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与整合:高校 “大思政” 教育模式探索
2021-02-01焦烈,王尧
焦 烈,王 尧
(1.沈阳师范大学 旅游管理学院,辽宁 沈阳110034;2.沈阳师范大学 国际商学院,辽宁 沈阳110034)
在新时代,高校要用实际回应培养什么样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习近平在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因此,高校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努力构建 “大思政” 的教育模式。当前,对于 “大思政” 的理论研究大多只是经验性的描述,缺乏如何建立 “大思政” 教学模式的系统性理论探索,以及对 “大思政” 落实到教育教学实践中所需支撑要素的研究。笔者试从协同与整合的视角出发,探索 “大思政” 教育模式的表征、理念诉求、工作格局和资源整合机制,对于 “大思政” 教育理念更好地向实践转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 “大思政” 教育模式的表征
“大思政” 是新时代高等教育观的重要填充,其是从全局视野出发,融合多元主体及相关要素,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式。 “大思政” 教育模式的构建,不是简单的思想政治要素融合,而是要求树立 “以人为本” “育人为先” 的工作理念,真正在实践中贯彻 “三全育人” 的方法要求,在主体层面、时空层面、内容层面、载体层面打破传统的边界壁垒,凝练高校 “大思政” 教育模式的表征。
(一)主体依赖:参与人员的有效扩充与合理流动
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专职思想政治教师的 “独角戏” ,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难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虽然融入一些现代技术手段,补充线上教学资源,但也无法从根本上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施行,实际上也是无奈之举。随着大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多,专职思想政治教师的人员配备日渐捉襟见肘,实现精细化、实践化与层次化的教学效果显得十分困难。 “大思政” 教育模式强调扩大思想政治教育参与人员范围,并不局限于专职思想政治教师,而是要求全校的专任教师、党政干部、辅导员乃至全体教职员工,都参与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来[2]。 “大思政” 要求参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范畴扩大化。高校要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教育和管理意识,积极引导其参与思想政治教育,使其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能力,坚持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构建 “大思政” 教育空间[3]。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践中,高校党委书记、党委副书记等主要领导要起到统领作用,统筹规划设计 “大思政” 教育模式;各基层教学单位的党政负责人要狠抓落实,同时也要肩负起思想政治教学任务,引领本单位的专业教师、辅导员教师及其他党务工作者,同专职思想政治教师形成有效的互动交流,形成多元主体的 “大思政” 教育的网络架构。
(二)时空依赖:走出时间限定与单一课堂
“大思政” 教育模式在打破人员界限的基础上,也走出课时与课堂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时空限制,充分体现了全过程育人的理念与宗旨。一方面,互联网技术手段能够让大学生的学习时间延展至课堂教学之外,扩大了课堂教学的时间外延,促使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大学生从进校到毕业的各个时间阶段。在学制期限内,高校无时不肩负着育人的使命,将压缩在课堂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延展到其他环节,也能够舒缓大学生对于灌输式教学的排斥心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 “大思政” 教育模式主张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强调课上与课下的空间流转、互通互用、优势互补。首先,每一位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应针对第一课堂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索构建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堂,融入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体现教师与学生间的有效互动,并为第二课堂的行为实践奠定理论基础。其次,第二课堂要结合第一课堂的教学内容,以实践项目的形式安排活动内容,注重挖掘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教育资源,建立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衔接机制,努力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三)内容依赖:教育内容的针对性与发展性
教育内容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革不可回避的重要方面。传统思想政治工作侧重以德育为主要手段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相对封闭,存在内容单一、形式单调、针对性不强、效果不明显等问题[4]。 “大思政” 教育模式的构建,依赖于具有针对性与开放性的教育内容,且要与时俱进,切合时代主题,同时也要理论联系实际,融入实践的课程与活动。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培养奉献精神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5]教育内容的选择同教育人员的扩大化、教学方式的多元化相辅相成,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线上资源与线下实践相结合,不拘泥于课本知识,面向世界、面向社会、面向历史开放,跨学界、跨时空开放,以不同的群体需求为分类标准,设计一条清晰的逻辑主线,选择与填充教育内容,有效地支撑 “大思政” 教育工作的开展,最大限度地释放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与感染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价值。
