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莞邑文化的基本内涵及其特征刍探
2021-02-01李永芳李欣恩
李永芳,李欣恩
(广东科技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东莞 523083)
所谓莞邑文化,即是指以广东东莞市境内地域为中心依托、在千百年历史长河发展中逐步形成的涵盖历史遗存、文化形态、社会习俗以及生产生活方式等诸多方面内容在内的区域文化体系,其是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1]。加强莞邑文化理论研究,充分开发和利用东莞地区传统文化资源,不仅能够彰显该地区的魅力和风采,为促进该地区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文化氛围,而且对于拓宽和加深岭南文化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就岭南莞邑文化的基本内涵及主要特征进行初步探讨,以期推动岭南莞邑文化的深入研究。
1 莞邑文化的研究现状
位于珠江三角洲东部、广州—深圳—香港经济走廊之间的东莞市,近年来勃然崛起成为经济强市,为世人所瞩目。据国家统计部门2007 年底统计,东莞市外贸总量连续七年名列全国大中城市第三,成为中国综合经济实力30 强城市之一;目前全球500强企业中的43 家在东莞建厂投产,该市境内的跨国公司有100 多家,境外上市公司有近800 家[2]。随着东莞市在国内乃至国外知名度的日益提高和社会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同时随着该市近年来建设“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公共文化服务名城”、“岭南文艺精品名城”、“现代文化产业名城”等作为文化产业发展重要战略规划的具体实施及其显著成效;尤其是在中共十八大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任务[3]的大历史背景下,以东莞区域文化为研究对象的“莞邑文化”概念在学界被提了出来。近几年学界开始出现莞邑文化相关的研究成果[4-7]。坐落于东莞市内的高等院校——广东科技学院,于2015 年成立莞邑文化研究中心,开设“莞邑文化概论”课程及有关专题讲座,将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教育教学资源。
2 莞邑文化的基本内涵
首先,莞邑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与东莞特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有着直接的关系。据《东莞市志》记载,东莞立县于公元331 年(东晋咸和六年)[8],近1 700 年来,随着朝代的更迭以及地理环境的沧桑巨变,莞邑文化不断地发生重大变化。这里所讲的莞邑文化区,主要是指当今位于广东省的中南部、珠江三角洲的东北部以及珠江口东岸和东江下游的东莞市区域范围,共辖有32 个镇与街,东莞北距广州约60 公里,东南分别距深圳和香港约100 公里、140 公里,东西长约70 余公里,南北宽约47 公里,全市陆地面积近2 500 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150 平方公里。由于古生代地层分布甚广,河谷能够得到比较充足的时间扩展而彰显出宽广气势,由此也就较早地产生了东莞地区的农耕文明[9]。历史跨入近代以后,尤其是在当代,东莞地区水陆交通可谓四通八达,其广深铁路横贯市区南北,公路直通省城广州以及深圳、惠州、香港、澳门等,成为我国南方诸省市与港澳乃至太平洋沿岸等地区,进行广泛交流和友好往来的主要通道。尤其是位于东莞市南端的虎门镇,其不仅雄踞珠江口,地势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而且今日的虎门港已经成为直接对外开放的国家一类口岸的国际港口。位于东莞市北部的石龙镇,历史上亦为一举足轻重的军事要塞,其与广州、佛山、陈村合称为清朝时期广东的四大名镇。石龙镇现在已发展成为广东省南部地区铁路、水路和公路的交汇点,成为东江中下游的航运枢纽以及货物集散地。这种广为开放的对外贸易环境,无疑为培植东莞文化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文化特色以及敢闯敢干、开放兼容的人文精神创造了得天独厚的客观条件。
