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背景下民间美术传承与保护的创新探究
2021-01-31汤瑾瑜
汤瑾瑜
合肥师范学院艺术传媒学院,安徽合肥,230601
民间美术作为我国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点,每个历史时期的区域社会活动、经济活动以及风俗习惯,均反映和体现了随时间积累沉淀下来的文化内容,通过艺术化的表现以及加工,使得民间美术具有了传承与保护的宝贵价值。
4G技术的成功商用催生了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5G技术将开启下一代移动通信的新纪元。通过5G技术可以给用户带来沉浸式的VR/AR体验,从只能观看演进到深度的交互,这将给民间美术的审美、价值的理解以及受众的接受和认知程度都带来革命性的转变,从最直观的角度给予保护和传承的支撑。民间美术的文化价值在当前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如何借助数字化的技术和手段来有效地保存信息、保留数据、保护民间美术,以及结合当代人的认知、价值观念以及行为更好地做好民间美术的传承,是当前中国民间美术保护面临的一个问题。
1 相关概念释义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简称5G)是具有高速率、低时延和大连接特点的新一代宽带移动通信技术,是实现人机物互联的网络基础设施。国际电信联盟(ITU)定义了5G的三大类应用场景,即增强移动宽带(eMBB)、超高可靠低时延通信(uRLLC)和海量机器类通信(mMTC)。eMBB主要面向移动互联网流量爆炸式增长,为移动互联网用户提供更加极致的应用体验;uRLLC主要面向工业控制、远程医疗、自动驾驶等对时延和可靠性具有极高要求的垂直行业应用需求;mMTC主要面向智慧城市、智能家居、环境监测等以传感和数据采集为目标的应用需求。5G具有的大带宽、低时延、广连接等技术特点,随着5G商用的逐步加速和应用场景的逐渐成熟,逐渐走进千行百业。
VR系统通过作品的实际测量、数据的整理归类以及精确的数字化来还原构建[1]。传统的民间艺术或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领域正在加快应用实践VR技术。博物馆的数字化建设也带动了VR的大量应用。很多博物院随着VR技术的成功应用,开展了VR导游、VR讲解以及VR互动场景游戏等体验活动,但此类VR的应用受制于时延以及内容,仍然处在初步探索阶段。伴随着5G的大规模部署商用,基于5G的VR/AR相关民间美术保护应用场景可以很好地改善4G时代存在的相关VR可穿戴设备导致的眩晕问题,同时,5G高速率的传输使得相关数字保护场景更加逼真,民间美术保护过程中能够让广大受众引起共鸣的场景复现在5G技术的加持下正在成为现实。
2 民间美术的发展现状
在以农业经济为基础、自给自足的社会环境下,各种民间美术形式不断诞生并且持续繁荣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有新的艺术形式产生,对民间美术产生一定冲击,从而对民间美术的传承与保护带来了挑战。
2.1 社会环境的变迁影响民间美术的传承与保存
随着工业化、信息化、智能化时代的到来,以及城市文化对传统乡村民间生活的冲击,民间美术创作过程中最为突出的依托信仰——进行创作的环境,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以剪纸为例,剪纸作为一项具有悠久历史的民间美术自农耕时代开始为营造婚姻联合的喜庆气氛,民间妇女凭着一把剪刀开创了剪纸的艺术文化,在我国艺术文明的发展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随着众多外来艺术形式的涌入以及人们婚丧嫁娶习俗的西化,诸多民间美术活动面临着被遗弃的尴尬局面并逐步走向消失的不归之路[2]。当前大部分民间美术作品以及相关资料的保护还都停留在最初级的纸质档案以及相关作品的留存阶段;许多民间美术的内容伴随着城镇化发展、传承人去世以及相关物理环境的变化已经无法查证是否还存在;只有少量民间美术的作品以及博物馆中的相关作品进行了数字化的摄影、摄像、音视频等的技术存档。社会的变迁和技术的发展使民间美术保护与传承面临重大挑战。
2.2 商业价值不高限制民间美术的发展
当前,一些民间美术因为商业价值和观赏价值不高而不得不被放弃。如四川省北川县的羌族服饰图案,羌族服饰上的各种羌绣花纹图案属于羌族传统民间美术的范畴,有很悠久的历史。它无论在图案、色彩、构成还是针法上都凝聚着千年古羌文化的底蕴和羌族的生活理想,从中折射出羌民族服饰文化的历史,是民间美术中的一朵奇葩。但是由于羌族服饰图案创作商业价值不高,使得很多人不再去制作此类衣服,而且具有艺术审美价值的羌族民间美术创作人也不再将图案应用于传统的衣服刺绣上,这些都导致了该类民间美术形式的日渐衰落。
