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语言文学师范生文本解读能力提升的路径

2021-01-31何梅琴

昭通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汉语言师范生文学

何梅琴

(平顶山学院 文学院,河南 平顶山 467000)

阅读课是中小学语文课程的重头戏,学生的阅读能力能否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提升,很大程度上要受制于教师阅读能力的高下。作为几年之后就要登上讲台的准教师,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生的文本解读能力究竟如何?带着问题,我们对河南省几所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部分师范生进行了相关调研,结果喜忧参半。可喜的是,师范生在阅读理念上能够与时俱进,多数接受了对话理论等新的观念,在阅读过程中也力图张扬解读者的主体性,并能用一定的阅读方法指导自己的阅读过程。但也毋庸讳言,他们的解读过程也表现出种种问题,反映出阅读能力的种种欠缺。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生文本解读能力方面的缺陷

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生文本解读能力方面的缺陷,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随意性阅读较为严重,缺乏阅读的准确性;浅薄化阅读较为严重,缺乏阅读的深刻性;从众化阅读较为严重,缺乏阅读的个性。

首先是阅读的随意性。如汪曾祺的《葡萄月令》,从一月到十二月,依次介绍了一年当中关于葡萄种植、培育、采摘和贮藏的过程。看到文中不少地方内容涉及葡萄的生长和管理知识,很多阅读过程中不细心、不认真的师范生就会轻易做出判断:此文文体应为说明文,因此在教学中,就应该从说明对象、说明方法、说明顺序和说明语言几个方面入手教给学生解读说明文的过程和方法。而实际上,汪曾祺这篇文章乃是一篇写法非常别致的抒情散文。表面上看文章是在介绍农业科学知识,但其详细叙写葡萄每个月的生长和管理情况,只是作为抒情的依托,文章真正要表达的,是作者寓于其中的独特的个人感受。在作者看来,葡萄的生长充满了活力,其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生命由复苏到繁盛、再到发光发热和创造价值的过程,而人们在其中付出的劳动本身也充满了诗意。文章以自然平淡的笔调高度赞美了生命、美和创造。类似的情况再如《大雁归来》这篇文章,它是美国著名环境保护主义者奥尔多·利奥波德的自然文学作品《沙乡年鉴》其中的一节。译者侯文蕙女士对此书作出正确评介:“全书蕴含着他的土地健康和土地伦理观,语言清新优美,内容严肃深邃,字里行间体现了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洋溢着对飞禽走兽、奇花异草的挚爱情愫。”[1]因此,《大雁归来》的文体也应是散文。而师范生也普遍将其当作说明文来解读,这同样是错误的。

又如,欣赏杜牧诗《泊秦淮》中的“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两句,不少师范生喜欢望文生义地将其解读为“夜泊秦淮,诗人听到隔江传来歌女们唱着的亡国之音《玉树后庭花》”。这种理解显然是错误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没有真正理解这两句诗所用的典故。这两句诗是借南陈后主亡国前夕在隋朝大兵隔江压境的情况下仍然每天听着歌女咏唱靡靡之音的前事,来讽刺晚唐官僚贵族在国难临头之时依然享乐腐化的后事。因此,《泊秦淮》中的“隔江”乃是承此典故而来,非指诗人杜牧“隔江”听唱(杜牧所在的南京秦淮河段距离长江还有较远距离,江北岸即使有歌女歌唱也听不到),诗人听到的歌唱不仅未隔江,而且可能连秦淮河也未隔,歌唱的具体曲目也未必就是陈后主创制的《玉树后庭花》。