(四)载体依赖:互联网技术的有效运用
互联网技术是 “大思政” 教育模式构建与推广的重要技术支撑,能否有效利用教育技术手段服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直接关乎教学质量的高低。 “大思政” 教育模式是从根本上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方式,强调知识、情感与态度的统一融合,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而且本质上体现知识向实践的转化,以及如何教会学生做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大量的教育资源与便捷开放的教育环境,而互联网技术能够推进现实平台与虚拟平台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功能移位,保证 “大思政” 教育模式对于多元主体流动、时空边界的破除,以及教学资源融通的现实需求。对互联网技术的充分利用,是构建 “大思政” 教育模式的必由之路,也是新时代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协同与整合的重要表征。
二、高校 “大思政” 教育模式的理念诉求
(一)内在本质诉求: “以人为本” 的教育理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大学生,他们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初步形成的关键阶段,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知识,更要让学生从骨子里参悟知识背后的缘由,培养学生自主的判断力与辨别力。因此,高校推行 “大思政” 教育模式要树立 “以人为本” 的教育理念,既要坚持以学生的成长发展为本、以学生的需求为中心。同时,也要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价值。首先, “大思政” 教育模式整合各类资源,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再是灌输式的教育,而是一种精神的引领与关怀,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塑造大学生价值观中的导向作用,而不是强行让学生接受书本知识,必须要想学生之所想,结合学生的思想特点与行为实践,解除学生面临的现实困惑。其次, “大思政” 教育模式依赖于更多人员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他们对于构建大学生的精神世界,树立正确的政治信仰具有重要引领作用,而关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内心世界,实现他们的价值诉求与学术地位,也是 “以人为本” 理念的重要体现。
(二)运行过程诉求: “三全育人” 的教育理念
“三全育人” 是党和国家在新时代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主要指的是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高校 “大思政” 教育模式在运行过程中必须秉持 “三全育人” 的要求,深刻理解 “三全育人” 的理论内涵,运用 “大思政” 的资源整合能力,全方位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首先, “三全育人” 要求高校教职员工都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从不同主体视角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渗透。 “大思政” 教育要最大限度保证教师资源的流动与整合效果,提升思想政治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其次, “三全育人” 强调建立全面、系统、协同的育人模式,将单向度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转变为协同合作,营造互动、协同、多元、开放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最后, “三全育人” 致力于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德智体美劳全向度的提升,不仅包括政治教育,还包括道德、法律、心理等内容,并促进不同领域知识间的有效衔接,这也是对 “大思政” 教育提出的严格要求,我们要从大学生的整体素养与能力提升入手,避免出现狭隘的思想政治教育观。
(三)行为方式诉求: “知行合一” 的教育理念
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落脚点并非掌握多少思想政治类的知识,而是运用知识塑造精神,并指导自身的行为实践,即强调 “知行合一” 的教育理念。因此, “大思政” 教育模式也要满足 “知行合一” 的理念诉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不仅要让大学生 “知” ,而且要用理解与内化的方式使其 “信” ,最为重要的是懂其 “行” ,最终让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塑造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可靠精神保障。思想政治课教师对于学生来说,承担着双重榜样的身份。在 “大思政” 教育模式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承担更为艰巨的使命与任务,不仅要认真贯彻党和国家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方针政策及相关教育教学工作要求,也要将 “知行合一” 的理念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构建理论与实践一体的思想政治课程体系,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同时,高校要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之外,进行有效的外部治理保障,制定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管理制度与运行机制,为思想政治教育贯彻 “知行合一” 的教育理念奠定坚实基础。
三、高校 “大思政” 教育模式的协同工作格局