2.3 传承人匮乏致使民间美术难以持续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民间美术的保护和传承面临的问题除了宏观环境的变化带来的挑战,还有人才的流逝以及传承人的匮乏。与此同时,民间美术工艺人的谋生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相关从业人员创作信仰的缺失以及民间创作环境的单一,一方面影响了工艺传承人的创作内容和创作质量;另一方面社会现代化带来的物质文化的极大丰富使得相关传承人失去了继续从事民间美术创作的动力,民间美术的传承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民间美术的传承主要依靠“言传身教”,师傅通过示范工艺技法,以实际操作来教导徒弟,徒弟通过观察师傅的加工生产以及请教来实现民间美术的传承。通过系统性的文字记录来进行传承也是历史上民间美术传承的重要形式。随着工业化、自动化的大规模替代进入到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民间美术作为通过传统手工制作和师徒“言传身教”传承的一种艺术方式受到工业生产的重大冲击。民间美术手工艺人教授徒弟的效率低下和大部分“一对一”的传承方式使得民间美术传承人日益匮乏。
3 5G+VR/AR技术助力民间美术保护与传承的应用与创新
当前,在民间美术的发展及传承过程中找到其与先进科技的结合点,进一步挖掘民间美术的商业价值和实用价值,成为民间美术复兴及传承的关键。民间美术发展至今,也有部分内容和形式与现代技术进行了融合,并对民间美术的保护和传承起到了良好的作用。5G以及VR等技术为实现民间美术的数字化保护提供了非常好的实践路径。
3.1 5G+VR/AR技术在民间美术保护与传承的应用
民间美术本身具有的叙事性、情景化及与当地文化相融合等特点在5G与VR的成熟应用后,为各类民间美术建立数字化场景存档、数字化博物馆甚至是VR影视提供了海量的素材基础。通过VR影视构建一个全新的艺术保护理论和全新的艺术传承语言成为可能[3]。
国外在艺术作品以及民间美术的保护方面应用的案例有大英博物馆的数字化保护项目。通过VR体验藏品,感受古代人文以及生活的场景重现等[4]。2015年大英博物馆与美国科技公司合作推出三维扫描构建的博物馆青铜器艺术品,用户在博物馆展厅通过VR设备可以观赏藏品、查阅它们曾在历史上的用途,同时可以体验古人祭祀太阳等多种仪式。2017年大英博物馆又推出“人类200万年发展史”项目,网络用户通过VR控制器查看和对比大英博物馆中历史最悠久的藏品,近距离接触美索不达米亚洪水纪念碑,虚拟操作拥有200万年历史的石制砍砸器。
国内艺术数字化保护典型的应用案例有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数字故宫”和敦煌研究院主导的“数字敦煌”。“数字故宫”通过虚拟现实技术以及3D建模技术构建了一个数字化的故宫博物院,观众可通过VR来体验故宫的各个场景、建筑以及角落。“数字敦煌”则发布了包括莫高窟在内的许多珍贵洞窟VR版本,观众可通过VR实现沉浸式的场景漫游[5]。但受制于VR眼镜的设备以及4G的时延大等缺点,VR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而5G的到来解决了这些问题。通信厂商通过5G以及VR/AR的综合应用,与敦煌研究院联合推出了AR“数字敦煌莫高窟”,将九色鹿和飞天做成虚拟形象,通过手机实现无缝对接实时影像,同时,配合VR眼镜以及VR头盔等,与洞窟内的佛像实现了多重互动,并且5G使得长时间佩戴VR眼镜以及头盔的眩晕感大幅度降低。5G技术与VR/AR的结合带来的低眩晕以及相关的持续应用创新,使得叙事性的场景进行数字化保护成为现实,这也为民间美术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实践方向。
3.2 5G+VR/AR技术结合“产学研用”创新对民间美术的保护与传承
3.2.1 “产学研用”多方参与民间美术的保护与传承
通过产学研用多方参与并结合创新技术,一方面可以更好地实现民间美术相关工艺的传承,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跨行业、跨学科的创新使得民间美术产生更大的价值。例如,结合5G、VR/AR等技术,民间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技法的创作场景可由专业公司来进行系统性的VR场景制作;开设民间美术研究相关高校的院系以及专业可以联合社会上的公司进行VR创作场景、制作体验、商业孵化及闭环等各个环节的联合创新。