其次,莞邑文化是隶属于岭南文化及其分支广府文化之下的子文化。所谓岭南亦谓南岭,其属于我国江南地区最大的横向构造带山脉,系长江与珠江的分水岭,西起广西西北地区,东经湖南、江西两省而达广东北部。南岭中最主要的山岭为“五岭”,即大庾岭、骑田岭、都庞岭、萌渚岭和越城岭,东西走向绵延长达1 400 多公里。岭南文化从其广义上来讲,主要包括大陆文化、海岛文化和海洋文化三大部分。其辐射地域主要为粤、桂两省,但亦包含滇、黔、湘等省的极少部分以及越南的北部地带,同时还包含了海南岛以及南中国海等广阔地区。不过,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岭南大部均在广东省境内,故我们通常所讲的岭南文化主要是从其狭义概念来理解的,通俗地讲即为广东范围之内的文化。自秦代开始,岭南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曾先后广泛地吸收了先进的中原文化,以及荆楚文化、吴越文化和巴蜀文化等精华,特别是近代以降又大量地接纳和吸收了海外的不同文化,正是经过这种千百年来的历史积淀,最终形成了岭南文化这一博大精深、别具一格的地域文化体系。关于岭南文化的区分,目前学界一般从民族民系的视角,将其分为以广州地区为中心的广府文化、以潮州汕头地区为中心的潮汕文化和以梅州地区为中心的客家文化等三大部分。而在这三大组成部分中,广府文化是最有影响且最具典型性的文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所讲的莞邑文化即隶属于岭南文化及其分支广府文化之下的子文化。
再次,莞邑文化作为一个区域层次上的文化概念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其独立性主要体现为:一是在莞邑方言文化方面,其主要为广府方言,即粤方言文化色彩也比较浓厚,如“东莞谓曾祖曰白公,曾祖母曰白婆,或止称曰阿婆”等[10]。二是在城市人文精神方面,体现出了极大的包容性。随着改革开放40 余年的历史进程,东莞市的外来人口逐年迅速增长,据2013 年底统计,全市户籍人口即达到188.93 万人,其中有831.66 万人为常住人口,而外来人口比例则高达77.28%。另据最近的数据表明,目前东莞市总人口应在1 100 万左右,外来人口为本地人口的5 倍之多[11],这些外来人口就被称作“新莞人”。为了促进本地户籍人口和广大外来人员的和谐相处,2008年,东莞市政府专门建立了一个为流动人口服务的管理机构——新莞人服务管理局,并且在村镇一级亦相应地延伸成立了新莞人服务管理中心32 个以及服务站621 个,使千万新莞人有了回归“娘家”的温暖感觉,其在就业、社保、劳动、子女入学等方面均得到了热情地优惠服务[12]。无疑,此举更是彰显了“海纳百川”的东莞精神。三是在新时代城市文化方面,呈现出了东莞城市文化的独特魅力。自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东莞市相继获得了“中国投资环境百佳城市”、“制造业十大最具竞争力城市”、“全国模范绿化城市”等荣誉称号。对于东莞市来说,无论是其外源经济的发达、民族资本的雄厚、旅店行业的兴旺,还是“市管镇”(即没有县的地级市管理模式)等,无不都是千百年历史文化的积淀,彰显出了莞邑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也为莞邑文化这一概念的成立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注脚与支撑。
3 莞邑文化的主要特征
莞邑文化作为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不仅含蕴了岭南大区域文化的共性特质,而且凸显了自己的鲜明特征。
第一,悠久性。前面提到,距今5 000 多年之前,在东莞境内的东江沿岸一代就有了原始人群的聚居。在夏商周时代,东莞尚属南交之地。到春秋战国时代,东莞则属于“百粤地”。公元前221 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东莞隶属南海郡番禺县。值东汉顺帝时期,番禺县分立为增城,东莞又隶属于增城。公元222—228 年,增城被立为东官郡。进入晋朝后,东官郡被废除,东莞分别属与番禺、增城两县。到东晋咸和六年,即公元331 年,东莞单独立县,初名称之宝安。至唐肃宗至德二年,即757 年时,更名为东莞,据相传此名是因境内盛产水草(莞草)而得。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在1985 年9 月,经国务院批准,东莞县被撤销,而设立东莞市(仍为县级级别),隶属于惠阳地区管辖。到了1988 年1 月7 日,经国务院批复,东莞市被升格为地级市,直属广东省管辖。