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新时代青年教育重要论述研究

2021-02-01于伟峰王雅新

绥化学院学报 2021年9期
关键词:广大青年理论课总书记

于伟峰 王雅新

(河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天津 300401)

一、习近平新时代青年教育重要论述的生成背景

(一)青年一代必将大有可为。青年是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生力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体力量中,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了青年不可忽视的作用。早在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就指出:“中国梦是我们的,更是你们青年一代的。”[1](P49)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了这一观点,并鼓励广大青年要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中放飞青春梦想。青年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力量。青年是国家的未来,也是世界的未来。人是文明交流互鉴最好的载体,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最活跃的因素,“‘国之交在于民相亲’,而‘民相亲’要从青年做起。”[2]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青年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发挥的积极作用,认为:“全球青年有理想、有担当,人类就有希望,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3]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第十五届中越青年友好会见活动时对中国和越南青年寄予了美好的期望,希望广大青年成为两国间“传统友谊的传承者”“友好合作的推动者”“国家关系未来的建设者”[4]。

(二)青年一代必将大有作为。青年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推动作用决定了其必将大有作为。民主革命时期,我国广大青年自发组织了彻底的反帝反封的“五四运动”,充分发挥了革命先锋作用,不但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果实,而且进一步传播了马克思主义,促使中国革命向纵深发展。新中国成立伊始,面对百废待兴的局面,国内青年响应祖国号召,从战场走向广袤荒原,从校园踏入遥远边陲,将青春财富奉献给祖国建设事业;留学青年突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使新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实现了从零到一的突破。改革开放时期,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引领下,大批青年投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浪潮,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从一代代中国青年的历史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看到了蕴涵在广大青年身上远大的理想抱负、深厚的家国情怀以及伟大的创造力,对新时代广大青年寄予厚望,希望广大青年牢铸历史观,勇做开拓者,继续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贡献青春力量。

“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5]一方面,新时代下的青年是见证中华民族由富变强的一代,是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焕发强大生机与活力的一代,是在党和国家发展红利下不断成长的一代,理应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另一方面,这是由青年的时代担当决定的。中国自身的发展离不开青年,青年的价值取向影响着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青年的理想信念影响着整个民族的长远发展,青年的未来选择影响着整个国家的前途命运;中国在与世界各国的综合竞争中离不开青年,人才资源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是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潜在动力和后发优势,应以广阔的国际视野和长远的战略眼光培养与时代同步、与世界接轨的青年人才。

二、习近平新时代青年教育的重要论述

(一)坚持新时代下党对青年教育的全面领导。

1.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提高了全党对青年教育全面领导的重要性认识。新时代,习总书记将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重大战略,将培养时代新人作为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战略任务,将对教师工作极端重要性的认识提升到战略高度,号召全党坚守培养时代新人的共同政治责任,将青年培养放到事关党的发展、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重要地位。

2.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党对青年教育工作全面领导提供了理论指引。立足于新时代广大青年的特质,总书记生动地诠释了党和广大青年之间的关系,他创造性地指出,党“必须始终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要“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6],为新时代下党和青年构建了一种新型的关系,既充分发挥了广大青年的主观能动性,又为广大青年提供了充分支持和重要保障,为实现党和青年之间的双向互动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3.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为党对青年教育工作全面领导提供了实践遵循。立足于新时代青年教育工作发展现状,总书记号召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高校工作,为新时代青年培养提供坚强阵地;要高度重视青年实践创新,为新时代青年搭建成长平台;要高度重视青年就业创业,为新时代青年服务人民构建良好渠道,对实现新时代下党对青年教育工作全面领导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

(二)明确新时代下青年教育各主体任务。

1.青年要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习总书记曾多次强调:“我们的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重要论述回答了新时代下“培养什么样的青年”以及“怎样培养青年”的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广大青年只有“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6],将个人梦想融入到家国梦想中,努力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才能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习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从个人价值目标和社会价值目标两个维度回答了新时代下“培养什么样的青年”这一根本问题。

对于如何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习总书记对广大青年给予了殷切的期盼。2013年,习总书记指出:“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将坚定理想信念作为青年自我完善的重要内容,并且从五个方面勉励广大青年,特别是对于留学生,他还提出了坚守爱国主义精神和积极促进对外交流两点希望。2014年,习总书记强调:“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5]号召广大青年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了“四个下功夫”的具体要求。在此基础上,习总书记于2018年提出了四点希望;2019年,又强调了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继续发扬五四精神,进而提出了六点要求。习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坚持了理论和实践相统一,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统一,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相统一,抓住主要矛盾和不可忽视次要矛盾相统一的辩证关系,为新时代青年提供了精神鼓舞、目标要求。

