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教融合背景下民办本科院校内涵提升路径研究

2021-02-01李蓉晖姜发根倪兆福

绥化学院学报 2021年9期
关键词:民办产教校企

李蓉晖 姜发根 倪兆福

(安徽三联学院 安徽合肥 2 30036)

我国民办高校发展20余年,在社会经济发展、区域行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学校人才的培养定位是服务于区域和地方经济,本质上强调了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区别于研究型大学。在其办学过程中,产教融合的内涵也不断地发展。然而,由于对深化产教融合内涵理解不充分、不完整、不与时俱进,造成了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推进产教融合的认识误区与实践盲区。为了培养行业企业需要的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校有必要再分析基于需求导向的产教融合内涵,对其在产教融合开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力求找出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和实现路径,使之更加准确和更有时代性。

课题组通过对6所民办本科院校教务处、二级学院、就业创业处的工作访谈,调查开展产教融合情况。这6所学校将应用能力培养作为教育教学主线,通过共建校企合作冠名班、企业主管进课堂、学生到企业认知实习、校企举办竞赛、共建实习基地、青年教师去企业“双能”锻炼等,积极推行“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主动探索并践行学院与企业合作办学,落实“立德树人”培养目标,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民办院校开展产教融合的困境

当前,民办本科院校在产教融合过程中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并未取得质的突破,基本呈现出“学校热心、企业冷眼”的局面。由于缺乏必要的制度保障,企业得不到政府的优惠承诺,从而导致企业的行为要么瞻前顾后要么裹足不前。民办院校在培养社会紧缺的素质高技能强的应用型人才方面遇到了很多困难。我们便从政府、学校自身及企业方面分别进行分析。

(一)政府层面。

1.产教融合相关保障体制不健全。政府相关部门作为社会政策和舆论导向的风向标,对支持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尤其是加大扶持民办院校可谓意义深远。但是在民办院校开展产教融合过程中,现实情况不容乐观,政策的模糊,制度的缺失,配套设施的滞后制约着民办本科院校深入开展产教融合的进展。

2.资金支持方面力度不够。民办院校产教融合经费保障不足,在办学过程中,政府层面几乎没有投入。学校经费不充裕,无法进一步扩大基地建设规模,不能完全满足专业教学的实践需求,成为制约校企产学研合作深入开展的重要因素。而企业追求效益,如果没有实惠可图而风险因素又多,企业参与度就不高。

(二)学校层面。学校对产学研合作顶层设计有待提升,在产教融合开展过程中,对产教融合认识不深刻,不到位,合作往往停留表面层次而难以深入开展。主要是由于学校的合作能力与企业的期望值存在差距,产教融合深度和广度不足,创新合作能力有待提高。

1.课程建设存在与企业实际需要脱节。当前,产业升级快速发展,而学校的教材内容滞后于行业发展。基于需求导向的课程建设是人才培养的关键,也是民办院校开展教学的参考和根据。但目前企业人员参与制定课程标准和教学方案比重不大,可以说现行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实习方案与企业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脱节。

2.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相对滞后。由于合作模式单一,合作深度不够,产教融合活力发散,缺乏系统性,实习阶段产教融合度不高。教师在产教融合推进中作用发挥有限,教师参与产教融合动力和活力性不够,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相对滞后。

3.实习评价机制尚不完善。实习实训工作是民办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建立合理而完善的实习评价机制是实训工作得以持续良性开展的关键,也是强化学生职业能力和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抓手。但现实中,部分专业学生人数多,对口企业较少,很难形成大规模实践;企业的实训指导教师评价很少,不能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完整性。

4.部分学生服从意识、吃苦意识不强。从学校到企业,由于学习方式的转变,有些学生对企业的工作强度和工作时间表达不满,遵守纪律方面不够,从而被企业退回甚至自行离开,这样的情况对学生自身实训环节的学习造成了不良影响。

(三)企业层面。

1.企业参与产教融合内驱力不够。在校企产学研合作过程中,由于校企双方拥有的资源不对称、地位不平等,缺少合作的动力机制,面对当下人才市场供大于求的形势,企业依然是买方市场。企业追求利润,在其认识中,校企合作如果未能给自己带来好效益,不排除企业只是被动接受学校安排的顶岗实习。

2.企业对人才培养推进力度有限。目前,产教融合开展阶段,企业主要为人才培养末端的实习环节招聘,在人才培养需求端导向性作用推进力度不够,在全过程、多环节的深度合作中,企业积极性参与度不高,没有建立健全产教融合共享共赢运行机制。

3.校企合作难以满足企业技术创新目的。企业愿与高校进行校企合作的主要目的是借助学校科研创新的能力,为企业提供技术创新。但目前民办本科院校科研创新能力并未达到企业较高的期望值,所以双方合作层次不深入,企业的积极性以及合作的稳定性较低。

二、基于需求导向民办院校产教融合的对策及提升路径

针对民办院校在开展产教融合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原因析,笔者从政府、学校及企业主体、产业行业供需对接等方面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提升深化产教融合的的路径选择,实现合作共赢,构建产教融合命运共同体。

