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理念下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实施路径初探
2021-02-01唐克军
董 蓓,唐克军
(1.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部,山西 汾阳 032200;2.华中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00)
为改善育人现状,培养时代新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理念。在“三全育人”理念指导下,需以“德”为中心,融合高校各类教育主体,整合高校各类教育资源,打通高校教育各过程。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力量,伴随大学生的大学生活,并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发挥引领作用。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2017年,修订通过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第二条指出:“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等学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2]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坚力量,其共同的首要的职责是“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这是两支队伍的职业特性,如果忽略这种独特性,其工作就失去存在的意义。现实中,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各司其职,各属其政,缺乏沟通交流的意愿以及沟通交流的机制,成为两支队伍协同育人的主要障碍。因此,在加强和改进两支队伍协同育人的过程中,需要激发两支队伍沟通交流的意愿,为两支队伍协同育人打通渠道,建立机制。
一、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开展协同育人的意义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人才培养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而育人是本。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3]高校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加强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队伍相结合建设,助力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助力两支队伍职业发展,助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为党和国家、民族、社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以“德”为中心点,助力高校落实立德树人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4]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强。我国要建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仅物质上要强大,精神上也要强大。只有精神上强大,才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提供更持久、更深沉的力量,才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才能为提升国际社会上的话语权提供有力的支撑。高校作为培养祖国未来人才的摇篮,必须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宗旨,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首要位置,营造从领导干部到普通教师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氛围,整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多方资源,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融合建设,尤其是推动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相结合建设。两支队伍开展协同育人,以“德”为中心点,将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侧重的习惯培养等“小德”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侧重的国家情怀等“大德”结合起来,使大学生既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又坚守生活的道德底线。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中的坚强堡垒作用,形成最强合力,共同开创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新格局,推动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使高校源源不断地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输送有德有才、有志有为、爱党爱国的新时代青年。
(二)以“通”为发展点,助力两支队伍职业发展
当前,绝大多数思政课教师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拥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文化底蕴。课堂上能够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理论知识传授,帮助大学生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坚定正确政治方向。课堂外能够准确地回应学生遇到的重大问题,引导大学生运用科学的理论分析复杂的社会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但是思政课教师平时与学生接触较少,一方面不能及时了解大学生关心的重大问题,不能紧密联系学生实际进行教学。学生遇到疑惑没有机会咨询,不能真正起到释疑解惑的作用。久而久之导致思政课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影响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同时也降低教师职业发展的认同感。另一方面,进行课题科学研究容易脱离实践的源头活水,限制职业发展的深度。相较而言,辅导员直接管理学生并经常深入学生日常生活,能够及时把握学生中出现的思想动态,这是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但是发挥这一优势的前提是辅导员要具备深厚的思想理论功底。可辅导员由于理论水平有限,在面对学生出现的思想问题时,思想政治教育有些流于形式;有些只能解决表象,不能解决本质;有些缺乏深度和说服力。长此以往,影响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也使其缺少职业归属感,限制职业发展的广度。面对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错位优势比较明显的问题,开展协同育人,以“通”为发展点,有利于促进两支队伍优势互补,增强他们的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提升其职业发展的广度和深度。首先,思政课教师能够及时把握大学生关注的社会问题,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将实践融入理论教学和科学研究中,提升课堂育人实效性,提高业务能力水平,挖掘职业发展的深度。另一方面,辅导员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理论素养,注重运用理论知识回应学生,提升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获得成就感和职业归属感。同时可参与教学研究和课题科学研究,扩宽职业发展的广度。
