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如何提高高中生作文思想的深度

2021-02-01广州市第八十九中学符云云

师道(教研) 2021年1期
关键词:树人家国立德

文广州市第八十九中学 符云云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高考是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这一点在2019 年出版发行的《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被明确提出。

一、 作文思想深度与立德树人的关系

要探讨作文思想深度与立德树人的关系,我们可先对2016 年到2019 年高考作文题作分析。

2016 年I 卷漫画的“分数论”,要求学生对分数作为唯一的奖惩机制是否合理,反应现实中存在的重分轻德的现象。2016 年高考全国课标III 卷作文试题,小羽创业的故事,引导考生能对“传统与创新”、“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等作出独立思考及相应地阐述。2017 年的十二个关键词,向外国友人介绍中国,要求考生能对自己祖国的历史、文化、社会发展及民生问题等作出深入思考;2017 年高考全国III 卷作文试题,六个名句分别出自我国古代、近代和现代不同时期,要求考生能对自强不息、家国天下、乐观豁达、自信进取、敢于面对、勇挑重担等丰富内涵作思考与阐释。2018 年高考全国I 卷作文“时光瓶”,意在引导学生在体会国家文明进步、民族繁荣振兴的同时,认识他们个人成长与自己国家、民族及所处时代的密切关系,要具有国家使命感与社会担当感。2019 年高考全国I 卷作文,以中华民族热爱劳动的优秀文化基因为立足点,意在引导广大学生热爱劳动、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全国Ⅱ卷作文试题“青春接棒,强国有我”,明显是对考生家国情怀的一次检验,需提炼出“青年与祖国”这一核心主题;全国Ⅲ卷作文“画里话外,师生情长”,其以漫画为题材,意在呼应教育主题习题与时代主题,因习近平总书记就多次强调“人才培养,关键在教师”这一理念。

由此可见,近四年来全国卷高考作文试题所承载着的立德树人的教育功能是不变的,正如教育部考试中心在《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2019年高考语文命题思路》一文所指出,2019 年高考语文命题从材料选择、题目设置等方面充分挖掘优秀品德文化内涵,切实发挥优秀文化的浸润功能、榜样人物的示范功能,要对青少年的品德修养起到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

二、 树立德业是提高学生思想深度的关键

“仁”,孔孟认为“仁者爱人”,朱熹认为“仁者,爱之理,心之德”,结合起来便是内在心性与外在道德的融合,在现代社会中,我们要培养孩子们热爱国家、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尊重他人的思想,尤以厚植学生的家国情怀为重点。关于这一点,教育部考试中心在《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2019 年高考语文命题思路》一文指出,要厚植家国情怀,加强品德修养,要引导考生传承爱国精神。

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很重要。我们可以将“家国情怀”设置为一个任务群来学习:先让孩子们认识到家国情怀是中华文化的核心,是中华儿女无论走向何方都割舍不了的情结。有了这样的认知后,将历代诗文与现代社会的爱国事件整合在一起成为“家国情怀”主题阅读,积累素材,进一步认识到将爱国情怀蕴含于文章中是可以提升文章的层次与境界的。让孩子作进一步的验证,印出高考优秀作文,找出这些考场作文的共同点,如2017 年的《便利中国 高效中国》《创新科技点亮美丽中国》《科技中国 大美中华》;2018 年的《世代求索,荣扬国威》、《执国之手,与国偕长》《以青春的芳华,谱写时代乐章》、2019 年的《点滴劳动,共筑盛世》《以小我之劳,筑大国之梦》。学生很快发现这些优秀作文都是结构严谨、语言通畅,更重要的是都渗入了家国情怀,饱含着对国家的热爱之情。最后进行相关的写作训练,落实于笔上,更好地将家国情怀烙印在心里,在之后的学习与生活中主动去践行。

猜你喜欢

树人家国立德
强基固本汇中西 立德树人铸师魂
强基固本汇中西 立德树人铸师魂
谈初中化学教育的立德树人
围绕六个“下功夫”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用关怀实现学校立德树人的使命
诗人心底的家国情怀
又是开学季,再聊“树人班”
家国情怀
但为家国 无问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