民间美术的保护与传承还可以通过数字化、信息化的手段来建立民间美术数据库。民间美术数据库的建立和完善可以在现有历史档案、高校研究资料及历史文献积累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例如,结合VR/AR制作各种民间美术门类的相关手机端和VR端的视频内容,结合民间美术的地域特色来开展民间美术数据库和区域库的建立和完善。民间美术文化以及故事场景的留存和重现可以结合现有的国内互联网公司建立的协作式数字民间美术体验平台,通过三维全景技术、虚拟体验等技术手段,构建与各类民间美术发源息息相关的生活、生产等场景以及想象场景,来实现民间美术内容的保护和传承。
3.2.2 高校产学研用合作培养传承人,提高民间美术商业价值
由于民间美术缺乏商业化的路径以及较高的商品价值,民间美术的产业环境以及企业发展一直以来没有形成蓬勃的发展状态,所以民间美术的保护与传承相当程度上依赖高校的课程教学、教学实践活动、产业孵化项目以及抢救性、保护性的专题项目。在高校的持续教学变革下,民间美术自创设之初就以激发民族精神、研究民间美术文化、提高民间美术保护和传承意识为主线经历了近30年的发展。在“学校应当按照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开展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6]背景下,高校与相关民间美术从业者、企业在产学研用等领域联合探索展开基于5G、VR等新技术的创新保护与传承模式。
在民间美术的传承过程中,情感的传承以及对民间美术审美和文化价值的感知将是相关高校教师、学生以及研究机构与民间美术从业者之间产生联系的重要因素。在情感的传递和感知以及相关内容的学习方面,VR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和正向关系[7]。民间美术在高校、研究机构以及民间从业人员等几方之间的互动上,相对复杂的技术以及实验环境的搭建在5G以及VR等新技术的帮助下将不再困难。民间美术教育的传统难点,如教学模式和方法、教学和实践环境、产学研环境等,借助VR的无限可能性能够突破许多限制。情景化的设计以及体验将给所有参与者带来更积极的学习和传承意愿[8]。这为民间美术传承人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教育环境。
5G作为高校通信学科和计算机学科的一个重要技术领域,联合艺术学院展开跨学科课题研究将拓宽民间美术传承的范围和参与群体。在现实社会中日渐式微的民间美术,通过5G、VR/AR等新技术的应用,在数字世界有焕发新生的可能,因为数字世界的产业发展逻辑、艺术存在形式以及与物理现实世界的对应关系将发生极大的变化。数字世界是一种人工世界,是对现实社会的模拟,更是对现实社会的延伸与创新[9]。一些在现实社会中较难满足的要素,例如商品价值、投入产出比、相关民俗文化留存的成本等,在数字化手段的帮助下较容易实现低成本的传承。因此,在5G+VR/AR等技术的支撑下,以及产学研用等多方努力下,民间美术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并且随着5G的普及,将被更多人所了解,这不仅有利于提高民间美术的商业价值,而且使各地区的传统优秀文化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得以传承和发扬,对增强文化自信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4 结 语
民间美术是我国特有的艺术形式,其产生和发展与中国特定的历史阶段社会活动水平息息相关。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持续推进,民间美术受西方艺术以及现代西方文化的影响较大,许多民间美术逐渐消失。通过分析当前民间美术保护与传承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5G、VR/AR等新技术,实现民间美术保护和传承的新思路和新方法。5G、VR/AR等新技术与民间美术的融合,主要参与者如高校、企业、博物院、研究所和民间美术从业者,可以从跨学科交流、跨领域合作等方面来思考,以促进传统民间美术实现产学研的良性循环,探索各类基于5G的民间美术保护和传承的好场景、好方法,继续找寻能够实现民间美术产业繁荣发展、民间美术传承和保护合理有序的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