高校 “大思政” 教育模式的建立与实施依赖于不同主体功能的发挥,包括坚持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即遵循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与具体规定,同时需要高校党委的顶层设计与引导、各职能部门和基层教学单位的执行与落实,以及教师与学生的积极行动,共同构建协同互助的工作格局。
(一)党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全面领导
构建 “大思政” 教育模式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 “三全育人” 教育理念的重要实践举措,同时也体现了高校深化改革,落实以学生为本思想的现实需要。高校进行 “大思政” 教育改革,不仅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特点,更重要的是把握正确的办学方向,即切实加强和改进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属性,按照党和国家的政策要求,切实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形成有效的工作格局与运行机制。党对高校的领导是实施 “大思政” 教育模式的重要保障,它明确了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宗旨与原则,即在办学中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与确定培养什么样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长期以来,党和国家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摆在最为突出的位置,提出顶层设计与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这都成为高校 “大思政” 教育模式有效构建与实施的基本遵循。
(二)高校党委的责任规制与有效监督
高校党委是落实党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方针与政策的 “中转站” ,也是结合自身特点,有效设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 “指挥塔” 。高校党委必须对习近平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讲话精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以及党和国家提出的各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举措予以融会贯通,进而制定出差异化、分层化、多样化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案。 “大思政” 教育模式是一种新的教育范式,具有普遍性与一般性的特点,需要各高校融入个性化元素与举措。高校党委的重视程度与率先垂范至关重要,它表明高校推进 “大思政” 改革的态度与力度。高校 “大思政” 教育模式的构建,需要高校党委搭建多元互动的工作格局,落实好有效领导、管党治党、全面改革的主体责任,此为 “大思政” 教育模式成功与否的关键。高校党委和行政领导都肩负着 “大思政” 工作的领导责任,既当教育家,也当政治家,切实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战略工程抓紧抓好[6]。为此,高校党委必须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深刻的认知,能够切实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与学生的成长发展规律,在 “大思政” 教育模式构建中彰显 “以人为本” “三全育人” 等教育理念,做好制度保障与组织保障工作,将 “大思政” 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另外,高校党委要全面担负起领导责任,相关领导也要亲自面授课程,针对国家的形势政策、党史、价值观养成等内容举办讲座与报告,发挥 “大思政” 教育人员的榜样与示范作用。
(三)高校职能部门的全面配合与有效支持
构建有效的 “大思政” 教育工作格局,需要动员高校内部一切资源与力量,尤其是在高校党委的顶层设计下,需要各部门与单位围绕思想政治教育思考改革的着眼点,形成发展合力,共同承担育人职责,保证 “大思政” 教育模式下有序的要素流动。首先,就高校行政管理部门来讲,他们基于教育管理的各个领域与侧面,承担立德树人的责任,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监督工作、提供优良育人环境、净化校风与文化氛围都起到重要作用。其次,就高校基层教学单位来讲,他们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包括专职思想政治教师、辅导员教师等,直接负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引领等工作,对大学生的成长发展影响巨大。同时,基层教学单位也担负着有效调动专业教师进行课程改革的重任,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融入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真正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覆盖,这也是 “大思政” 教育模式的重要体现。高校各职能部门是做好 “大思政” 教育工作的执行者与保障者,需要在基层实践中积极探索规律、发现问题,向高校党委及时反馈执行信息,形成思想政治教育服务育人、管理育人、文化育人的工作格局。
(四)高校教师与学生队伍的积极行动
高校推行 “大思政” 教育模式,必须构建科学有效、分工合理、关联密切的协同工作体系,除党组织给予的平台支撑之外,教师、学生的能力与态度是保证教育效果的关键因素。首先,教师与学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其个体的特性、个体的行为习惯规范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效率和效益[7]。基于差异化、个性化的个体特质, “大思政” 教育要求教师个体价值的充分发挥,基于不同群体教师的特质进行科学分类,在课堂教学基础上,开发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项目,如综合性的社会调查、科研课题、文化活动等,全方位、多角度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构建思想政治教育 “大平台” ,形成校内外混合场域的师生互促共享关系。其次,教师与学生的主动意识、责任意识是 “大思政” 教育的隐性动力,需要教师潜心地钻研与积极参与,从政策层面、文化层面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大学生也需要通过教育方式的改变重新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在实践中养成时时学习、处处学习的习惯,养成行动自觉意识。
