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 转型“十四五”规划》发布
2021-01-31◆钟鹤/文
◆钟 鹤 / 文
“十四五”时期是上海推动城市整体迈入数字时代,全面构筑未来城市新形态、战略新优势的关键阶段。去年十一届上海市委十次全会提出,上海要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努力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数字之都。为进一步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近期上海发布了《上海市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在10月27日举行的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吴清介绍了《规划》的相关情况。市经济信息化委主任吴金城,市政府办公厅副主任、市大数据中心主任朱宗尧,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裘文进出席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明确“1+4”目标体系
根据《规划》,“十四五”期间,上海为城市数字化转型确立了“1+4”目标体系。
“1”是总体目标,即:到2025年,上海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取得显著成效,对标打造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数字化标杆城市,基本构建起以底座、中枢、平台互联互通的城市数基,经济、生活、治理数字化“三位一体”的城市数体,政府、市场、社会“多元共治”的城市数治为主要内容的城市数字化总体架构,初步实现生产生活全局转变,数据要素全域赋能,理念规则全面重塑的城市数字化转型局面,形成国际数字之都基本框架,为2035年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数字之都奠定坚实基础。
“4”代表在经济、生活、治理、基础4个方面的16项具体指标。比如:在经济领域,到2025年,要实现80%左右规模以上制造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建设约200家标杆性智能工厂;在生活领域,打造约100个标杆场景、建设约50家数字化转型示范医院;在治理领域,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在线办事比例达80%左右,“高效办成一件事”“高效处置一件事”等标杆场景的数量分别达到50个和35个左右;在数字化转型基础方面,未来五年要建成超过1亿个物联感知终端,并开放约15亿条公共数据。
实施“1+3+6”任务体系
结合城市数字化转型的五年发展目标,《规划》提出“1+3+6”任务体系。
“1”是城市数字化转型的重点工作,即厚植数字化转型基础,构筑城市数字化转型“新底座”。不仅包括基础设施,而且包括软件硬件协同的数字化公共供给。《规划》提出,要在建设完善“人工智能物联网”(AIoT)基础设施的同时,构建城市“数据中枢系统”,打造“城市共性技术赋能平台”,加快推动城市形态向数字孪生方向演进。
“3”指围绕经济、生活、治理“3”个重点领域,实施20项重点任务,可归纳为“20新”。
在经济数字化转型方面有“7个新”,即科创新生态、金融新科技、商务新业态、航运新枢纽、在线新经济、制造新模式、农业新面貌,重点是打造一批标杆企业。比如“制造新模式”,提出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实施“工赋上海”行动,建设数字孪生企业,打造“100+”示范工厂;促进平台生态数字化增能,建设20个具有行业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标杆平台,打造10个新型工业电商平台,10个供应链金融示范。“农业新面貌”,要打造智慧示范农场,建成10万亩水稻生产无人农场,3~5个智慧蔬果生产基地等。
在生活数字化转型方面涉及“8个新”,包括健康新服务、文旅新风尚、成长新空间、消费新体验、居住新家园、扶助新模式、出行新方式、数字无障碍新环境,都将在未来紧密嵌入日常生活。比如,“成长新空间”聚焦教育数字化,将构建数字孪生校园、虚拟走班(非固定班级形式的个性化线上教学)、个性作业等场景。“出行新方式”将实现停车预约“一张图”、公交出行“一块屏”、三码整合“一秒过”。
在治理数字化转型方面包括“5个新”,将围绕政务服务新体系、城市运行新韧性、经济监管新能效、社会治理新成效、智慧政法新应用,展开一系列场景打造和落地应用,从而加快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比如“经济监管新能效”,要探索推行远程监管、移动监管等灵活管理模式,加强食品安全、计量、检验检测、特种设备、网络商品交易、广告等数字化场景应用建设,提升监管效能。
“6”是实施六大工程,将聚焦“数字价值提升、数字技术策源、数字底座赋能、数字规则引领、应用场景共建、转型标杆示范”工程,为城市全面数字化转型提供坚实的支撑。
落实《规划》,“四新”发力
“十四五”时期,上海市将紧紧围绕《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加快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有力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具体来说,将主要围绕“四个新”加以推进。
一是深化数据利用,夯实数字化转型新基础。上海未来将更加强调以数据要素为核心,推进城市数字底座建设,加快发展数据要素市场,推动公共数据开放共享,提高数据要素治理能力和应用创新能力,提升下一代数字技术攻关能力。
二是强化场景牵引,满足数字化转型新需求。上海明确,数字化转型将突出以企业和市民普遍关心的“高频”以及“急难”问题作为牵引,坚持“以人为本、场景牵引、急用先行”原则,有序推动重点领域应用场景建设,做强核心功能类场景、做精社会民生类场景、做优城市治理类场景。探索实施应用场景“揭榜挂帅”工程,构建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新型合作关系。
三是探索未来城市,打造数字化转型新标杆。“五个新城”被定位于“全域转型先行区”。张江数字生态园、杨浦“长阳秀带”、市北数智生态园等7个园区被遴选为首批“特色转型示范区”。另外,支持各区创建数字应用标杆示范区,推动临港数字孪生城市建设,聚焦虹桥国际开放枢纽、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G60科创走廊、G50数字干线等建设数字长三角实践引领区。
四是完善保障体系,构建数字化转型新生态。上海将在“十四五”期间着力完善数字时代的法规、制度、标准和政策体系,研究推进《上海市数据条例》《上海市城市数字化转型促进条例》综合性立法和若干专项立法。完善生活数字化转型的规则规范,加强数字信用体系建设,建立数字社会权益保护机制。
总体上看,《规划》对未来五年上海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提出了明确的方向和任务。下一步,上海市将始终坚持技术和制度“双轮驱动”、政府和市场“和弦共振”、效率和温度“兼容并蓄”、安全和发展“齐头并进”,通过城市数字化转型,为强化“四大功能”、深化“五个中心”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为“数字中国”建设提供更多“上海经验”。
《规划》全文,详见上海市经信委官网http://sheitc.sh.gov.cn/szfgh/20211027/927f8bbdb1dc4 32e99a4e4ab1acc00f3.html。