据统计,截止到2016 年底,东莞共计拥有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135 处,不可移动文物459 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 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2 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1 个、名村2 个,中国传统村落6 个,广东省历史文化名镇1 个、名村7 个、街区1 个,居广东全省前列[13]。
第二,开放性。东莞所在的岭南地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即从这里出发,清代在广州设立的十三行,曾经是外国商行的云集之地。历史进入近代以后,包括东莞人在内的广府人与海外广泛接触、交流频繁。且大量广府人去海外谋生。这种相互交往形成的文化开放在东莞人的思想意识中可谓根深蒂固。新中国建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东莞市充分利用毗邻港澳的人文地理优势,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逐步形成了以制造业为主、以电子资讯产业为支柱的外源型经济结构,成为国际性重要的加工制造业基地。据2007 年底统计,全市外贸总量连续七年位居全国地级市之首,成为中国综合经济实力30 强城市之一。目前,全球500 强企业中的43家已在东莞建厂投产,在东莞境内的跨国公司有100多家,境外上市公司有近800 家[11]。
第三,包容性。包容性可谓是莞邑文化的一个传统性特征。如前所述,目前东莞市外来人口已达本地人口的5 倍之多。同时,据东莞2014 年底统计,全市常住人口834.31 万人,其中户籍人口191.39 万人。另有海外侨胞20 多万人,港澳台同胞70 多万人,是著名的侨乡[14]。这些都无不充分彰显了莞邑文化的包容性。
第四,务实性。历史上的东莞,“自昔被人视为蛮烟瘴雨之区”[15],正是在改变这种恶劣的生存环境中,东莞人学到了更多地生存本领,培养了务实的生活态度和思维方式。与其务实性相联系的一个表现,就是在社会活动中对政治方面的事情不大关心,在人际交往中注重经济利益。在当代中国,东莞人的务实精神更加明显。如在改革开放初期,香港加工业开始向外转移,当时东莞发展工业一缺资金,二缺技术,三缺人才,但又具有毗邻香港,劳动力和土地资源丰富、价格低廉,并有几十万香港乡亲等有利条件。东莞市决定“借船出海”,以“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为突破口,利用外资,发展外向型经济。当时有不少人把港商回来办企业看作是地主、资本家卷土重来剥削工人农民;也有人认为“三来一补”这种引进形式层次低,利润少,“两头在外两头黑”。面对这些问题,东莞没有卷入争论,而是鼓励试验,埋头苦干,让事实说话。尝试的结果是经济得到发展,群众得到实惠,坚定了自己发展外向型经济、以经济国际化带动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方向[11]。
第五,创新性。求新图变,敢为人先,一直是莞邑文化的重要特色。譬如,在历史上,东莞人长期食用一些令中原人士望而生畏的野生动物,造就了莞邑饮食文化的奇异特色。尤其是在当代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东莞市创立的多个之最,在全省、全国处于领先之处,更是东莞人开拓创新精神的生动反映。例如:1993 年,东莞市沙田镇取消镇领导公务用车,改为每年发给交通补贴,从而每年为镇政府节约费用54%,此举系广东省乃至全国公务用车改革最早的探索者;2004 年,东莞市石龙镇在全国率先实现了HFC 电信网、有线电视网、计算机网的三网融合,被国家信息产业部门评定为全国首个信息化镇;等等。现代东莞人勇于创新的成功事例,可以说是枚不胜举。另从东莞市近些年来所获得的荣誉方面,也充分折射和说明了这一点。例如在2004 年11 月,东莞市当选为中国10 个最具经济活力城市之一;在2005 年9 月,东莞市28 个镇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中全部上榜,是全国千强镇最多的地级市,其中虎门镇名列全国千强镇第一位。不难理解,这些辉煌成果的背后,在很大程度上闪现着莞邑文化的创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