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制度改革给高校学报带来的机遇、挑战及发展路径
2021-01-31贺嫁姿温优华周春娟
贺嫁姿,温优华,周春娟
(1.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编辑部,广东茂名525000;2.韩山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广东潮州521041)
2017年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 “ 意见 ” ),要求克服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的倾向,推行代表作制度,下放职称评审权,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1]。意见发布后,全国几乎所有的省、市、自治区都发布了《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积极贯彻落实 “ 意见 ” 的相关要求。 “ 意见 ” 的发布对高校的职称评审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目前,我国几乎所有的大专院校的教师、实验师等系列的初、中、高级职称都已经下放至院校自主评审。 “ 意见 ” 对职称评审中论文的相关要求,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 “ 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 的有力举措[2],也给以论文为生命线的高校学报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一、职称制度改革给高校学报带来的机遇
(一)有利于构建协同创新机制,促进学报转型发展
“ 意见 ” 发布以前,除了少数 “ 双一流 ” 高校,其他普通高校教师系列的职称都是由省、市教育厅统一评审,关于论文的要求,有些省、市硬性规定晋升副教授以上职称必须在国家部委、全国学会、科学院所属的研究所主办的学术刊物或者相当级别的国外学术刊物上发表2篇以上的学术论文,把我国的高校学报排除在外。受此影响,我国高校各学科优秀的学术论文首选发表的平台往往不是本校学报甚至不太喜欢投至本校学报,很多学术论文由于追逐所谓的 “ SCI ” “ 核心刊物 ” 等导致发表时滞加长,从而影响了科研成果的转化,甚至使学科梯队建设出现断层的局面[3]。 “ 意见 ” 发布后,要求下放职称评审权限,逐步将高级职称评审权下放到符合条件的市地或社会组织,推动高校、医院、科研院所、大型企业和其他人才智力密集的企事业单位按照管理权限自主开展职称评审。从2017年开始,全国绝大部分普通本科高校都拥有了各级职称的评审权,高校内部与职称评审相关的职能部门可以自主制定职称评审的标准和条件,这将使高校学报向主办高校争取一系列的支持变得相对容易,将有利于高校学报与校内职称评审的相关职能部门、学科建设等构建协同创新机制,从而促进高校学报的转型发展。
(二)有利于 “ 以文评文 ” 评价制度的完善,增强高校学报的竞争优势
“ 意见 ” 要求推行代表作制度,重点考察代表作的质量,北京等地发布的 “ 实施意见 ” ,更是将代表作的质量作为职称评审考核的主要内容[4],这对遏制 “ 以刊评文 ” 的现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职称评审不再只关注论文所发刊物的级别、影响因子、是否入录核心期刊目录等,而是更加注重论文的质量,这将使 “ 以文评文 ” 和 “ 以文评刊 ” 得到越来越多学人的认可。 “ 以文评文 ” 的论文评价制度将有效遏制我国优质稿件流向海外,如此,一大批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将投至国内的学术期刊,高校学报作为我国学术期刊的主要组成部分,也将获得一部分优质的稿源。此外,高校学报办在校园里,高校许多卓有成就的两院院士、专家学者、教授等都是从高校学报发表其科研生涯第1篇论文而得到锻炼、开始起步的[5],如果不 “ 以刊评文 ” ,他们创作的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将更青睐本校的学报,这样高校学报将获得更多优质的稿源,而优质的稿源正是期刊获得竞争优势最重要的因素。
二、职称制度改革给高校学报带来的挑战
“ 意见 ” 要求推行代表作制度,重点考察研究成果和创作作品质量,淡化论文数量要求。因此,各高校在制定具体的职称评审条件时,对论文的数量要求都明显减少了。这意味着包括高校学报在内的所有学术期刊的整体稿源将减少,而稿源是高校学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前提,是高校学报提高学术质量的决定因素,是高校学报形成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基础。整体稿源数量减少,将加剧包括高校学报在内的所有学术期刊之间稿源的竞争,高校学报也将无法在大量的稿件中严格挑选稿件,无法做到优中选优。