其次是阅读的浅薄化。余光中的《乡愁》,有着非常深刻的内涵,但在课堂教学中,往往被绝大部分师范生单薄地只从政治角度来分析:这首诗前三节写作者少年时候和青年时候对家乡的母亲、家乡的爱人和故去的母亲的思念,第四节在前三小节铺垫的基础上,将乡愁从“思家”这个“小叙事”升华为“爱国”这个“大叙事”,表达了作者渴望祖国统一的心情。余光中在这首诗的第四小节表达了对海峡两岸统一的渴望,这是毫无疑问的,但问题是:除此以外,本节诗句有没有更多更深的意蕴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在作为文人的余光中看来,乡愁和爱情一样,是人类普遍的情感和永恒的主题,而其内涵则主要为文化乡愁,它是超越政治的:政治易变而文化更为持久。陶成涛认为:“文化乡愁是现代化之后代表本民族历史性格和文化心态的精神气质,是现代人最具有文化思考的寻根式历史反思。”[2]余光中思念大陆,渴望台湾回归大陆,不仅是一种政治意愿,也不仅是要在地理意义上看到两岸统一,找到实体的故园,更是对中国悠久传统的文化寻根,他真正要追寻的是正在消逝的中国传统的文化家园、精神家园。也就是说,学生在解读这个文本时,要超越政治,从文化视角着眼,才能深刻理解《乡愁》这首诗。类似的情况再如解读庄子《秋水》篇开头的“小大之辨”时,多数师范生只能肤浅地从“做人要谦虚”这个高度来认识文本内涵,而认识不到作者通过否定大小、多少、有无、生死、贫富、贵贱和得失等对立之间的绝对界限,是要得出万物齐一的观点,进而希望世人不要在刻意追求所谓的富贵中被物欲蒙蔽心灵、失去人性的本真。这就是道家的救世之道。只有认识到这一点,解读才有深度。

第三是阅读的从众化。师范生从众化解读的一个典型例子,是分析郦道元《三峡》中的句子“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他们受教参多年不变的解读结论的强力影响,几乎都将此句解释为“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当然,全国范围内的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对此句的解释多年来也是大体如此,也在严重影响师范生的解读。事实上,这个解释极为有误。首先,“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前缺少成分,是谁“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呢?当然不是“三峡”,因为“自三峡七百里中”意思为“在七百里长的三峡当中”,这是句子的状语。我们根据“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句在《水经注·江水》中的上下文,可以补充出来这个缺少的成分乃“巫峡”,“两岸连山”说的乃是“巫峡两岸山连着山”。其次,“略无阙处”意思也不是“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这是因为事实上巫峡两岸的山脉尽管几乎是完全连续的,但也偶有一些缺口以供两岸支流注入长江干流。同时也可确定句中的表程度副词“略”在此义为“几乎”而非普遍认为的“完全”(当然“略”在他处可表“完全”或“稍微”义)。

师范生从众化解读的另一个典型例子,是对《儒林外史》中严监生的人物形象分析,他们几乎一边倒地认为此人是一个无情无义、节俭到极点的吝啬鬼。事实上,尽管严监生身上确实有过分节俭的一面(最典型的表现就是临死前让妻子挑掉两根灯草中的一根),但分析人物形象不能以偏概全,如果看此人身上的完整表现,就会发现他还有对妻子、兄长和亲戚非常仁义、大方的一面。也就是说,严监生完全是一个圆形而非扁平人物形象。那么,给严监生贴上的“无情无义的吝啬鬼”这个标签究竟从何而来呢?根据我们的调查,发现很多师范生在分析这个人物形象时,未加思考、不加批判地参考了传统的、大众化的解读结论,继而盲目地做出了从众化的解读。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生文本解读能力不足的根源

根据我们的调查研究发现,导致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生文本解读能力上述缺陷的根源主要有两个:一是相关的文本解读知识欠缺;二是进行独立文本解读实践的时间少、力度小。

首先是师范生文本解读的相关知识不完整。要想成功地和文本展开对话,需要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包括一般性的百科知识、中外传统文化知识、汉语言文学学科知识、必要的心理学知识,以及文本解读学知识等五个方面的知识。一般性的百科知识和中外传统文化知识对文本解读过程的展开起着基础性的支撑作用,拥有这两种知识,可以使解读者成为学识渊博的杂家,帮助解读者更加顺畅地和文本进行对话。汉语言文学学科知识包括语言学、文字学、音韵学、修辞学、语法学、文体学、文章学和文艺学等学科知识,此类知识是文本解读顺利展开的专业保障。必要的心理学知识包括联想和想象的知识、逻辑推理的知识、辩证思维的知识等,它们对文本解读的展开提供认知性保障。文本解读学知识包括文本解读应该遵循的一般及特殊规律,文本解读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策略和态度,这类知识给文本解读提供最直接的操作性保障。总体来看,一个人越是知识渊博、见多识广,文本解读中所需的感性、智性和理性就越是发达和平衡,文本解读能力就越强。