四、高校 “大思政” 教育模式下的资源整合机制
高校构建 “大思政” 教育模式,体现了从全局视野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变革、打造各利益相关者协同发展的工作格局。而执行的核心是建立有效的资源整合机制,包括组织资源、教师资源、管理资源及教学资源的有序排布与整合,提高 “大思政” 教育的系统性与实效性。
(一)组织资源的整合:推行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组织的扁平化运行机制
“大思政” 教育模式提出了一种新的教育范式与思路,更加注重资源的协同作用和有效流动,它依赖于高校的顶层制度设计及管理方式的运作,尤其是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大平台” 的建设,需要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实行 “大部制” 改革,即形成管理组织的扁平化运行机制。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庞大而系统的工程,但在组织形态上,应该表现为易开展、好参与的扁平化结构模式。”[8]高校要汇集全校思想政治类专家、管理人员组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直接对学校党委负责,成为 “大思政” 教育改革的决策中枢,有效协同思想政治教学部与各教学单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时,高校党委要强化思想政治教学部建设,扩大其职能属性与业务范畴,成为 “大思政” 教育模式的执行机构,有效吸纳师资、课程、实践项目等各类资源,夯实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工作基础。基层教学单位是扁平化管理组织的根本落脚点,对于改革中的新经验、新发现、新问题、新举措可直接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反馈,形成有效的沟通与商榷机制。
(二)教师资源的整合:构建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师的协同育人机制
教师资源是推行 “大思政” 教育模式之根本,构建有效的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直接关乎 “大思政” 教育的效果。在 “大思政” 的教育理念下,专业教师、辅导员及相关职能部门的管理人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但不同的教师群体应有不同的侧重,切不能一概而论,必须根据教育内容特点与实际需求,对教师资源进行分层管理。因此,高校要做好顶层设计,从整体建构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块,对不同群体的教师进行模块分类,在一体化评价体系之下制定差异化的评价细则,形成有序化的分类育人机制。科学的制度、薪酬与质量保障机制是教师资源整合的必要条件,制度决定 “大思政” 教育平台下协同育人的规则,薪酬激励是提质增效的直接动力,对榜样的激励能产生一定刺激作用,同时跟踪必要的质量控制,可防止出现明显短板,从整体上保证 “大思政” 教育的效果。
(三)管理资源的整合:形成有效的监督评价与分层管理机制
在 “大思政” 教育模式下,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灵活性与多样性更强,在提高学习便捷性的同时,也为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了较大复杂性,要保证教育质量与效果,形成有效的监督评价机制尤为重要。高校要利用互联网技术手段,从立德树人、 “三全育人” 、以学生为本的思想观念出发,采用评前检测、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管理效益评估,真正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细化工作模块,监督评价的对象必须落实到具体部门的具体责任人。 “大思政” 教育监督评价体系的运行要以促进学生成长发展为着眼点,在检验学习成效基础上,重点评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协同发展与资源整合能力,努力做到思想政治行为的并行管理、网格管理、全方位管理。高校针对不同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差异化需求,要发挥 “大思政” 教育的资源优势,强化对学生的需求管理,探索分层育人机制,以不同的项目、专题划分思想政治兴趣小组,在研究与讨论过程中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教学资源的整合:触动课程模块的融合与孵化推广机制
构建 “大思政” 教育模式,必须实现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高校要从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控制及教学考核评价上,扩大思想政治课程的范畴,将相关科研项目、社会实践及社团活动等教学形式共同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首先,高校要在理念层面达成共识,不断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 “大思政” 教育理念,将各类的课程都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坚持以学生为本位,通过课程模块的有机融合,改变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机制,从而确立 “大思政” 的整体教育格局。其次,高校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打造思想政治教学资源库,整合不同教学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并作为模式、经验推广的孵化平台,不断充实 “大思政” 的教育体系。最后,高校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掌握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满足不同学生群体的个性化需求。诚然,在开放式的 “大思政” 教育体系下,实现对大学生的差异化教学,满足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追求的生动性与实效性要求,必须吸纳与借鉴不同教育教学活动的方法,努力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合力,更好地服务于大学生成长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