(三)以“行”为落脚点,助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社会的人才,必须对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其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推向前进,良好的国内环境促使大学生的主流意识为积极健康向上。但是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很容易受到冲击,一些腐朽没落的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对大学生产生极其消极的影响。加之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未完全形成,而又处于塑造的关键时期,其思想上必然存在波动。比如有些大学生,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淡薄、价值观念模糊、生活方式不健康等。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思想政治教育不力是主要原因。但是不能把这一原因简单归咎于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任何一方,尤其是思政课教师不应认为辅导员“管理育人”不到位,辅导员不应认为思政课教师“教学育人”没效果,这是双方应该承担的共同的首要的职责。两大主力军开展协同育人,紧紧围绕大学生群体的个体诉求和主观变化,以“行”为落脚点,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宣扬的“理论知识”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注重的“品德践行”结合起来,既肯定思政课教师讲理论的作用,又鼓励辅导员办实事的做法。这样可使大学生能够将远大的理想抱负自觉融入脚踏实地的日常践行中,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清除前进道路上的障碍,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拨开阴霾和迷雾,认清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正确指导实践。
二、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开展协同育人的障碍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至关重要,两大主力军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思政课教师注重理论知识的讲授,辅导员注重实际问题的解决,两者目标同一,职责确有相似。但是,实际教学中,思政课教师忙于科研教学,辅导员忙于日常事务管理,两支队伍日常活动缺乏交集,无暇交流。再加上两支队伍属于不同部门管理,缺乏沟通交流的平台。一定程度上,主观缺乏交流和客观交流不畅成为制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障碍。
(一)主观上,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各行其是,沟通交流意愿不强烈
当前,高校仍有一部分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没有充分认识到其工作的独特性,把自己等同于或完全等同于其他教师队伍,忽视其首要的职责“政治角色”;也没有充分认识到其工作的共通性,人为地割裂双方之间的密切联系,忽视其共同的职责“政治角色”。双方各行其是,沟通交流的意愿不强烈。
思政课教师忙于科研教学,容易疏忽“教书育人”中的“育人”使命;同时对辅导员的育人工作存在不充分信任的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事物都具有矛盾对立统一着的两方面,我们在看到科学研究在高校中具有的积极作用时,也不能忽视科学研究带给高校教师的压力。当前仍有部分高校把科研成果作为考核思政课教师职业能力和晋升职称的重要指标。在这种压力下,许多思政课教师选择集中精力进行科学研究,科学研究成为教师职业发展的重点,“教书育人”成为次要方面。而在“教书育人”中,教学又占据着主要方面。在有限的时间内,思政课教师要努力做好和其他教师相同的“职业性角色”,难免忽视其职业特性“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疏忽其首要的职责“政治角色”。与此同时,思政课教师对辅导员育人工作还存在不充分信任的问题。有些思政课教师认为辅导员是学生“生活的保姆”,其主要职责是日常事务管理,没有充分认识到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重要责任以及与自己职业的共通之处。还有些思政课教师认为辅导员理论素养不高,只能解决学生实际生活问题,不能解决学生思想问题,不认可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工作。这样就从主观上分裂了两者之间的密切联系,影响了双方沟通交流的意愿。
辅导员忙于日常事务管理,容易忽视“管理育人”中“育人”重要责任;同时对思政课教师的育人工作存在不充分认可的问题。在辅导员的工作职责中,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位于首位,这是辅导员工作的灵魂和方向,引领其他工作的开展。以项链为喻,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犹如项链的线,把其他的工作串联起来,形成立德树人的面,铸就教育之魂。但是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在性质上,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是育人的工作,而人具有多样性、复杂性、变化性,因而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因材施教、任重道远、与时俱进的工作。在时间上,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工作,而是常抓不懈、久久为功的工作。在效果上,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具有隐性特点,它需要借助一定的载体表现,因而具有隐蔽性、间接性。在考核方式上,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很难用精确的数字呈现出来,它更多的是一种软性考核。因此,辅导员把主要精力用于以班级日常事务管理为主的“事务性角色”,主观忽视其首要的职责“政治性角色”。同时,有些辅导员认为思政课教师只会照本宣科地解释教材,不会联系学生实际释疑解惑,不认可思政课教师在育人方面的重要责任,人为地分割和思政课教师的密切配合,影响双方沟通交流的意愿。
(二)客观上,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各属其政,沟通交流机制不健全
