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式探究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概念教学中的运用分析
2021-02-01江门市新会第一中学梁必文
文/江门市新会第一中学 梁必文
问题式探究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改变传统教学在思维和方式上的落后状况,还能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本文对问题式探究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概念教学中的运用进行简要探讨。
一、 问题式探究教学模式的概述
问题式探究教学模式一般是指在展开教学的阶段,教师用提问这一方式,让学生能够带着疑问进入到对应的学习情境当中,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找到正确的答案,进而提高自主探究能力的教学模式。这一模式在高中数学的概念教学当中应用,能够为学生留有更多的创造和想象空间,使其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知识的内涵。
二、 在高中数学概念教学当中应用问题式探究教学模式的具体策略
(一)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
在导入问题式探究模式的过程当中,教师要注重教学内容与问题式教学模式的有机结合,这样,能够有效提高教学的效果。例如,有这样一道题:设f(x)是定义在[-1,1]上的偶函数,g(x)的图像与f(x)的图像关于直线x=1 对称,且当x∈[2,3]时,g(x)=2a(x-2)-4(x-2)3,求f(x)的函数解析式;若f(x)在(0,1]上为增函数,求a 的取值范围。教师在讲解这一道题时,就可以从题目出发,找到关键词,通过言语上的引导,让学生能够一步一步地找到解题的方法。就像是第二小题当中的偶函数这一条件,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回想一下,偶函数具有怎样的性质。学生们就能够知道当f(x)为偶函数时,这一道题只需要研究函数f(x)=2ax-4x3在x∈(0,1]的最大值,这一小题就能够迎刃而解了。
(二)在课前设置问题
高中教师在数学概念的讲解过程当中,要鼓励学生们使用课前预习这一方法进行数学上的学习。由于高中生的自学能力是比较强的,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预习之前先设计一下导学案,提供一些有关新知识方面的问题,让他们在预习过程中有一定的依据。例如,当他们在做这样的一道题:若集合A={1,2,x,4},B={x2,1},A∩B={1,4},则满足条件的实数x 的值为?根据这一道题,首先要能明白集合中元素的特性,当他们对集合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这三个特点的有关知识掌握得比较好之后,那么这一道题就很容易了,最终的答案就是- 2。例如在学习集合这一概念时,教师可以在设计的导学案上提出以下问题:集合是什么?集合的概念是怎样定义的?集合研究的对象是哪些以及集合元素的具体特征是什么?通过设置这些课前问题,让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依据问题去找到答案。而当学生能够通过查阅书本和有关的资料解答这些问题之后,那么教师在实际课堂的讲解过程当中,对于这些较为简单的数学概念就可以一带而过了。而针对一些较难的问题,学生们也是有一定的理解基础的,因此教师在进行讲解的时候,只是帮助学生进行进一步的巩固。
(三)创设问题情境
教师在利用问题式教学模式进行概念教学的过程当中,可以通过创设对应的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空间几何体的有关知识时,教师就可以利用一些相应的场景或者是视频,让学生对一些几何体有初步的了解,然后采取一些和生活实际有关的问题,进一步拓展学生的逻辑思维。例如,可以创设问题情境,当某个人去埃及旅游时,导游带他走遍了埃及的所有文化景点,而其中最出名的就是金字塔,那么金字塔是什么样的形状?再如我们出去逛街的时候,大街上有各种各样的物品,形状不一,那么请列举出是圆柱体的物品。再通过一些例题来巩固这一部分的知识。例如:如果一个水平放置的平面图形的斜二测直观图是一个底角为45°,腰和上底均为1 的等腰梯形,那么原平面图形的面积是多少?当学生能够理解题意之后就能得出最后的答案,其实原图形是直角梯形,那么面积就是2+通过这些问题情境的设置,教师能够让学生们所学的概念与情境进行有效的融合,使其能够在课堂中进行自主的思考。
(四)注重教师的引导作用
利用问题式探究进行教学,教师要能够发挥在教学当中的引导作用,要通过言语或行为上的鼓励,让学生大胆去思考和探索,勇敢尝试错误的做法。例如,求点的轨迹有这样一道题:已知关于t 的一元二次方程t2+(2+i)t+2xy+(x+y)i=0 (x,y∈R)。(1)当方程有实根时,求(x,y)的轨迹方程;(2)求方程的实根的取值范围。这道题涉及几何和复数的有关知识,综合性是比较强的,一开始学生不太容易入手,容易出现审题不到位的情况。他们因为有畏惧的心理,而导致思维受到阻碍。而第二小题的求解要根据(1)(2)消去y,然后建立关于实数x 的二次方程,再利用判别式去求出t 的范围。因此,教师要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规划好最近发展区,设计相应的问题逐步进行引导,才能够让学生们更好地解决问题:将复数问题转化为实数问题进行求解。
(五)通过观察分析提出具体的问题
目前,在高中数学概念课教学过程当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已“力不从心”,所以,利用问题式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引导他们进行独立思考,让他们能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及时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这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在学习几何体这一概念时,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1. 棱柱的侧面是什么形状?2.棱锥的侧面是什么样的形状?3.棱台的侧面又是什么样的形状?设置这些问题后,教师进行有关引导,让学生们利用自己身边的工具来展示这三种形体的形状,让学生自己进行观察和分析。在其观察过程中,教师也可以让他们分组进行讨论,这样也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合作探究能力。对于学生而言,他们在做一道数学题时,要能够知道对应的数学概念是什么,只要他们能够理解并且掌握,就能够提高他们的做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