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在线“混合式教学”的探索
2021-01-31梁玉洁
◎梁玉洁
(信阳农林学院茶学院,河南信阳 464000)
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其中第三点第9条明确指出: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贯穿国民教育始终。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作为高校的通识类基础课程,讲授的内容主要为中国哲学、伦理道德、科学艺术、古代医药学、古建筑、饮食文化、风俗文化等,旨在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大学生的人文情怀,树立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政治认同。讲好中国故事,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就要求高校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指导下,广泛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思想道德教育。然而,如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课堂高度融合,在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越来越成为该课程教学的思考点。
一、“混合式教学”的网络平台探索
“混合式教学”(Blending Learning)主要是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网络化学习(e-Learning)的优势结合起来,简言之就是“线上+线下”的学习模式,使二者优势互补,从而获得更佳的教学效果。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加强课程教材体系建设,科学规划大中小学课程,分类制定课程标准,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并创新课程形式。同年10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发挥网络教育和人工智能优势,创新教育和学习方式”。以信息技术推动教学改革,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为传统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活力,指明了新方向。尤其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课堂上,运用信息化媒介教学,首先从形式上,就可以缩短“网络原住民”的学生对悠久传统文化的接收距离,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
2020年4月,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04亿,手机网民规模达8.97亿,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3%。[1]我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4.23亿,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国大中小学开学推迟,教学活动改至线上,2.65亿在校生普遍转向线上课程。[1]教育方面的政策导向,加之突发性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在线教育成为普遍性,甚至是唯一的选择。
疫情期间,响应“停课不停学”的号召,从义务教育到高等教育阶段的课程全部走向线上,对线上平台的选择和在线互动的把握都成为决定课堂质量的关键因素。作为通识类基础课程,中国传统文化,更需要拓展线上“混合式教学”的多种形式。
(一)精选MOOC优质课程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知识丰富,内容可谓驳杂。网络教学平台上,以中国大学MOOC(慕课)为例,疫情期间,已开设的相关课程就有500个之多,其中国家精品课程达50多个,主要为武汉大学、南京大学、暨南大学等一流学校教授团队的课程,网络教学资源极其丰富、质量极高。人们可以充分利用此平台的资源,提高教学质量,丰富教学环节。在线课程资源丰富,但如果缺少教师的主导作用,只会事倍功半。所以,即使是利用网络课程开展在线教育,教师的主导角色依然关键,要帮助学生辨别和选择与教学目标相关的课程。
为了使同学们接触到更多优质的教学资源,任课教师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通过“浏览+精看”的方式,筛选出符合教学目标和学生学情的相关精品课程。如学习中国哲学的内容,选择武汉大学李建中教授的《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哲学》、北京林业大学《东方哲学》等相关章节;学习中国古代建筑文化时,选择延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专题选讲》,结合本地的文化资源,学习河南大学《中国古都文化》,让学生们了解所处的中原大地的古都史。
(二)设计课堂测验
由于在线授课的主体和客体不存在于同一物理空间,而是靠网络维系交流,学习效果反馈成为盲点,可以将传统的“课堂提问”搬至网络,以“超星学习通”平台为依托,布置与视频观看相关的试题,设置一定的答题时长。答题结束后,师生可以在平台即时查看成绩和错误题目,成绩分析量化呈现,在接下来的教学中,能够快速查缺补漏,帮助教师尽快调整上课节奏,做到有的放矢。
(三)直播答疑与教学互动
学生们完成“(慕课)视频观看”和“(学习通)课堂测试”后,进入直播课堂。师生在“云课堂”中,实时互动。教师首先进行试卷的答疑和讲解,然后学生观看教学ppt、教师分享的内容或师生互动,学习该专题的教材内容,再次对慕课视频内容进行补充,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拓宽知识面,巩固知识。