为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党和国家出台一系列文件,比如《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发〔2016〕31号)、《中宣部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科〔2008〕5号)、《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第24号和第43号、《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等,推动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朝着“专业化、专家化、职业化”迈进,这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也间接导致两支队伍高度分化,而高度分化给两支队伍开展协同育人带来影响。在现行体制中,大部分高校并没有设立统一机构来管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其中思政课教师属于教学系部管理,辅导员属于学生工作部门管理。在校级层面,两支队伍也分属不同的校领导管理,由此缺乏统一的机构来融合两支队伍的整体建设,这是两支队伍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除此之外,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也缺乏互相交流的平台:一是缺乏工作交流的平台。大部分辅导员不兼任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工作,思政课教师不兼任辅导员的工作,两支队伍互不熟悉彼此的工作内容,互不交流工作上遇到的困惑,致使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两大主力军的工作都变成了单打独斗。二是缺乏科研交流的平台。据调查,90%以上的辅导员没有参与思政课教师相关课题,思政课教师没有参与辅导员研究课题,近一半以上的辅导员没有发表过思想政治教育类的论文,90%以上的思政课教师没有发表过和学生工作相关的论文,两者参与彼此科研的能力较低。三是缺乏资源共享的平台。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同属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共同承担育人职责,在资源使用上应是共建共享共通。但是因两者归属不同的部门管理,资源使用和建设上存在分隔,诸如培训资源、网络资源、书籍资源等。这不仅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更是为两支队伍协同育人竖起一道屏障。
主观上,双方各忙其事;客观上,双方各属其政,从而导致两支队伍育人合力不足,使本该是齐心协力的两大主力军却成为孤军奋战的“两张嘴”“两张皮”,严重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因此,必须对这种单打独斗、各行其是的现象进行改进,打出组合拳。
三、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开展协同育人的实施路径
探索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路径,一是需要激发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的内在情感,使双方具有同向之心,这是开展协同育人的前提。二是需要为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搭建平台,使双方具有同向之桥,这是开展协同育人的关键。三是需要为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提供外在激发力,创新高校体制机制建设,使双方具有同向之制,这是开展协同育人的保障。总之,加强两支队伍相结合建设,发挥最大合力,需要上下联动,协调各方因素,整合各方资源,教师、学校、党和国家的支持都不可或缺。
(一)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的前提——同向之心
同向之心是指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需要保持家国情怀,激发内在情感,同向同心,同心同行,这是开展协同育人的前提。马克思主义认为推动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推动两支队伍协同育人,必须首先从激发思想政治教育两大主力军的内在动力入手。
第一,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铸牢同向同心的政治信仰。信仰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心中有了信仰,行动才会更加有力量。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既然选择这份职业,就代表其对马克思主义的尊崇和信奉,对中国共产党的尊敬和忠诚,并以此为行为准则。在实际工作中,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需要时刻警醒自己,以铸牢内心深处的政治信仰,自觉践行“两个维护”的政治忠诚。同时,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高校可举办两支队伍均可参与的有关比赛,来不断激发两支队伍“四个意识”的政治自觉,强化“四个自信”的政治定力。从而使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自身拥有坚定的政治信仰,这样才会在教学管理中用真情实感传递学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信仰“只有首先在思政课教师心中扎下根,才能在学生心中开花结果”[5]。除此之外,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还要自身拥有高度的政治自觉,这样才能在教学管理中相互信任,进而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在课堂上,思政课教师不仅要扮演好“职业角色”,更要扮演好“政治角色”;在课堂外,辅导员不仅要扮演好“事务角色”,更要扮演好“政治角色”,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的作用。
第二,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练就同向同心的过硬本领。“信仰信念不是没有根基的空中楼阁,政治坚定更不能流于口头表态,而要建立在深厚的理论修养基础上。”[6]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阶级性、实践性、综合性,是一门理论深厚的学科体系。因此,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都需要不断提高理论素养,尤其是辅导员。比如充分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外延、功能特点、地位作用等相关的基础理论,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念等,熟练掌握党和国家的理论方针政策等。只有丰富理论底蕴,才能从专业角度分析问题本质,从政治高度认识问题本质。除此之外,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还需要不断提高从实践角度解决问题的本领,尤其是思政课教师。比如大学生理想信念问题、价值观问题、心理问题、就业问题等。同时,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高校可以举办“职业能力大赛”,督促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积极参与,以此来检验并强化两支队伍的理论本领和实践本领。通过提高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的理论素养和实践本领,双方团结协作,力求使思想政治教育既讲大道大义,又办实际实事。
