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多元校本课程的实施途径

2021-02-01深圳市红岭小学张文晋

师道(教研) 2021年1期
关键词:校本办学特色

文/ 深圳市红岭小学 张文晋

多元校本课程是我校依据实际情况和办学理念,为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促进学生扬长发展而开设的校本课程。

一、充分了解学生兴趣,构建学校校本课程体系

我校以“尊重差异,赏识个体,开放教育,多元发展”为课程理念,充分尊重学生兴趣和个体差异。学校通过发放7000 多份问卷调查表,全面调研学生对课程的需求,并以此为重要依据,迄今共设置了多元校本课程53 个,“四点半”活动课程38 个,学校共计91 个校本课程,构建了学校课程图谱和校本课程体系。课程越是“个人选择”,越能让个人的潜能释放出来。学校联合中山大学学生社团开发了选课系统,指导学生和家长上网自由、自主选择课程,扬长发展。

二、全面提升教师综合素养,推进学校多元校本课程建设

教师是课程的主体,是课程的设计者、开发者和实施者,学校教师能否适应和承担校本课程的教学任务,直接影响校本课程的顺利实施。我校在实施校本课程的时候,也遇到了师资力量不够、师资水平跟不上的情况。学校根据现有师资情况,开展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培训活动,来促进教师综合素养的提升,促进校本课程建设的推进。

开展“一科一技能”的活动,要求中青年教师每人主动掌握一项学科专业以外的技能。挖掘家长中的能人,让有一技之长的家长到学校来培训老师。借助外请的“四点半”活动课程教师的力量培训老师,比如退休前的深圳市艺术学校教科室主任王芳老师,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田氏剪纸》传承人田星老师等等,她们在承担学生课程的同时,也为我们老师开班培训。依托区工会平台,组织教师参加如插花、烘焙、体能训练等培训。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如林老师的摄影,黄老师的插花,谭老师的国画等等,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和其他教师共同切磋,相互提高。

三、打造学校特色,促进校本课程建设可持续性发展

校本课程直指学生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利用校本课程建设这一契机,开展各具特色的教学活动,彰显学校的办学理念,践行学校办学思路,形成学校办学特色,促进学校各项工作长足发展,将学校建成“有深度、有内涵、有特色”的品牌学校。

随着课程建设的不断发展,多元校本课程在我校落地生根、遍地开花,已逐渐成为我校办学特色,也丰富了罗湖教改“一校一特色”的内涵。多元校本课程作为我校办学特色,参加了罗湖区学校特色申报和评比,荣获二等奖。深圳市多家主流媒体对我校校本课程做了多次报道和宣传,在南方都市报组织的“2018深圳教育改革榜样”网络投票活动中,我校获得广大家长和市民的大力支持,以169341 票位居第五,荣获“2018 深圳教育改革榜样学校”。

四、构建多元、有效、科学的评价方式,促进校本课程建设

多元校本课程的建设,它是一个动态的、曲折的、发展的过程。学校在开展多元校本课程建设的时候,一定要组织专门人员,有计划、有步骤地探索科学、有效、多元的评价方式,建立起完善、激励、有导向性的评价体系,及时评价课程的运行情况,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的教学质量,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总结,及时调整,及时完善。

我校成立了以教导主任为组长的校本课程评价领导小组,牵手全体行政,具体督促、检查、评价学校多元校本课程实施的情况。对课程的评价,主要从学生选课的人数、学习的效果、听课的反馈、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对学生的评价,主要是从学生的学时总量、学习表现、学习效果等方面进行,采取“自评、互评、教师评、家长评”等多元评价;学习的客观效果,如获奖、展演等情况。

猜你喜欢

校本办学特色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特色种植促增收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