三、高校学报的发展路径
“ 意见 ” 的发布给高校学报带来了一定的机遇,但同时也让高校学报面临挑战。笔者针对机遇和挑战探讨高校学报的发展路径:创新协同发展机制,加速转型发展,革新编辑理念。
(一)创新协同发展机制
1.与校内职称评审的相关职能部门构建协同发展机制。首先,与人事、科研等部门协同创新,推动论文评价机制的完善。 “ 意见 ” 发布前,我国高校的职称评审、科研项目的结题,在学术论文要求方面,理工科要求发SCI,甚至还要求国外的SCI,科研奖励方面国外的SCI比国内的SCI更高;文科要求发CSSCI。只要是发在SCI、EI、CSSCI或者所谓的 “ 核心 ” 刊物上的文章,不管质量如何,在职称评审和科研项目结题时都非常管用。这种倾向在无形之中贬低了国内的很多刊物,特别是贬低了高校学报[6]。 “ 意见 ” 发布后,职称评审权下放,要求将代表作的质量作为职称评审考核的主要内容。高校学报可与人事、科研等部门协同创新,推动论文评价机制的完善,破除SCI论、 “ 核心 ” 论,如加强同行专家的评议,对刊发在本校学报上的论文进行严格的审核,审核认定质量优秀的论文,在职称评审、科研项目结题和科研奖励时可与实际比本校学报影响因子、质量、知名度等高一级别或高几个级别的期刊同质等效看待,这将有效遏制我国高校大量优秀学术论文流向海外,让高校学报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也能将习近平总书记 “ 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 的号召落到实处[7]。
其次,争取财务部门的支持,加大对学报的投入力度。充足的经费支持是办好刊物的基础,目前,高校学报的人员工资、办公经费、排版印刷费等都由主办高校全额拨款,但是,大部分高校学报的办刊经费只够维持正常的办刊费用。在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背景下,高校学报可以争取与高校财务部门构建协同发展机制,让其对学报投入建设资金,用于高水平编辑人员的引进,学报技术的改进、数字化建设等。高校学报也可争取让财务部门对学报投入奖励资金,用来奖励已发表在高校学报上的优秀论文(包括校外作者的论文),奖励为本刊认真审稿的审稿专家,奖励积极为本刊组稿的院系、研究机构,奖励本刊的优秀编辑等。建设资金和奖励资金对提高高校学报的学术质量和编校质量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
2.与校内重点学科协同发展,加强产学研平台建设。 “ 意见 ” 要求职称评审实施代表作制度,要求高质量的论文,注重考核专业技术人才履行岗位职责的绩效、创新成果,要求增加技术创新、专利、成果转化、技术推广、标准制定、决策咨询、公共服务等评价指标的权重,将科研成果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作为职称评审的重要内容[1],这就需要高校学报与校内学科建设,特别是重点学科建设协同发展,充分发挥其作为产学研平台的作用。
首先,依托重点学科,打造高校学报学术品牌。高校学报的特色和专业化发展有赖于学科的专业水平和研究方向,高校重点学科的力量可促使学报开拓学术研究的新领域,从而打造学报自身的学术个性和风格,建立学报品牌。因此,学报编辑可带着真诚深入到学校的重点学科团队,去熟悉各学科的带头人、国家和省部级基金项目的负责人,并争取与他们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5];可以学报编辑部的名义邀请他们担任学报各栏目的主持人或学报发展的顾问,让他们为学报的发展出谋划策[3];可根据重点学科开设专栏,主动关注重点学科的学术研讨,并在第一时间发表重点学科、重点课题的发展动态和研究成果;可采取优稿优酬的政策鼓励他们为学报撰写或推荐优质稿件,并优先发表,对表现积极的学科带头人可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或颁发荣誉证书[8]。
其次,加强产学研平台建设。高校学报可依托高校的重点学科,加强与重点学科团队研究内容密切相关的企业进行合作,以企业在生产实践过程中碰到的问题为导向,设置相应的专题和栏目,引导高校重点学科团队和企业的科研人员针对此问题展开研究,并为其科研成果的发表提供方便快捷的渠道。这在学术上可以解决科学研究的由头问题,在科研成果的应用上可以解决转化的渠道问题,对提高高校学报的质量、影响力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也能使高校学报积极为我国的经济、文化、教育等的发展服务[9-10]。
(二)加速转型发展
“ 意见 ” 要求推行代表作制度,要求高质量的论文。然而,目前我国高校学报优质稿件匮乏, “ 千校一刊,千刊一面 ” ,同质化严重,缺乏个性和特色,很多高校学报长期在低水平上徘徊[11-12]。高校学报唯有加速转型发展,才能充分利用 “ 意见 ” 带来的机遇,从而实现快速健康发展。