第三,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展现同向同心的担当作为。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中的主体力量,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需要拥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心,清醒地认识到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主动承担起对国家、对民族、对社会的责任,把实现国家、民族的目标当成是自己的目标。辅导员作为思政工作队伍的一员,在日常的教育管理中,应该转变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任何事情都应以“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勇于承担其首要的职责,克服困难,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教学育人、科研育人等之中,努力提升自身业务水平,真正成为一名专业化、专家化、职业化的高素质辅导员。思政课教师是思政队伍中最基础的组成部分,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在日常教学中,思政课教师应当深刻思考,认真研究,补齐短板。当学生出现思想困惑、信仰缺失等问题时,思政课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反思,不断强化自我责任,发挥敢担当、有作为的精神。双方凝聚共识,相互信任,齐心协力,共同展现同向同心的担当作为。
(二)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的关键——同向之桥
同向之桥是指为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搭建桥梁,创建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整合平台,使两支队伍有途径去沟通交流,比如实行互兼模式,成立育人研修中心,这是开展协同育人的关键。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工作侧重点不同,目标一致;优势不同,劣势互补。互兼模式和育人研修中心能够较好地弥补各自的劣势,产生共振效应。
第一,实行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互兼模式。互兼模式使双方能够换位思考,既有利于彼此职业发展,又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互相配合、互相促进。高等学校专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通过兼任班主任、辅导员等工作,承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任务。专任思想政治工作干部和辅导员有条件的可承担一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7]这为双方互兼模式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基本路径。
辅导员兼任思政课教师。尽管颇多学者提出辅导员兼任思政课教师建议,但目前为止,许多高校仍没有将辅导员纳入思政课教师体系。一是认识偏差。人们普遍认为辅导员理论水平不高,不能独自承担一门理论课程。二是自身原因。辅导员主要聚焦活动式教育,往往忽视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作用。三是客观原因。学校没有为辅导员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搭建平台,畅通流动机制。2019年,《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指出:“积极推动符合条件的辅导员参与思政课教学。”[1]随着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专业化,现在许多辅导员的专业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类,学历为硕士研究生,可以承担“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两门课程的教学任务,这两门课程贴近学生实际生活,既是对学生的教育,也是提高辅导员思想政治素养和业务水平的重要途径。
思政课教师兼任辅导员。2019年,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5]这给思政课教师提出高要求,需要将理论性的知识与学生的价值塑造融合,将系统性的课本知识与多样性的学生特体融合,将枯燥的理论知识与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融合,将填鸭式的灌输法与交流式的启发法融合。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除了具备极强的专业素养外,还需要贴近学生生活。因此,思政课教师可以兼任班级辅导员,下设班主任,由班主任主管具体日常事务,思政课教师主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样既不会给思政课教师带来很大负担,又使思政课教师充分了解学生,也拉近学生和思政课教师的距离,从而使思政课充满亲和力、感染力和针对性、实效性。
第二,成立育人研修中心。互兼模式能够让双方彼此增进了解,相互信任。但是双方依然存在沟通交流不畅,这就需要成立育人研修中心,整合教师、科研、政府、高校等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为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开放式、多要素的综合平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共享。首先,面对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优势错位比较明显的问题,成立育人研修中心,可有效整合双方优势资源,同时通过依托育人研修中心,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就育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惑可及时交流想法,开展充分讨论,共同出谋划策,合作解决教学管理中的问题,真正提升育人实效。其次,面对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参与彼此科研不足的问题,成立育人研修中心,可以整合科研资源,双方团结协作,提升彼此科研能力,更好的发挥科研育人的实效。最后,面对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存在其他资源共享不足的问题,成立育人研修中心,可以整合诸如政府资源、网络资源、书籍资源、培训资源等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减少资源浪费,挖掘资源潜力,达到互相利用资源提升综合能力的效果。
(三)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的保障——同向之制
同向之制是指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实施的体制机制,这是两支队伍开展协同育人的保障。马克思主义认为,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外部条件,外因对事物发展起着加速或者延缓的作用。两支队伍开展协同育人,外部条件即党和政府、学校的体制机制不可缺少,通过改善外部条件,达到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的目的,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改善。