在这样一节在线课中,就形成了“慕课学习”(30分钟)+“学习通测试”(15分钟)+“直播答疑讲解”(45分钟)的完整互动教学过程。经过一学期的不断探索和改进,实践证明,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在线教学,形式和内容都是十分丰富的,辅以合适的在线教育平台等网络资源,教学效果十分理想。利用多元化的信息媒介授课,找到了创新传统教学的突破口,有效解决教师过于主导、学生被动接受,教学形式单一等问题。
二、“混合式教学”的教学设计与实践
美国犹他州立大学教授Merrill的研究表明:只讲究信息设计精致化的多媒体教学和远程教学产品,虽然这些产品的质量是上乘的、外观也颇吸引人,但由于其并非按照学生学习的要求加以设计,因此只会强化教师讲授式的教学。[2]为避免单一讲授式教学,教师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合理、有效地教学设计,将教学时间从帮助学生实现对知识的记忆、复述或简单描述的浅层学习活动转移到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迁移和应用的深度学习。[3]
(一)灵活多样的课堂互动
学生在第一节的慕课学习中,已经了解和掌握了本课的基本内容,在第二节课教师的讲解中,不必要再花费时间复述已学过的知识,教师需要作为“引导者”,帮助学生把相关知识进行整合,或者深化学生的认识。以“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为典型案例,学生们对中国古代的哲学大家,如孔子、老子、庄子等都有基本的认知,这些认识通常是靠讲述和记忆得来的,缺少他们个人感性的体验。为了使学生们形成自己的认识和理解,教师选取了对立性的概念,儒之大家——“丧家之犬”、孔子的伟大与缺陷等,打开学生思维的另一端,将孔子还原为一个“真的人”,拉近与所谓“圣人”的距离,这样就会形成个人的认识,开拓思维。
寓教于乐一直以来都是教学活动中极为有趣和重要的方式,教师适宜地采用这种形式,会使教学达到理想效果。在中国哲学大家这一章,设计“剧本演绎”环节,学生表演由鲁迅小说《起死》改编的剧本,从生动的故事、绘声绘色的对话中,重新认识庄子的另一种形象。更主要的是,通过这种形式打破学生们对古代哲学家的惯性认识,学会理性、多面地看待问题。在学习中国饮食文化这一章时,学生演绎了“食品的穿越”剧本,在诙谐的台词中,了解了中国本土饮食和外来饮食出现的时间,避免基本知识的错误;更深刻地认识到食物与灾荒、生命和民族进步的重大关系,从而珍惜粮食,潜移默化中起到育人的目的。再如,学习中国古建筑内容,教师运用“微信”中的“微故宫”小程序,在高清还原的虚拟场景中,与学生云游故宫,直观感受中国古建筑之美、之威严。同时,在宫殿的层层进入中,引导学生思考建筑中的封建尊卑观念和伦理思想,启发学生感受新时代进步平等的社会秩序。
(二)结合综艺节目,打造“诗词大会”
中国诗词文化浸润在每个中国人的血脉和记忆中,它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挖掘,不断传承。然而,如何加深这样的文化记忆,将古代诗词与现代社会和文化有机结合,发挥对青年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意义,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由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原创文化类电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现已播放至第六季,开播以来一直稳居收视榜、微博话题榜等前列位置,收到了良好的口碑。该类节目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底,以“益智+挑战+精准点评”的现代综艺形式,唤醒了观众的文化记忆与观看趣味,在更深远的意义上,点燃了全社会对传统诗词的学习和传承的热情,推动了全民阅读的文化工程。
教师的诗词文化教学也应结合时代热点,从传统与现代结合的成功案例中得到启发。在这门课的学习中,我们设置2至4个学时的实践环节,开展班级“诗词大会”。在开课之初,师生各收集10首不同朝代和不同风格的诗词,共享在班级文档中,由任课教师和各小组组长进行文字核对,删除重复的诗词,增加经典作品,最后保留至300首,作为班级诗词库,让学生们学习和背诵,学期末开展诗词比赛。比赛设置“小组赛”和“个人赛”,并向学生说明,在期末成绩及格的情况下,“个人赛”前三名可相应加10至20分;“小组赛”第一名的小组成员加5至10分(“个人赛”“小组赛”重复获得荣誉的同学记一个最高分,满分为100分),以激发同学们参与的热情,鼓励学生们积极学习和传承优秀的诗词文化。
由于是在线授课,考虑到场景、网络、监督等问题,在借鉴综艺节目的情况下,设置了更为适合网络教学的比赛项目,如“九宫格”“你说我猜”“关键词背诗”“学习通作答”等,适合小组和个人单独完成。学期结束后,同学们以这种形式对中国诗词文化有了更深的记忆和理解,在比拼中重温了古诗词之美,感受了古诗词之趣,树立了文化自信。
(三)拓展训练,注重过程性评价
测试、实训和考试等评价方式是教学反馈的重要方式,在教学进行时,穿插测试等环节,可以及时反映出学习效果和教学成效,快速调整教学进度和内容,实现个性化教学。“学习通”中的试卷评分系统,可以直观呈现每节课学生的学习和掌握情况,成绩分析一目了然,“讨论”版块,教师发布讨论话题,学生可以随时发表看法,也可以彼此跟帖,展开讨论。通过测试、作业、跟评,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教师布置课下拓展训练。如,在姓氏文化这一节内容,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绘制家谱图。教师和学生共同使用“MindMaster”或“xmind”“坚果云”等思维导图软件,学生将传统的记录在纸本上的线条、文字等零散的内容,系统、完整地排列、整合起来,以树状图、鱼骨图、扇形放射图等图形,绘制自己家族的关系网,不仅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更有利于学生记忆亲属的亲疏远近,加强家族意识,广而言之,帮助学生认识到“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的思想,培养他们的家国情怀。