以上五个方面的知识中,一般性的百科知识需要师范生做一个有心人自己去逐渐积累,其他的知识则需要相关课程搞好教学。据我们的调查,中外传统文化知识、汉语言文学学科知识和必要的心理学知识在几所高校中的教学相对较为扎实、系统(当然也只是相对的扎实和系统),但文本解读学知识的教学极为碎片化,严重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总之,文本解读的相关知识教学存在一定问题。

其次是师范生进行独立文本解读实践的时间少、力度小。很多相关高校师范生独立的文本解读实践,主要集中在大四的实习期间。这时,师范生要在实习中学上为数不多的几节课,需要独立进行文本解读。除此以外,他们独立解读文本的机会并不多,即使有,力度也不够大。这严重影响了他们文本解读能力的提升。作为即将登上讲台的准教师,师范生需要在职前教育中接受并储备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上述文本解读的相关知识,就属于本体性知识。这种知识和条件性知识(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论等知识)尽管都很重要,但实际上难以直接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只有经过大量的教学实践,二者才能有机融合,形成更加可贵的实践性知识,以有效解决特定课堂教学情境中产生的具体的语文教学问题。不少师范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在人才培养上重学术而轻实践,师范生得到的教学实践锻炼远远少于学术锻炼。这样,他们学到的文本解读的相关知识就很难转化为实践性知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尽管师范生也拥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但文本解读表现出随意性、浅薄化和从众化,也是不奇怪的。

三、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生文本解读能力提升的路径及取得成效

为了使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生文本解读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平顶山学院文学院在三个方面探寻了问题解决的路径。

一是在宏观层面上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较大幅度的调整。首先,对相关理论课程设置进行调整。强化了《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和《西方文化概论》等课程的地位,增加了其学分,并单独设立了《语文课解读学》《中学语文名篇多元解读》和《孙绍振文本解读研究》等必修和选修课程,使师范生能够扎实掌握文本解读的相关知识,尤其是方法性知识。其次,对实践教学设置进行调整。大量增加师范生教学实践的机会,通过大一至大四不间断的“见习——演习——实习——研习”的教学实践链条打造,给师范生一个学以致用的平台,促进他们将学术知识运用到教学实践过程中,在教学相长中提高文本解读能力。再次,将师范生大一至大四期间的每个寒暑假设计为经典文本阅读小学期,增加师范生相对完整的文本阅读机会,要求他们在小学期内完成一定量的读书笔记,并为每个学生分配专业教师指导他们的阅读全过程。

二是在中观层面上对相关多门课程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相应调整。如《文学理论》课程,大力强化“审美价值对实用价值的超越”“艺术真实对科学真实的超越”“叙事理论”和“文学接受”等相关课程内容,并在教学中加大理论和文本融合的力度。又如《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通过让师范生在课堂教学中试讲经典作品,以及期末考试中提高经典作品解读能力考核的分值比重等形式,推动他们在课上课下展开大量的经典作品解读实践,目的也在于最终提高他们的文本解读能力。

三是在微观层面上设计独立的文本解读训练板块,对师范生进行目标化的三级解读层级训练。具体做法是:大一和大二主要对师范生进行准确解读文本的初级训练,这一阶段的训练目标是能够大致规范地解读文本,力求避免随意化;大三主要对师范生进行深刻解读文本的中级训练,这一阶段的训练目标是能够较为立体和深入地解读文本,力求避免肤浅化、扁平化;大四主要对师范生进行个性化解读文本的高级训练,这一阶段的训练目标是能够在规范的前提下个性化地解读文本,力求避免从众化。当然,这个层级划分也不是绝对的,在实际操作中,“读准、读深和读出个性”三个方面往往是融合在一起的,只是不同阶段有所侧重而已。

以上三个层面的改革,目标共同指向师范生文本解读相关知识的增加以及文本解读实践机会的增加,最终提升他们的文本解读能力。

经过一个较长周期的课程与教学改革实施,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生的文本解读在读准、读深和读出个性三个方面,均有较显著的改善,表明我们解决问题的路径基本上是正确的。