第一, 科学的组织机制。创新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队伍管理体制机制。要破解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两张嘴”“两张皮”、育人合力不足的问题,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党和政府以及高校需要统筹多元主体,整合多方资源,协同多种要素,形成育人合力。针对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各属其政的问题,需要打破人事管理上成员身份的障碍,将辅导员纳入思想政治教师队伍中,组建强大的育人研修团队,由专门的思政出身的党政领导干部管理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统一协调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成立以主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分管校领导为组长,组织部、学生工作部、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相关负责人为成员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两支队伍选聘配备、培养培训、考核评定以及融合建设等事宜。”[8]同时,为辅导员“减负减压”,使辅导员能够专心、专业的去研究如何做好日常思想政治工作,而不是围绕着纷繁复杂的日常事务管理打转。
第二,严格的聘用机制。《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第43号中关于辅导员任职的基本条件为五个方面,包括政治素质和理想信念、学历要求、知识储备、能力要求、工作纪律。这给选聘辅导员指明了方向,既应该考察辅导员综合素质,更应该突出辅导员政治理论素养。辅导员的首要职责是“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引领”,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兼具科学性与复杂性的工作。这意味着辅导员必须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养,“有较强的政治敏感性和政治辨别力”[2],善于从政治角度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辅导员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熟悉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知识,及时经常学习党的先进理论知识,敏锐把握学生思想动态,用科学的理论教育学生。各高校在选聘辅导员时应该严格把控任职资格准入制度,着重辅导员政治理论素养的考察,从源头上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对于思政课教师的选聘也应该坚持同样的准则。
第三,有效的培训机制。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工作的主要内容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标是为党和国家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协同育人需要熟悉彼此的职责范围和基本内容,所以需要对两支队伍进行有效的全面的培训。可以按照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学校三级培训体系进行分级培训。首先,校内培训方面,针对两支队伍的短板进行培训。比如重点加强辅导员队伍在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理论知识方面的培养,强化思政课教师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学生方面的实操性培训。其次,校外培训方面,实行统一规划的培训研修。比如选聘优秀的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参加省内、国家专题研修班及骨干教师研修班的培训,组织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在国内考察调研,深入实践,丰富思想。同时,还可鼓励他们继续提升学历,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等。除此之外,积极推动全体思政课教师队伍与辅导员队伍参加网络培训,比如“周末理论大讲堂”等。
第四,全面的评价机制。首先,突出政治关。“打造以政治角色绩效为核心的考核模式。”[9]“政治角色”是两支队伍的首要角色,必须加强不能松懈。当前,高校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考核一般由学生工作部门、院(系)、学生、人事处共同参与。考核时,思想政治教育这一部分的内容往往比较笼统模糊,给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一种“可有可无”的感觉,因此,需要制定专门的考核评价机制,细化考核守则,把笼统模糊的要求变为硬性的考核标准,把“软指标”变成“硬约束”。其次,强化奖惩考核体制。在聘任、晋升时,对于“政治角色”不合格的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实行一票否决制,加大对表现优秀的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的表彰奖励,“健全教师荣誉制度,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10]。同时畅通“准入机制”和“退出机制”渠道,促进两支队伍动态流动,以此来凝聚两支队伍育人共识,调动协同育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荣誉感和责任感。最后,克服传统的教育评价体系,“坚决克服重科研轻教学、重教书轻育人等现象”[10],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由于其职业的特殊性,更需要突出其育人实效方面的评价,以此充分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独特性。
进入新时代,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党和国家对思想政治工作越来越重视,不断凝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在学校的首要地位,强调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坚力量,两支队伍开展协同育人势在必行。加强两支队伍协同育人,不是“1+1=2”的简单模式,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融合建设。两支队伍开展协同育人,高校的平台搭建和体制机制不可或缺,教师的同向之心也不容忽视,需要由内而外去激发和创造两支队伍协同育人的内在情感和外部条件,真正发挥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的作用,为双方职业发展铺建平坦道路,为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倾注毕生心血,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修筑坚强堡垒,为国家和民族培育可靠接班人夯实牢固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