(一)政府强化保障体制与机制。

1.创新“四驱联动”,健全产教融合的管理体制。政府主导,同步规划产教融合与经济社会发展,明确产教融合政企校产“四位一体”体系架构,创新开展“政企校行”相结合的四驱联动,发挥政府调控、企业主体、学校人才培养、行业推进,搭建“四位一体”架构,将产教融合延伸到以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为重点的整个教育体系,上升为国家教育改革和人才开发整体制度安排,推动产教融合从发展理念向制度供给落地[5],有效促进“政—企—校—产”合作发展。

2.完善制度及激励机制。政府作为统筹协调的主体角色,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和保障学校、企业或行业组织,打破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屏障/壁垒,健全基于需求导向的产教融合机制。针对产教融合过程中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地方政府应结合区域行业发展制定校企合作双方的职能细则,体现企业参与的优惠政策,激励企业积极参与到校企合作中来。

3.健全经费保障机制,激活校企合作活力。政府健全经费保障机制,一是保障校企合作教育经费到位,二是落实人才培养与创业就业经费补助。政府应对持续稳定向企业定向输入优秀毕业生的学校和企业给予奖励。三是对校企合作开展科技创新的项目建设给予经费补助。四是对具有高技能高学术的双能型教师和工程师给予岗位津贴补贴。

(二)学校转变观念,做好推进产教融合顶层设计。学校主动争取政府、企业,行业协会支持,充分利用学校与政府、企业、行业之间的契合点,实现各种资源的共建共享,探索“浅融合”向深融合递进,走合作共赢之路,共建产教融合共同体。

1.树立基于需求导向的产教融合理念。学校做好办学顶层设计,健全工作机制,强化责任落实。学校在转型发展提升过程中,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必须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学校应加强产教融合合作顶层设计和深度管理,厘清由政学产研用模式向政产学研用转换,推进基于需求导向的产教融合深入开展。

2.加强基于需求导向的产教融合内涵建设。强化双主体协调育人机制,健全基于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主体从教学层面向教学、科研融合;从学生主体向学生和教师为主体融合,由点及面,由零散向体系化发展,由单纯教学向教学科研创新创业并重,探索符合院校校情特点的产教融合,促进场地,人才,智力,技术,资本,设备,管理等资源要素融合,共建产教融合共同体。

3.健全基于需求导向的产教融合体制机制。搭建合作平台,完善合作机制。学校突出行业需求导向,探索建立产教融合平台运营模式,建立一批高水平产教融合平台,提升服务能力。成立产教融合实践部,研制人才培养标准和教师能力标准研制人才培养方案,开发教学资源。

深化教学改革,丰富合作内涵。学校落实OBE理念的教学改革,知行合一,工学结合,建立校企人员互兼互聘机制。组织骨干教师深入企业,调研行业动态和市场需求,做实综合实习,强化工程能力,提高工程实践能力。落实挂职机制,提高教师素质,打造优秀双师队伍。

夯实合作机制,提高就业服务能力。设立产教融合专项经费,跨界融合,双向服务。构建校内工作室—企业实训中心—生产性实习实习中心—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四位一体的实习实训体系。使高校的教育链与企业的产业链资源要素统筹融合,优势互补,产教融合贯穿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多环节安排学生现场实践学习,开展互动交流式教育教学。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顶岗实践能力、创业就业能力等,既能表现出色的技术技能和职业迁移能力,又能实现学生可持续发展。

(三)企业提升产教融合质量和效能。

1.明确产教融合的价值目标,满足人才培养发展需求。企业绝不能忽视人才培养的要求,应当明确产教融合的价值目标,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在以往合作的模式基础上主动作为,攻坚克难,研发新技术,开发新领域,谋求与学校合作的新模式。企业专家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模式修订,协助学校开展贴近企业行业发展现状的课程设置,促进产教融合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改革。

2.提高产教融合质量标准,增强企业使命感。邀请教师进企业“双能”锻炼,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学习交流,承担企业委托课题研究。企业指派专家进学校课堂,助力大学生竞赛,联合开展横向课题研究,参与重点项目申报,提高产教融合质量标准。企业要站在国家及社会利益上,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加强社会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主动地去关注实习生的成长,及时提供切实地帮助和指导,为培养应用型合格人才尽一份力量。

3.创新产教融合治理手段,增强产教融合治理能力。推动产教融合是顺应当今创新发展趋势的有力举措,企业要创新产教融合治理手段,围绕企业和学校融合、生产和课堂融合、岗位需求和教学过程融合、做好产业和教育融合、职业能力和专业素养融合,增强企业产教融合治理能力,提升产教融合质量和效能。

结语

深入开展产教融合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民办本科院校推动产教融合是顺应当今创新发展趋势的有力举措。学校推动产教深度融合,专业布局要契合行业产业发展。学校着重加强与地方政府、地方科技主管部门、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创业园区合作特质为目标,瞄准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点,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增强办学活力,探索产业链、创新链、教育链有效衔接机制,构建学校与产业集群的联动发展机制。让学生学到真本领,教师教出真水平,企业获得真实惠,政府指导提升地方经济发展,真正形成“政企校行”相融互通,产教融合跑出“加速度”。

猜你喜欢

民办产教校企
新时代加强民办中小学党建工作的必要性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教育部要求各地为民办幼儿园纾困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民办少儿英文图书馆工作初探
校企合作对于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探索
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