障机制研究

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基础保障,构建一支与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相匹配的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队伍,将有利于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水平。目前研究主要聚焦于人才队伍现存问题及建设建议。范并思认为阅读推广人队伍的建设与管理将成为当前我国社会持续深入开展全民阅读需要关注的问题[56]。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工作人员的服务能力决定了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深度与广度。人才结构不合理[57]、公共服务基础知识薄弱、高层次人才缺乏、学历分配不均[58]是目前较为突出的问题。初景利认为图书馆员应具备为用户提供出版服务、情报分析与智库服务三大新型能力[59]。

2.5.3 绩效评估机制研究

《文化部“十三五”时期公共数字文化建设规划》明确提出要围绕群众文化需求,建立以效能为导向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绩效考核机制。对于绩效评估机制研究,学者也多从公共数字文化工程服务和群众满意度评估,以及构建规范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评估机制、考核评估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对策建议等方面开展研究。柯平等人构建了公共图书馆服务绩效的理论模型和评估框架[60]。胡唐明等人以三大惠民工程为评价对象,对公共数字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进行验证[61]。

3 国内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研究展望

3.1 注重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理论创新研究

目前有关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研究相对完整,从研究主题看,涉及用户需求、资源整合利用、技术应用、服务渠道、服务机制等,并包括理论性研究和实践案例研究。但鲜有对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一般规律总结的理论创新研究内容,目前仅可分散见于以宏观性的论述为主的研究,以及阐述现象本身的实践案例研究中。在开展研究时应完善从实践到理论的规律性研究,以及两者相结合的一体化研究,以期对实际工作提供指导。

3.2 强化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定量分析及实证研究

现有文献资料中,定性研究较多,定量研究较少。例如“用户需求”相关研究者主要论述研究内容的特性,但较少通过数据分析来推演结论,使研究缺少有效数据的支撑,难以了解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实际开展情况以及公众的实际需求状况。针对“技术应用”“服务渠道”“服务机制”等在业界已有较丰富的实践案例,但相关实证研究却比较少。在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后续研究中,应强化系统调研与定量分析,同时所选取实证案例的实践范围、调查广度与深度都要有所把握,以提升研究的切合性,推动该领域定量分析与实证研究的进展。

3.3 探索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模式对其他文化服务机构的适用性

研究者在对各主题的研究中,普遍强调构建政府、文化事业单位、企业、社会等多元化的参与体系,但实际上,研究者们对图书馆主体的研究较多,而对其他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文化馆、博物馆、档案馆、美术馆)的专门性研究则比较缺乏。在开展研究时应注意研究对象的多样性覆盖,以及服务策略的适用性,以期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未来服务模式提供参考。

3.4 加强多学科领域的合作研究

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具有跨学科属性,对其研究应呈现出各学科发展的多元化现象。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尚缺少各学科之间的合作研究,如与教育学、管理学、社会学、信息生态学等学科的融合。未来研究中,应加强跨学科合作与交流,积极通过与其他学科对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合作研究,挖掘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研究的独特价值。

4 结语

图书馆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作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重要载体,承担着为人民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职责。目前现状研究涉及的“人、资源、技术、渠道、机制”五个方面与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任务高度吻合。未来应结合图书馆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特点与启示,破解公共数字文化工程和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在建设、服务中存在的瓶颈问题,力争在“十四五”期间,促进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有更好的发展。

猜你喜欢

十三五图书馆数字
图书馆
答数字
数字看G20
去图书馆
成双成对
数字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