首先,在运营模式上转型。目前,我国高校学报一般都是 “ 一校一刊 ” ,办刊规模小,而且被高校列为教辅部门,配给高校学报的人员也偏少,高校学报编辑不仅要负责选题策划、组稿、约稿、稿件初审、送外审、稿件的编辑加工,还要负责高校学报的出版发行。这使编辑的精力涣散,导致高校学报的编辑一般仅注重稿件初审和编辑加工这些环节,严重阻碍了高校学报的发展。为了整合资源,提高效率,高校学报须在运营模式上转型,可实行编辑和出版发行分离的模式。高校学报编辑部仅负责出版前的选题策划、组稿、约稿、稿件初审、送外审、稿件的编辑加工等工作,各省市教育部门、高校学报研究会、高校期刊协会等可牵头组建高校学报期刊集群,由高校学报期刊集群负责高校学报的出版发行。高校学报期刊集群可作为市场主体,与各高校学报的主管主办单位签订产权清晰、分工合理和权责分明的合作协议,可将重心放至提高集群期刊的影响力、曝光度及规划集群内期刊的发展策略等方面,以使集群内期刊达到资源整合和深度合作的目的。高校学报编辑部也应顺应市场需要,重新整合编辑流程,合理进行人员分工,极力配合期刊集群化的发展[13]。运营模式的转型不仅有利于高校学报降低办刊成本,还有利于提高高校学报的质量和传播力,可助高校学报实现整体转型升级。
其次,在技术上转型。我国高校学报编辑和出版发行分离、集群化发展等运营模式的转型需要技术转型的支持,如高校学报不再使用单独的投审稿系统和编校系统,而是各省市高校学报期刊集群内的全部刊物统一使用集约化的投审稿系统和编校系统。作者在此系统上注册一个账号,即可自由切换不同高校学报的投稿页面,向集群内的任何一家高校学报投稿,这样可缩短作者投稿的时间,提高投稿效率。在稿件质量尚可并征得作者同意的情况下,编辑可将质量要求较高的高校学报的拒稿,在系统中直接推荐给集群内质量要求相对较低的高校学报,这可减少作者修改稿件格式等繁琐的工作,也可为集群内相对弱势的高校学报提供稿源。在此系统上,各高校学报可以共享审稿专家、作者等资源,可有效管理审稿、同行评议。各学报的编辑也可以直接在系统上编校稿件,可缩短论文出版时间,提高论文出版效率[13]。
(三)革新编辑观念
目前,很多高校学报的编辑仍然抱守 “ 坐等来稿 ” “ 来稿就编 ” “ 对稿照编 ” 等传统观念,这对高校学报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 “ 意见 ” 要求高校学报大幅提高学报质量,而高校学报质量的提高与编辑的理念息息相关,高校学报的编辑应革新编辑理念,由单一型编辑向复合型编辑转变,不仅应具备在编辑室伏案编校稿件的扎实的编辑素养,还须走出编辑部,具备开放的思维和市场运营的素质,须增强协同工作和为读者服务的理念等。
首先,须增强协同工作的理念。如在选题策划阶段,高校学报编辑可与校内重点学科、校外的企业和科学院所协同工作,以企业在生产实践过程中碰到的核心问题为导向,遵循创新、特色、前瞻、主动的原则,用独特的眼光发现别的刊物尚未发现的、有较高组稿价值的选题,并协同高校重点学科团队和企业的科研人员对此选题展开深入研究。在审稿阶段,可与审稿专家协同工作,写初审意见时,除了对论文的语言、结构、层次等进行评价外,还可对论文创新性和学术性等进行评价,实行有深度的初审,为审稿专家的审稿提供参考。在编校阶段,可与作者协同工作,对论文的字词句进行订正、润色、修改、删减以外,还可与作者协同一起对论文的创新性进行提炼,如对题名进行编辑加工,用最精炼的文字概括论文的创新之处,对结论进行编辑加工,让读者能在论文的结论部分看到作者在理论、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创新;对论文的可读性进行雕琢,如注意行文组织结构的严谨性、合理性,删除重复、啰嗦、无效的论证语句和论据,重点突出论文的创新信息等[14]。
其次,以用户思维,为读者提供更专业化的服务。目前,高校学报的编辑往往只重视为作者服务,重点在版面,常忽视读者的需求,这对提高高校学报的质量和传播效果是非常不利的。高校学报的编辑须革新观念,增强为读者服务的理念。高校学报的读者是各大科研院所的科研工作者或从业人员,是小众的学术研究者,他们一般只对本专业或某几个研究方向上的成果感兴趣。为读者提供更专业化的服务,编辑须加强读者调查工作,深入了解读者的基本情况,如读者类型、层次和社会分布等;须了解读者的需要、读者的心理等,并根据读者的需求调整学报的选题、栏目甚至是学报的定位;给读者推送学报的内容时,须创新内容发布的方式,可利用大数据,根据读者的阅读行为以及阅读时位置的转换等信息推测读者对学术内容的具体需求,并为读者重组学术内容,最后利用新媒体向读者推送其迫切需求的内容[15-16]。
四、结语
“ 意见 ” 发布三年多来,我国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机构的职称评审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校学报作为我国职称评审制度的主要下游产业链之一,深化职称制度改革有利于高校学报构建协同创新机制,有利于推动 “ 以文评文 ” 获得越来越多学人的认可,让高校学报获得更多的竞争优势和发展空间,但同时也使高校学报的整体稿源数量减少,这几年已有一定的体现。高校学报同人一定要重视职称制度改革的影响,积极思考应对方式,加速转型发展,在我国大力建设期刊强国的背景下,发挥高校学报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