发展性评价关注的不只是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强调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认识自己的长处,确立自信。发展性评价思想体现为从关注考试到关注学习者的成长,从关注结果到关注过程,从量化评价到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体系的转变上。[4]中国传统文化这门课,包含更多的是人文属性和道德属性,在教学和评价的过程中,尤其要明确价值导向,不仅涵养学生的审美情怀,达到以文化人的目标;还要重视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情感培育,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三、探索传统文化与课程思政的契合点
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5]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经过几千年的持续发展,以及与时代的不断融合和创新,已经成为了极具审美意义、道德教育意义的成熟的文化。近年来,对传统文化中蕴涵的哲人典故、文艺发展、道德典范等具有思政教育意义的资源的发现和运用,也促使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不断完善,引起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了学生的文化自信。
讲授的虽是传统文化课程,但应该有发展和全局的视野,关注时事,从教学中探寻典型案例,服务于立德树人的目标。尤其在2020年的战“疫”大考中,我们要将灾难转化为育人的重要精神资源,全面深刻地审视个体与自然、他人、社会、与国家和民族的关系,思考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
老师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思考个人与自然、他人和社会的关系。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往往通过“天”表示出来,“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等思想,传达出我们对自然的敬畏戒惧之心,从而规范与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避免滥用自然资源而发生人类悲剧。正所谓“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论语·季氏》)我们应该向古之君子学习,对自然、对他人有敬畏之心,谨言慎行,坦荡立于天地。儒家认为,心存敬畏的人就能够仁民爱物,推己及人,推人及物。子曰:“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孔子还主张:“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论语·颜渊》)对社会上没有血缘关系的人也要以血缘亲情的方式来对待。孟子继承“泛爱众”观,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以及“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的思想。一个人只有能够亲爱亲人时,才有可能推己及人,仁爱百姓;只有能够仁爱百姓时,才有可能推己及物,爱惜世间万物。
面对突发的疫情大考,我们国家出现了太多“仁民”者,从年近古稀的院士、到尚显稚嫩的“90后”“00后”的数以万计的医务工作者,还有人民子弟兵、基层公务人员等,这些普通人用血肉之躯筑成了坚实的钢铁长城抵御病毒的侵害。从古至今,我们中国就不缺这样英勇的人民,他们是撑起中国的民族脊梁。鲁迅先生就曾将这种有坚定信仰和利他人格的人称为“中国的脊梁”:“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疫情中涌现出的可歌可泣的“逆行者”,正是新时代的民族脊梁。
我国教育一直重视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有益内容,着重发挥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在疫情还未稳定的时期,老师与学生线上学习,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要稳定学生的情绪,以传统文化知识涵养精神、充实居家的单一生活。在学习总书记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90后党员回信精神时,笔者结合学习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中国书法绘画等知识,让同学们运用所学品味回信精神。同学们以毛笔字、硬笔字、毛笔画、铅笔画创作出了一幅幅作品,有学生还与家中长辈共同执笔,创作了“薪火相传”的毛笔作品,坚实与稚嫩的文字之间,笔者感受到了一脉相承的力量,同时也明白了优秀文化传承的意义,作品虽不是最完美的,但却传递着最真实、最朴素的情感。今年的清明节,格外增添了几分悲伤,笔者在教学中,回顾了清明节自然和人文的两大节日内涵,重视亲情、弘扬孝道。我们还进行了拓展教学,清明节当天,网上祭扫,缅怀因疫情去世的民族同胞,让同学们在节日氛围中,体味生命的珍贵和价值,感受中华民族团结抗疫、众志成城的精神,进而促进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中国传统文化线上“混合式教学”是传统课堂的一种创新拓展,可以供师生选择更多更优质的教育资源,直观化地反馈学习效果,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文化和情感素质,同时,对教师也是一种考验,要熟悉和运用新的教学手段、新的教学辅助工具,促进教育教学改革。与此同时,教师要始终牢记立德树人是教育的灵魂所在,把教书和育人有机统一,积极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教学中,实现价值引领,增强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