2.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2014年习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了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2016年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了我国必须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习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新时代“办什么样的大学”以及“怎么样办好大学”指明了方向。

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就要立足于我国的基本国情。习总书记认为,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意味着我国的教育体量大,自己的教育质量和效率与发达国家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在新时代发生新的变化,意味着我国的教育虽不断发展,但是与人民的需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要改善区域间教育资源不平衡的状况,促进教育实现更加公平的发展,惠及更多人民。

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就要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此,习总书记在2018年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要抓好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等三项基础性工作。[7]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总书记进一步明确指出,教育工作六处“下功夫”,做到三个“要”,将立德树人融入到教育的各个环节,贯穿在教育的各个领域,将“立德树人”作为设计目标、教学目标、学习目标。

3.做党和人民满意的教师。习总书记发出“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好老师”时代之问,并为新时代下如何做“党和人民满意的教师”提出了具体的要求。2014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会上,习总书记从教师主体角度出发,将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定义为新时代下“好老师”的四个标准,为新时代广大教师审视自我、追求卓越提供了准则,对新时代广大教师提出了更高的从教目标。2016年在北京八一学校慰问教师的过程中,习总书记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出发,提出教师要成为学生的“引路人”,引领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为教师和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双向互动提供了范式,为新时代广大教师提出了更具体的施教方案。

新时代的青年培养、国际一流大学的建设需要一大批一流的教师,为此,习总书记提出了更为具体的目标和要求,要“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8]对于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认识到教师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并将其提高到战略高度,要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使之成为一项基础性工作;对于教师,要坚持“三个相统一”的原则,将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的第一标准;对于社会而言,要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通过一系列扎实举措,让新时代广大教师拥有幸福感、成就感和荣誉感。

(三)将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习总书记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意义重大。中国共产党向来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习总书记以极高的政治站位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提高到新的高度,明确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为国家建设发展培养人才以及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明确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世情、党情、国情之间的紧密联系,明确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现实意义。

习总书记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根本在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关键在于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动力在于不断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要加强党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领导。习总书记从根本、关键、动力、领导多个方面阐释了如何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指引了方向。

三、习近平新时代青年教育重要论述价值意蕴

(一)习近平新时代青年教育重要论述的理论价值。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习总书记关于新时代青年教育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立足于变化的世情、国情、党情、民情下的青年特质,坚持了从马克思主义中来到马克思主义中去的科学方法,厚植于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体系的沃土,在进一步巩固人民主体地位、深化为人民服务的意识的基础上凝练而成,是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机构成,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习总书记关于新时代青年教育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展示了独具风格的中国特色,拓宽了马克思主义的视域,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具体实际紧密结合形成的重大原创性、系统性理论成果,使马克思主义在各个方面开花结果,在新时代下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进而把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和中国共产党关于青年教育的思想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科学理论。习总书记新时代青年教育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是在对教育规律深刻把握的基础上,从党、青年、教师、高校等各青年教育主体之间的关系出发,将“立德树人”作为新时代青年教育的精神内核,系统地回答了新时代青年教育的重要问题,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指明了方向和道路、揭示了本质和规律、提出了要求和方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教育领域的丰富和发展。

(二)习近平新时代青年教育重要论述实践价值。

1.促进新时代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重要论断,将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强宏观谋划,注重顶层设计,为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回应人民呼声,制定了一系列方针,用切实的行动保证政策落地,将教育置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核心位置和战略高度,显示了党和国家对教育的重视,为推动中国教育事业总体水平尽快迈入世界中上行列,促进新时代中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促进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习总书记关于新时代青年教育的重要论述,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携手共圆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了重要的实践价值。这一系列论述具有鲜明的人民立场和强烈的使命担当,彰显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和艰苦创业的斗志,凝聚着求真务实的作风,贯穿着勇于创新的精神,体现着自强不息的民族特质,为中国梦的实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广大青年理论课总书记
带着“民政题”与总书记面对面
新发展阶段要践行“两个维护”
习总书记“下团组”
总书记的话儿记心上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
独立学院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研究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
新课标下中职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有效教学策略探讨
自卑女的大学生活
学雷锋要有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