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王羲之的鼠须笔说起

2021-02-02

中外文摘 2021年2期
关键词:祭侄枣核笔头

王羲之《兰亭序》局部

“秉笔直书”之人,是一代代的文人骚客,是至今仍被推崇的书法大家们。他们手中的笔有何独特,为何得以妙笔生花、笔下春风?

王羲之:世传最爱鼠须笔

因唐代何延之在《兰亭记》中记载,王羲之书《兰亭序》用鼠须笔,自此鼠须笔声名远扬。

鼠须笔,顾名思义是老鼠的胡须做的笔。后世学者分别从文献可靠性及材料可用性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包括试制笔。有学者认为,这里的鼠不是老鼠,而是黄鼠狼,润滑而富有弹性的狼毫笔就是用黄鼠狼尾巴上的毛制作的,即鼠须笔实指狼毫笔。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载“世所谓鼠须,栗尾者是也”,说的是一种与黄鼠狼类似的栗鼠的尾毛。

关于鼠须笔“须”的用量,有两种观点。一部分学者认为都是用胡须,但在原料收集上非常困难,实际制成笔使用也不适宜,怀疑鼠须笔并不真实存在,或只是猎奇的尝试;一部分学者认为鼠须笔主料还是紫毫、羊毫等常见材料,只是在中间夹几根胡须,增加毛笔的韧性。

颜柳:鸡距长锋,一争短长

颜真卿和柳公权都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祭侄文稿》是颜真卿的行书代表作品,被后世誉为“天下第二行书”。《祭侄文稿》打破了晋唐以来茂密瘦长、秀逸妩媚的风格,形成了一种宽绰疏朗的体势。

这篇作品多次出现渴笔、枯笔,在重顿收笔处多有破锋开叉的现象。之所以这样,一是当时颜真卿悲愤交加,情不自禁;二是与其所使用的短秃的硬毫笔有关系。这种硬毫笔据说就是鸡距笔。

颜真卿《祭侄文稿》局部

鸡距笔由精挑细选的兔毫制作而成,因其笔头的形状像鸡爪后面突出的距而得名。这种制笔方法的优点是解决了硬挺的兔毫原料偏锋及腰软问题,笔头硬劲可以有效控制笔锋的使用范围,能写出遒美有力的楷书。但由于这种笔采用缠纸绢的制作方法,笔头短而尖锐,蓄墨量较小,使用范围有局限性,尤其书写行草书时不能肆意挥洒,笔芯缠纸导致大幅度的提按、顿挫不灵便,故柳公权曾评价鸡距笔:“出锋太短,伤于劲硬。”

柳公权择笔有自己的要求,务以优柔毫细为首要条件。他要求出锋要长,笔头长用笔则能收放自如,不至于转折僵硬、行墨干枯,比较容易表现出瘦劲的线条,而且可以较为自由地表现出笔画起收处的修饰笔触。

苏黄:各有所好,和而不同

苏轼、黄庭坚都是北宋书法的领军人物,私下里,苏门四学士之一的黄庭坚与老师相交甚厚,经常互写题跋,相评作品,二人书法各有风骨,又互有影响。

《黄州寒食诗帖》是苏轼行书的代表作,黄庭坚在此诗的跋中既赞了他的诗,又评了他的书,一句“应笑我于无佛处称尊也”,也体现了二人关系的亲近。

黄庭坚在《跋东坡书帖后》中说:“(苏翰林)用宣城诸葛齐峰笔作字,疏疏密密,随意缓急,而字间妍媚百出。”黄庭坚又在《跋东坡论笔》中说:“东坡平生嘉用宣城诸葛家笔,以为诸葛之下,尤胜他处工者。”诸葛氏是跨唐宋两代的制笔世家,对制笔工艺和方法做出了改进,促进了毛笔的发展。

在论述了苏轼对诸葛家笔的喜爱之后,黄庭坚在《跋东坡论笔》中接着说:“几研间有枣核笔,(东坡)必嗤笑,以为世人但好奇尚异,而无入用之实。然东坡不善双钩悬腕,故书家亦不伏此论。”枣核笔又名枣心笔,因笔头两端微尖而腰部鼓壮,形如枣心而得名。苏轼不喜枣核笔,认为不实用,但他却善用枣核笔。他认为枣核笔含墨圆健,非常难得还可以写小字,他还评论诸葛高所制枣核笔,“锋虽尽而心故圆,此为有轮扁斫轮之妙”,可惜东坡因不解此执笔法,故不能得其妙。

猜你喜欢

祭侄枣核笔头
悲壮之美——《祭侄文稿》
《祭侄文稿》后世传
走向神坛的祭侄文稿
“枣核形身材”是怎么形成的
解读颜真卿之《祭侄文稿》
透明帽在老年人食管枣核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
老鼠们的枣核
琢磨《枣核》中的几个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