首先是读准。如解读魏学洢的《核舟记》,师范生在准确界定文章文体为古代“记”体下的“书画杂物记”体的前提下,进一步明确:本文虽然从表面来看很像一篇介绍事物的说明文,但由于说明文的使命是客观平实地介绍事物事理,而本文则将鲜明而浓郁的个人感受与见解融入对核舟的生动刻画描写之中,且对核舟的刻画描写中掺入了想象色彩,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所以若从现代文体理论来界定,其文体不宜看作说明文,而应看作状物散文。因此,解读本文时,应关注文章如何在生动的状物中抒情言志、抒发独特感受与见解,表现出特有的文人雅趣,从而在解读中获得审美享受和文化陶冶。以上准确解读文本的前提是要有正确的文体学相关知识。合宜的文艺学理论知识如“审美价值对实用价值的超越”“艺术真实对科学真实的超越”对师范生准确解读文本也有重要意义。借助这些知识,他们正确分析了为什么《背影》中“父亲”违反了交通规则,但依然不影响其形象的感人;还正确分析了为什么《斑羚飞渡》中不合物理规律的叙事实际上也不影响其作品的人文价值和艺术价值。借助“知人论世”解读法,师范生还正确分析了睢景臣《高祖还乡》的主题思想并非是讽刺刘邦,而是讽刺当时愚蛮无知的元统治者。

其次是读深。在文艺美学理论指导下,师范生从政治层面的道德美、普通人际关系层面的人情美、私人性情层面的人性美和写作技巧层面的艺术美几个角度,对茹志鹃的《百合花》进行了细读。尤其是解读出了作品中“超越爱情的爱情”,以及作品通过抒情诗手法、比衬手法和含蓄手法营造出来的具有浓郁传统特色的美。这个解读,就较为立体和深入,远远超越了“军民鱼水一家亲”这种传统解读的肤浅和狭隘。解读《皇帝的新装》,师范生能够品味出即使是当代人,每个人的身上或多或少也都有皇帝身上那种自欺欺人的人性弱点。这就超越了传统解读所固守的“讽刺了封建统治阶级腐败虚伪、昏庸无能、荒唐愚蠢和自欺欺人的本性”这个论断。同样,他们也从《装在套子里的人》的解读中品味出很多普通人实际上在某种程度上都跟在别里科夫的影子里,从《一个小公务员的死》的解读中品味出每个人实际上或多或少都有切尔维亚科夫奴性的一面。从人性高度对以上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反映出师范生的文本解读已经跳出了单薄的政治解读或道德解读,有了一定的深度。

最后是读出个性。在分析史铁生《秋天的怀念》时,有师范生在高度评价这篇回忆性散文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手法的同时,又指出:文章最后一句(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实际上是没有必要写的,如果写到“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文章就结束,会让作品更耐人寻味,文章加了最后这么一句话,反而破坏了作品的含蓄美。分析白居易的《长恨歌》时,有师范生从唐明皇和杨贵妃的身上看到了白居易和初恋女孩湘灵的影子,颇有创造性地认识到:这首诗真正的主题其实并不是赞美李杨之恋的,当然也不是讽谕,而是借此来怀念自己心中曾经的那一份纯真的过往之恋。对朱自清的《背影》,也有师范生从“父亲”写给作者的那封信及作者对此信的反应中读出了生命的意义,进而认识到这篇散文的主题是珍重生命。这种个性化解读和著名语文特级教师韩军老师的见解不谋而合。

总之,经过我们的课程与教学改革实施,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师范生在文本解读的相关知识上,以及文本解读实践经验上,比起过去都有了较为丰富的积累,为他们文本解读能力的提升做好了坚实的铺垫。但是,他们也需要终身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和实践经验的获取,因为语文教师专业发展没有终点,永远在路上。

猜你喜欢

汉语言师范生文学
“寻访身边的好老师”
我们需要文学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国家级一流专业 汉语言文学
略论师范生儿童文学核心素养
2018年公费师范生招生专业及计划数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简介
汉语言文学学习策略浅谈
试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要性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